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历史地说,中国基督新教教会的信仰渊源与美国的奋兴主义和欧洲的敬虔主义密切相关。宗教改革时期高举的唯靠圣经、唯靠基督和唯靠信仰的原则,在中国教会从不会过时。因此,如果不基于上帝的启示,不以圣经作为神学的规范,就没有中国教会所能接受的神学可言,也就没有真正的中国神学。尽管神学不可否认会含有一般信  相似文献   

2.
陈永涛 《天风》2017,(2):29-30
前面已经说过,在基督教神学中,对神学与经验的关系有两种基本的看法:一是认为经验为基督教神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资源,另一是认为基督教神学提供了一个解释的架构,以诠释人类的经验。一方面,一些神学家认为,人类的经验(特别是宗教经验),可以作为基督教神学一个基本资源,  相似文献   

3.
正一般来说,在基督教神学中,对神学与经验的关系有两种基本的看法:一是认为经验为基督教神学提供了一个基本资源,另一是认为基督教神学提供了一个解释的架构,以诠释人类的经验。传统或古典的神学将神学看为某种纯客观的关于信仰的科学,其是基于两个神学资源——圣经和传统——对基督教信仰加以反思,并认为神学的内容是从不改变的,是在文化之上的。随着处境神学的提倡,经验作为一个新的神学资源而得到承认。处  相似文献   

4.
陈永涛 《天风》2017,(1):25-25
<正>人类的生存经验及宗教经验可以作为基督教神学一个基本资源的观念,意味着基督教神学关注人类本身的经验。神学在某种意识上就是基督徒对信仰群体的生存经验及宗教经验的反思。人的生存经验包括人的生存的各个层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整体经验。而人的宗教经验则是人对超验世界或人的"终极关怀"的探寻和体验,  相似文献   

5.
<正>威廉·詹姆斯断言,构成宗教生活主体的不是宗教教义,而是宗教经验(《宗教经验之种种》)。尽管宗教教义对一个宗教来说是重要的,但詹姆斯的断言并非毫无道理。当代苏格兰神学家麦奎利在谈到神学的构成因素时,提及六个因素,即经验、启示、经典、传  相似文献   

6.
陈永涛 《天风》2017,(3):29-29
约翰·卫斯理(1703-1791)是18世纪英国国教会的一位牧师和神学家,也是卫斯理宗的创立者。他在圣公会传统的三个神学资源——圣经、传统、理性——之上,加上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卫斯理四边形”。  相似文献   

7.
约翰·卫斯理(1703-1791)是18世纪英国国教会的一位牧师和神学家,也是卫斯理宗的创立者.他在圣公会传统的三个神学资源——圣经、传统、理性——之上,加上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卫斯理四边形”.  相似文献   

8.
神学与经验     
正在圣经和传统之外,经验是又一个神学的资源。中国神学的思考无疑也离不开"经验"这一神学资源。就中国神学而言,这里的经验是指中国基督徒的群体或个体经验,包括生存经验、宗教经验、灵性经验,以及信仰实践、灵性实践等。这些经验和实践也是中国神学思考的来源和财富。"经验"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指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如"经验丰富";第二层意  相似文献   

9.
朱马达·阿黑赖第一讲赞美安拉——造化所有万物的主,开天辟地的主,布施给养的主。巢中群鸟赞他清净,各路王侯颂他崇高。赞主清净,他是崇高普施的主,其拥有之财富不因博施而罄绝。我赞美安拉清净玄高,赞主会持续给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7,(12)
<正>那么,什么是中国文化?一般而言,"文化"这个术语代表了一个相当复杂多样的概念或现实,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复杂性。文化的复杂性也可以表现为同一文化内的数个(甚至更多)次文化的共存,或者同一国家或民族内多个文化的共存。当我们讨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我们同样需要认真面对这样的问题:什么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5,(8)
<正>希腊文的theologia是一个合成词,由神(theos)和逻格斯(logos,即"道/话语/学说")两个词组合而成,意思是有关上帝的谈论或言说。广义上说,神学是指所有对上帝(神)这个主题展开的研究或有关上帝的学说。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先使用这个词。后来基督教神学家借用了这个词,这个词逐渐被专门用来谈论基督教的上帝。尽管对神学有不同的定义,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6,(3)
正如我在前文中所一直强调的,圣经是基督徒信仰"规范中的规范",也是神学思考的"法度"。毋庸置疑,圣经作为上帝的道,是永活的,它应该并且能够向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信仰群体提供时代的信息、属灵的亮光及灵命的食粮。但圣经如何向我们说话,就涉及到一个解释圣经的问题。也就是说,圣经中所记载的上帝的话,需要解开,才能发出亮光(参诗119:130)。圣经是我们信仰  相似文献   

