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德尔(C.W.K.Mundle)在“‘私人语言’和维特根斯坦的那种行为主义”中把维修根斯坦的观点称之为“语言的行为主义”(linguistic behaviourism),他通过对于这种语言行为主义的批判确定一个与维特根斯坦相反的论点:一个人可以谈论他的私人经验.他说,维特根斯坦的论点——一个人甚至不能够对自己谈论他的私人经验(这是维特根斯坦在关于日记的论述中力图证明的)——与其他问题混淆起来了.这是因为维特根斯坦把问题表达成:“能有私人语言吗?”这种表述混淆了以下问题之间的区别:一、人能有意义地对他自己谈论他个人的私人经验吗?二、人能告诉其他人关于他的私人经验的情况吗?  相似文献   

2.
一维特根斯坦在后期哲学的代表作《哲学研究》中 ,提出了“语言游戏”说。语言游戏说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语言哲学 ,“语言游戏”这一概念据说来自维特根斯坦有一次经过一个球场 ,看到那里正在进行足球比赛 ,受到启发 ,突然产生一个思想 :在语言中我们是在用语词进行游戏。这个故事表明 ,把语言与游戏类比的实质在于它们都是一种活动 ;但是游戏的参与者却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把“语言游戏”说概括为以下 4点 :1 .语言是人的一种活动 ,它像游戏一样没有本质。维特根斯坦说 :“‘语言游戏’一词的用意在于突出下列这个事实 ,即语言的述说乃是一…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由传统哲学语境进入现象学语境时 ,最让我们感到迷惑的是现象学中频繁出现的几个术语 :“本质直观”、“本质经验”、“本质还原”等。本质如何能被直观 ?本质如何能作为经验 ?产生这种迷惑的主要原因在于现象学与传统哲学对“本质”定义的差异。传统哲学的本质是隐藏在直观现象背后的抽象概念 ,而现象学的本质 (Eidos ,Wesen)则是直观呈现的纯粹意识可能性。本质问题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主题 ,胡塞尔明确地说 :“现象学在此应被确立为一门本质科学———一门‘先天的’或也可以说是‘艾多斯’ (Eidos的中文音译———引注 )的科学”。…  相似文献   

4.
创造现代计算机的鼻祖图灵在1950年发表《计算机和智能》(又译《计算机能思维吗?》)论中说:“现在人们对于‘思维机器’的兴趣是由一种通常称作‘电子计算机’或‘数字计算机’的特殊机器引起来的。”①他提出一个问题:“机器能够思维吗?”并设计出称作模仿游戏的所谓“图灵试验”。机器模拟人的思维能力从此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第9届维特根斯坦国际专题讨论会的主题是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或译心智哲学)和心理学哲学。详细地讨论过的问题包括:心身问题、心灵哲学的传统问题和心理学哲学。 1.心身问题什么是心身问题?“心灵”(mind)一词有多种非常不同的用法,这一事实导致了现代讨论中的某种混乱。对这个词,我们至少可以区分出五种不同的用法,因此心身问题至少有五种意义。 (1)我们可以象笛卡儿使用“mens”一词那样使用“心灵”一词,让它指称具有心理属性的东西,亦即指称那种能思想,能感知,能相信和能欲求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是用“心灵”这个词意指“人”这个词所意指的东西,因而该词表示的就是你和我这样一些实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及某些论著,对社会意识中的一些问题还没有说清楚,或说得不正确.本文就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关于社会意识和意识的关系关于社会意识,我们的哲学教科书都作了这样的规定:“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个规定从原则上说并没有错.但细究起来,还有两个问题没有说清楚.第一,“意识”前面和“社会”两字是什么意思?是说意识具有社会属性因而叫社会意识,还是意识反映的对象是社会存在因而叫社会意识?第二,是否意识就是社会意识?“意识”前面加不加“社会”两字在内涵上有没有区别?按照传统的理论,存在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存在,一种是社会存在,而思维和存在  相似文献   

7.
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中讨论了一系列相关的问题,涉及“意义、命题、理解、逻辑”这些概念,还涉及“数学基础、意识状态”这样的问题。本文将集中关注它对理解与私人语言的讨论,并希望能够以此说明晚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核心问题。一、命题的一般形式与意义的一般可能性《哲学研究》首先包含着对其作者早期的代表作《逻辑哲学论》的一种批判,但作者还是要我们将这两部著作放在一起阅读(见P.X)。为了能够理解晚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问题的提出,  相似文献   

