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工学院联合发起召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讨论会,自6月4日至6月11日在同济大学举行。全国各地近50名哲学工作者和上海的一些哲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首先,会上重点讨论了认识源泉问题,其中涉及到如何理解“认识”、“认识的源泉”等概念,如何估价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  相似文献   

2.
为与高校哲学原理教学的同行交流哲学改革和更新知识的经验,复旦大学哲学系哲学原理教研室于6月30日至7月5日举办了哲学原理教学研讨会。上海高校、党校等单位的四十多位哲学原理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下列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当代中国哲学(1976——1985年)研究的反思》;《主客体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对认识过程的再探讨》;《认识与价值》;《预成论与历史决定论》;《人类自身生产与人群共同体》;《社会有机体与四种生产理论》;《关于历史哲学的透视》。现将研讨中的主要观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党校系统召开哲学研讨会黎佳四川省党校系统哲学研讨会于1992年10月26日至28日在重庆举行。会议首先学习和讨论了十四大报告精神,认为:(一)十四大报告阐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精髓,从认识论上讲它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社会历史观讲,最根本的就是摆正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坚持了生产力标准,把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放在首要地位。(二)十四大报告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发展上是一个飞跃,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断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结果。会议还以十四大精神为指导,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与会者论及了如下几个问题。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服务于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这是为它固有的社会功能、认识功能所决定的。所谓社会功能,即社会意识形态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理所当然地要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服务,特别是要为加速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服务。所谓认识功能,即科学世界观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理论研讨会,于10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党校、高校、科研机构和理论宣传部门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150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同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历史命运”为主题,回顾我国五十年来发展的历史,从哲学上总结经验教训,展望未来发展,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总结五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应用的经验教训,展望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5.
王勤 《哲学动态》2001,(3):29-31
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会科学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社会学院、上海市建设党校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第八届全国应用哲学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0年 1 1月 1 5日在上海举行 ,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近 1 0 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主要围绕着哲学应用、应用哲学以及部门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 ,哲学在新世纪应该如何实现社会变革的功能 ,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这次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学界对应用哲学目前存在的主要热点、难点问题 ,以及如何进一步发展应用哲学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一、哲学应用、应用哲学以及部…  相似文献   

6.
这次会议于1987年8月17日至21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是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与广东、新疆、陕西、黑龙江、四川、贵州等省区的社联共同发起的,会议讨论的题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改革。来自全国的13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提供论文70篇。与会同志一致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的提出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重大成果,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大家围绕如何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的题目展开了讨论。其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科学范畴的含  相似文献   

7.
简讯     
▲甘肃省哲学会1988年年会暨理事会换届会议,于6月3日至9日在兰州召开,67人与会。会议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生产力标准问题,四化建设与哲学改革,哲学观念的变革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与争鸣。会议最后选举产生了由22人组成的第四届理事会。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苏联科学院哲学所共同举办的中苏双边哲学讨论会,于1990年111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主题是“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中苏代表围绕着这一主题,针对本国当前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双方探讨了新的条件下社会规律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处理人及其活动等一系列问题。 会议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苏联代表团团长、苏联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米特洛欣各致了开幕词。苏联方面首先发言的是Л·米特洛欣博土,他探讨了马克思有关人的问题的理论。他强调必须以马克思提出的原则为基础,才能对人的问题提出全面的解释。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土、原哲学所所长Н·拉宾以组成人类历史的三个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浙江省委党校、鄞县县委党校等单位联合发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学术讨论会,于”90年11月24日至27日在宁波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哲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三个方面的议题展开讨论: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利学社会主义理论;二、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三、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理沦课题。现将会议讨论的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座谈会在广东三水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月27日至29日,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广东省哲学学会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室联合召开了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座谈会。会议在广东省三水县举行。应邀参加座谈会的有在广东从事哲学理论研究、教学和宣传工作的同志共三十人。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强调指出:“必须加强应用科学的研究,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问题座谈会上也指出,研究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  相似文献   

