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堂的音响扩声是一门独特的学问,因为教堂建筑的特殊与其音响扩声系统的设计要求有别于其他公众地方(如会堂、剧场、影院、舞厅、卡拉OK厅等)的音响设计。 我是主家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多年来从事音响视听工程的设计与安装工作,有时也在教会中作些这方面的侍奉。我深感教会的崇拜与音响扩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不同的崇拜气氛中有不同的扩声要求:序乐时要求悠美,默祷时要求低噪音,证道时要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6,(3)
正"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弗5:19)在基督教的崇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唱诗。从圣经时代至今,唱诗在基督徒的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我们仍然在教会参与崇拜,依旧会唱诗,但是好像越唱越没有味道,找不到以前那种感觉了。今年假期,我回到家乡教会参与崇拜,看到会众唱诗的现状,不得不让我再次反思:  相似文献   

3.
佚名 《天风》2009,(4):54-54
教会祷告会的出席人数往往是教会活动中最少的。香港教会更新运动所作的调查中,提到在港信徒参与祷告会的人数比例只是崇拜人数的10%。个中原因有许多:对祷告会缺乏认识,或有错误的认识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朱贵金 《天风》2008,(9):24-26
基督教的崇拜礼仪如同一个坐标,坐标的横线如同教会的礼仪年,其中以基督事件为横线中的不同刻记.坐标的竖线象征教会崇拜的方向,焦点始终指向教会所崇拜的神.崇拜的方向永远不会改变,但崇拜的内容,会随着礼仪年的推移而在不断地进行,指向不同的基督事件.在此"崇拜坐标"中,基督徒的生命会随着教会礼仪年的进行,而不断成长与更新.  相似文献   

5.
蔡建伟 《天风》2023,(2):25-26
<正>《利马礼仪》是普世教会合一运动的产物,它的出现是要把普世教会的合一理念寓于崇拜礼仪之中,借着共融祭礼让普世教会拆毁藩篱,打破宗派的围墙,在圣礼中走向合一。建基于普世教会合一的初衷,围绕着互相接纳、彼此相爱的圣经明训,《利马礼仪》最大限度地吸纳各宗派原有的崇拜传统与要素,融汇成四叠框架的崇拜程序,与普世教会绝大部分主流宗派的崇拜结构认同,分简化版和原初版,以适应教会不同场合、不同主题以及不同节期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肖安平 《天风》2018,(7):10-11
在崇拜礼仪中体现中国基督徒的特点、角色和身份,认同本国、本民族和人民,把崇拜礼仪与中国文化真正融合。崇拜礼仪在教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期教会,敬拜生活是以"祷告、唱诗、聚会、交流分享、掰饼"为主,之后崇拜礼仪逐渐完善起来。尽管崇拜内容不变,但崇拜礼仪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时期、不同处境中都有风格、方式、特点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郑慧 《天风》2005,(3):38-40
近十年来,"敬拜赞美"开始在中国一些教会盛行,最初是在青年聚会或教会一些节庆的联欢活动上出现,而后有些教会在主日崇拜也采用。在教会传统中,崇拜基本上是庄重、肃穆的气氛,而"敬拜赞美"的热闹、喜庆可以说是对崇拜的冲击,这不是今日中国教会崇拜礼仪的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本文无意探讨个人喜好的赞美方式,而是要思考在教堂这个特定的神圣空  相似文献   

8.
刘贻 《天风》2012,(5):20-21
感谢上帝的恩典,随着中国教会不断的发展,如何建设好教会,包括如何完善教会礼仪,也成为教会领袖不断思考的问题。其实,对于基督教会的崇拜来说,教会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会崇拜礼仪拥有古老的教义、历史基础与丰厚的文化底蕴。虽然崇拜礼仪并非绝对真理,但也绝不能任牧者肆意妄为,随意更改。其实。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7,(6)
正基督教全国两会将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六、周日定为基督教"扶贫济困"公益慈善主题日。我们号召全国各地的教会和信徒都参与进来,在这两天的崇拜中,宣讲同一个主题;传递同一个信息。该主题目的奉献将用于当地基督教两会和教会的公益慈善活动。  相似文献   

10.
《天风》1998,(5)
各地教会姊妹响应98公祷 全国两会发出参与1998年公祷活动的通知后,各地教会热烈响应。3月6日公祷崇拜中,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的教会请妇联同志就“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作专题讲座;有的举行各种文娱活动;有的教会则针对今年“谁是邻舍”的公祷主题,发挥信徒特长,会后上街为群  相似文献   

