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圣餐的意义     
严锡禹 《天风》2012,(3):20-21
圣餐是主耶稣亲自设立的,是基督教两件圣礼(或称圣事)之一,另一件圣礼是洗礼。根据教会传统,一个信徒,洗礼只能有一次,圣餐礼则需要定期反复举行,而且只有受过洗的信徒才可以领圣餐。洗礼是圣餐的前提。这些都是常识,大多数信徒在做慕道友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相似文献   

2.
徐晓鸿 《天风》2005,(6):8-10
经文:约20:19—31 每年的复活节,教会的传道人都会传讲“基督复活”的信息,似乎只有在复活节,我们才想到“基督复活了”;只有在复活节,我们才唱有关基督复活的赞美诗,我想这是很不够的。早在使徒时代的教会, 使徒宣道的核心问题就是见证基督的复活。使徒保罗在他致哥林多教  相似文献   

3.
芦宝玲 《天风》2017,(6):34-35
正一、礼仪崇拜介绍在将临期第三主日,我们采用普世教会公认的崇拜方式,即利玛礼仪敬拜上帝。利玛礼仪是世界基督教联合会在1982年签署的适用于普世基督教会崇拜的礼仪文献。礼仪文献包括进堂礼、圣道礼、圣餐礼和差遣礼四个部分。进堂礼包括:序乐、问安、启应、认罪、宣赦(上帝赦免)、荣耀颂(赞美上帝)。圣道礼包括:经训、证道、宣信、回应诗歌、代祷。圣餐礼包括:预备礼、圣餐祷文、  相似文献   

4.
中国基督教是目前世界基督教会中普世化——多宗派联合最为超前的教会,因为曾经有着七十几个宗派的教会放弃了原有宗派的界限与宗派结构间的差异,联合成为今天"后宗派"的中国基督教。可以说中国教会"后宗派"模式相对于现今普世教会合作运动致力于"求同存异"模式更加超前,因为在这一模式之中,宗派之间的差异和宗派的结构或隐或显仍然存在,却并非分开的;在上帝的道与圣礼中的崇拜中使得信仰的合一成为外在、可见的。在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大陆的教会由于政治的压力而放弃了宗派。因为当时时局的变化是非常迅速又强烈的,故而来不及发展与形成中国基督教会后宗派身份的神学基础。就这一点而言中国基督教的教会结构也是复杂而脆弱的。即便中国教会后宗派的模式对世界基督教是一重要的贡献,也迫切需要神学的强化,从而拥有更加成熟的教会论,因为中国教会是正在走向合一的教会。本文认为正在呈现出来的后宗派主义如果与圣餐团契教会论——目前最具活力、占主导位置的普世基督教合一模式结合起来,将有利于中国教会的巩固与发展。有一基本的共识,即教会的标志就是上帝纯正的道被宣讲、圣礼(洗礼与圣餐礼)得以正确施行。基督教会最基本的信仰生活,那就是在一起崇拜,上帝的道的宣讲和圣餐中领受耶稣基督的宝血与身体,如此才使得团契成为现实。只要基督教在这一点能够达至共识,信仰的多样性处境化表述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在联合崇拜中,中国基督徒可以在研究圣经、早期教会一些教会论上分歧观点的基础之上,借此形成某些共同的神学表述。也许编写一本后宗派的教义问答,可以作为最基本阐述和教导共同信仰的依据。希望合宜的圣餐礼的认识能够在中国教会中不断得到提升,这也将强化中国教会作为真正普世教会一部分的身份。结合圣餐团契教会论的实现,后宗派的理念具有巨大的普世合作潜力。这两种可以相互获益:圣餐团契的教会论为后宗派主义提供更大的神学支持,而后宗派主义挑战了传统的教会,寻求勇敢的进步,促动宗派放弃那些导致教会分裂的传统和教政体制,以求基督的教会能够获得可见的合一。新教教会正形成不断增长的趋势,那就是致力于除去宗派之间的分歧。在这样的背景中,中国基督教的后宗派经验将对全世界基督教普世合作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兰成 《天风》2004,(4):10-11
经文:约12:12—16 4月4日是2004年的棕枝节,4月11日是04年的复活节(教会定规每年春分后的第一次月圆后的主日定为复活节)。棕枝节是当年众人用棕树枝来欢迎耶稣进入耶路撒冷的,此后的一周称为“耶稣的受难周”。  相似文献   

