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源于《圣经》的圣约观念之不同于契约之处,在于圣约强调持续性且带有恩典性的"关系",它不只是相互的义务,更是彼此相爱的委身和彼此忠诚的誓约,其目的在于相互的给予而不是相互的索取。无论在《圣经》里还是在神学历史中,婚姻都带有神圣的盟约性质,体现恩典和相互给予的精神实质和价值取向。在婚姻家庭的功能日消、婚姻家庭伦理危机日显的时代,回溯古老的圣约传统,重温婚姻家庭天然之"灵性存在",以及对相互委身和忠诚的倚赖,仍然具有解释性和规范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网络婚姻,顾名思义就是在网上组建的婚姻。它有两种形态,一是双方通过网络结识并结合的婚姻;另一种是真实的婚姻以外的一种虚拟的、只存在于网上的,精神上的所谓“婚姻”。与一般的网恋不同的是,这种精神爱情具有排他性,就是说当事双方认定彼此就是自己的“红颜知己”或“青衫之交”,认定这种爱情能弥补真实婚姻所存在的种种不足。那么,网络婚姻到底是前卫呢,还是危险的情感“魔鬼游戏”,听听记者的采访实录。  相似文献   

3.
很多爱,到极致时,令人感觉没有出路。婚姻给了爱一个出口,可结了婚,爱情又如何?很多年来,我们看惯了一种维持婚姻的模式:矛盾——冲突——第三方调解——双方妥协,宁可看着爱情奄奄一息,也抱着微弱的幻想不肯撒手婚姻。我们太习惯了维持,从来没想过婚姻也可以通过维修爱情而获得新生。从新鲜到不新鲜,婚姻中的爱情不仅仅是沟通才能不凋谢的——她更需要营养、拯救与维修。让我们永远都活在情爱快乐的婚姻里吧,让我们看到婚姻的另一面是永远闪着魔幻色彩的、不灭的爱情!Rescue篇:SPA抢救爱情时光是最无情的巫婆,就像清晨叶上的露珠,见到了…  相似文献   

4.
性·爱情·婚姻●周国平性是肉体生活,遵循快乐原则。爱情是精神生活,遵循理想原则。婚姻是社会生活,遵循现实原则。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婚姻的困难在于,如何在同一个异性身上把三者统一起来,不让习以为常麻痹性的诱惑和快乐,不让琐碎现实损害爱的激情和理想。...  相似文献   

5.
1.一个萝卜一个坑,说的是婚姻情况。事实上对于爱情来说,是不成立的。优秀的人,不管男女,都会是一个萝卜好几个坑。所以这个世界天天上演着悲欢离合的故事。2.彼此都有意而不说出来是爱情的最高境界。因为这个时候两人都在尽情地享受媚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先哲至近代西方哲学家对爱情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人与爱情、爱情的本质与特征、爱情的价值与意义、爱情的形式与艺术、爱情与婚姻、爱情中的嫉妒等六个方面.这些思考为正确认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一些思想和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和深刻的.对西方哲学家爱情观进行反思,对于促进社会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燃烧的友谊     
骆霞  康军 《天风》2007,(17):44-45
他们说,婚姻中的爱情和友谊就像美酒,历久弥香。我认识一些夫妇,当他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厚和亲密时,他们的爱情也越来越甜蜜和满足。然而,燃起一堆火,并要保持它永不熄灭,是需要作出努力和照料的。同样,建立婚姻中的"燃烧的友谊",也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  相似文献   

8.
一种意见认为,现阶段婚姻的基础是由爱情的、经济的、政治的多种因素综合构成,其中经济条件决定婚姻的选择。大多数同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为婚姻以爱情为基础提供了社会保障,婚姻  相似文献   

9.
在现实生活中,不乏有这样的情形:素不相识的青年男女邂逅相遇,一方即爱上了对方或彼此爱慕,海誓山盟,终身相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见钟情”。 一见钟情的青年男女一般比较容易发展成婚姻配偶,但其后来的婚姻结局往往不是太美好的,甚至是苦涩的。为了弄清这种闪电式爱情的心理机  相似文献   

10.
电影《等郎妹》反映出的等郎妹婚姻习俗是旧中国客家山区的一种畸形婚恋形态,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落后的生产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等郎妹的人生悲剧同时与封建文化中的男权制度有关,在三从四德思想束缚下,女子无权选择自己爱情和婚姻,因而葬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但影片所反映的女性对爱情的忠贞是现代人需要学习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婚姻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指示和判断婚姻家庭生活中的行为是非的准则和规范,是现实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反映。因此,对婚姻道德的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反映受现阶段社会生活条件制约的婚姻基础构成,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实际。同时,其建设也不能忽视民族心理的影响以及与现阶段精神文明水平相联系的群众可接受性程度。婚姻道德的探讨,首先需要弄清的是如何理解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的有关论述。在本书中,恩格斯指出:“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那末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如果感情确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婚姻好像数字中的加法算式,需要婚姻中人用心去运算。一男一女,一夫一妻,一生一世,并非简单地加相,其间有说不尽的奥秘。 一、婚姻是1十1=1 “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创2:24)。这里的合一至少包括信仰、家庭、生活三个方面。不再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而是互相委身于对方、休戚相关的合一体,共同组建一个新家庭,共同承担其责任与义务。 二、婚姻是1 1=2 当两个人结婚之时,他(她)们的身份就发生改变。他不再单是父母的儿子,而是妻子的丈夫,甚至  相似文献   