13.
正对基督徒来说,圣经是我们信仰生活的权威,也是神学的规范。圣经是神的话,凡不信或违背圣经教导的,就是不信神或违背神。圣经是神藉人的文字而传达给人的特殊启示。神藉着圣经向我们说话,也在圣经中向我们说话。因此,我们要打开圣经,藉着圣经与圣经所见证的那位耶稣基督相遇。圣经是基督教一切宣讲和教导的根据和准则,因此可以说是神特殊启示的文字部  相似文献   

14.
正根据汪维藩老师的理解,中国神学的建设需要通过这样几个途径达成。首先是继承基督教新教以圣经为本的传统。中国教会是一个高举圣经的教会,信徒尊重圣经权威,热爱神的话语,这就决定了中国教会的神学探索所应侧重的,是基于圣经的神学而非基于哲学的神学。其次是重视信徒在新时期的信仰实践与灵性实践,并加以提炼,以形成源于实践的神学而非书斋神学。再次,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5,(11)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16,(9)
正在早期基督教传统形成的过程中,连续性是最重要的。它的形成离不开其与犹太教甚至与希腊古典文化之间的连续性,也离不开使徒之间的连续性。离开了这种种形式的连续性,就不会有早期基督教传统的形成,也不会有基督教传统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连续性就没有基督教。但是,在早期基督教传统形成的过程中,断绝性也是不可否认的现实。特别当教会宣告自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9)
<正>任何神学思潮都是一种回应"当下"的神学。任何神学都离不开具体的处境,中国神学也不例外。赵紫宸在其《神学四讲》中曾清楚地指出,中国神学家不能在真空中做神学,而只能在具体的处境中做神学。离开了自己生存其中的具体的历史一文化、社会一政治处境,中国神学家就无法真正进行中国神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陈永涛 《天风》2016,(6):28-28
基督教作为一个启示的宗教,宣称其信息有一个超自然的缘起。就如古教父们所宣讲的,基督教的终极来源是基于耶稣基督的位格、话语和事工,也就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指的是第一世纪末以来大公教会的教导。这就带来这样的问题,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启示,借着何种媒介在教会中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这个问题指向基督教传统与圣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陈永涛 《天风》2016,(8):28-29
当我们讨论神学与传统的关系时,传统形成过程中的连续性、断绝以及一致性的问题也是特别值得加以关注的.连续性告诉我们,基督教传统的形成既离不开更古老的信仰传统,也离不开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所遭遇的文化.福音与文化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尽管福音超越文化.在早期基督教传统的形成中,有几种不同形式的连续性.第一种是使徒信仰的连续性.使徒信仰由教会传承下来.最早的基督徒是犹太人,他们在他们的新信仰中发现与自己旧信仰之间的连续性.他们记得主耶稣自己所说的,他来不是要废弃律法和先知,而是要成全.在使徒教父的著作中,律法的宣讲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一篇中,我们已经谈论到神学与基督教传统的问题.下面我们将对这一问题继续进行讨论.如果说任何一个神学都是处境性的话,那么,神学的处境性是离不开基督教传统的.在传统的神学中,神学的资源有两个:圣经和传统.处境神学的思考在这两个资源之外加上了“经验”作为神学的第三个资源.如此看来,处境神学是在圣经和传统的基础上,在独特的处境中进行神学的反思.因此,作为一个处境神学,中国神学的构建必须严肃地对待源远流长的基督教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