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游琴 《天风》1994,(4):32-3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理,不同的人生观,对金钱的态度也不相同。金钱有其自身的价值。但是放在不同人的手里,它的作用也迥然不同。金钱在有的人手里,成为增添生命光彩的勋章,而在有的人手里,却成为其灵魂的腐蚀剂。由此可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观把“金钱至上”  相似文献   

2.
邵建平  韩雪  柳武妹 《心理学报》2018,50(12):1428-1437
以往关于时间与金钱奖励选择问题的探讨主要从员工工龄视角着手。但这一视角不能直接解释外部环境资源短缺时, 员工对时间与金钱奖励选择偏好的差异问题。本文依据生命史理论, 探讨外部环境资源(如就业资源和自然资源)短缺与否对员工选择时间和金钱奖励偏好的影响及内在机制。本文以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学生和企业员工为样本, 发现不管是外在就业资源短缺还是外在自然资源短缺都会促使员工更加偏好金钱而非时间奖励, 内在机制是外部环境资源短缺时人们的心理表征更具体, 并且这一现象在高物质主义者身上更为明显(实验1和2)。本文结尾讨论了对资源短缺、时间和金钱等研究领域的理论突破与推进。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考察生命和金钱问题下,获得和损失框架中决策任务类型对风险决策的影响。采用2(任务领域:生命、金钱)×2(决策任务类型:经验、描述)×2(结果框架:获得、损失)被试间设计,使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生命和金钱问题下,个体在直接给出方案可能结果的描述性决策中仅表现出损失框架下的风险偏好;在通过自主查看方案可能结果的经验性决策中未发现结果框架作用。描述−经验差距一致性存在于生命和金钱问题中。  相似文献   

4.
仲轶璐  刘永芳 《心理学报》2013,45(3):353-362
基于金钱-自尊交换理论,针对以往研究遗留的问题,本研究采用改编自著名的1美元竞拍游戏的实验任务,通过两个实验探索了自尊水平、竞拍者性别和竞拍对手性别对金钱竞拍中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1)自尊水平对金钱竞拍中的风险偏好有显著影响,中等水平自尊者表现出较高的风险偏好;(2)竞拍者性别的主效应及其与自尊水平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3)竞拍对手性别的主效应不显著,而与自尊水平及竞拍者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依据相关的文献对上述发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
金钱启动研究是利用启动方法探索金钱心理的一种新取向。该领域现存在三种相关理论: 自足理论、社会资源理论及心理定势理论; 金钱启动研究的现有研究方法可以归纳为: 混词组句任务、呈现金钱(影像)或提示金钱问题、回忆/朗读与金钱有关的经验/故事。作者在评论部分指出了金钱启动研究的贡献及三种理论的各自不足; 在展望部分提出了对金钱启动研究内部机制的见解, 并指出未来研究应探索金钱启动的理论边界问题, 同时将个体自主与能动性一起考虑。  相似文献   

6.
有这样一首歌,歌词为“多少脸孔,茫然随波逐流,他们在追寻什么?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却在命运中交错……”我们是否明白自己每天的忙碌是为了什么?意味着什么?在追求金钱?权力?荣誉?还是……?在玛窦福音第六章三十节至三十三节中已清楚记载耶稣我们  相似文献   

7.
拥有与享有     
正许多人以为只要"拥有"就等于"享有"了,其实谁出生于世间,都"拥有"了大地风月,但有几人真能"享有"了它?"拥有"与"享有"是有很大不同的,试举金钱为例,"拥有金钱"的可能是金钱的奴仆,而"享有金钱"的才是金钱的主人。对生活质量毫无改善,而只对着存款簿上累进的数目神秘微笑的;对日常生活无理地节省,钱永远欠缺一点,不然又可以再拼凑成一张支票一纸地契的;又或者钱多得不知道怎样使用,还  相似文献   

8.
金钱镇痛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琦  刘爱萍  罗劲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283-1289
当前金钱镇痛理论主要有两派观点, 一类观点认为金钱在缓解痛中起到次要和补充作用, 另一类观点认为具体的情境信息决定金钱在缓解痛中地位的主次。作者首先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金钱是次要镇痛缓冲器和情景变化决定金钱镇痛地位的研究证据及其理论观点, 之后着重评判了这两种理论观点的优劣, 最后从金钱镇痛的范围、地位、程度和研究手段几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发展商品经济,注重经济效益必然带来人们在对待金钱问题上的观念的变化。这样就使正确认识和处理金钱与个人幸福的关系问题显得非常必要。 钱是货币的日常生活通俗用语,它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财富的一般代表物和象征。所谓个人幸福是指在个体的人生活动中,人们通过  相似文献   

