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的4月19日是普世教会纪念耶稣基督受难的日子,这一日被称为受难日或耶稣受难节。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的教会、信徒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纪念耶稣的受难,体验耶稣基督为救赎世人所经历的痛苦。例如在有些地区,信徒通过背十字架的方式亲身体会耶稣所受的十字架之苦;有的教会或基督教团体,以走苦路的方式,尝试还原耶稣走向各各他的十四站,以此来默想耶稣所走的十字  相似文献   

2.
维系、延续圣教会的动力是天主圣神;坚固、联接圣教会的核心也是天主圣神。吾主耶稣在受难前夕曾语重心长地告诉给宗徒们说:“如果你们爱我,就要遵守我的命令。我也要求父,他必赐给你们另一位护慰者,使他与你们永远同在;他是世界所不能领受的真理之神,因为世界看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为他与你们同在,且  相似文献   

3.
姚红岭 《天风》2007,(18):10-12
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马利亚)所作的以为记念。在福音书中,从没有一个人像马利亚这样得到过耶稣如此赞赏。那是受难周的前两天,也就是受难节的前六日(约12:1),耶稣来到伯大尼——这个在耶路撒冷东边仅2.5公里的小村庄。耶稣在世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4)
正我曾遇到一件事,在一个教会,一位姊妹问我:"教会的传道人在团契上说,'受难周要到了,大家都要保持严肃的态度,想念耶稣基督的救赎,在这个时期里,不能有任何娱乐活动,甚至脸上也不可有笑容'。听了传道的话,我感到很为难,我是一名服务员,每天要接待八方来客,不苟言笑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啊。我该怎么办?"受难周是普世教会最重要的节期,是纪念耶稣受难的日子。基督徒需要在此期间敬虔度日,减少娱乐嬉戏,默想主的救赎的  相似文献   

5.
陈小鲁 《天风》2003,(10):50-51
·八世纪时受难曲由一位祭司用拉丁文朗诵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受难的故事,被引用的耶稣的话语则用圣咏歌调唱出。 ·教教会礼仪中以应答式受难曲为主的状况一直延续到十七世纪,但各地新教会里也演唱通谱式受难曲。  相似文献   

6.
李兰成 《天风》2004,(4):10-11
经文:约12:12—16 4月4日是2004年的棕枝节,4月11日是04年的复活节(教会定规每年春分后的第一次月圆后的主日定为复活节)。棕枝节是当年众人用棕树枝来欢迎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此后的一周称为“耶稣的受难周”。  相似文献   

7.
普世教会从2012年10月11日至2013年11月24日基督普世君王节定为"信德年",邀请基督徒更深一步地反省我们的信德,加强我们的信德,重振我们的信德。信德是我们信仰的基础,诚如福音中人们问耶稣:"我们该做什么,才算做天主的事业呢?"耶稣回答说:"天主要你们所做的事业,就是要你们信从他所派遣来的。"(若6:28-29)为了回应普世教会的邀请,也偕同普世教会一起善度信德年,  相似文献   

8.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6,(18):30-32
“先前两期皆谈论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受难、受死、埋葬。然而,耶稣基督的生命并非在十字架上划上句号。《尼西亚信经》宣告,耶稣基督“照圣经第三日复活,并升天,坐在父的右边……”我们若参与教会一段时间,熟悉信经的内容,往往容易习以为常:耶稣被钉十字架,受死、埋葬,第三日  相似文献   

9.
李鸣 《天风》2005,(9):28-29
有位姊妹因车祸受伤,有人去探访她时说她最近一定犯了罪,硬要她认罪悔改,否则伤就好不了。受难节前夕,教会为纪念耶稣受难,决定在受难节晚上举行烛光礼拜,于是一些弟兄姊妹的心里认为,凡蜡烛都是用来做迷信的。每年圣诞节,当教会在热热闹闹地庆祝圣诞的时候,总有一些弟兄姊妹,会反对大家很喜欢的圣诞老人——  相似文献   

10.
张玲 《天风》2022,(10):52-54
基督信仰使信徒的生命由内而外地更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生命的改变由心开始,由言语表达,最终付诸行动.道成肉身的耶稣是行动的榜样,他风尘仆仆,走遍加利利地区,服侍有需要的人群;他弯腰俯身,为门徒倒水洗脚,他说:"我给你们作了榜样,叫你们照着我向你们所作的去作."(约13∶15)做耶稣所做,行耶稣所行,这是耶稣的命令(参约14∶12),是教会领受的使命,是牧者当追求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北国四月,大地回春,我内蒙神长教友们迎来了今年的耶稣复活节。复活节是我天主教最大的节日之一。节日前三天,王学明主教在呼市总堂照教会传统举行了不同的礼仪:四月八日,王主教主持了建定圣体大礼,祝圣了圣油;九日,王主教主持,两位神父唱耶稣受难始末,亲五伤;十日,望复活,祝圣了圣水,还给教友  相似文献   

