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复活     
沈承恩 《天风》2006,(6):6-7
“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来。”(诗126:5-6) 经文:诗篇126篇这是一篇上行之诗。全诗共6 节,1-3节是感谢赞美,4-6节祷告祈求。先讲一点以色列的历史。以色列人从扫罗做王开始有国家,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12)
<正>《诗篇》126篇是一篇非常优美感人的诗歌,全诗如下:"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作梦的人。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复流。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  相似文献   

3.
为主而活     
邵永田 《天风》2006,(20):27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1994年从华东校门踏入教会之门,屈指算已有12个春秋。12年的教会事奉生活,可谓酸、甜、苦、辣,使我感受至深。其间有基立溪旁的等待、也有迦密山顶的争战;有流泪谷的哭泣、也有死荫幽谷中的危险。疑惑、灰心、叹息、退缩、挣扎……感谢神,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主都走过来了。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因为我们都是把自己摆在祭坛上、奉献给主的人,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像。  相似文献   

4.
李静 《天风》2001,(6):8
在撒种的比喻中,主耶稣把这个世界比作一块田地,是神亲自耕种的一块田地。在本处保罗把自己和亚波罗比作与神同工的,教会是一块田地。哥林多前书3章9节说:“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这里的“你们”,指的是众信徒。然而,弟兄姊妹想过没有,这里的“你们”岂是单指着众信徒吗? 每一位神的工人都是神所耕种的田地。你现在为神  相似文献   

5.
进取的人生     
孔庆琳 《天风》2001,(6):12-13
人生难免会遭遇困难试炼,挫折失败的事令人伤心痛苦,但是一个能顺命刚强的基督徒,深信主的恩爱永存,一生伴随,经过流泪谷,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5)。  相似文献   

6.
主耶稣要用     
经文:可11:1—11 这段圣经,记载主耶稣荣进圣城耶路撒冷的经过。这件事,四福音都有记载(太21:1—11;路19:28—40;约12:12—19)。事情虽然简单,但里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属灵教训。 一、主耶稣要用谁? 主耶稣吩咐门徒到对面村子里去,将拴在那里的驴驹牵来时,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主要  相似文献   

7.
四种土地     
读经:马可福音4章1—9、14—20节。 刚才我们读的圣经,是主耶稣讲的各种比喻,并他亲自讲解撒种比喻的属灵意义。种子落在四种不同的土地,结局大不相同,因此定题为“四种土地”,请大家思想对照从其中得到十分重要的教训。 首先要认识所撒的种子指什  相似文献   

8.
读经:林前4:1—2;路10:2;赛6:8。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太10:5-7)这是主耶稣差遣他的十二个门徒向以色列家传扬天国的信息。“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大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5—16)这是主耶稣在世的最后差遣,要将拯救世人的福音传到普大下,我们外邦人也同样的得着主的救恩。  相似文献   

9.
魏珍葆 《天风》1997,(9):15-16
读经:林前4:1—2;路10:2;赛6:8。 “耶稣差这十二个人去……宁可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太10:5-7)这是主耶稣差遣他的十二个门徒向以色列家传扬天国的信息。“他又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大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5—16)这是主耶稣在世的最后差遣,要将拯救世人的福音传到普大下,我们外邦人也同样的得着主的救恩。  相似文献   

