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六月六日,罗马教廷无视我国教会主权,非法委任邓以明为广东省大主教,而邓以明不知自重,背着我国政府和教会,前往罗马接受这个所谓“委任”,完全丧失了中国人民和中国神职人员的气节,违背了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为此,我中国天主  相似文献   

2.
沈以藩 《天风》2001,(7):40-42
我和陈泽民教授非常荣幸地代表中国基督教协会参加本次会议,并会见来自德国和其它欧洲国家的天主教和新教友人。在过去的许多年中,你们用祷告托住中国的教会,还通过各种途径给予中国基督徒和中国人民大力支持,我们谨向你们致以真挚的谢意。同时,我们感谢你们筹办了本次会议,使得我们在面对现代化的前景和问题之际,有美好的机会在此分享各国的经验。应邀参加本次会议,我们将思考“在变化的中国和变化的欧洲中,我们的教会在神学上所遭遇的共同挑战”。我的发言旨在从中国的角度来思想中国基督教会和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尊敬的各位首长,尊敬的各位神父和老前辈: 我是武汉修女院的一名青年修女。今天,我能参加这样热烈、这样隆重的大会,能同来自全国各地的神长、老前辈一同庆祝我们中国天主教反帝爱国运动四十周年,并走上这庄严的讲台,使我感到无比光荣,分外激动。 1985年9月,我怀着爱主、爱人的理想,立志献身教会、献身祖国,进入了才刚刚成立不久的武汉修女院。经过两年试学和两年初学,在今年元月,我终于发了初愿,成为一名年轻的修女。在中、小学,老师给我们讲历史:中国原来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那时,国弱民穷,人民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口子非常难过。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全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解放了全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当我进了修院以后,通过学习政治和教会历史,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中国天主教,过去也是处于半殖民地状态,一切教务大权都掌握在外国传教士手中。解放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摆脱了帝国  相似文献   

4.
张玲 《天风》2018,(6):14-15
教会的文艺创作、圣剧、歌舞,其中心内容先要"载道",外在形式可以使用中国传统乐器、民间小调、传统服装,使这"道",离我们的生活不远。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会生活日益丰富,不仅有主日神圣庄重的敬拜,周间还有形式多样的团契活动,教会节期或中国传统节日时,各样的文艺节目也为教会生活增添了色彩。  相似文献   

5.
基督的福音传入中国已有很长历史,但由于旧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国家,教会的领导权,长期为代表殖民主义势力的外籍传教士所控制,教会成为殖民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基督福音的光辉也受到了损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神长教友和中国人民一样站起来了。我们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中感到必须纯洁教会,改变旧中国殖民地教会状态,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在爱国爱教的前提下为基督做见证,才能传播基督的福音,教会才有光辉前途。经历过十年动乱严峻考验的天主的儿女们,赢得了上主的特殊恩宠,正在重建主的教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诞生已是四十周年了。在这四十年中,除了十年动乱之外,我所过的传教生活,和过去四、五十年前所过的传教生活,作一对比,真是感慨良深!过去我们的祖国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境地,不但我们的国土被人侵略,我们的人民被人欺侮,而且我们的教会,也只能做人家的附庸,被人控制,受人摆弄,哪有半点自主的气息!但今天我们的国家独立自主了,我们的人民扬眉吐气了,我们的教会也自立自办了,我们大家可以当家作主了;不但我们教友可以和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而且在国际上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这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4,(12):20-21
丁光训主教说:中国基督教应向教会化、年轻化、神学化发展。 中国教会产生主教的问题,已经是进展到实质性的阶段,我也是协商一员,我很愿意中国基督教两会加强教会性。现在计划中国教会产生主教,这样可以使中国基督教更具备教会性。我希望将来中国教会产生的主教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的责任,即对教会负责,同时也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开创中国教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1月17日—23日,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World Council of Churches,下称"世基联")执行委员会2016年第二次会议在中国上海、南京召开,20多位成员参加了会议。世基联执委会会议在上海的中国基督教两会会所召开。世基联执委会成员、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阚保平牧师参加了会议。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傅先伟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应邀在会上介绍中国教会情况。世基联是全球基督教三大国际性组织之一,拥有348个会员教会,遍布在110个国家和地区。宗  相似文献   

9.
王嘉理 《天风》1994,(5):31-32
一、木匠的断言: 何为教会 约两千年前。巴勒斯坦一个木匠断言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16:18)。人世间不知有过多少有权、有势、有学问者的断言成了泡影,可是耶稣的断言却成了现实,经受了时间和王朝更迭的考验。这名话告诉我们:一、教会是属神的,二、教会是神要建立的,三、教会是经得起任何考验和摧残的。  相似文献   

10.
第五届天主教华语《圣经》研讨会,于1998年9月18日至23日在新加坡圣方济·萨威大修院召开。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45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大陆教会代表团成员有:中国天主教主教团秘...  相似文献   

