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简要回顾了网络成瘾症的概念、症状、诊断标准、分类和病因研究现状;介绍和分析了现有文献已报道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整合治疗单元、家庭治疗、社会支持治疗等方法;对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成瘾症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文献分析方法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国内关于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简要回顾了网络成瘾症的概念、症状、诊断标准、分类和病因研究现状;介绍和分析了现有文献已报道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整合治疗单元、家庭治疗、社会支持治疗等方法;对网络成瘾治疗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几点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3.
网络成瘾的诊断及其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网络成瘾的心理测量评定、临床评定和诊断、心理行为治疗和临床药物治疗四个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网络成瘾的诊断和治疗研究.问卷和量表是诊断网络成瘾最直接和主要的形式,同时也出现了结合临床精神病学特征诊断网络成瘾的研究.对网络成瘾的干预和治疗主要是心理行为治疗,临床和药物的治疗还比较少.最后对现有诊断和治疗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相似文献   

4.
团体心理治疗和体育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团体心理治疗和体育运动处方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进行心理干预.干预治疗12周后,与自行干预组的大学生相比,实验组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及状态焦虑倾向均有显著改善.本研究表明,团体心理治疗与体育运动处方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更有利于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5.
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及综合心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针对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综合运用心理测评、深度访谈、脑事件相关电位、心率变异性等多层面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系统、深入研究网络问题的成因、病理心理机制、评估方法及心理干预方法等多项课题。依据得到的人群调查数据、网络成瘾者的心理测量结果、脑电与心电的生理心理学数据,同时结合临床干预疗效评估,提出研究结论:(1)使用谱系概念对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问题进行分型,并制定分型标准与评估方法;(2)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角度分析了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提出“失补偿”假说揭示网络成瘾形成过程;(3)提出“注意功能易化机制”从脑功能水平揭示网络“成瘾”病理心理机制;(4)制定“系统补偿综合心理干预”方案,包括团体、家庭、个体及家长干预等多项心理治疗方案,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实效  相似文献   

6.
网络成癌是伴随社会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已引起很多学者时其成瘾机制的关注与研究.以心理本能为审视视角,从精神分析的本能、个性、感觉寻求、生物本能等对网络成癌进行成因分析,深入探讨网络成瘾的内在机制,为应对防治成瘾行为提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水平,应用技能及自控能力会影响其上网行为,进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本研究自编大学生网络元认知量表、网络学习行为调查问卷并应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调查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偏好、网络元认知和网络成瘾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网络元认知与网络成瘾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行为总体健康良好;大学生网络花费时间存在性别差异和时间段差异;大学生网络元认知水平分布呈正偏态,大学生网络元认知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及专业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比例较低,大学生网络成瘾性别差异显著;网络成瘾与网络元认知得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0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情绪、认知需要与网络成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消极情绪对网络成瘾有显著而直接的正向作用.消极情绪对网络成瘾具有最强的预测力;认知需要对网络成瘾有显著而直接的负向作用;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均可通过认知需要间接地影响网络成瘾;男女生的情绪、认知需要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从心理本能的视角审视网络成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成瘾是伴随社会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已引起很多学者对其成瘾机制的关注与研究。以心理本能为审视视角,从精神分析的本能、个性、感觉寻求、生物本能等对网络成瘾进行成因分析,深入探讨网络成瘾的内在机制,为应对防治成瘾行为提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城乡未成年人网络成瘾及其归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入网络成瘾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多在城区抽取样本进行研究.本课题采用分层整体抽样法,在河南省城镇和乡村随机抽取未成年人930名,应用网络成瘾界定量表及青少年生活事件、EPQ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河南省城乡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率为4.52%,城镇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率显著性高于农村学生,男性网络成瘾率显著性高于女性;网络成瘾与未成年人生活事件、人格特质呈显著相关,并进入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