12.
爱德是我们不能缺少的一样德行。现在首先谈谈为什么要修爱德,其次谈谈怎样修爱德,自己是否尽了爱德的本分。第一、修爱德是天主的诫命,我们的责任。 1.救世主耶稣基督十分重视爱德。若望福音十三章三十四节记载:吾主耶稣受难前夕,叮嘱宗徒们说:“我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你们该彼此相爱。”耶稣的爱徒圣若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5,(6)
<正>执行纪律为要使人尊荣神;肯定神和他的话语在信徒生命中的主权;持守圣经话语的纯净。教会是有权柄的,教会可以用权柄来执行内部纪律,正如耶稣所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太18∶18)而保罗也说:"凡事都要规规矩矩地按着次序行。"(林前14∶40)教会不可乱来,乃是有组织有纪律的,但这些纪律的原则是什么呢?笔者根据圣经做了些思考。一、人子耶稣教导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圣言说:"你们不论做什么,在言语上或行为上,一切都应因主耶稣的名而做,借着他感谢天主圣父。"(哥3:17)我们的教会是耶稣的整体,是圣而至公的,从来是有着严格而和谐的条理,无论从心里、外  相似文献   

15.
诸圣相通功     
诸圣相通功这端信理是从教会的特性中引伸出来的。在讨论之前,有必要重温一下教会是基督奥体的道理。耶稣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条;谁居住在我内,我居住在他内,他就多结果实。因为离了我,你们什么  相似文献   

16.
耶稣在升天前对宗徒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这是耶稣交给宗徒们的使命。另一方面也说明,天主教会是一个普世性的教会,它的存在不限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他的信徒不分种族、文化、语言、肤色。她是有无数大大小小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地方教会所组成。因此,可以  相似文献   

17.
正教会是一,因为教会所接受的信仰是一主、一信、一洗、一上帝。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元首,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参弗1:23)。耶稣基督一开始就使自己的门徒参与他的生活和他的事工;他给他们启示天国的奥秘,使他们分担他的使命、他的喜乐和忧愁。耶稣还提及他与门徒之间一种更亲密的团契:"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参约15:4-5)这说明基督徒在基督里是不可分的合一,离开了这样的合一,教会就会失去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正第九章借助比喻寻天国对接触耶稣所讲的比喻的讲授者而言,等待他或她的实在是双重的祝福:一方面,讲授者要论及基督有关天国的教导的核心;另一方面,讲授者要学着像耶稣那样讲论。当年,有那么多人曾心悦诚服地聆听基督的教训;而今,仍有许许多多的人将耶稣所讲的比喻铭记在心。无论是在教会内,还是在教会外,这些比喻都被认为是《圣经》中最值得称道的部分。有谁不理解"荡子的比喻"或"慈善的撒  相似文献   

19.
蒿志强 《天风》2017,(6):12-13
<正>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基督徒在教会里可以做买卖吗?有人说要看你出于什么动机,有人说基督徒不可以把教会当做推销或做买卖的地方,还有人说不可因为信徒关系向别人推销东西。基督教会在地上自一开始便面对一个挑战,就是要为经济生活发展出一个基督教的道德景象。耶稣说:"一个人不能侍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思)。"(太6:24)这  相似文献   

20.
你们来看     
陈鼎亮 《天风》2005,(2):31-31
耶稣最早一批门徒是由施洗约翰介绍的,约翰看见耶稣后对他的门徒说:"看哪,神的羔羊。"向门徒指明耶稣的真正身份与使命。于是他们就开始想与耶稣接近,想对耶稣多一些了解。耶稣看见他们就问"你们需要什么?"这个发问包含了你们离开约翰来跟从我,究竟需要什么?是不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不是想谈论人最大的需要?门徒的回答:"夫子在哪里住?"这是门徒对耶稣问话的肯定,我们愿意和你谈这个问题,我们愿意有多一些的时间和你住在一起有更多的了解。耶稣发出大胆的邀请:"你们来看",我愿意被你们了解,我愿意和你们在一起被你们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