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教是一个非常爱好和平、重视中道思想的宗教。“伊斯兰”在阿拉伯语中就是“顺从”的意思,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之为“穆斯林”,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顺从者”。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宗教信仰方面,坚持信仰原则,“谨守中道”,认主独一,笃信安拉(真主),不以物配主。伊斯兰教坚决反对在真主之外还存在别神的说法。《古兰经》贯穿始终的思想,就是真主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真神,除此以外,别无他神。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标准也就是这个认主独一的原则,建立在这一原则之上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正确的,反…  相似文献   

2.
一、了解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公元七世纪初先知穆罕默德首传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以后在世界各地获得广泛传播的宗教,在中国又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现在全世界大约有八亿人信仰它。“伊斯兰”一词是阿拉伯语Islām的音译,意思是“顺从”,即顺从真主安拉(Allāh)的意志。从字源说,“伊斯兰”一词来自“赛俩目”(亦译“色兰”,salām);“赛俩目”的意思是“和平”,因此伊斯兰教又称和平的宗教。据统计,“伊斯兰”一词在《古兰经》中出现过八次(3:19;5:3;3:85;6:125;9:74;39:22;49:  相似文献   

3.
浅谈“古尔邦”及其教法规定──为庆祝教历一四一四年古尔邦节而作从恩霖“古尔邦”是伊斯兰教法术语,系阿拉伯语的音译,又译作“古尔巴尼”,本意为“临近”、“靠近”,教法中特指以献牲为阶梯而临近安拉、顺从安拉而言,故又意译为“牺牲”、“忠孝”等,即在教法规...  相似文献   

4.
古蘭经译注     
卷九第七章高处(艾而拉弗) 他的宗族中驕傲的领袖們說:“舒阿卜呀!我們一定要把你和你的信徒逐出城外,或者你們再信奉我們的宗教。”他說:“即使我們厭惡你們的宗教,也要我們再信奉它么?安拉使我們脫离你們的宗教之后,倘若我們再信奉它,那末我們确已假借安拉的名义而造謠了。除非安拉—我們的主—意欲,我們不致再信奉你們的宗教。我們的主的知觉是包罗万物的。我們只信托安拉。我們的主呀!求你在我們和我們的宗族之間依照真理而判决,你是  相似文献   

5.
<正>一、何为卧格夫卧格夫(Waqf),系阿拉伯语音译,又称哈卜斯(Habs)或胡卜斯(hubus),其词根源于动词"卧嘎法"(Waqafa),其复数形式为"奥嘎夫"(Awqaf),意为持有、禁闭或禁止。卧格夫有"宗教公产"、"宗教基金"之意,专指保留安拉对人世间一切财富的所有权,或留置有用益价值的土地、产业,专门用于符合伊斯兰教法规定的宗教与社会慈善事业。它是伊斯兰历史上最广泛的"持续慈  相似文献   

6.
穆圣说,凡做事而未以安拉尊名起,那就没有理想的结局。“以安拉尊名起”就是诵念“太思米”其意为“奉普慈特慈安拉尊名”。穆斯林诵读《古兰经》或准备举办某项事务时,均以诵念“太思米”开始。“太思米”是由19个阿拉伯文字母组成的。现从三个方面加以浅释。  相似文献   

