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越的人生     
在基督教会开始初期,基督徒们在面临极大的逼迫时,为什么殉道的那么多,而基督教却没有被扼杀在摇篮中呢?虽经受过无数次的迫害,似乎是致命的打击,但每次迫害、压制,都产生教会新的活力,愈迫害,信主的人就越多;愈压制,教会就越兴旺——这是信仰的力量!当人寻找到真理,去实践真理时,任何艰难险阻都不能阻挡。 人生需要基督教信仰。基督教信仰可以告诉人们生命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一些国家中,有一个极富浪漫色彩、不但受情侣们欢迎而且是基督教认可的节日,这就是每年2月14日的情人节.有一个传说,3世纪,由于基督教对罗马帝国的统治持否定态度,不承认对罗马皇帝的崇拜,因而受到帝国政府的残酷镇压和迫害.  相似文献   

3.
袁波 《世界宗教研究》2011,(3):93-101,194
罗马帝国统治者以政治标准和实用态度裁决基督教,从视为犹太教的一个小教派予以默认,到将其视为一种非法的宗教加以迫害,再到承认其合法性,都是基于统治者的利益和政治的现实需要而调整,最终基督教提升为国教。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政策为未来的国家统治者干涉教会事务确定了先例,对中世纪西欧政教关系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赵康英 《世界宗教研究》2011,(4):106-115,194
尤西比乌斯所著的《教会史》不仅是研究早期基督教和教会发展情况的宝贵史料,也是研究他本人宗教观的重要资料之一。《教会史》反映出尤西比乌斯的宗教观是由几种不同的神学观点组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迫害神学"。通过对《教会史》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他的这种"迫害神学"在教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特征:早期是"异教迫害论";中期是"皇帝迫害论";而晚期则是"上帝惩罚性迫害论"。尤西比乌斯认为,所有的这些迫害其实都是上帝的安排,是上帝伟大计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汪琴 《世界宗教研究》2012,(4):131-141,192
宗教身份是指某宗教团体(派别)及其信徒在世俗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在基督教传入罗马前,各宗教间保持着和平共处的态势。其时,拥有某宗教身份不会影响人们的法律地位。但随着基督教的出现,这种情况改变了。帝政初期,他教信仰者因憎恶基督徒而对其迫害。因基督教身份,基督徒或被剥夺市民身份降为外邦人;或被剥夺自由身份降为奴隶。此时,宗教身份是人格变更的因素。而当基督教成为帝国国教时,信仰正统的基督教则成为完整人格的构成要素。凡信仰正统基督教则享有完整的权利能力;反之则具体权利能力受限,但不会导致身份的剥夺。  相似文献   

6.
袁世国 《天风》2005,(5):8-9
经文:徒2:42-47在我们今天的文化中,基督教信仰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认识,同时也受到相当的尊重。这让我们很难想象基督教会在最初的时代(公元一世纪)不仅不能受到尊重,而且受到轻视和迫害。为什么呢?在当时希腊与罗马的世界里,一种新而奇特的宗教,其追随者大多数都是单纯的百姓,而其中多半又是处于贫穷的人和文盲。他们热  相似文献   

7.
安东尼(约251—356年),基督教修道制度的开创者,因同时代的大主教阿塔纳修斯的《安东尼传》使之死后享有了更高的盛名,获得了"修道制度之父"的美誉,并成为圣人而名垂千古。作为修道制度的创始人,安东尼不仅仅创导了一种生活,而且还为修道运动提供了神学理论基础。安东尼推崇对上帝和基督的虔诚信仰,极力倡导禁欲主义生活,宣扬蒙昧主义、寄希望于末日和天国,主张"三位一体"、反对异端等。可见,这些基督教基本教义在早期修道士身上已系统体现。安东尼反对统治者对基督教的迫害,但也和帝国政府有过合作。安东尼同一些异教学者辩论,有力地维护了基督教的教义。安东尼虽然极力倡导独修,但并未完全脱离社会,看来带有"出世"特征的修道制度从一开始就没有完全摒弃基督教的"救世"特点。  相似文献   

8.
佛学与科学融通之省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音》1999,(4)
近代以来,科学君临全球,成为举世公认的价值尺度、无上权威。宗教,尤其是被西方人作为宗教之典型的基督教,因表现出与科学明显相悖的禀性,曾藉教权迫害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阻碍过科学的发展,因而随科学之进展而大大贬值。“宗教与科学水火不相容”、...  相似文献   

9.
我们刚到美国的时候,对这里主要的宗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各个派别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因为我们读了很多历史上有关这些教派之间相互对立、迫害,甚至于战争的故事,看到这里的不同教堂前而树立的不同教派的名字,难免不产生一些“历史联想”。后来,和不同教派的美国...  相似文献   

