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家庭责任伦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儒家所阐发、所倡导的孝悌道德,不仅是一种德性伦理、规范伦理,也是一种责任伦理。历代儒家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深刻阐述了家庭责任伦理:一是父慈子孝的双向的责任,儒家提出来的父与子的角色责任伦理要求核心是父慈子孝的义务规范;二是游必有方的感情责任,"游必有方"并未否定晚辈行动选择的自由权利,它不过表达了孔子着重强调父母健在时子女必须尽孝道的义务和责任;三是不亏其体的重生责任,我们每个人作为自然存在均有保存生命的义务,"不亏其体,不辱其身"表明我们每个人作为自然存在均有保存生命的义务;四是劳而无怨的代际责任,"劳而不怨"既表达了对父母的关爱、敬重和诚意,又是化解矛盾、避免陷父于不义的合适情感表达;五是兄友弟恭的同辈责任,"友于兄弟"作为体现兄弟双方的对等责任内在地包括"兄友"的责任要求和"弟恭"的义务诫命。  相似文献   

2.
我们生活在生命的世界中,即现象学所认为的与科学研究直接关联的客观世界不同的经验世界。人的生命不仅具有自在的规定性,而且还具有自为的规定性,即人有双重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生存是一次性的,生存的终结就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后者意味着生命超越自身的存在获得了意义的生成。追求生命的意义,获得自身存在的价值一方面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另一方面显示出人对自身的否定和向理想飞升的可能性,这个世界就是审美的世界。如果人的生命缺少这种审美的世界,人的生命就会陷入一种生活无意义的境遇之中。缺乏生活的意义的世界是人的生命所不能承受的世界。所以,生命的实质在于生命的意义,这里讲的生命的意义是指人的生命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生命所有的意义都将化作虚无。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是在时间中完成的,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意义是在历史中获得的,这就是人的生命意义的历史内蕴;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需要"前见"作为前提;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不能离开语境;生命意义的获得不能靠分析而是要依靠体验。  相似文献   

3.
<正>人类中心主义断言,人类比其他自然生命有更高的价值。这种信仰表明,我们每个生命个体并不是在无意义的自然关系中充当着孤独的单子。恰恰相反,我们每个人都是在非常有意义的自然整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这个整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个人行为的一举一动,对于实现自我进化过程,甚至对于个体在整个自然界的价值和意义都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4.
生存与发展:当代哲学主题及其合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该说 ,生存与发展问题 ,不是什么新问题 ,而是人类生命存在的永恒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说 ,生存与发展分别代表着人的生命存在的两极 ,即生命的底线和上线。作为一种底线 ,生存是相对于死亡而言的。生死相关 ,有了人的生命存在 ,才能谈得上人的一切其它问题。马克思曾经说 ,我们的出发点只能是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但人的生命存在又不同于动物的直接性和重复性生命存在 ,而是一种历史性的和有意义的生命存在 ,是在发展中得到展示与实现的生命存在。人的生命的本真意义正在于谋求发展 ,因此 ,发展是人类生命存在的高级自觉与永恒追求 ,也是生…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上帝存在该如何?如果有善恶,我们该如何?我们如何知道什么是真的?我们能使宇宙和我们的生活有意义吗?这本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其话题包括自由意志,宇宙的性质,生命的意义,指出,没有上帝,人们一样能够使生活充满爱、充满意义、充满乐趣。这本书也是对其时代的挑战:不论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每个人都需要独立思考宇宙人生等一些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6.
曼德 《天风》2008,(16):8-9
"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而人的职业就是我们在世界这个"修道院"中"修道"的方式,工作具有无比崇高和神圣的价值. 工作的首要意义在于,它是一个安身立命、确证自己生命价值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周文江 《天风》2003,(6):16-17
箴17:22 我们在各种新闻媒体和教会事工中,常常听到或看到一些年轻人英年早逝的消息,实在令人惋惜。短暂的人生匆匆而过,有的是因疾病;有的是因超负荷的工作;也有的是因拿生命开玩笑、不注重身体健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生命、以及健康问题的思考。 人对健康问题的误解 生命是上帝的赋予,上帝给我们生命,不是叫我们去苦待自己的身体,而是让我们爱惜自己的身体。  相似文献   

8.
“让生命开花”是巴金的人生箴言.他把自己的生命,化作了灿烂的人生之花,并把这句箴言留给了我们思考.人的生命,是潜力无限的富矿,每个人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开发自己的潜力,让生命的花开在事业上;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享受,只有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人类的命运上,才能在群体绵延中得到个人的永生.人之高贵在于有灵魂,有了灵魂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才算是脱离了“低级趣味”而使生命“开花”.  相似文献   

9.
涂智进 《天风》2006,(18):21
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0)。这是耶稣所给予我们的一个切实的应许,也是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的一个显著的目的。耶稣基督的到来就是要更新我们的生命,使我们活出一种有意义的生命,活出一种丰盛的生命,而不是萎缩的或萎靡不振的生命。那么,什么是“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呢?我认为一个丰盛的生命或更丰盛的生命,就是活泼、有能力、能造就人、能给人带来益处,并且是能够分享,并善于分享的生命。耶稣在约翰福音中的另一句话更能体现这一点,他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约12:24)  相似文献   