7.
某一个师范专科学校办了一个少数民族班,学生们要求增加阿拉伯语课,结果受到有关方面的阻挠和批评,说什么“我们是公办学校,不能搞宗教活动”。就连政府主管民族宗教的官员也是这种认识。由此,引出了一个如何看待阿拉伯语与《古兰经》的关系问题来。本文就是想对此发表一点看法。仅作商讨。 长期以来,一些人把阿拉伯语与《古兰经》混在一起,因为《古兰经》是阿拉伯语的。于是,一提起阿拉伯语,就是“经”,而“经”又与伊斯兰教联系一起。因此,只要是学习阿拉伯语,就被人们误认为是念经,就是信仰宗教,就是迷信等等。对阿拉伯语的偏见到了何等程度,实在令人哭笑不得。众所周知,阿拉伯语也是世界语种之一,使用阿拉伯语的国家几十个,如埃及、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沙特、巴勒斯坦等,人口约有7亿多人。使用阿拉伯语的人数仅次于英语、汉语,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8.
“天课”是先知在麦地那根据安拉的多次启示规定的,和念、礼、斋、朝一同定为穆斯林必遵的五功。真主对穆斯林降念功坚其心,礼功劳其身,斋功炼其性,降天课,以育其德。“天课”一词,是阿拉伯语“则卡特”的意译,原意是把财产“叫净”,我国穆斯林先贤根据它的内容和性质,结合中国的字义而译成“天课”。缘“天”字在  相似文献   

9.
盖德尔夜     
“盖德尔”是阿拉伯语,的音译,其意有二:一为“前定”,二为“高贵”,“盖德尔夜”即“前定之夜”、“高贵之夜”(见《古兰经》97:1—5)。伊斯兰教认为,在这一夜,安拉将全部《古兰经》从“被庇护的天牌”之上一次降至接近大地的一层天上,而后又通过哲卜利勒天使陆续下降给穆罕默德圣人。这一夜,安拉把世间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一切事  相似文献   

10.
答读者问     
[哈尼夫运动]:亦称“正统的运动”。是伊斯兰教兴起前(约为公元六世纪末——七世纪初)在一些有思想觉悟的阿拉伯人中出现的一种反对偶像崇拜、寻求正统宗教的思想倾向,但他们并未形成一个派别。“哈尼夫”一词是阿拉伯语Hanif(复  相似文献   

11.
《古兰经》是伊斯兰的根本法典,阿拉伯文“古尔阿尼”,本意是“诵读”,只有理解地天天诵读,才能知道“这是一部节文精确而且详明的经典。是从至睿、彻知的主降示的。”(11∶1)才能知道,“这是我所降示你的一本吉祥的经典,以便他们沉思经中的节文,以便有理智的人觉悟。”(38∶29)安拉派遣吉卜利勒天使把全部《古兰经》分阶段下降给安拉的最后使者穆罕默德(祈主赐他平安),安拉说:“这是一部《古兰经》,我使它意义明白,以便你从容不迫地对众人宣读它,我逐渐地降示它。”(17∶106)先知穆圣周围的弟子们,一旦听到有安拉的启示传来,大部分人争先恐…  相似文献   

12.
心中的安拉     
和田青花尊名宝玉,重31公斤,长43厘米,高35厘米,厚13厘米。整器呈心脏型,一侧表面以青花和田籽料的黑白色彩天然显现阿拉伯文字"安拉"尊名。笔势间书法韵味十足,战颤飞白酣畅淋漓。笔法艺术造型生动活泼,给人以心脏跃动的动态势感。在安拉尊名下则是一个栩栩如生的面朝下佩戴阿拉伯方巾的头像,头像上面似有泥土,喻示安拉从泥土中创造  相似文献   

13.
一日常言语交际中,常常出现一些由意义上相互矛盾或反对的词素构成的语词,或一些意义前后矛盾或反对的语句。这些语词、语句,单从结构形式上分析是不符合逻辑规律或规则的,然而,它们在日常言语交际中却大量存在,正常人一般都能准确理解其意谓(或指称)的意义而不会产生歧义。请看下面的一些例子: 一、语词类 (一)未婚夫妻(未婚夫、未婚妻)衣冠禽兽少奶奶少爷老姑娘 (二)1.动静迟早(早晚)不知死活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惟一的根本经典,是伊斯兰教立法的第一渊源。《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圣人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得到真主安拉的启示而汇集的一部神圣经典。一、《古兰经》名称。“古兰”一词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诵读”、“宣读”。《古兰经》首先颁降的经文即是“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1—5)《古兰经》显然是要求人们反复诵读的一部经典。中世纪伊斯兰教经注学家根据经文的表述,称《古兰经》有55个名称,其中常以…  相似文献   

