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于软弱带来灾难一位性格软弱的女大学生,在周末回家的公共汽车上,遇到一个男青年利用车内拥挤,用手臂搂住她的肩头,吓得她发抖不敢吱声。下车后那人又紧跟在她身后,一直到了弄堂口,姑娘见到自己的母亲才哭出声来。有一个科学家,叫弗兰克林,她第一个发现“核糖核酸”螺旋结构。当她在国  相似文献   

2.
夫妻的本分     
《天风》2002,(4)
你们作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弗5:25)。丈夫也当照样爱妻子,如同爱自己的身子,爱妻子便是爱自己了。从来没有人恨恶自己的身子,总是保养顾惜,正如基督待教会一样(弗5:28-29)。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  相似文献   

3.
陈志华 《天风》2013,8(8):47-47
耶稣在论及做其门徒代价的时候,说道:"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太10:34-37)其中的意思让不少信徒费解,更是令初读圣经的教外人士产生严重误解。如清朝著名的学者王炳燮因误读《马太福音》12章46节至50节的经文而说道:"……犬羊不知有父,尚知有母,耶稣不认其母,犬羊不如。  相似文献   

4.
软弱与刚强     
正当我们说到"软弱"的时候,所想多是负面的因素,更不会把它与"刚强"相连。因此,我们不喜欢软弱,而喜欢强壮,进而追求强大,以为只有强大才能使我们显得有能力、有荣耀,我们也会以此而自夸,而觉得自己足够刚强、有力量。然而,我们最终却可能被自己的这种力量和刚强所绊倒。所以,"强势、荣耀、精明,仍非主仆所追求;自甘寂寞,自甘冷落,仍应为主仆之常态心境"(汪维藩,《自牧》,  相似文献   

5.
施与受     
《天风》2016,(4)
正保罗在米利都与以弗所众长老的临别之言中,勉励长老们不但要忠心侍奉,更要提防"凶恶的豺狼"混入教会,故当要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在勉励的最后,保罗讲了一句闻名于教内外的名言:"施比受更为有福。"他的原话是:"我凡事给你们作榜样,叫你们知道应当这样劳苦,扶助软弱的人,又当记念主耶稣的话,说:‘施比受更为有福。'"  相似文献   

6.
渊声 《天风》2017,(10):64-64
问:我是一个正直善良而内心软弱的人,很多时候,我会因为别人以撒娇、恳求甚至施压的方式发出请求,而去做自己本不想做的事情。作为基督徒,我认为拒绝别人就是自己爱得不够,所以总是努力地去迁就别人,但这往往让自己很不开心。我当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渊声 《天风》2010,(7):63-63
问:我信主多年,明白一些基本要道,在主的光照中自己的价值观较过去也有了很大改变,所以我觉得自己已经重生了。但是,偶尔我也会软弱甚至犯罪,心里挺痛苦的。今天读到《约翰一书》3章9节说:"凡从神生的,就不犯罪。"我就怀疑,我是否真的是"从神生的"?重生之人还会犯罪吗?请赐教!主内姊妹:小欣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5,(1)
<正>问:我是一个信主多年的信徒,与主的关系若即若离。虽然知道信仰重要,主恩浩大,但总觉得自己没有力量热心起来,相反常常失败软弱甚至跌倒。我有时也恨自己,但不知怎样才可以复兴自己?肢体:小智答:小智你好!你信主多年却总是感觉活在软弱与失败之中,有如此感受的信徒估计也不是个别,但这是不正常的。怎么办?走灵程道路没有捷径,更无灵丹妙药,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求。首先,我们要承认每个人都会软弱跌倒,  相似文献   

9.
赵誌恩 《天风》2004,(10):52-53
编辑老师: 在我们教会里,现在正流行着这样的一种祷告,就是主领人在领祷告时,忽然在祷告中间加入几句"我奉主耶稣的名斥责一切混乱和搅扰的灵离开我们,我奉主耶稣的名斥责一切的疾病和软弱离开我们,我奉主耶稣的名斥责一切沉睡和打盹的灵离开我们,我奉主耶稣的名捆绑魔鬼撒但和一切的邪灵,我奉主耶稣的名命令……"等等。然后又是祷告,最后是"这样的祷告不配,都是奉主耶稣的圣名祈求的,阿们"。据他(她)们自己解释:这种祷告叫"宣告的祷告"。并且每次聚会祷告时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接受自己的失败总比接受别人的失败容易。自己的失败总是有理由的,譬如时不我与,对手太奸险等。别人的失败却是活该的。接受自己的成功比接受别人的成功容易。自己成功是运气加努力,别人成功纯粹是运气。接受自己的际遇比接受别人的际遇容易。自己的际遇好,是自己应得的,际遇不好,是命中注定;别人的际遇不好,是他没有上进心,别人的际遇好,是他阿谀奉承得来的。接受自己的软弱比接受别人的软弱容易。自己软弱,是因为很多人需要自己照顾,所以不能随便逞强;别人软弱,  相似文献   