10.
人的生命旅途中,充满了责任、期盼和压力,因而,承受便是一种需要了。我们不可能也绝不会毫无负载地完成生命的旅行,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各种挫折与不  相似文献   

11.
邓灵勇  吴新望 《天风》2014,(9):28-30
<正>经文:《歌罗西书》3章12节至17节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基督徒在得到耶稣基督的救赎后,会拥有新的生命。这新生命包含以下三点,首先是基督徒地位的确立——得着的名分;其次是基督徒得到的权利——享受的福分;最后是基督徒担负的责任——当尽的本分。这三方面让我们明白基督徒是一群有特殊地位,并享有属天权利与义务的人。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6,(3)
世基联总干事发表圣诞贺词圣诞节临近,世基联总干事科比亚牧师在世基联网站上向普世教会发出了圣诞祝贺。他特别提及去年圣诞期间令千千万万的人失去生命的南亚海啸;回顾了快要结束的2005年,人们再次经历大自然的破坏:飓风频频、水灾及喀什米尔地震等。他说:这些天灾的发生再次让我们看到穷人和被边缘化者的生命的宝贵。当准备庆祝圣诞时,基督出生的故事在这些事件中以新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他希望在圣诞节,邀请信徒更关心受苦的及被边缘化的人们,记念他们,为他们祷告,并以行动表示,希望神感动信徒成为同工。“神的工作的参与由我们生活的地方开始。为整个世界共同努力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最后他祝福每个人有平安与喜乐的圣诞节。  相似文献   

13.
一 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每个人是不是都会成熟?回答是否定的。因为,人是生命的最高形式,人的“成熟”区别于飞禽走兽,有两种意义上的含义,一种是生理成熟,譬如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身体  相似文献   

14.
论坛荟萃     
高清海 :“人”的双重生命观 :种生命与类生命人的双重生命观就是认为人具有双重生命 ,即种生命和类生命。种生命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而类生命则为人所独有。只有从双重生命的观点出发 ,才能把握人的真正本性 ,理解人之为人、人区别于他物 ,尤其是区别于动物的那种特殊的本质的奥秘。“种生命”为人与动物所共有 ,它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生命”。这种生命的根本特点是 :由自然给予、具有自在性质、非人所能自主 ;服从自然的法制 ,与肉身结为一体 ,有生也有死 ,作为种性同等存在于一切个体身上。“类生命”则是由人创生的自为生命 ,仅仅属于人…  相似文献   

15.
严青 《天风》2004,(2):34-35
我们都晓得主耶稣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虽然只活了三十三岁,但他却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传扬天国的福音,眷顾有需要的人,最后顺服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奉献的人生是最美好的,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我们基督徒的人生就是奉献的人生,但是我们要晓得,奉献是不同的,不同的奉献产生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陈丰盛 《天风》2016,(2):34-35
正父亲的角色在每个人的成长中都很重要,但事实上却经常是缺席的。这种缺席包括父亲的离世或外出、没能负起责任等,导致孩子在成长中缺少父亲应有的正面影响。差不多每个人的成长里都或多或少有父亲缺席所造成的遗憾或伤害。"我们在天上的父"值得关注的真理是,每个人都有一位"在天上的父",成为我们生命中无可替代的父亲。肉身的父  相似文献   

17.
儒家学说中蕴涵着丰富的意义治疗思想。认为人要活得有意义,就必须成就自己的道德生命,成为具有道德的人;人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一种道德信念,才能完成自己的道德使命,实践自己的道德人生;生与死一样,都是求"道"的工具和使命;而是否能够实现生命的意义、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人格,主要取决于其生命实践。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应该相信上帝吗?我们需要上帝来做好人吗?我们需要上帝来解释宇宙的存在吗?在这本为新一代而写的新书中,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这样做。道金斯综合运用科学、哲学和比较宗教的知识,以审问所有宗教系统的不真实,并向所有年龄段的读者解释没有造物主,生命如何出现的,如何演化的,以及我们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对于任何希望理解生命意义和信仰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具有挑战性、震撼性和启发性的书。  相似文献   

19.
欣歌 《天风》2007,(23):42-43
"当我们将自己奉献给基督时,别人会认为我们好像舍弃了许多,但生命真正意义在于‘舍弃’而非‘索取’。这是生命原则,神要我们与更多的人分享真理,若你的爱不设限,你就能比以前更有爱心,去爱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20.
忏悔     
顾为勇 《天风》2002,(4):25-25
如要属灵生命达到“八面玲珑,挥洒自如”的境界,首要条件是我们对“人生为何”这问题有一透彻而肯定的认知及信念。针对以上问题的考虑有三方面:1、人生价值;2、供养家室;3、生活方式。香港人普遍把这三个层面都与工作挂钩。我们的个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