8.
此文批评了维特根斯坦的说明和描述的学说。首先作者指出维特根斯坦的见解及其论据:(1)维特根斯坦认为说明自然现象是科学的独特的作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就是要将对自然现象的说明还元为尽可能少的若干原始的自然规律;而哲学断然不是科学,因此决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他把形而上学的源泉归之于哲学家们企图按照科学的方法求提问题、回答问题的倾向。他认为哲学是“纯粹描述的”。(2)他认为“说明”是一种科学方法,而科学方法的运用导致意见的一致;而对哲学问题大家却不能达到一致的意见,所以在哲学中人们决不应当来说明。(3)他认为描述并不是描述现象,而是描述语言的用法。因为在他看来,语言用法的错误就是一切哲学问题困惑的根源和原因。哲学问题的原因就是一团语言的混乱。接着,本文作者以心理意象问题为例对维特根斯坦的见解进行了批评:(1)维特根斯坦尽管把哲学问题当作胡说,然而他自己却仍然被他看作为哲学的问题所引诱,如在心理意象一例中,他提问“发生了什么?”这样一个含糊的问题。(2)维特根斯坦认为应从哲学中排除掉假说、原因及说明,而他自己却提出哲学问题的原因是辞汇的混乱,这一观点本身就是一种说明,这是自身谬误之一例。(3)根据说明和描述的不同而将科学研究与哲学研究截然分开是不对的,因为由科学之能说明推论不出哲学之不可以说明。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开放的理论视角,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它重塑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价值和审美意识。罗蒂集杜威、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之大成,他创立的“后哲学文化”是后现代主义最富代表性的哲学理论之一。分析罗蒂的思想,可以看出西方哲学如何进行主题转换和思维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怀特海哲学及其当代意义怀特海过程哲学观概要〔英)A.N.怀特海(l)怀特海哲学若干术语简释曲跃厚(1)怀特海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相关性 〔美〕J.B.科布(l)怀特海哲学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美〕J.B.科布(l)当代美国实用主义戴有人类面孔的实在论〔美〕H.普特南(l)普特南与相对主义的威胁〔美)R.罗蒂(l)普特南与罗蒂的对话:实在论能给我们 留下些什么?陈亚军(l)“是本身”与“上帝是”—“是”的存 在涵义探寻王路(l)书评从形式逻辑到先验逻辑张廷国(l)谈学论译关于建立翻译学的问题梁志学(l)学术争鸣“真”能代替“真理”吗”张桂权(l)学术…  相似文献   

11.
对那些不清楚拉丁美洲思想特殊发展的人来说,拉丁美洲哲学是否存在是他们要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存在拉美哲学这种东西吗?”或者“所指的拉美哲学是什么意思?”产生这些问题,是因为哲学一般地讲并不限定是属于哪种民族和文化的。即使用这样限定的话,一般也不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即“拉丁美洲”,这种限定。哲学一般认为是仅  相似文献   

12.
一 武步云同志在《也谈认识发展的阶段问题》(见《哲学研究》1984年第2期)一文中提出:“将认识的全过程仅仅划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阶段,或者划分为感性和理性两阶段,都没有完整准确地反映认识发展的全过程”,并且不同意把人们称为“思维具体”的“理性”看  相似文献   

13.
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吗?——和世诚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诚同志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原理吗?”一文,我最初在“光明日报”上读到时,就感到不能同意他的意见。现在“哲学研究”把这篇文章加以转载,希望大家讨论,我很赞同这种做法。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牵涉到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还牵涉到对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认诚,大家来讨论一下,把它弄清楚,是有必要的。当然,在世诚同志看来,“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著作是一个早巳彻底解决了的问题,而且为哲学史的事实所证明了的”,可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哲学史的事实又证明了什么呢?世诚同志却和我们有很不相同的了解。那  相似文献   

