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段经文说的是,一群好奇跟随耶稣的门徒向他提问有关禁食的问题.他们发现约翰的门徒禁食、法利赛人的门徒也禁食,而耶稣的门徒却又吃又喝,感到十分疑惑.因为当时耶稣的能力和地位高过约翰和法利赛人,他们认为耶稣的门徒应该比他们更虔诚,更应该禁食.对于这个问题,耶稣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而用了三个比喻:第一,新郎还同在,就不能禁食.禁食是人对上帝虔诚的一种表示,目的是借此举动更加与上帝联合,讨他的喜悦;根据犹太人的习惯,婚宴时可以免去禁食,为的是与众人一同分享快乐的时光.第二,不能从新衣服上撕一块布补在旧衣服上,新衣服和旧衣服不仅不相称,反而还会破坏了新衣服.第三,新酒不能装在旧皮袋里.以色列人的皮袋是用羊皮缝合,新酒是未发酵的,变陈时会发酵膨胀,而旧皮袋由于时间过长缺乏韧性容易裂开,酒便漏出来,皮袋也就坏了.因此新酒必须装在具有柔韧性的新皮袋里.耶稣用这个比喻,采取对比的形式,告诉我们新与旧是不相称、不相融,也是不相宜的,人应当突破常规,推陈出新,竭力追求做一个新造的人.使徒保罗说:"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罗12∶2)可见,基督徒的生命处于一种动态、改变、更新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先看例子: 1、我是这么想的,不知道你的意思怎么样? (见1990年第5期《语文知识》53页) 2、我心乱如麻,不知这辈子还能不能解开这些结? (见1990年5月25日《中国妇女报》) 文章的作者把这样的句子都看成是疑问句了,其实,这类句子不是疑问句。说话者虽然对问题不清楚,心中有“疑”,但并没有把问题拿出来向任何人发问,也不是对别人的反问,他们只是在向人们叙述自已有这么个问题,所以这类句子应当是陈述句。  相似文献   

3.
景健美 《天风》2016,(6):33-34
基督徒择偶要考虑“门当户对”吗?在笔者看来,简单的门当户对并不是基督徒择偶的黄金法则。门当户对是传统的看法,我们应当有现代社会新的考量,也应当听听进入婚姻的基督徒的说法,更应当知道,圣经中有帮助我们建立幸福婚姻的法则。  相似文献   

4.
一教会传统概念认为耶稣是教会的建立者,这可能会引起一些误导。该概念也会产生认识上的模糊。其原因在于,如今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教会,他们都声称自己是基督徒。这些教会在生活上和服务精神上是基督徒。然而,这些基督教会不统一,因为他们对传自宗徒的耶稣的教导有不同理解,所以,人们可能会问,究竞哪一个教会是耶稣所建立的呢?尽管听起来有些怪诞,但是我们应当知道,耶稣是犹太人,而不是基督徒。或许应当说,因为耶稣是犹太人,礻也的宗教是犹太教。耶稣生活在巴勒斯坦的时候,基督徒一词还不存在。耶稣来到世界上,带有传教的使命。然而,为了实…  相似文献   

5.
杨吉庆 《天风》2007,(12):46-47
在教堂参加礼拜时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去年的高考期间有一个全家信主的老姊妹,她最疼爱的小孙子当年参加高考,她希望这个小孙子能考上大学,最好是能考上名牌大学,可小孙子平时贪玩不用功,估计这次考试把握不大,她和老伴商议在孩子高考期间全家禁食祷告,老伴很同意,和儿子、媳妇商议,儿子媳妇也当然同意,于是她告诉全家除了参加考试的小孙子以外,考试期间全家禁食祷告,小孙子不用禁食,还得加强营养.  相似文献   

6.
杨联涛 《天风》2017,(2):16-16
这些让人看得见的敬虔生活记号并不比内在真诚的敬畏更重要禁食祷告,常被视作属灵操练的重要方式。基督徒该如何看待禁食祷告,如何操练禁食祷告?笔者仅从耶稣的教导及圣经中的相关例子谈谈个人的浅见。关于禁食祷告,耶稣有何教导呢?耶稣在公开出来传道之前有四十天的禁食,  相似文献   

7.
谭静芝 《天风》2012,(4):38-40
“你们应当弹琴称谢耶和华,用十弦瑟歌颂他。应当向他唱新歌,弹得巧妙,声音洪亮。”(诗33:2—3) 崇拜的序乐正在进行中,会众为什么还未静下来?难道不知道有称谢的祭正向耶和华呈献?弹得巧妙,难道是炫耀琴师的技巧?为什么人总是以为序乐不应洪亮光辉,只为会众安静而设的?只能有平静——不可以有其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史爱军 《天风》2017,(2):12-13
禁食祈祷不是向神绝食抗争从而获益,也不是标榜自己属灵的范式近期热播的电影《血战钢锯岭》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当世界上你所珍惜的一切正在饱受摧残,你该怎么做?”我想基督徒能够条件反射地想到的最直接最有效的答案就是两个字——祷告。在圣经所涉及的诸多种类与方法的祷告中,我要谈谈对于禁食祈祷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肖安平 《天风》2017,(2):13-14
不要把禁食祈祷当做与神交换利益的条件禁食祷告是基督教的一种传统祷告方式,在圣经里有记载,信徒会遇到或采用并经历它。但禁食祷告的目的和意义何在?信徒必须禁食祷告吗?禁食需要注意什么?今天我们需要正确看待禁食祷告,发挥禁食祷告的积极作用,正确把握其精神本质,弘扬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让圣灵动工     
如何对待里面的圣灵,是信徒属灵生命最关键性的问题。因为惟独随从圣灵,才有生命与平安,有的信徒即或信了,但好像不知道里面有圣灵,就是知道,也好像不觉得圣灵的同在和运行。这样的话,在属灵的事上,对神和基督就无法认识,在生命的路上就寸步难行。 一、圣灵与我们 我们首先要知道神在信徒身上一切的工作,都是藉圣灵作的。主耶稣从死里复活升上高天,坐在父的右边,那么,他大能的手,怎样做工  相似文献   

