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加拉国佛教历史象佛教本身一样悠久。佛教对孟加拉人民的宗教、社会和文化生活,在历史上起过很长的陶冶作用。在一些考古遗址发现许多建筑遗迹,有佛塔、寺院和大量石刻和金属佛像、菩萨像、天神像,这就说明孟加拉国曾经是佛教的发源地之一。历史上记载还有更多已被人遗忘的古迹,据信都已经湮埋于地下。考古发掘时偶然发现有佛像和其它历史古物,也不是罕见的事。事实上,在这一片宽广而古老的土地上,可以听到遍及一切的佛教往事的回响声。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应中国佛教协会和对外友■的邀请,由美国东部美中友协组织的美国“中国佛教艺术研究团”一行13人于4月16日至7月29日访问了我国。这是美国研究佛教艺术的学者首次来我国进行的学术研究活动。团长玛丽林·黎女士,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已达二十余年之久。1964年以《天龙山石窟唐代雕刻风格分析及年代》的论文获得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70年又以《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佛像历史文化证明及风格年代之研究》论文获得芝加哥学大  相似文献   

3.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它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出来。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  相似文献   

4.
《佛教文化》2009,(5):112-119
佛教艺术指与佛教相关的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等领域的艺术作品,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以来,在二千年的漫长历史中,佛教艺术与中国文化相融合,为中华民族搭建起极其丰富的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5.
早期佛像是古代中印初期交流史研究的重要载体。首先,在我国发现早期佛像的大部分地区缺乏佛教传播的记载,早期佛像作为第一手考古资料,填补了这些地区佛教艺术传播的空白。东汉佛像是我国最早的佛像,它有助于解决中国佛教和佛教艺术起源的问题,因此,早期佛像研究将改写中国佛教史的第一章。其次,学术界对印度佛像起源时间一直存在争议,早期佛像中最早有确切纪年的佛像非常接近印度佛像的起始时间,因  相似文献   

6.
佛教新闻     
《法音》1998,(2)
佛教新闻甘肃省佛教协会隆重庆祝省佛协成立四十周年本刊讯甘肃省佛教协会于1997年12月29日举行座谈会,庆祝省佛协成立四十周年。省佛协会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副会长德哇仓、融开和部分常务理事和理事3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共甘肃省委副书记杨振...  相似文献   

7.
佛教与书法     
一、问题大家都知道佛教在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上发生过深刻影响。这影响具体地说表现在两方而:一方面是关于形式的,也就是技巧的;一方面是关于内容的,也就是精神思想的。比如佛经的诵读启发了中国诗人对音律规则的认识,而在思想上激发了若干中国诗人对禅境的追求。在绘画雕塑上,佛教带进了许多新的技法,而在内容表现方面产生了大慈大悲、庄严而肃穆的佛像。  相似文献   

8.
汉地佛教寺院在汉代时主要按汉代的官署布局建造,不少官吏、贵族、富人舍宅为寺,由此沿袭下来,佛寺的格局总体上与中国传统的院落形式相似。院落重重,层层递进,回廊相绕,引人入胜。唐代以前,汉地佛寺主要有石窟寺、塔庙两种形式。北魏至唐代,相继开凿了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供奉石刻佛像,绘制精美壁画,并在石窟周围建立寺院。“天下名山僧占多”,随着佛教的传播,僧人在封建王朝的扶持下,在风景秀丽的名山建立了众多佛寺。塔庙,也称浮图寺,它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  相似文献   

9.
佛教新闻     
《法音》2006,(5)
圣辉法师荣获斯里兰卡佛教界授予的“弘法功德奖”本刊讯斯里兰卡纪念佛胜日卫塞节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佛历2550年度“弘法功德奖”授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圣辉法师,以表彰他在汉语系佛教界保护与弘扬佛法,及增进世界各国佛教徒之间友好关系等方面所作的杰出贡献。这是继赵朴初居士于1982年荣获日本佛教传道协会授予的第十六届“佛教传道功劳奖”、于1985年荣获日本庭野和平财团授予的“庭野和平奖”,隆莲法师于1986年荣获日本佛教传道协会授予的第二十届“佛教传道文化奖”,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活佛于2004年荣获孟加拉国佛教会授予…  相似文献   

10.
佛教最早的壁画是阿旃多、悉耆利耶等石窟所绘之壁画,系印度笈多王朝时期的遗存。我国最早的壁画是东晋明帝于太宁元年(323)大内乐贤堂所绘的释迦佛像。我国现存最古的壁画是敦煌出土的净土变相壁画。  相似文献   

11.
导 论佛教在西方真正为人所了解还只有 15 0多年。尽管自 13世纪以来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旅行家和传教士们同当地的佛教传统有过许多接触 ,但还没有揭示佛教的历史及其透过在大多数亚洲国家传播的信仰和学说的极其多样性而显示出的统一性。诚然 ,自 17世纪以来 ,有几个欧洲人推测佛陀起源于印度 ,[1 ] 并且终于勉强确定了其历史存在。在 16 91年和16 93年 ,受路易十四遣派而出使暹罗王朝的西蒙·德拉·卢贝尔发表了几部值得注意的著作 ,确定了暹罗、锡兰、日本和中国等不同地区之间可能存在某种联系纽带 ,并且提及可能远比基督早得多…  相似文献   