11.
主爱救我     
陈赛英 《天风》1995,(3):26-27
“这人该知道叫一个罪人从迷路上转回,便是救一个灵魂不死,并且遮盖许多的罪。”(雅5:20) 我自幼就生长在一个基督徒家庭,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当我13岁时,就进了一所教会办的学校读书。由于我只是个挂名的基督徒没有基督的生命,所以在学校表现十分不好,自认为家庭比较富裕,看不起同学,经常调皮淘气,屡犯校规。所以每学期我的操行总是不及格,成为一个出名的坏学生,老师和同学都不愿和我接近。 有一次,出于好奇心。  相似文献   

12.
学像小孩子     
在路加福音18章的经文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人抱着自己的婴孩来见耶稣,请耶稣为他祝福,门徒看见就责备那些人,门徒一定是认为主正在讲论,这时候来让主摸小孩子,这些人太不知轻重缓急了,所以他们责备那些人。在16节:耶稣却叫他们来,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  相似文献   

13.
无私的妻子     
林涛 《天风》2001,(8):25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基督是主,是无所不能的主,“在他没有难成的事。”(耶32:17)他是“军长”,只需号令一声,就能出动12营天使(太26:53-54)。可是他知道如此行事,经上所说的事就不能应验。为了让父的事成就,他不运用天军,也不求助于天将。而是运用了“然而”。这个“然而”让他战胜了自己的软弱,胜过似乎占了上风的撒但。有了耶稣的这一“然而”,人类众罪得  相似文献   

14.
攻克己身     
陈孝浪 《天风》2006,(10):34-36
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经文:林前9:27 刚才所读的经文,是当年圣灵感动使徒保罗写信给哥林多教会的时候,特别提到的这句话,保罗说:“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为什么呢?因为“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当时有许多人,虽然也在传福音, 但自己却被淘汰了,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正台湾文学大师林清玄,是一个幽默风趣、自信谦和的人。林清玄幽默风趣,人们总结为"林氏幽默",其一大特色是善于自嘲。林清玄在四川师范大学作演讲的时候,一开场就拿自己开涮:"我儿子小时候写作文,题目叫‘我的理想’。儿子在其中写道,我想做科学家,想做医生,想做教师,想做水手,想做企业家,想做的职业太多,所以一时还不  相似文献   

16.
接受自己的失败,总比接受别人的失败容易。自己的失败总是有理由的,譬如,时不我与,对手太奸险等,别人的失败却是活该。接受自己的成功比接受别人的成功容易。自己成功是运气加努力,别人成功纯粹是运气。接受自己的际遇比接受别人的际遇容易。自己的际遇好,是自己应得的;际遇不好,是命中注定的。别人的际遇不好,是他没有上进心;别人的际遇好,是他阿谀奉承得来的。接受自己的软弱比接受别人的软弱容易。自己软弱,是因为很多人需要自己照顾,所以不能随  相似文献   

17.
受教与施教     
汤士文 《天风》2001,(12):37
中国的大思想家孟子声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意思就是说人的一个坏毛病就是喜欢以教育者自居,动不动就想教训别人。此话揭示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心理。记得我在刚刚信主不久,每次读圣经总是想着怎样用圣经上的话去教训别人,常常把自己排除在外,好像自己用不着接受教训,自以为比别人强。后来,圣灵光照我,责备我,让我看见自己的败坏和软弱,让我意识到自己应该先受教,先把自己教育好。然后才有资格去施教。否则,就算我们能够去教育好别  相似文献   

18.
李世峥 《天风》2008,(7):29-29
前些天,一位姐妹在QQ上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他们教会的牧师年纪并不大,却得了绝症,许多信徒对此疑惑不解,也有人因此而信心软弱.听完她的讲述,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并和她探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就事论事,和她有较长时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9.
切愿爱主     
于东晓 《天风》2001,(10):14
经文:约21:15 请问,“你爱主胜过一切吗?” “当然,有主就有了一切。” 是的,这是出自真诚的心愿和誓言。不过心灵刚强肉体软弱的我们,又怎么能过于匆忙地回答这个问题呢?君不见喔喔啼鸣于晨光里的公鸡,它每一次响亮清脆的高唱都是在提醒着:人哪,不该忘记彼得不认主的那一夜。他曾说“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监,同你受死,也是甘心。”(路22:33)“……我愿意为你舍命……”(约13:37)“众人虽然跌倒,我  相似文献   

20.
基督的香气     
信主很久了。不知何时,我感到里面的灵正在软弱。世俗的荆棘缠累我久久不能挣脱。每次礼拜聚会我都像是在走过场,祷告也显得苍白无力。我该何去何从?我常常这样问自己。然而,一次奇妙的经历又重新坚定了我的信心,使我软弱的灵得以刚强。 那一天,母亲病了。匆忙中我送母亲去了医院。医生说需要检查一下,做个血流变吧。于是,我搀着母亲去找血流变室。由于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