10.
王垒  姚真 《心理学报》1997,30(3):264-270
14个小组的大学生共68人参加两种不同的群体工作,其中7组进行开放式问题的讨论,7组进行封闭式问题的讨论。从工作进程、工作模式和工作特点等方面记录群体工作行为:工作进程各阶段所用时间,发言的针对性,发言的连续性,说明问题的方式和深度,群体的意见分歧与支持行为和表达方式。结果表明:封闭式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澄清问题并且更多引用例子来阐述观点;讨论开放式问题多采用归纳推理而封闭式问题多采用演绎推理;无论在哪种问题的讨论中,针对个体的发言都显著多于针对整体的发言,而且人们更多地以非言语的方式而不是口头方式表示赞成。本文对以上结果在电视、电话和计算机辅助会议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金钱是物质财富的代表和商品买卖的工具 ●金钱在市场经济中有巨大的权威 ●金钱是人生的基础,但远不是人生的全部 ●金钱崇拜有其产生的必然,也有它消除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真实和虚拟金钱奖赏影响风险决策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风险情境下人类如何决策是长久以来心理学和经济学研究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核心问题。众多研究采用真实或虚拟金钱作为奖赏强化物来探索风险决策行为的过程和机制,但对金钱奖赏真实性如何影响决策了解很少。仿真气球冒险任务(BART:Balloon Analogue Risk Task)可以在实验室条件下有效评估个体在真实社会中的风险行为。本研究采用 BART任务,通过两个实验探讨和比较了真实与虚拟金钱奖赏对风险决策行为的影响。实验一的结果发现,与虚拟金钱奖赏相比,真实金钱奖赏情境下的风险决策更容易受上一次决策结果的影响,上一次决策失败会导致被试的风险偏好水平显著降低(平均吹气球的次数显著减少),同时决策失败(气球吹爆)次数也显著减少,提示真实金钱奖赏下有更强的反馈学习效应。实验二重复了实验一的结果,并进一步发现,虚拟金钱奖赏的幅度对被试的风险决策行为没有影响,而真实金钱奖赏的幅度能显著改变被试的风险决策行为,较大幅度的真实金钱奖赏可以显著降低被试的风险偏好水平,但这种奖赏幅度对风险偏好的调控效应只对感觉寻求水平低的被试有效,感觉寻求水平高的被试不受影响。这些发现表明真实与虚拟金钱奖赏对风险决策行为有不同的影响。我们的结果可以用风险决策的后悔理论或齐当别模型来解释。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经典跨期选择任务范式,以个体的金钱喜好差异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和行为实验考察金钱崇拜对个体跨期决策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个体的金钱崇拜水平与其跨期折扣倾向显著负相关;(2)无论跨期决策任务的难易和兑现时间的长短,高金钱崇拜者更倾向于选择较大的延迟奖赏,而低金钱崇拜者更倾向于选择较小的即时奖赏;(3)高、低金钱崇拜者的跨期决策反应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二者的反应时都明显地受到任务难度的影响,即在容易条件下的反应速度显著快些。结果表明,个体的金钱崇拜水平在跨期决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致使高金钱崇拜者更愿意等待延迟大奖赏的到来。  相似文献   

14.
1991年12月2至3日,广东省伦理学会在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召开1991年年会暨“廉政建设与职业道德”学术讨论会。三十多位代表参加会议,就目前社会广为关注的“廉政建设与职业道德”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1.商品经济对职业道德的影响。不少同志认为,改革开放后,我们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干部在金钱与  相似文献   

15.
由于物质成瘾者的跨期决策缺陷在成瘾行为发生、发展及戒断预后中的重要作用,其已成为成瘾研究中的一个靶向干预目标。研究旨在检验提示潜在机会成本能否有效改善男性海洛因戒断者的跨期决策。两个实验分别选取男性海洛因戒断者30名与27名,让其在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和未提示潜在机会成本两种决策条件下,分别完成金钱跨期决策任务与海洛因-金钱跨类别延迟折扣任务。结果发现,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可以显著减少男性海洛因戒断者在金钱跨期决策任务中选择即时金钱奖赏的数量,但未能显著降低其在海洛因-金钱跨类别延迟折扣任务中的延迟折扣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可以改善男性海洛因戒断者在金钱跨期决策中的短视倾向,但无法改善其在海洛因-金钱跨类别跨期决策中的短视倾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线索-靶范式,通过两项实验探讨阈下金钱线索对注意返回抑制的调节作用。实验一通过在线索中引入阈下金钱概念(1元/1分/模糊硬币),要求被试对靶子快速做出探测反应。实验二在此基础上引入外币(1卢布硬币),探析物理特征以及熟悉性差异带来的影响。结果显示,只有1元硬币线索显著地减弱了返回抑制效应,物理特征或熟悉性差异并非阈下金钱线索产生调节作用的充分条件,金钱意义可能是金钱对返回抑制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两个实验考察了金钱和时间决策中决策者角色及相关因素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1)两种决策中不同决策者角色都会引起风险偏好反转,人们在为他人决策时更偏向于风险寻求;(2)两种决策中风险偏好的反转都会受到任务框架、风险概率的影响,金钱决策中风险偏好的变化还受金钱数额高低的影响。金钱决策中存在决策者角色×任务框架×风险概率之间的交互作用,时间决策中没有发现这种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钱启动能够提高自我损耗后个体的利他,而金钱功能也可能对损耗后个体利他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实验让处于自我损耗状态的被试数金钱或白纸,然后测量其利他水平及其对金钱功能的内隐偏好。结果证实了金钱启动的积极效应。此外,在数金钱和数白纸两种条件下,金钱象征性功能偏好对自我损耗后个体利他的效应是相反的。这表明,激活金钱概念与偏好金钱象征性功能都有可能补偿自我损耗后的消极影响,但两者的补偿作用是相互独立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有无金钱奖赏条件下的n-back任务,探讨金钱奖赏对海洛因戒断者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所有被试在金钱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显著短于无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海洛因戒断组在有无金钱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的差值显著小于正常组在有无金钱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的差值;在1-back和2-back任务中,正常组的正确率显著高于海洛因戒断组的正确率。结果表明:金钱奖赏对海洛因戒断者工作记忆刷新功能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促进作用幅度要弱于正常人;海洛因戒断者的工作记忆刷新功能可能存在损伤。  相似文献   

20.
传统经济学家认为,时间就是金钱,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却发现了与之不同的结论。后续的研究者主要从损失和受益时的风险偏好和决策依据、沉没成本效应、心理账户和禀赋效应这四个方面对时间和金钱进行比较,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深入探讨。未来的研究应对时间是否存在损失规避和敏感性递减、时间的沉没成本效应和时间的禀赋效应的形成机制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