11.
1993年10月22日——25日,近百名专家学者聚会上海大学政法学院,参加“宋明思想文化和华夏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联合主办。怎样认识宋明哲学——理学以及它对我国民族文化的构成所起的作用,是这次会议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全国第三次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2日——7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广东省哲学学会、大庆市社联、大庆市委党校、鹤岗市社联以及黑龙江省宣教管理干部学院等七个单位联合召开的。来自全国的120余名哲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70余篇。会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学术民主和自由,着重就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搞活的辩证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争鸣比较多的几个问题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1月18日至20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与江海学刊、上海学术月刊、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当代科学技术与哲学”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科学院以及美国DREW大学的3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科学、技术的相关哲学问题,多视角地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交流。现将会议主要内容综述如下:1.科学哲学的前瞻性探索国内科学哲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研究视角不断深入拓展,从昔日强调科学的客观性、统一性、整体性等特点,逐渐…  相似文献   

14.
哲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讨论会简介王宝平,李毓英今年4月24日,北京市哲学会哲学组与市高校哲学教学研究会,联合召开了题为"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哲学基础及市场经济实践提出的哲学问题"讨论会。现将讨论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一、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哲学基础有的与会者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思想方法上就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比如,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小平同志对那种以"纯社会主义"或在高级阶段才具备的东西解释现实的思维方式做了纠正。把直观、描述性的认识,转为现实的、价值的认识方法,强调怎样做才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实践、创造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以一种抽象模式去套现实。又如,搞社会主义的保障是什么。小平同志纠正了那种片面强调上层建筑才是保障的认识,转向注重经济建设。再如,怎样理解按经济规律办事。传统观点将计划经济特定为社会注质,一味强调"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而排斥市场经济。小平同志则提出了"二个也有"、"二个不等于"。过去实际上不仅对"市场"问题认识不够,即使对"计划"的认识也过于简单。结果计划带上了独断性,代替了规律。对计划与市场认识的转变,是向动态的、历史的认识方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经济哲学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术研讨会综述曹立群,乔秀兰该会于1994年5月7日─10日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广东、四川、山西、湖南、安徽、江苏等省市的哲学界、经济学界、企业界人士50多人。会议围绕拟定主题就以下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将于今年10月在北京举办《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主义》讲座。主讲人有韩树英、肖前、赵凤岐、夏甄陶、高清海、陶德麟、王若水等。经研究拟定各讲的题目是: 1.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 2.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3.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与河南省社联、社科院、哲学学会等8个单位,于1991年4月18日至22日在洛阳市联合举办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理论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共70余人。 会议认为,当代社会主义实践面临着来自帝国主义和平演变、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三方面的干扰与挑战,这三者本质上是合流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讲,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危险性更大。如果对此认识不足,就有可能犯历史性的错误。因此,与会者着重讨论了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的有关问题。 (一)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性质 一种意见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发展为一种当代国际思潮,在本质上是一种反社会主义、反马  相似文献   

18.
简讯     
安徽省哲学学会于1991年6月6日至8日在铜陵市召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实践”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来自全省各地的64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中谈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问题。与会同志认为,这是当代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紧迫而又极为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永远不会过时;而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世界的新变化也决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全国应用哲学第十二次理论研讨会2006年8月11日至1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由中国马哲史学会应用哲学研究会、中共新疆区委党校和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等单位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学者们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1)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从哲学或应用哲学角度深化对以人为本的研究。(2)资本哲学、文化哲学、环境哲学、社会技术哲学的最近发展。全国应用哲学第十二次理论研讨会综述@王桂泉  相似文献   

20.
1986年5月20日至24日,《哲学研究》编辑部、杭州大学哲学系、浙江省社科院哲学所和浙江省哲学学会在杭州联合召开了认识与价值问题讨论会。与会31名代表,就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价值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这次会议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