6.
韩愈 《天风》2018,(3):18-19
“道”的宣讲,是教会崇拜生活双焦点“圣道礼”与“圣餐礼”中的一个,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宣讲效果好,圣徒团契就建造得牢固。今日教会为了提升证道效果,最常见的做法有播放精美的幻灯片、插播视频和清唱诗歌,或配以喻道故事和见证等。  相似文献   

7.
2005年3月28日星期一,复活节次日,白柳诚一枢机在其东京的私人公寓接受了《信德报》总编张士江神父的专访。张神父就当前中日两国之间的存在某些历史问题,日本教会的回应,以及枢机卸任东京总主教后的私人生活等进行了采访。这里刊出部分采访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再思复活节     
薛静 《天风》2017,(3):17-17
记忆中,我参加过的复活节,其庆祝形式相对简单,非礼仪式(仪文式)而更带有中国本土特色(表演式)。一般来说,复活节的程序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常规的主日崇拜程序;第二部分为节目表演。在许多农村教会中,东北的传统表演形式“大秧歌”被充分运用在庆祝复活节的节目编排中。  相似文献   

9.
潘能博格的圣餐论超越了圣餐教义上的差异,教会职能问题等方面的争议,为教会实现在圣餐中的合一而回归耶稣基督的教导做出了新的贡献。本文希望通过对潘能博格的圣餐论的探讨能给今天后宗派时期的中国教会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经文:路24:1—9"他不在这里,已经复活了。"基督教有三个重要的节日——圣诞节、受难节、复活节。每逢这三个节日教会都要进行庆祝和纪念。有人说,复活节不重要,还是圣诞节重要一些。其实,复活节和圣诞节一样重要,没有复活节,那圣诞节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一半。如果说只有耶稣的降生、受难,而没有复活,那我们基督徒信仰的福音就不全备。所以,在基督教信仰中,复活节占的地位可以说是高过所有节期的。复活节代表重生和希望,是充满喜乐的时刻,因为基督已复活。神学家奥古斯丁说:"主复活之  相似文献   

11.
记念主     
孙锡培 《天风》2009,(10):16-17
洗礼和圣餐是主在世时亲自设立的圣事或圣礼。何谓“圣事”?“圣事”是看得见的记号。基督徒凭着信心,藉着圣职人员的祝圣,可以领受那看不见的灵恩——圣灵重生受洗的人。圣餐也是如此,外面看得见的记号是饼和酒,经祝圣后,领受者凭信心能接受到里面看不见的灵恩,即生命的粮食和生命的活水,这就是神学上正统的“圣事观”。圣餐有很多意义,如记念主为我们舍身流血、象征教会的合一以及与主联合、等主再来等。  相似文献   

12.
沈承恩 《天风》2004,(6):14-15
经文:徒1:1-11 按圣经的记载,耶稣复活后40天留在地上向门徒显现,谈论上帝国的事。40天满了,他就升天而去。今天世界上有的教会,除了规定教会有圣诞节和复活节,又规定了教会的其他节期,其中有升天节。 升天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升天。我们要根据圣经,思想耶稣升天对我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蔡建伟 《天风》2023,(1):19-20
<正>1978年,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下称“世基联”)下属的信仰与教制委员会在日内瓦主办了世界各宗派组织总干事大会,就教会的合一提出四项要求:结束歧视和敌意;共享同一信仰;相互承认洗礼、圣餐和圣职;采取一致的共同决策和行动方式。1982年,信仰与教制委员会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会议,会议通过了《洗礼、  相似文献   

