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比较治疗学与循证医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的差异以及在临床决策方法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循证医学与比较治疗学分属于临床决策的两个不同的阶段,比较治疗学的内涵范围要大于循证医学,同时循证医学为比较治疗学提供主要的基础性决策依据,比较治疗学的决策方法是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方法上的新发展.两者对促进临床科学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0多年的医学探索生涯,使我充分意识到百年前恩格斯著名论断的睿智性--自然科学家不管怎样探讨,他总是受制于其哲学思想.在医学领域,无论中西医学,无论医教研,只要是个认真的探索者就无法摆脱这类"魔箍"的主导,而左右医学探索者的最大"魔箍",可称之为"医学观"或医学模式.古代中医则以"医道"概括之.  相似文献   

3.
夏天,鲜桃上市的时候,在离家不远的路口碰到了久违的童年玩伴.她本来自皙的肤色泛着久经日照的黑红,坐在三轮车帮上,穿着工人改装的制服. 我俩对视后一阵欢呼,她捡了一个最大的桃子,用饮料瓶里装的水洗好递给我.我边吃边说:"给我称五斤桃子!"她称好后交给我,我给她一百元钱说:"不用找了!"  相似文献   

4.
“好医学”问题是全球性的学术问题和实践问题,铸就“好医学”是中国医学人文运动矢志不移的追求.铸就“好医学”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明确“好医学”的考量标准,二是要确立“好医学”的人学定位,三是如何铸就“好医学”.杜治政教授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好医学”的内涵,展示了中国医学的良知、哲学位格和自律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医学交叉学科是现代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学科,医学没有交叉学科作支撑,很难成为实实在在的医学,也很难培养出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医学交叉学科的内涵、主要交叉形式;分析了医学交叉学科出现的意义以及未能引起足够重视的诸多原因.目的在于提高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学研究过程中对医学交叉学科的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6.
医学发展至今,一直是"征服疾病"的干预手段,这种干预有着扩展和泛化的趋势,逐渐由修复向替代发展.随着医学人文思想的逐步觉醒,"人文解剖学"的引入,人们开始对医疗干预,尤其是创伤干预进行了反思.微创医学的兴起,从三个方面给予这种过度干预以新的思考.由此而得到的启示是,医学需要两盏灯引路,一盏是职业和技术的灯,一盏是人文主义的灯.  相似文献   

7.
已是80高龄、曾担任本刊主编、现为本刊名誉主编的彭瑞聪教授,仍十分关心《医学与哲学》杂志。他在今年2月与杜治政、赵明杰同志的交谈中说:“现在《医学与哲学》的每期我都要看,杂志办得越来越好,每期都有些看点,有些文章写得比较好。但是,杂志为卫生管理工作者、研究生提供的文章太少,质量也不理想。杂志应当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作为医学科学技术类硕士生的一门公共课,医学哲学学科有其独特的"公共性".医学哲学学科当前面临的一个大的问题就是整个知识系统"公共性"的丧失和它原有的"公共性"的失效.医学哲学学科必须在新语境下重建"公共性",才能寻回自身的合理性.医学哲学学科的"公共性"需要从开放性、批判性、学术性、介入性、当下性和人文性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9.
当代医学道德发展的走向理应是健康道德,后医学伦理学时代理应是健康伦理学.建设健康伦理学需要搭成一个基本理论架构.其组成至少应该有"九大理论",即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医学人本论、医学功利论、医学公正论,医者美德论、医者义务(患者权利)论、医患和谐论.其间,按顺序由每三论构成一个"统一论",将第一个"统一论"作为立论前提,将第二个"统一论"作为直接依据,将第三个"统一论"作为应用指南,如此,才能由三个"统一论"共同地更好地阐释全部健康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0.
1答马玉宝教授"商榷" <医学与哲学>2004年10期"关于利用循经感传探讨经络实体的思考"是在许多学者对"经络"研究进行思考的基础之上成文的,同时也裹撷了我多年习作的体悟,在撰文中曾考虑到为何许多学者从各自不同的思路中对经络研究进行反思都很难影响"经络研究"列为国家的重点科研课题呢?为何仍然有"经络研究成果"不断报道呢?为何上海五家联合研究"经络"的成果也不能达成学术界的共识呢?当我思前想后的时候,萌发了能不换能从哲学概念中寻找理论依据,于是"三段论"被提到文中.顺此再向马教授简单介绍我在文中对"三段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由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分会及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共同举办的"医患关系-医疗诉讼-医患维权"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7月24日-27日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地的50余名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及医学法学和医院管理、临床方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医学与哲学>杂志常务主编杜治政教授、中华医学会学术部戴毓平、上海中医药大学何裕民教授、东南大学孙慕义教授、香港大学医学院许志伟教授、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李瑞全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张金钟教授等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医学与哲学>杂志常务副主编赵明杰教授主持了开幕式.到会的专家、学者就目前的医患关系、知情同意问题及如何促进医患维权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会议期间,还对由医学与哲学杂志社起草的<关于当前我国医患关系若干问题的评估意见>、<履行知情同意原则的指导意见>、<关于密切医患关系、建立相互信任、维护双方正当权益的建议>三个文件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12.
"遭遇"医学、哲学、<医学与哲学>似乎都是"偶然"的事件.毕业分配工作到了医学院,医学对我是如此陌生,直到从事科研管理工作,医学的概念范畴、名词术语、方法手段对我都是如迷一般神秘,医学职业则有如刘一般神圣.  相似文献   