11.
陈亮 《天风》1999,(12)
我是哈尔滨市教会青年团契的平信徒,近两年参与教会侍奉。教会是神的家,我们都是被基督宝血洁净成为神的儿女,见面称呼一声“弟兄姊妹”。你、我、他都是神家中的一个成员,对这个属灵的大家庭都有责任。请问你是一名有责任的基督徒吗?黄雪芬姊妹虽是一名平信徒,在疾病中用灵修日记的方式写了《乳香》  相似文献   

12.
去年11月是中国天主教开展反帝爱国运动50周年。本世纪中叶,中国天主教在一批爱国爱教的有志之士的发起和带领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动,摆脱了外国势力的控制,肃清了教会内的殖民地状态,爱国爱教,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使中国天主教成为中国天主教信教群众自己的地方教会。中国天主教的50年,虽经历了风风雨雨,但是由于坚持爱国爱教、坚持和中国人民一起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适应了国家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维护了国家主权,遵循了宪法中的明确规定,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和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50年的经历…  相似文献   

13.
艾洁信箱     
《天风》2000,(8)
这样的人能否受洗? 尊敬的艾洁同工:主内平安! 我是教会管理组一名成员,我有一个不能懂的问题,特来信敬请帮助解答,就是在我们农村每年有牧师来搞一次洗礼,在洗礼前,我们要组织受洗人员学习,叫他们要预备受洗的条件。在99年一次  相似文献   

14.
我们作为中国天主教将来的接班人任重而道远。对她今日所走的道路,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而清楚的认识。否则,将会给教会、给国家、给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将会使中国教会重新沦为殖民地教会的状态,处于“附庸”的地位。甚至使中国教会同祖国、同人民对立起来,会走向死胡同。这决不是我们这些教友和神职人员,所甘心忍受的屈辱,所甘愿看到的结局。目前,我们在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方针指引下,已取得了新的成果,我们今后一定会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我们知  相似文献   

15.
上下进退都是为了爱国爱教金鲁贤董光清郁成才主教访谈本刊记者我想,中国天主教在世界人民当中,在我们国家12亿同胞当中,在国内宗教界当中,会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刘元仁主教说:我们是中国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因此,为了办好中国的教会,就必须与社会主义社...  相似文献   

16.
今年十月一日,是举国上下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大庆的光辉节日,我们九江教会的广大神长教友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样,满怀喜悦的心情,共同欢度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五十年前的今天,毛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从此,九江教会的神长教友亦随着全国人民站起来了,真正地成为国家和教会的主人。在这欢庆的时刻,让我们回顾一下五十年来,九江教会在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决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上所发生的变化。五十春秋,岁月峥嵘。九江教会举什么样的旗帜,在九江人民中树立什么样的形…  相似文献   

17.
房赢 《天风》2016,(11):24-27
正应美国主流教会的邀请,2016年9月18日至25日,由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高峰牧师率领的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一行8人,正式友好地访问了美国主流教会。此次访问日程紧凑、内容丰富,不仅重温、巩固和增进了中美两国教会之间的友谊,交流了两国教会的最新发展信息,也为再续合作佳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次参访代表团成员有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唐卫民牧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秘  相似文献   

18.
利未 《天风》2016,(7):38-39
正教会是永生神的家,也是众圣徒的心灵之家,可总是有人要离家而去。教会信徒流失也是牧会实践中的棘手之事。有人说,我要去别处聚会,那里有圣灵,那里有爱心;有人说,我要在家里独自仰望神,上教堂只是形式,形式不重要;有人说,我参加网络教会,可以听到很棒的讲道,可以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互动,我还能在网络教会里担纲主礼、讲道、献唱呢。可是,我想对你们说:"别走,教会需要你!"不完美的有形教会教会分为有形教会与无形教  相似文献   

19.
赵志恩 《天风》1996,(9):11-13
三自爱国运动是中国基督徒于1950年全国人民解放以后,在新中国发起的一个基督徒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运动。它虽然有明显的政治意义,但是40多年来的教会生活实践,使越来越多的中国基督徒认识到:它是一个有圣经根据,有教会历史传统,富有神学意义的,建设中国教会必备的一个爱国爱教的运动。它的目的是:使教会更加纯洁,更加符合神的心意,更加接近人民群众。它是中国基督徒不能不走的一条荣神益人的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20.
文摘     
教会需要与人民共同分享喜乐与盼望梅康钧在《天风》2005年第1期撰写文章,提出宗教与社会和谐,从教会而言,则必须本着信、望、爱的原则,积极走进人民,走入社会,真实地体验上帝在社会生活中的旨意。今天的中国,中国基督徒自主地与人民团结,渐渐超越狭隘的自我意识,而教会致力于宣讲上帝就是爱的讯息,真正与人民共同分享喜乐和盼望。近年来,中国教会倡导和推进的神学思想建设,十分强调神学应成为与人民相和谐的理论支持。教会所传递的信息一直是鼓励中国基督徒在与人民共同创设的和谐社会中,进行极有社会价值的工作。中国基督徒有着这样的省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