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与与宗教     
《创世纪》说,上帝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条肋骨造了夏娃.“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之说,恐怕便由此而来.然而这里有一个误解.因为“亚当”的意思就是“人”,所以应该说,“人的一半是女人”.而且,按英文俗语,better half即“妻子”或“女人”之意,妇女还是人类中“较好的那一半”呢!如果说宗教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它同人类中“较好的一半”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相似文献   

2.
禁果与羞耻     
谢劲松 《天风》2006,(14):20-21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 2:7)“耶和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耶和华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她到那人跟前。”(创2:22)那人把这个女人看作自己的骨中骨,肉中肉,“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当时夫妻二人赤身露体并不羞耻。”(创2:24)不过此前还没有造出亚当的伴侣时,耶和华神就对他说了:“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 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2:17)然而后来在蛇的引诱下,那女人,也就是亚当后来给她取名为夏娃的那个神给亚当造的伴侣,摘了那个神指定不能吃的果子吃了,也给亚当吃了,两人立即眼睛一亮,知道了自己赤身裸体,用果叶遮身, 并藏起自己,不敢见神(创3:1-20)。  相似文献   

3.
至于在何处聚会礼拜会得救这问题,可说是老生常谈了。但问题与争论并无减少。 常有人和我们辩论,说我们到大教会礼拜不会得救,理由是“属政府管的”、“不属灵”、“大教会信仰有问题”等。更有甚者,说我们不守“安息日”等等。于是把许多人拉出原来堂点,就有了所谓小教会。 圣经上说:“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上帝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10:9)耶稣又说:“上帝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  相似文献   

4.
显然亚当在神所创造的万物中没有遇到配偶。虽然他没有主动去寻找,但神了解他的孤单和需要,于是神就为亚当造一个配偶。很奇怪,神并不是直接从泥土中造出夏娃,却是从亚当身上取一条肋骨去造夏娃。由此可见“美满的婚姻是互相配搭的”。兹以三点作解释: 1、在次序上来说,亚当是首先被造,然后夏娃才被造的。据创世记及其他经文(如林前11:  相似文献   

5.
谢炳国 《天风》2005,(12):4-4
若没有这“大喜的信息”,所有亚当的后代就仍在“罪”中。因为基督是人类的救主,“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4∶12)。大喜的信息使人得救,使人蒙福。耶稣给我们带来平安,光明,生命,盼望。路加福音说,他如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住在黑暗死荫  相似文献   

6.
圣经上记载耶稣升天时给宗徒们下达的 简短命令:“你们往普天下去向一切受造物宣传福音,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不信的必被 判罪。”(谷16:15—16)从这简短的两句话可 以看出讲道理传福音的任务多么重要,关系 如何重大,它涉及到人灵的得救与否。圣保禄 对这问题进一步做了分析。他给罗马人写信说:“但是,人若不信他,又怎能呼号他呢?从 未听到他,又怎能信他呢?没有宣讲者,又怎 能听到呢?若没有奉派遣,人又怎能去宣讲 呢?”(罗10:14~15)。这个“往训万民”的任 务,主要负责的是宗徒们;现在来说,就是接 宗…  相似文献   

7.
爱的约定     
我们知道,天主是爱。我们从创世纪第二章可以看到,天主是一位既善良又美好的天主。天主造亚当之后,又给他造了一个做伴的女人,并且把他们安置在无忧无愁美好的乐园里。天主造人的目的就是为了爱人,天主造了人类,愿意让人很好  相似文献   

8.
创造万物的独一真神起初造人类始祖亚当时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真神造女人有两个目的;一是给男人作配偶;二是帮助男人。两性互相配合,建立美满幸福家庭,管理世界,改造世界。一百个男人聚  相似文献   

9.
灵涌 《天风》2012,(8):46-47
当上帝创造亚当后,他看"那人独居不好",于是又造了一个女人名叫"夏娃",领到亚当面前,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由此,第一个人类家庭建立了。(参创2:18-23)随着现今社会所面对的冲击,一些温暖的家庭被痛苦占据,天伦之爱被罪恶扼杀,家人面上展露的并非都是满脸笑容,也有满面泪水。现代的家庭奏出了一曲曲哀歌,众多的悲剧,甚至严重的血腥暴行频频发生。国家民政部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0.
刘晓东 《天风》2006,(6):27
信徒是被称为“门徒”、“弟兄”、“圣徒”、“蒙选者”并“那些得救的人”。他成为教会的一分子是凭借着他的信心。他与神的关系是相信。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多余的,一个信徒怎么能不信神呢?这就有了是不是真信的问题。这个信的解释是在神面前完全地降服,是百分之百地信。在信心过  相似文献   