10.
赵鑫 《天风》2015,(3):53
凯撒利亚的优西比乌(约公元260年-339年),生于巴勒斯坦。他的著作涉及基督教神学的各个领域,由于他在早期教会历史、护教、教义等方面的贡献,他也被称为基督教历史之父。优西比乌的希腊文意思是"虔诚之人",起初他在安提阿受教育,后来去了巴勒斯的凯撒利亚,在那里他与潘菲鲁斯相识。潘菲鲁斯是凯撒利亚的长老,后成为优西比乌的老师,对他的影响极大,以至后来有人称他为"潘菲鲁斯的优西比乌"。潘菲鲁斯在戴克里先大迫害时期被捕入狱,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和国际共运研究所所长高放教授在北京市委统战部召开的理论讨论会上谈到社会主义与宗教是否相容的问题。他认为:从考察历史进程与总结历史经验来看,基督教与社会主义大体上经历了相容——不相容——相容的正、反、合的演变,认清这种历史辩证法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恩格斯在1891年写的《论原始基督教史》(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中指出了古代天主教与现代工人的社会主义有四个共同点:一,共同的阶级基础:被压迫的穷苦阶级;二,共同的社会理想:消灭奴役和贫困;三,共同的遭遇处境:都遭受过迫害和排挤;四,共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海外消息     
《天风》2016,(3)
正"拿撒勒人基金"拯救伊拉克尼尼微城基督徒近日,一架A321私人包机,措载149位被迫害的基督教难民,自伊拉克库德斯坦地区起飞后,降落在斯洛伐克(Slovakia)的科希策(Kosice)。机上这群基督徒,原是伊拉克历史性的基督教城镇——尼尼微平原上的居民,但在2014年8月间遭受恐怖袭击,一切财产、生计和未来都被夺走了。这项撤离与安置的事工,是由"水星一号"(Mercury One)基金会,以"拿撒勒人基金"(Nazarene Fund)名义私募,由每位捐助者奉献100美元集资赞助。"拿撒勒人基金"于2015年夏天设立,迄今已募得逾1200万美元,主要致力于合法撤离、  相似文献   

13.
以勒 《天风》2007,(12):32-33
初期教会经历了不少的曲折,其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来自犹太人的迫害;二是来自罗马帝国的迫害;三就是异端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检扣生活书店信函迫害读者的一件档案仁甫1941年春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不断制造国共军事冲突的同时,还在国统区大搞“溶共、限共”的文化磨擦。大后方素有爱国文化堡垒之称的生活书店,便是国民党特务机关的一个重要迫害目标。当时参与调查迫害生活书店的有国民党...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部关于基督教及其经典《圣经》的著作。内容包括古代基督教、中世纪基督教和近现代基督教。书中介绍了基督教的教义、神学、哲学、礼仪、节日、教堂和修道院;介绍了世界性基督教组织、基督教在世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是一个差传的宗教。基督教向外传播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本地化的过程。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的基督教,无疑是已经西方化的基督教形态。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一形态的基督教在中国一直被许多人看为"洋教"。尽管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毋容讳言,今天中国的基督教在很大程度上(特别是神学上)仍然是西方基督教形态在中国的呈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基督教中国化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急迫的。本文仅尝试从基督教与中国处境、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三自"、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建设、基督教中国化与中国教会的社会参与等几个方面,对基督教中国化的问题加以探讨。文章认为,基督教中国化是基督教信仰阐释、信仰实践、教会礼仪、教规教制等在中国的处境化。基督教中国化的目的,就是要确立中国基督教的自我、在独特的处境中见征基督。  相似文献   

17.
正五月深圳繁花似锦,八方宾朋齐聚鹏城。5月25日,深圳市基督教两会暨深圳市基督教神学研究中心举行2019深圳市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圣言、圣礼与基督教中国化"。这是市基督教两会于2018年6月在深圳市基督教神学研究中心揭牌并举办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盛会,是基督教中国化的深  相似文献   

18.
基督教中国化,严格地说是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中国化,也即中国的基督教需要坚持中国化方向。中国的基督教不可能"国外化"或"西化",正如国外的基督教也不需要中国化一样。有人对中国的基督教需要中国化产生很多不必要的误解,似乎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以后就改变了"基督教的信仰",就没有基督教的"个性"了。基督教中国化的路程事实上已经有一个世纪了,只是今天还没有将这一重大的事工做好,所以还需要我们的努力,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首先,基督教要在中国发展,必须要立稳根基,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接受这样的团体,要能够适应中国悠久的文化。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完成的几项重要事情就是:政治上认同、社会上适应和文化上融合。基督教中国化,既是中国基督教的义务,也是中国基督教的使命。什么时候基督教中国化的文章做好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就变得正常了、合理了,什么时候中国的基督教中国化了,基督教在中国才有发展和为社会做贡献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罗拉德派是14-16世纪英国历史上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基督教派别。它在不同时期的兴衰与沉浮充分体现出了英国政府对待宗教治理的一种基本态度。在罗拉德运动的初期,出于和天主教会斗争的需要,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英国王室对罗拉德派采取了保护和利用的态度。伴随着罗拉德运动的发展,当其激进的思想教义威胁到国家稳定的时候,英国政府便使出严厉的打压手段,对其加以迫害。及至在西欧宗教改革的大势之下,再次需要用罗拉德派的学说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政府统治权威时,他们的教义思想则又被重新接受,并积极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一、教堂建筑艺术风格 变化的历史特点 每一时代的建筑艺术不仅要体现这一时期建筑材料的开发应用、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运用水平,而且还应体现出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心理、习惯和审美要求。教堂建筑理应是一种建筑艺术,它不仅积淀着时代建筑水平和时代审美观念等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也浓缩着某一时代信徒深刻的神学思考、丰富的想象力和杰出的创造力,它是神学家和建筑师通力合作的结晶。 3世纪的宅第教堂,是在向后人诉说着基督教早期处在罗马帝国迫害之下,没有取得合法地位而只能在私人宅第进行礼拜的情景;4世纪君士坦丁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