10.
悔改是“基督道理的开端”,悔改的关键是转回,包含了知罪、悔罪、认罪、离罪四个要素,这四点我们从主耶稣举的浪子比喻中可清楚看到。悔改是主耶稣自己和使徒们传道时的一个主题。主耶稣传道的第一句就是:“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因为“悔改”是为了“信福音”,“信福音”必须“悔改”。悔改是人对神恩典的反应。“悔改”和“相信”就像一枚钱币有两面一样,“悔改”是人离开罪;“相信”是人归向神。悔改和信心又像一座浑然一体的大厦一样,悔改是根基,信心是上层建筑,真正的信心是建立在悔改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1.
桑苇 《天风》1997,(4):43-44
悔改是“基督道理的开端”,悔改的关键是转回,包含了知罪、悔罪、认罪、离罪四个要素,这四点我们从主耶稣举的浪子比喻中可清楚看到。悔改是主耶稣自己和使徒们传道时的一个主题。主耶稣传道的第一句就是:“你们当悔改,信福音”(可1:15)因为“悔改”是为了“信福音”,“信福音”必须“悔改”。悔改是人对神恩典的反应。“悔改”和“相信”就像一枚钱币有两面一样,“悔改”是人离开罪;“相信”是人归向神。悔改和信心又像一座浑然一体的大厦一样,悔改是根基,信心是上层建筑,真正的信心是建立在悔改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2.
读经:路2:10—11 主耶稣降生的那个晚上,在伯利恒之野地里,上帝的使者向牧羊人报告了“大喜的信息”。一大队天兵欢声歌唱,唱出了人类史上最优美、最激动人心的赞歌:“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每逢纪念主耶稣  相似文献   

13.
寒气尚重的初春,远没到满目枯荷的季节,不知怎的,心中总搁着李义山的那句诗:留得枯荷听雨声。追根溯源,源于一位叫枫林的笔友,在我去她家串门时,指着墨迹未干的宣纸让我品那句诗,手指还特地点到了那个“枯”字上。她让我品,当然是因为这句诗好。而我也知道,她一定是品出了诗间真味。  相似文献   

14.
稗子的比喻     
王海东 《天风》2002,(9):10-11
在这段比喻中,撒种的人就是主自己;田地代表世界;好种是指“天国之子”;稗子是指“恶者之子”;仇敌就是魔鬼……撒种的人所撒在田里的是好种,那些“天国之子”也是这样  相似文献   

15.
“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诗41:3) 在教会里,常常听到有人染上疾病,也常常去医院探望病人,甚至我们自己也曾生过病。那么,为什么会生病呢?导致人生病的原因有6种: 一、违背神的命令 摩西告诉我们:“这书上所  相似文献   

16.
    
正——流泪播种的,必欢呼收割。人是注定要受"苦"的。你看,人人脸上写着一个"苦"字:左右眉毛像草字头,左右颧骨加中间鼻梁像一个十字,底下一张嘴是一个口字。可不是?学生必须"苦学",谁贪玩谁的功课就不及格;做事的人必须"苦干",谁苟安谁就要失败。宗教家必须"苦修",音乐家必须"苦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苦"使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强,精神抖擞,身体健康,自来圣贤豪杰都是苦出来  相似文献   

17.
犹大     
《天风》2007,(8):23
受赞美的praised赞美主Praise of the Lord 1、主耶稣所立的十二个使徒之一,是加略人西门的儿子(太10:4,可3:19,路6:16),他出卖了主耶稣。耶稣从起头就知道,谁不信他,和谁要卖他(约6:64)。耶稣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耶稣这话是指着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说的(约6:70-71)。  相似文献   

18.
玛窦福音第21章第33节至第43节,记载了主耶稣讲述的一个“葡萄园”的比喻。 在这个比喻中,每个人物的喻意都很清楚:“葡萄园”是指以色列,“园主”是指天父,“园户是指犹太人中的宗教领袖,园主派遣来的”使者。是指天主派遣来的历代的先知,园主派遣来的“儿子”就是指主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19.
温柔     
李诚南 《天风》1994,(8):6-6
主耶稣说:“温柔的人有福了,困为他们必承受地土。”(太5:5) 温柔的天空不暴热,不阴霾,四季煦风拂面掠额,四处冰雪消融,草长莺飞。  相似文献   

20.
寻找与醒悟     
沈承恩 《天风》2004,(4):6-7
经文:路15:1—24 在这章圣经里,主耶稣讲了三个比喻,正像 马太福音25章里,主耶稣讲了三个比喻一样。马太福音25章三个比喻是同一背景、同一主题(见拙文《预备自己,等候再来》),路加福音15章三个比喻也是同一背景、同一主题。路加福音15章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