11.
美而不自知     
正美到无邪,是美,却不自知。一两岁的孩童美,咿呀咿呀,露出雪白的乳牙。人见人爱,他们懵懂不知。他们玩,笑,找人说话,人家也不懂。人家不懂他们也不管,依旧乐着或哭着。他们干净美好如天地之初。但是,他们不知道自己是美好的,不知道自己是宝贝。他们不知道,在鸡皮鹤发面前,他们的细皮嫩肉吹弹可破有多美。他们也不知道,在声音粗哑浑浊面前,他们的童音清亮有多美。世故、悲伤、沧桑、  相似文献   

12.
CRISPR/Cas9技术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项新兴基因编辑技术,对胚胎基因设计的伦理问题展开讨论,反对胚胎基因设计的论证包括:应当禁止父母决定子女未来、应当禁止将子女产品化、应当顺其自然、应当禁止助长歧视、应当禁止不公平分配、应当禁止浪费资源;支持胚胎基因编辑的论证包括:不应当限制人的自由、不应当禁止父母增加子女的幸福、不应当禁止不能禁止的行为等。在当前的时空范围内,"应当禁止胚胎基因设计极可能是正确的道德判断",但随着大部分人"应对"世界方式的变化,该道德判断的正确性也极可能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都处于成年阶段了,什么事情他们也都明白了,安全问题他们也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所以在课堂上就很少进行强调,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最容易出现问题。教师不考虑现在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以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不一样,越是对这些事情的疏忽就越容易出现问题,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自己的一些相关论述,希望各位老师和学者能够多提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4.
你们要完全     
阚保平 《天风》2002,(5):14-15
我们所读的经文里,耶稣是在谴责法利赛人,批评他们特别喜欢在人面前装模作样,好像自己多么敬虔、多么虔诚,但实际上他们心里都是罪恶。作为一个有信仰的人,他们一切的外表似乎都有了:祷告、圣经又熟、经常禁食,又不做这个又不做那个,但唯独内心没有;耶稣对法利赛人的批评也是对我们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避免像法利赛人一样;他要求我们  相似文献   

15.
虽然我们对某些美学概念感到不满,然而我们却应当在我们的批判文章中把这些概念加以详细而连贯的叙述,因为这篇批判文章的目的是否认当今在美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许多概念,并用新的概念来代替它们;由于我们的大多数公众对这些概念知道的还很少,所以在批判之前,应当把它们加以叙述,在我们的叙述中,有着双重目的:首先,提出我们批判的根据来,没有这种根据,大多数读者就不容易理解我们的批判;其次,在俄国的公众之间推广对现代美学概念的认识:虽然这些概念有其片面性,但仍然值得进一步地认识它们,因为它们也有很多正确的东西,虽然  相似文献   

16.
《河北日报》的记者同志,要我谈谈有关民主作风和听取别人意见的体会。我这个人,好信不过自己,是个缺点。不过,我的确感觉到,民主好讲,意见难听。谁也知道办事情实行民主、走群众路线好,谁也知道一个人的意见通常是不如大家的意见对。知道是知道,就是碰上问题,常是对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结果,民主、群众路线都实行得不好。为什么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呢?细琢磨琢磨,都有一些“理由”跟着。有主观主义的人,不轻易承认自己不虚心,都是说这理由、那理由,“不是我不听取别人意见,是因为他……。”这些“理由”,实际就  相似文献   

17.
教人以诗     
引言 我所在的学校录取的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入学第一学期的第一个单元上的就是诗歌.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教诗歌的,如果凭借教参,那和别的文章教学没什么两样.然而,我总觉得于心不甘,既然是诗歌教学,也应当别有一番景象.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开始了诗歌单元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当前道德理论上的困惑,主要有三:一、应当怎样看待共产主义道德?二、应当怎样看待道德和道德的作用?三、应当怎样看待集体主义原则?有矛盾才有困惑。当前道德理论上存在困惑的时代背景,却客观上反映了在道德领域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资产阶级思想家在道德理论上所作的变革具有进步的意义。如果人们只知道肯定他们对道德理论的贡献,却离开  相似文献   

19.
一、准则与习俗:道德怎样变成了形式? 康德认为道德主要是由原则组成的。这种观点与那种认为道德主要是一个社会参与的问题,其中有些是可以用准则术语加以解释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例如一个战士十分清楚地知道某种行为是错误的,尽管他说不出它为什么是错的,也提不出任何禁止这一错误行为的准则或原则来。那么,他是怎么知道那种行为是错误的呢?因为他是在一种社会习俗中成长起来的,经过长期的熏陶使他明白了某类行为是不应当做的,因而也是不道德的。这需要一个原则吗?不一定,以前,他常常见到这  相似文献   

20.
“小猫”姑娘难懂的故事我不知道该怎么诉说我的故事。我只知道,大概我有心理问题了。我曾尝试去医院的心理诊室,但我始终无法说出我的问题。我今年23岁,感情的经历却非常复杂与漫长,以至于我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出来才不至于乱糟糟。我现在不敢相信男人的承诺,不相信这个世间还会有真正的爱情。我一事无成,生存对我而言,只是一个责任,一个义务。我不能对不起我的父母,一想起他们,我就无法解脱。生命对我而言,是这般的沉重和无奈。现在,只有写信向您求救了,因为我不知道我还可以支持多久。%44我认识第一个男友时,才15岁,两年之后跟他分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