13.
李大军 《天风》2014,(5):34-35
婚姻是上帝配对的,是神圣的,圣洁的,美好的。对男女来说,人生最好的礼物莫过于婚姻的结合,共同组建家庭,在生命的担当中,一生一世守望相爱,牵手到老。基督徒的婚姻生活更是上帝的赐福,爱情更加甜蜜,日子更加充实,生活更为馨香,因有上帝在彼此的心间,恩典满怀。然而近几年来,据民政部门的数据显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离婚率高达30%,在某些时段甚至突破40%,其中,  相似文献   

14.
短短5年时间,3位与张进涛一起生活过的女人最后都选择了离开。一时间,关于他的流言飞语四起有人指责他花心,婚姻态度不严肃;有人怀疑他有生理障碍;有人则担心他读书读呆了。对此,张进涛时常痛苦地自问每一次我都在尽心尽力地维护爱情和婚姻,但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用情越深,反而败得越惨呢?  相似文献   

15.
基于实证研究,当下婚姻道德观的文明程度在不断提升,爱情动因既功利又超功利.爱情的存在只是婚姻满意的前提,夫妻经济地位的平等和物质生活务件的逐步改善才是婚姻持续幸福的保障.爱情和道德责任相互结合是确保婚姻美满的两大支柱.对婚外情宽容而不纵容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0,(8)
完美的婚姻是神的心意,因为神与人之间最终极的关系,是以基督和教会的关系来作比喻的。 使徒保罗以基督与教会的关系来引伸丈夫与妻子的关系。故此,在某一程度上,丈夫之于妻子好比基督之于教会。无疑,丈夫不是基督,但是他在家庭中,他对妻子及儿女的品行就好像主的样式;而妻子也不是教会,但在家庭中,她对丈夫及儿女的品行,就好像教会的样式。由此,基督徒在婚姻生活中,要培养责任感、爱心、分享、彼此顺服、谦卑和互相委身。兹简述丈夫及妻子的角色如下:  相似文献   

17.
论点摘编     
苏联十年级学生对幸 福婚姻的看法 1985年在明斯克市对600名十年级学生进行了“对家庭生活态度”的调查。被调查者约有13%的人认为,爱情对于建立家庭没有任何意义;47%的人认为,双方的爱情只是缔结婚约的希望;只有40%的人真正相信“有爱情的婚姻是最幸福的。”从这些十年级学生的心态,整体上可以反映出选择结婚伴侣的真实动机。  相似文献   

18.
周全德 《伦理学研究》2003,(6):76-81,97
青年是爱情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在爱情文明建设中,他们肩负着承继传统、张扬现代、创造未来的使命。由于各种复杂的社会与个人因素的影响,青年人在婚恋生活中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他们对爱情与婚姻伦理意义和社会职能的认真思考和正确把握。  相似文献   

19.
男女之间的爱情,可谓人类心灵中最具有驱动力、最富有诗意的内容。婚姻,为居家俗人的终身大事。处理爱情及与爱情紧密相关的婚姻、家庭问题,特别是其与佛教信仰、修行的关系,是许多在家佛教徒容易困惑的切身问题。对此,佛教极为重视,经论及古今祖师大德的著述中有许多相关指示,形成了一家独特的爱情婚姻观,为广大在家信徒提供了妥善处理恋爱、婚姻问题的指针。  相似文献   

20.
陈兵 《法音》2006,(9):20-25
男女之间的爱情,可谓人类心灵中最具有驱动力、最富有诗意的内容。婚姻,为居家俗人的终身大事。处理爱情及与爱情紧密相关的婚姻、家庭问题,特别是其与佛教信仰、修行的关系,是许多在家佛教徒容易困惑的切身问题。对此,佛教极为重视,经论及古今祖师大德的著述中有许多相关指示,形成了一家独特的爱情婚姻观,为广大在家信徒提供了妥善处理恋爱、婚姻问题的指针。爱、爱情与贪爱《阿毗达摩发智论》卷一等对爱的定义是:对“净妙可意”的人、事物的爱好、喜欢、悦意、追求。汉译佛典中译为“爱”的梵语、巴利语原词,有好几个,含义各有不同。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