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侵权责任法>首次以立法形式规定了患者隐私权的具体人格权性质,全面地概括了侵权主体,并明确了侵权人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侵权责任法>对患者隐私权的规定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未把探知患者隐私的行为规定为侵权.应当通过司法解释等方法对其进行补充完善,以更好地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能够认识到2002年的举证责任倒置为医院提供免责机会的人不多,至今许多医师还无法接受,2010年7月将要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对医疗机构和人员实施严格责任,更是要引起困惑,必须引起重视.太阳要升起,医院要开办,医师要救死扶伤,必须尽快适应<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颁布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对临床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需要我们医务人员高度认识新法律的地位与作用,需要认识临床决策的真正内涵.通过深化医患沟通职能建设、患方参与医疗小组、健全医患权益协议书、加强患者医学与健康教育等,探索临床决策的新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侵权责任法>将隐私权作为人格权加以确认,而第六十二条却仅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患者个人隐私信息的保密义务,对于患者隐私权的保护略显不足.对患者隐私权的保护还包括,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未经患者同意不得侵入、窥视患者的私人领域.医疗活动通常不涉及患者私人活动的保护,精神科治疗是一个例外,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对精神障碍者与诊疗疾病无关的个人活动加以干涉、监视.  相似文献   

5.
以《侵权责任法》实施以来20份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二审判决书为基础,讨论鉴定与判决的关系.这些判决虽明示或默示采信鉴定报告,但判决结果与鉴定结论并不一一对应,显示出案件审理中司法判断力膨胀的特点.必须彻底抛 弃医疗事故鉴定体制、从严掌握多次鉴定申请,建立起合理的鉴定结论采信规则,增强判决的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6.
在处理医疗事故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我国现行的医疗事故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存在着诸多不和谐之处。应该引进英美法中的事实自证的证明方式。事实自证的证明方式在处理医疗侵权损害赔偿案件中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7.
方明 《学海》2012,(2):188-193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47条明确规定了恶意产品责任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确立了以补偿性赔偿为基本原则,以惩罚性赔偿为个别适用的现代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和适用,对现代侵权法的功能定位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惩罚性赔偿的性质、功能、作用等分析,论述惩罚性赔偿与传统侵权法的功能冲突,以及对现代侵权法功能定位的影响,并对我国侵权法中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与完善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法律缺陷与立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3年以来,其在医疗事故预防、医疗事故鉴定、医疗事故赔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我国相关立法的发展和完善,《条例》在医疗实践中的法律缺陷越来越明显。针对我国目前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现状,制定一部统一的关于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法律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随着《侵权责任法》实施后法律适用的统一,医疗损害鉴定制度的缺陷成为解决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主要障碍。从对各制度改造路径的分析可知:颠覆原有鉴定体制,新建统一鉴定专家库等方案制度成本过高;司法鉴定模式就专业性而言存在先天不足,制度改造困难;医学会鉴定模式能保障鉴定的科学性,而中立性需要提升。各地对具体鉴定运行规则的完善,显现了在原有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基础上改造的可行性,尤其医学会鉴定模式在修正了程序公正性方面的不足后,可作为制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医疗过失是判断医疗损害的重要构成要件,所以对其研究意义重大。而随着《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司法实践中医师是否尽到注意义务已然成为认定医疗过失的重要标准。通过英国侵权法中医疗过失与注意义务的演进规律,结合我国从《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到《侵权责任法》医疗过失的立法流变过程,展望我国司法实践中医疗过失的特点和趋势:法院会加强对医疗技术鉴定意见进行个案的充分质证与审查;法院应根据具体案情区别适用判决或调解结案;法律必将加速"家父主义"向"患者中心主义"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