11.
贵重与合用     
陈丰盛 《天风》2017,(2):8-10
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王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经文:提后2:20-21一提起“主的器皿”、“被主使用”、“重用的器皿”,你首先会想到什么?一般会想到教会的牧师、传道人。因为他们是被主拣选、蒙主呼召,经过神学训练,在教会里专职服侍主的人,他们一贯被称为主的仆人。但这样的认知是很狭隘和局限的。  相似文献   

12.
洪书永 《天风》2003,(11):8-9
启2:7 箴4:23 彼得书信说:“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虔敬,又要加上爱弟兄的心;有了爱弟冗的心,又要加上爱众人的心。”我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我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我们若殷勤作工,努力进  相似文献   

13.
领羊与跟羊     
《天风》1995,(3)
领羊,就是“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牧师既是牧羊人,也是“领头羊”。这也就是保罗向提摩太所讲的:“总要在言语、行为、爱心、信心、清洁上,都作信徒的榜样。”(提前4:12)要领羊,必须凡事上“前头走”。不论在善行上,就是属灵追求的经历上也如此。传道人若有  相似文献   

14.
行为与救恩     
杜冬兰 《天风》2003,(6):28-28
认识行为与救恩的关系,会使我们对自己的信仰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现在有许多的信徒认为,救恩完全是出于神的,不在乎行为,认为我们只要相信了主,就可以得救,不在乎我们的行为;又有一些信徒认为:神是一位圣洁的神,恨恶罪恶的神,于是就努力地照神的话去做,追求圣洁,远离罪恶,一旦有失败的地方,就软弱灰心,担心自己是否得救,怀疑神的救恩。人之所以对神的救恩和自己的得救存在不同的态度,其原因  相似文献   

15.
婚姻圣事     
婚姻是造人的天主为传生人类所订的一种制度。圣经上如此记载:“上主天主……造成了一个女人,引她到亚当面前。……因此人要离开他的父母,依附自己的妻子,二人竞成为一体。”(创:二,22-24)耶稣也曾说:“……创世之初,天主造了他们一男一女;为了这缘故,人要离开父母,和妻子结合;二人成为一体。所以他们不再是二人,而是一体了。”  相似文献   

16.
女人与讲道     
陈志华 《天风》2017,(2):44-45
在保罗写给提摩太的教牧书信中,包含着对不同人群实际信仰生活层面的内容,如对妇女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会生活皆有具体的教导。其中一处说道:“又愿女人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妆饰,不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妆饰,只要有善行,这才与自称是敬神的女人相宜。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地顺服。我不许女人讲道,  相似文献   

17.
刘西秦 《天风》2008,(7):10-11
门徒暗暗地到耶稣跟前说:“我们为什么不能赶出那鬼吗?”耶稣说:“是因你们的信心泸。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动到那边,它也必挪去.”  相似文献   

18.
汪维藩 《天风》2010,(4):58-59
<正>(四十九)人若不重生主说:"人若不是从水和圣灵生的,就不能进神的国。"(约3:5-6)人从父母而生,是肉身之生,有如被造之初的亚当,有如芸芸众生。凡从父  相似文献   

19.
一、女性起源于亚当的肋骨 《圣经》里记载,上帝耶和华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之一——亚当。上帝可怜他寂寞,趁他熟睡之际从他的胸腔中取出了一根肋骨,将这根肋骨变化成一个长发披肩与亚当有着不同特征的人。亚当呼那个人为女人。女人起源于男人身体里的一根肋骨,便再也摆脱不了这种依附从属的关系,男人身体里有二十六根肋骨,而女人却永远只能是其中的一根,女人与女人之间便注定了要进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战争。  相似文献   

20.
单渭祥 《天风》2006,(24):34-36
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来4:13)。经文:来4:13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友情”、“人情”等人际间的“关系”,这与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并以“约”(法理)为其文化基础的一些西方民族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刚才我们所读的一节经文中提到了另外一种“关系”,就是人与神的关系。圣经特别说这位造天地万物的主是“与我们有关系的主”!一个人蒙恩得救,其实就是一种与神全新关系的开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