14.
普世教会从2012年10月11日至2013年11月24日基督普世君王节定为"信德年",邀请基督徒更深一步地反省我们的信德,加强我们的信德,重振我们的信德。信德是我们信仰的基础,诚如福音中人们问耶稣:"我们该做什么,才算做天主的事业呢?"耶稣回答说:"天主要你们所做的事业,就是要你们信从他所派遣来的。"(若6:28-29)为了回应普世教会的邀请,也偕同普世教会一起善度信德年,  相似文献   

15.
领洗歌     
千盏华灯烨烨照,晶莹圣堂光耀耀。复活节临施洗礼,比比信徒为慕道。虔诚敬爱爱垂人,信德皈依求回报。鱼贯候洗紧相随,牵手同心做祷告。我来领洗心不宁,思绪如麻难理清。耳际声声主召唤,眼前熠熠烛照明。圣水洗清原罪恶,傅油抹去旧伤痕。重重苦难全解脱,白衣今着获新生。聆听经文铮铮诵,恩泽初承心扉动。昭昭诫命荡胸怀,频频感悟好风送。构建社会重和谐,真理古今为大众。但愿人间无厄灾,五洲常听欢乐颂。盟誓相传在圣堂,拨开迷雾沐天光。余生施爱增理念,但行善事不荒唐。休言尘世纷扰扰,此心安处是吾乡。生于忧患死于乐,一曲安魂归上苍。2007…  相似文献   

16.
艾洁信箱     
艾洁 《天风》1999,(11)
圣餐的祝谢有何意义?艾洁:平安! 我们教会传道在主持圣餐时,对饼、杯均不加以祝谢,只让会众边唱诗即领受圣餐。大家对此议论不一。有人认为饼、杯不祝谢就失去了圣餐的意义,另有人认为圣餐只为纪念主的死,不必流于形式。到底如何看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5,(5)
<正>复活节是普世教会最为看重的节日之一,在这一节期里,基督徒会藉着礼拜、赞美、祷告与洗礼等,来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与复活,中国的基督徒也不例外。近几年来,中国的基督徒尝试把一项新内容融入到复活节庆典中——无偿献血,缓解各地的"血库告急",活出耶稣"爱人如己"的美好诫命。2015年4月12日,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国际礼拜堂组织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并将首个爱心献血日确定为4月12日,因为这是复活节后的第一个主日。自4月初起,教会就通过讲台宣讲及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广大会众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并  相似文献   

18.
上次讲了正祭礼中成圣体、圣血以后的五端经文中的前三端。现在我们继续讲其余的两端经文。前三端经文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给圣父奉献耶稣圣身宝血作为牺牲的空前大祭,求主收纳我们与耶稣基督一起奉献的圣祭,并求主赐与参与此圣祭而恭领圣体的众信友获主降福。总之,这三端经文都是关于直接参加圣餐礼并将领受圣餐者的经文。而第四端经文的内容,即求主恩赐炼灵早登天国,据某些人的看法,似乎圣祭礼在此有所间断,其实耶稣基督当日在加尔瓦略山上的大祭以及目前在弥撒圣祭中  相似文献   

19.
有一位弟兄在我所在的教会里参加慕道班,将要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在考信德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他与别人因住房问题翻脸结怨已多年没有来往,他觉得神这样爱他,而他却不肯饶恕别人,实在亏欠。于是在洗礼的前一天晚上到仇人家里,向他道歉与他和好,并说自己已经悔改,相信基督。神的爱改变了他。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7,(1)
正"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参林前11:25)基督新教两大圣礼之一是圣餐礼,基督徒相信圣餐礼是上主无形恩典的有形表达,是上主的恩典藉着圣礼临到了基督徒,所以基督徒非常重视圣餐礼这一恩典的媒介,举行圣餐礼亦成为基督教会的传统。各地教会常常自己预备饼及自酿酒或去市场购买葡萄酒作为圣餐礼可见的饼和杯,有些教会在自酿过程中,遇到许多安全问题:一般使用市场购买的葡萄干作为自酿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