12.
延达 《法音》2004,(6):46-47
本刊讯5月24日至28日,应泰国佛教事务办公室邀请,以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5人,赴泰国进行了为期5天的正式访问。此次访泰为的是参加泰国佛教卫塞节活动及庆祝泰王国诗丽吉王后陛下72岁寿辰等重大活动。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洛阳白马寺住持印乐法师和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心广法师。5月25日,代表团在曼谷佛教城拜会了泰国威斯奴·科勒亚副总理,并出席了庆祝佛教卫塞节大会。威斯奴·科勒亚副总理代表泰国政府致欢迎辞,并通报了泰国的佛教发展状况,来自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95,(6)
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主席团名单名誉主席:赵朴初中国佛教代表团名誉团长委员:明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中国佛教代表团副团长李荣熙中国佛教代表团副团长真禅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组织委员会副主席净慧中国佛教代表团秘书长...  相似文献   

14.
佛教新闻     
《法音》2005,(2)
中国佛教协会组团出席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新址启用和佛像开光庆典本刊讯1月7日至8日,应香港三德弘法中心创办人净雄法师的邀请,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圣辉副会长为团长的8人代表团,参加了香港佛教三德弘法中心的新址启用和佛像开光庆典活动。8日上午,圣辉法师和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台湾中国佛教会会长净良法师等在三德弘法中心大楼主持新址启用暨佛像开光仪式,场面隆重,法会庄严,氛围祥和。开光仪式结束后,三位大和尚分别对信众作了开示。下午,净雄法师受香港信众的要求,礼请圣辉大和尚为上百位信众举行皈依仪式,其中不少人是企业界…  相似文献   

15.
尹娜 《法音》2015,(2):52-55
<正>众所周知,中国对日本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而佛教则在很大程度上担当了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随着佛教传入日本,与佛教相关的文化也开始生根发芽,佛教美术就是典型代表之一。日本从飞鸟时代开始就以极大的热情在寺院建筑等方面效仿中国,以致于当时日本出现了远高于其社会发展水平的寺院建筑与佛像雕塑。这种单纯的模仿一直持续到平安时代前期,直到唐朝安史之乱后日本中止向唐朝派遣遣唐使才告一段落。在中国佛教美  相似文献   

16.
编辑先生:新近朋友送来一尊佛像,告之已经开过光,灵验异常。我不是佛教徒,不知道何为开光,能否详细赐教。北京吉春吉春朋友: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开眼供养,就是新佛像、佛画完成时,而想置于佛殿、佛室时,举行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笺·垂说门》中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请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光明。”在佛教中,只有经过开光后,佛像便不是原来的木雕石塑,而是具有宗教意义卜的神圣性,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开光时,先将佛像安好/e经及咒语,奉请菩萨安座…  相似文献   

17.
正在中华文化史上,儒释道融合在北宋时期大致成型,而到了明代以后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于佛教而言,则表现为与世俗生活结合得更为紧密,这当然会改变对于佛教造像的审美意识。明代佛教陶瓷雕塑所呈现的美学特色就生动地反映了时代影响,表现出这种审美意识的变化。陶瓷雕塑是我国最早的传统工艺之一。据考古发现,陶瓷雕塑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制作技术不断完善,陶瓷雕塑的审美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到明代,  相似文献   

18.
在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汉城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日本代表团名誉团长中村康隆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会长在此大韩民国的首都汉城,继去年而召开“第二届韩·中·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我与诸位一样极为欢喜。在会议开幕之际,我谨代表日本佛教徒,特别是代表“日·中...  相似文献   

19.
自1956年刊布《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以来,对该墓中室八角石柱上南北两面上的图像是否是佛像的争论,一直持续到90年代;自1980年公布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后,大批学者普质疑:“这里的造像在风格上却看不到西来的影响,这又应作如何理解?”在日本出土的三角缘佛教...  相似文献   

20.
法国的佛教     
法兰西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北临英吉利海峡,西濒大西洋,南面地中海。人口总数五千五百余万人(1985年统计),其中约90%信奉天主教,是个以天主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佛教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开始在法国流传的。在此之前,法国人多从志怪神奇小说中得知有“佛教”,但分不清“神”与“佛”的区别,许多人甚至不知“佛陀”是谁。绝大多数法国人都把佛教看作是一种文学而不是宗教;并认为佛教是“遁入空门”,是消极的,不应提倡。1929年中国高僧太虚大师到法国弘法,在他的敦促下,其法国女弟子康斯坦·龙兹贝丽小姐和当时法国的藏传佛教权威尼尔小姐(Miss Alexandra David Nell)于当年1月在巴黎建立了“佛教友谊会”,以后改名为“巴黎佛教会”。此会成立以后,一直与锡兰(斯里兰卡)和法国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支那各国的佛教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