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唐时代出现了很多表现仕女的绘画作品,其画面大多精美绝伦,技艺十分高超,形成了画史上一个高峰。从中也可窥见当时妇女的生活、习惯与妆饰等。本文就将唐代妇女妆饰中的花钿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女人是家     
生活中,我们把女人称为“女人家”,非常通俗亲切的称谓,让女人富有了“家”的概念,女人就是家的载体、家的含义。没有女人,家就只能是一个生硬的建筑,没有女人,家就不会生动起来。女人是家,有女人才是真正的家。  相似文献   

3.
女人是家     
生活中,我们把女人称为女人家,非常通俗亲切的称谓,让女人富有了家的概念,女人就是家的载体、家的含义。没有女人,家就只能是一个生硬的建筑,没有女人,家就不会生动起来。女人是家,有女人才是真正的家。所谓人家就是指有女主人的家庭,否则就算不上什么人家,男人打拼,女人持家,家的存在以女人为中心,家是女人一生中最重  相似文献   

4.
王学富 《天风》2022,(3):58-59
<正>在《马太福音》9章20节至22节、《马可福音》5章25节至34节、《路加福音》8章43节至48节记载了同一个事件。事件中,一个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四处求医,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病却没有医好。有一天,她听说耶稣行医治的事,就带着信心而来。当时耶稣身边跟了许多人,这个女人暗中伸手摸耶稣的衣裳?子,她心想:“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耶稣回头看她,对她说:“女儿,放心!你的信救了你。”从那时候,女人就痊愈了。  相似文献   

5.
男人与女人     
肖宁 《思维与智慧》2006,(12):17-17
男人是哲学,很通俗又很深奥;女人是诗歌,富神韵又富魅力。男人长于逻辑思维,多用理性看待世界;女人善于形象思维,爱凭直觉感知生活。  相似文献   

6.
读经:可5:25—34 刚才读的经文说:有一个女人患了12年的血漏,在好些医生手里,花尽了她所有的,一点也没见好,病势反倒更重了。她听到耶稣的事,就在人群中跑着,拥挤着,因摸了耶稣的衣裳,她的血漏就立刻止住了。这女人蒙恩典的经历启示给我们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你摸着  相似文献   

7.
圈子的哲学     
泰国有这样一个民族,女人从十二三岁起就往脖子上套金属环,金属环越多、脖子越长,大家认为她越美。非洲一个民族更怪,他们的女人喜欢在鼻梁、肚脐上穿孔挂环,认为这是一种装饰。中国的女人不会往脖子上套金属环,也不喜欢在鼻梁、肚脐上做文章,却爱佩金项链、挂金耳环、戴玉手镯,还是以有圈子相伴为美。  相似文献   

8.
破茧成蝶     
从我记事起,我的背后,就盯满好奇的眼睛,仿佛我是一头怪物。所有的人,都津津乐道一个故事,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男人女人是夫妻,但女人不守妇道,男人终于忍无可忍,于一个风雨夜,用绳子勒死了女人。  相似文献   

9.
不多的时光     
流沙 《思维与智慧》2004,(11):15-15
春天里,妻子在阳台上晾晒衣裳,风儿从阳台的窗外呼呼地吹来。母亲正在厨房里为全家准备午餐,自来水刷刷冲着一捆儿青菜。“风这么大。”母亲在喃喃自语。  相似文献   

10.
错位     
女人每次吃饭都坐在餐桌的上位,女人习惯了,男人也习惯了。当婆婆因为照顾小孙子跟他们住到一起时,女人依旧如此。女人没有把这当回事,因为她认为座位并不能代表什么。可是后来她从婆婆阴沉的脸上看出了端倪。再一次吃饭的时候,女人主动坐到了下面,跟男人坐在一起,把婆婆邀请到她原来坐的位置,这回婆婆笑了。  相似文献   