14.
1 维特根斯坦是当代西方分析哲学思潮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大多数人认为维特根斯坦的前后哲学是截然不同的,但维特根斯坦的美学却始终一致。其首要问题是一个划界的问题——和他的哲学划界的格式一样——为美学中可说的与不可说的划出界限,如果将其表述得更具美学特征,则是在可批评的和不可批评的之间划界。在维特根斯坦看来,那些不可说的也即神秘的东西便是“界限”,它之所以是界限在于它给予了全部可能性而不是一种被给予的可能性。这种界限至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形式”(Logical form),逻辑形式使得世界这样存在着和这样被表述着;另一种是伦理  相似文献   

15.
《鲍波尔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Popper)这本书,自称是一本向哲学爱好者们介绍鲍波尔思想的著作。作者T.E.伯克(T.E.Burke)认为,把鲍波尔和维特根斯坦两人关于哲学本质的观念加以比较,是很有益处的。把这两位思想家相提并论真有点出人意料之外,不过在题为“哲学的哲学”的第一章中,作者试图证明,在鲍波尔和维特根斯坦之间“表面上的不一致”的下面,隐藏着惊人的一致的方面。在这一章中,作者先没有论证这种主张可能的合理性,而是优先从元哲学方面考虑这种“不明  相似文献   

16.
读过诸葛殷同同志的《辩证逻辑究竟是不是逻辑?》一文(载《哲学动态》1991年5期,以下简称“诸葛文”)后,我对该文就《辩证逻辑教程》一书(以下简称“教程”)的批评有不同意见。现将有些意见简述如下: 1 “诸葛文”认为:“逻辑仅仅是思维形式学”,并且思维形式又仅为命题形式与推理形式。据此,它批评“教程”说:“‘教程’正文共分三编。第一编‘辩证思维规律,第二编辩证思维方法,都没有讨论思维形式,与逻辑无涉。”我们认为,根据这种说法,岂不是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中有关矛盾律、排中律的论述也与逻辑无涉了吗?亚里斯多德的《范畴篇》、现行逻辑著作中有关概念、假说以及寻求因果关系乃至论证的内容,岂不都要排除于逻辑科学之外吗?更有甚者,按照这种观点,我国古代岂不是就很难找到逻辑著作了吗?这难道不是十分荒唐的吗?  相似文献   

17.
引言道德哲学的本质本身在哲学上就极易引起争论,从这点上看,哲学的其他领域的本质则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哲学的一些其他分支,诸如科学哲学,涉及的是对专家们所做的假设进行界定和评价。科学家们提出并检验科学理论,而科学哲学家们则要问一问,“什么是科学理论?”“我们能确证科学理论的真实性吗?”。哲学家们常常把证实的科学理论称作“一  相似文献   

18.
“思想”是《逻辑哲学论》中一个很重要但又很不清晰的概念;维特根斯坦本人,以及常见的哲学文献,都没有为此概念提供清晰可把握的解说。如何准确理解这一概念,仍然是诠释《逻辑哲学论》需要克服的困难。首先,论文从《逻辑哲学论》提供的直接文本依据出发,立足于“思想的本质是逻辑”这个较通行的解读,对青年维特根斯坦关于“思想”的主要论题作学理上的梳理;其次,以维特根斯坦致罗素的信件为线索,论文尝试收集一些间接证据,讨论将“思想”解读为心理对象的可能性,并阐明这一解读会产生的一些困难;再次,基于一些认识论上的理由,论文建议:对“思想”概念作逻辑主义解读更契合《逻辑哲学论》的文本和早期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历史实际。  相似文献   

19.
一、属性概念能与具体概念进行比较吗? “孔德的实证哲学体系与以往的哲学家不同,它不是一个纯哲学理论体系,而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包括自然科学各部门与社会科学各部门的统一的‘科学哲学’体系”。 (摘自  相似文献   

20.
大圆镜智     
阿静帮阿玮抬一面镜子,边抬边说:“这镜子可真是贱货,几十元买了这么一大面!”阿玮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镜子啊!它可以当你的老师呢。”“哦?”阿静也逗趣说,“不知这镜子老师将何以教我啊?”“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放到镜子前面,它都映得出吗?”阿玮问。“当然。”阿静说。“那么东西移开后,镜子里还留有余影吗?”阿玮问。“那怎么会呢?”阿静说“这就是智慧啊!”阿玮说,“这叫‘物来则应,过去不留。’请问老兄,你在生活中能做到‘事来则应,事过即忘’吗?”“不能”。阿静说,“想不到这镜子还真有点门道,还有吗?”“多的是”,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