11.
罗以 《天风》2009,(12):10-12
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索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12.
罗以 《天风》2009,(12):10-12
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索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1,(4)
2001年3月2日,上海各教会的姊妹们在沐恩堂举行世界公祷日崇拜。由于精心组织及更多的姊妹对世界公祷的重视,参加这次公祷崇拜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了许多。不仅姊妹踊跃参加,有不少弟兄也支持参与。教堂内座无虚席,达1千多人,这确是可喜的现象。世界公祷日是一个普世性的运动,也是一个促进教会合一的  相似文献   

14.
崇拜三步曲     
周晓燕 《天风》2004,(8):31-31
崇拜是人类与上帝再次相遇,同时经历并且感谢上帝永流不息的爱之恩典的救赎的过程,藉着耶稣基督为中保,让人在崇拜过程中谦卑地反省自己的有限与软弱,使之重新得着力量,并回应上帝的爱和呼召;而且崇拜不只是一项教会的活动,它更是基督徒的信仰之旅中必不可缺的一环。因为当教会的一切活动都消失的时候,只有崇拜永远存在(启7:9-10/14~15,15:1-4)。让我们步入以静,净,进为主题的崇拜三步曲,一起来品尝崇拜的美好滋味。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09,(12):10-10
<正>编者按:有人也许认为,崇拜既然需用"心灵诚实",何必要谈"礼仪"。但事实上,"诚于衷,形于外"的崇拜礼仪为神所喜悦。早在旧约时代,神就晓谕摩西和以色列列祖,将必要的礼仪置于崇拜之中,让参与敬拜的人有全身心的投入。新约时代,特别是在宗教改革之后,崇拜礼仪大大简化,但这不等于说,从此就可以不用任何礼仪。在崇拜中,有效的礼仪依然包含深刻的属灵内涵,是崇拜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本期我们约请几位比较重视崇拜礼仪的同工,分别从崇拜的内涵、功用,崇拜的历史、诗歌运用等方面作分享。盼望这样的探讨能引起教会同工们的重视,从而帮助我们领略崇拜的真义,更好地带领信徒敬拜这位渴望在崇拜中与我们相遇的上帝。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会常以一堂崇拜代替了教会的其他活动,这种情况已日益显出其不足了,事实上,崇拜与讲道是代替不了所有的牧养工作的。做好牧养工作,势在必行! 今日教会(尤其城市教会)的牧养工作做得不够,也不能完全怪传道人牧师,有牧人心肠固  相似文献   

17.
我是在大陆成长起来的无神论者,在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学工作。赴美前从没接触过教会活动。在美国南部某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异国他乡的环境促使我在校园内尽可能多地结识些朋友,这样无意中我接触到不少华人基督徒,还被邀请参加他们各自教会的活动。这为我实地考察宗教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只要有可能我就争取多接触些他们的活动。我前后程度不等地去过不同宗教团体的主日崇拜、主日学校、福音团契活动、查经小组学习、教堂婚礼、教堂洗礼、教会举办的  相似文献   

18.
张忠成 《天风》2014,(2):13-14
作为教牧人员,我们应当明白教会担负的重要使命和事工,包括崇拜、教导、团契、服务和见证。目前,教会信徒流失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农村教会的中青年信徒很大一部分外出工作或到城市创业,只留下了年老体弱的"留守信徒"。而城市教会从近几年的统计来看,虽然人数不断上升,但在主日崇拜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也就是说,城市教会一方面是信徒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不时有人悄然离开。  相似文献   

19.
张忠成 《天风》2014,(2):13-14
作为教牧人员,我们应当明白教会担负的重要使命和事工,包括崇拜、教导、团契、服务和见证。目前,教会信徒流失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农村教会的中青年信徒很大一部分外出工作或到城市创业,只留下了年老体弱的"留守信徒"。而城市教会从近几年的统计来看,虽然人数不断上升,但在主日崇拜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也就是说,城市教会一方面是信徒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也不时有人悄然离开。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2,(4):62-62
华东神学院于2012年3月17日、18日举行神学日活动,五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到上海教会的怀恩堂、清心堂、国际礼拜堂、江湾礼拜堂、沪东堂参加崇拜并献唱。五个班级的学生在崇拜以后,与教会的教牧同工以及唱诗班成员进行了座谈和分享,还有部分老师和学生应邀在教会讲道或做蒙召读神学的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