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台山生态旅游开发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的主流,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4A级旅游景区,具备生态旅游开发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对其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且与佛教文化旅游相融合,将会带来强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五台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五台山成为世界遗产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五台山位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在国内外有很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地方政府对五台山的保护、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其它各大名山、旅游景点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开发不够,效益不高,思想不够解放等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在实际工作当中,旅游的硬件开发多,却忽视了对五台山自然生态和历史文物的保护,使台怀镇寺庙中心区变成了高山闹市,给五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造成了困难。我作为一个当时地方政府官员,又是五台县人氏,可对五台山的保护开发,没有很好地贯彻省政府关于五台山建设…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是佛教名山,由五座平坦而宽阔的山峰环抱组成,现存有寺庙四十三处,环境幽静清凉,是进行佛事活动和旅游避暑的胜地,每年有四十多万人来此参观旅游。因旅游者多到台怀镇参观游览,故此,台怀寺庙就成为五台山的象征。这样台怀的建设也就成为五台山的建设中心,为旅游爱好者所关注。台怀作为旅游之处,未来的发展需要国家和地方大力投资修缮和建设。从目前情况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位于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中国佛教信徒向往的圣地,五台山的声名誉满海内外。五台山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研究五台山不仅是佛教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研究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开发中华文化宝藏 ,发展中华文化事业,推动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同时,五台山还是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具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和独领风骚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海内外的广大游客。研究五台山,开发五台山的旅游资源,将会大大促进山西特别是五台山地区的经济发展。总之,研究五台山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十分赞赏山…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和印度灵鹫山相媲美的世界佛教圣地之一。因此,它不仅是山西的五台山,而且也是中国的五台山,乃至世界的五台山。五台山不仅有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而且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大宝藏。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遗产。作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价值体现在佛教圣地、艺术宝库、清凉胜境等方面。申遗成功后,五台山旅游发展要注意处理好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宗教文化与旅游的关系,要建设完善的五台山旅游服务体系,科学开发五台山客源市场。为建设和谐五台山,仍须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管理,加强对本地居民的教育,关注他们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为积极开展对五台山多学科、全方位的研究,使五台山早日加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并形成一门"五台山学",特制订五台山研究学术规划大纲如下:一、工作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建设、文物、外事、旅游、宣传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坚持  相似文献   

8.
佛教素食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五台山作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佛教素食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五台山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动五台山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以期深入挖掘五台山佛教素食文化的内涵,丰富其佛教文化旅游产品,形成文化旅游特色,增强五台山旅游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旅游后平均每年有约计三十万人的返程客源,同时五台山旅游后的几条返程线路上还有大量观尝游览资源至今仍然闲置。然而五台山地区的旅游业界却长期漠视由此产生的经营契机,单纯维持着一种只侧重于吸附型经营的偏向,而将庞大的旅游后返程客源与返程线路观尝资源任其自流自在,这种偏向亟待给予扭转,由此获取的将是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五台山旅游区整体经营体制也会因此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五台山以其优越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成为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但是五台山旅游的开发还存在几个问题:宗教圣地形象没有突出,优美自然风光不能展示,特色纪念品开发不足,旅游开发没有带动周边发展。为此提出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安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也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佛教文化的重镇,八宗法脉,六宗源于长安,是佛教的第二故乡。西安建设国际化文化大都市,也是利国利民、众望所归的共识;建设世界佛教文化论坛,也就成为西安文化建设中顺理成章的重要议题。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也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之一。五台山的佛教文化内蕴深厚,世所敬仰,文殊智慧源远流长,被及后人。秦晋之好,代有传承。思考西安建设世界佛教文化论坛与五台山佛教文化旅游的联袂互动,有助于两地的社会进步、文化发展,是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舞龙灯,耍狮子,敲大鼓,扭秧歌……农历正月十八,五台山第四届佛俗民情年活动在喧天锣鼓声和载歌载舞的民间文艺节目汇演中落下帷幕。期间,景区推出的佛俗民情活动每天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信士前往进香朝拜、旅游过节,极大的缩短了旅游淡季时间,再次彰显出佛教名山、国家知名旅游区冬季旅游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旅游区域的旅游资源丰富,时空配合良好,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客源条件等优势也较突出,然而其旅游业发展,并不象资源、区位、交通等那样突出。因此,我们应从资源特征、开发条件、开发现状入手,对五台山旅游区域进行客观分析,并对未来开发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12—15日在世界佛教圣地五台山举行了由山西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山西省宗教事务局、忻州市政府、五台县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和五台山研究会共同主办,由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和五台山研究会共同承办的“首届五台山论坛”。参加这次论坛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和我省各级领导,以及台湾、日本有志研究五台山的专家学者150余人,收到论文27篇,计30余万字。  相似文献   

15.
在迎接21世纪到来之际,佛教圣地五台山以它独特的地形、秀丽的景色、凉爽的气候和优雅的环境、全新的面貌迎来了“第十届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月”。本届旅游月的举办方式有所创新,五台县委、县政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党委、政府以全新的思路、改革的步伐、开拓进取的精神,对国际旅游月的举办方式进行了大胆突破,将活动的举办权公开拍卖给了山西日报社等单位,使政府部门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好旅游环境管理和整治工作。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党委、政府围绕创建文明景区示范点的活动,不仅注重硬件建设,新修了鸿门岩山门,绿化、美化了景…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旅游事业作为对内搞活的“润滑剂”和对外开放的“桥梁”,具有不可代替的独特功能。尤且是旅游资源丰富而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间状态的地区,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若能以长远观点看待旅游经济,它必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出人意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周计林同志是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副区长,主要分管旅游、环保等工作。今年3月27日,他因积劳成疾,患突发性脑溢血,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周计林同志为五台山旅游的宣传、促销,为五台山经济的迅速增长,为五台山佛教圣地的繁荣发展,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实践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8.
五台山旅游现状的思考及其发展趋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台山旅游现状的思考及其发展趋向吕更美白福生王永明五台山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之一,是国家颁布的森林公园,是山西省十佳旅游景点之首。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五台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无论接待游客人数还是旅游收入及创汇...  相似文献   

19.
在旅游产业刚刚兴起的时候,省委、省政府就将五台山确定为山西全省的旅游龙头。若干年过去了,旅游经济正在腾飞,旅游景点相继推出,作为龙头的五台山风景区在历任领导的辛勤努力下已经被更高地举起来了。在这样的形势下,2003年10月,罗荣华同志接过前任领导的担子,开始主持风景区  相似文献   

20.
去年,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旅游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7.6%和40%。这得益于我们加强了旅游环境建设和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