13.
"EQ"在医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医学工作实际,讨论EQ(情商)的意义,医学工作者在开展科研工作过程中,能否做出成绩,能否成功均与其EQ之高低有密切关系,可以说情绪智商与情绪能力是制约医学工作者工作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上述认识,提醒医学工作者,在具备天生的IQ(智商)后,要注意对自己的EQ多加培养,以便在医学科研工作中能做出更大成绩.  相似文献   

14.
颠覆医学职业潜规则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重大课题.颠覆医学职业潜规则需要系统治理,而其前提条件便是对医学职业潜规则进行伦理学批判,尤其是对与其流行密切相关且收益不浅的群体在认识上进行"去魅",使人们真正认识到它的实质与危害即不合理性,如此才有可能谈颠覆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朱清时院士以"复杂性"与"简单性"界定中西医学方法提出质疑,认为简单与复杂是中西医学共同面对的基本矛盾,近年盛行的中西医学"相反"论不利于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6.
围绕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灾难医学的快速发展,从哲学、文化学的角度出发,就灾难医学的诞生与发展,以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概括和展望;在此基础上,就医学的本质给予理性的反思与论证,提出医学的本质乃"人学"的观点;并就"人学"的三个层次分别给予了阐释,得出医学中"人的知识"不仅是躯体的,而且是复杂的、文化的,医学应回归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的文化追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正由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工作委员会、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人文与医学临床整合专题报告会"的主题非常好,本人也对医学人文的会非常感兴趣,因为我们国家这30多年来,有些地方是发展的,但是有些地方是后退的,尤其在医疗领域,如何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改善我们的医患关系,是一个关键问题。我自己是临床医生,从事了近60年的临床工作,但是我总觉得我  相似文献   

18.
2001年农历腊月15日的晚上,我遇上了"鬼".现在谈谈我遇上了"鬼"的故事. 我和朋友师金明乘座北京南--邯郸的火车到达终点后,恰好赶上夜里由石家庄开往长治的火车,到我们涉县下车时,时间已指向午夜.朋友坚持要住旅店,我却催逼着步行赶路回家.天上一轮圆月,把旷野照耀得如同白日,两个人走路相互谈说着,走路往往不觉得累乏,朋友见说服不了我,只有同意跟我一起上路.我们村离县城四十华里,夜间走路不象白天那样躲车让路,也没有稀奇古怪的事情须驻足观望分散精力.思想单纯,无惹眼的地方,三个小时就到家了.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医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医博大精深,属于'超科学'"和"中医是系统医学"三种较为流行的中医"优势"的说法的辨析,不难发现,这些优势说法具有自我标榜的性质,并没有确实的依据.固守这些没有科学依据的"优势",容易导致医学守旧,不利于我国医学科学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领导、这么多的专家、教授来参加<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纪念大会,首先允许我代表大连医科大学,对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