15.
正伊斯兰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唯一的主宰安拉的旨意以及顺从旨意者将获得和平。其信徒通称为穆斯林,意即"安拉意志的顺从者",并由此而能蒙受安拉赐予的和平与安宁。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氏族制社会剧烈变动的历史时期。为满足阿拉伯人建立统一民族国家的愿望和改变社会经济状况的要求,公元7  相似文献   

16.
在“百花齐放,百家爭鳴”声中,我要为伊斯蘭教爭鳴。伊斯蘭教是百家中的一大家,百花中的大鲜花。我們要放的更艳,鳴的更亮。(一) 伊斯蘭教是人类最古的宗教。由人类祖先阿丹开始,經过施师,努海,易卜拉欣,易司馬仪,易司哈格,叶阿孤白,母撒,尔撤等历代聖人,都是敬事独一的安拉(真主)。但是在尔撒聖人去世以后,穆聖誕生前,阿拉伯各地异端蜂起,崇拜偶像,贩卖奴隶,虐待妇嬰,放高利貸,綱紀敗坏墜落,部落間仇杀風行。直到安拉降示古蘭,穆罕默德奉主命为聖。正道才有准繩,伊斯蘭教才振兴光大。古蘭經是安拉向人类的啓示。穆罕默德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基督教牧师,也是中国宗教代表团中唯一的妇女。我愿意以自己的体会来谈谈宗教信徒应该促进人间的和平与彼此谅解。 我常听见周围不信宗教的人,以赞赏的口吻说:“宗教是劝人为善的。”他们认为信宗教的人都善意待人。然而事实上世界上还有人以宗教的名义制造不和,甚至进行战争,把宗教与恶行联系了起来。这是对宗教的亵读,也是我们宗教信徒的耻辱。 以宗教名义煽起敌意的人,总是把自己所信奉的宗教,连同自己对某些教义的理解,视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唯一准则,认为与它不合的就不能容忍,这是很危险的极端的态度。我相信一切真善…  相似文献   

18.
清真寺是穆斯林的礼拜场所,在穆斯林的心目中具有崇高而且神圣的地位,是伊斯兰文化的物化表现。由于伊斯兰教在回回民族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纽带作用,因此,相对于中国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而言,清真寺在回族社会生活中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一、清真寺名称的由来清真寺不仅是穆斯林礼拜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与每一位穆斯林的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清真寺是阿拉伯语“麦斯吉德”的意译,原意为“叩拜安拉之处”。伊斯兰教最早的清真寺为:“古巴依”清真寺,位于麦地那近郊约三公里处,是由先知穆罕…  相似文献   

19.
赛俩目是阿拉伯问候语安赛俩目阿来库姆的简称,意为愿真主赐您平安,它是穆斯林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文明礼仪用语。在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里,赛俩目不仅具有一般问候语无法具备的神圣色彩和跨语言、跨文化魅力,还是一个凝结着穆斯林深厚情感的文化符号。因此,在跨语言、跨文化交际中,赛俩目有着独特的文化效应。毋庸置疑,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从文化语言学的视域解读赛俩目的文化内涵,对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阿拉伯及穆斯林的生活礼仪,促进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敬畏 敬畏是一种宗教美德,《古兰经》用它来确定人与人、人与造物主之间的关系。“敬畏”一词及其派生词大都出现在《古兰经》中有关道德和社会主张的经文中。所谓“敬畏”就是要人类谨防那些使真主恼怒和损人害己的行为。因为“敬畏”一词本意为保护自己。人之所以保护自己,是因有可惧怕的东西存在。安拉是最值得惧怕的,所以因安拉而保护自己是特别重要的。既然惧怕,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