11.
单文霞 《美与时代》2005,(10):53-54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足以带给人们对服饰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空间.自古以来,服装就是人类诸多生活内容中的一种状态,而色彩又是这种状态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相似文献   

12.
苏文住 《天风》2006,(10):32-33
她听见耶稣的事,就从后头来,杂在众人中间,摸耶稣的衣裳,意思说,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于是她血漏的源头, 立刻干了。她便觉得身上的灾病好了(可5:27—29)。经文:约19:30 这是一个心灵苦楚的女人, 她患了十二年的血漏病症。在犹太人看来,再也没有任何疾病比这个妇人所患的病更痛苦、更羞耻。在患难的日子里,她想尽一切办法并花尽一切养生的,就希望有谁能医好她的病。但是却没有人能解她的病痛。我们可以想象,  相似文献   

13.
坚强的女人     
坚强的女人一生都会缺乏爱,坚强的女人常常会遭遇伤害,不要做坚强的女人。生活里,超强的韧性,不是女人的保护伞,而是女人的致命伤。因为你坚强,生活里你也许会多拥有一份关注,却肯定会缺少一份关爱;因为你坚强,生活里你也许会有不少朋友,但在你需要依靠的时候,你常常是举目  相似文献   

14.
如果要选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你会有什么选择?有人选"美貌",有人选"财富",有人选"健康",也有人选"生命"和"自由",一个幸福的女人说是"老公"。生活中最重要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两个字,难道不是"时间"吗?  相似文献   

15.
做人的境界     
很多年前看过《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的作者周励在形容自己想要的生活时,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儿女半聪半矫嗔,工作半紧半悠闲,生活半丰半勤俭,读书半洋半轩辕,心情半佛半神仙。”  相似文献   

16.
“垂衣裳”早见于《易传·系辞下》,最初用以形容包括尧、舜在内的圣王形象.“衣裳”的色彩、图案、样式被认为源于圣人观象,体现“乾坤尊卑”之理.儒家将“衣裳”视为标示等级和管理社会的工具,认为“衣裳”根源于‘礼”,服务于“礼”,损益于“礼”,具有礼乐教化的功能.“垂衣裳而治”就是圣王以服制垂示天下,而天下大治.从“垂衣裳”可以窥探儒家“无为而治”之究竟.  相似文献   

17.
风格     
有一个北京女人,早晨可以穿着睡衣下楼,到街边的公厕里去“方便”,回来的时候,顺便买回大饼和油条。同样是这个女人,离异后,在香港她和年轻的恋人逛街,她不停地购物,但袋子里永远都是她女儿的衣物。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个步入中年的女人来说,生活已是一本打开的书。面对新年不再会像纯情少女那样,许下那些关于鲜花和掌声的愿望。在初读了酸甜苦辣的几页以后,常常愿意相信自己已不再会为生活中的得与失、荣与辱、成功与失败所搅扰、所左右。但事实上步入中年的女人,无时无刻不被自己的工作、孩子的学业、丈夫的事业、生活的琐事所搅扰、所牵挂。 八小时的工作制,磨盘般机械地轮转,步入中年的女人,总是  相似文献   

19.
论道德与生活的关系及道德生活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生活与道德的关系而言,可以说生活需要道德、包含了道德但并不等于道德,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道德生活的本质特征表现在,道德生活是一种属人的或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是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并渗透在物质生活之中引导和规范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有意义和价值并能予以价值评价的生活,是一种主体自由意志自觉自为并能进行道德选择的生活,是一种通过道德意识表现为道德关系涵盖一切道德活动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的德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陶行知极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即生活教育理论中 ,德育理论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生前虽然只对生活教育下过定义 ,没有对生活德育下定义 ,但却有丰富的生活德育思想 ,而且其生活德育理论自成体系。文章从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教育与德育目标和方法的一致性、德育途径和德育理论基础四个方面论述了陶行知的德育理论实质上是生活德育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