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莓子 《美与时代》2004,(10):14-15
画像砖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装饰性墓室建筑构件,史学界一般认为始于战国晚期,盛于汉代,是中国古代为丧礼服务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主要分布在四川、河南等省.因其题材内容的广泛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与艺术发展的珍贵资料."画像砖、画像石,是真正属于汉代的审美奇观和艺术奇迹,也是中国审美文化史上一支瑰丽夺目的奇葩."[1]  相似文献   

2.
意境是我国古代美学理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在我国古代的诗、画、园林,以及文学创作中均有较深的体现,意境所概括的艺术现象,在东方其他民族的艺术以及西方艺术中均不罕见,但只有中国艺术和美学的精神才对意境作出了完美和深刻地阐释,所以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3.
陆峰 《美与时代》2004,(7):14-15
敦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敦煌的佛教艺术是东传的佛教在一个具有成熟的封建文化的地方特有的产物,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外来宗教的刺激下出现的新形态,它不仅对中国的佛教文化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对世界佛教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敦煌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内容之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表现内容较石刻艺术更为广泛、丰富、生动,细节描绘详尽,这是敦煌石窟有别于其他石窟的最大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孙琪 《中国宗教》2020,(2):70-71
一碑刻,泛指镌刻有文字的历代碑、碣、造像碑、经幢、摩崖题记、画像石等,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碑石有灵,石墨镌华。自东汉末年以来,中国碑刻的典型形制开始确定,碑刻逐渐成为中国石雕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由于特殊的制作和材质,碑刻是保存历史文献真实可靠的第一手材料,成为历史的见证。同时,碑刻具有丰厚的艺术性:除了最引人瞩目的碑刻书法艺术之外,古代工匠们广泛地运用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还创造了种类繁多、博大精深、而且传承悠久的图式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5.
鞍马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个重要题材,它能折射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的一个精神符号。中国古代鞍马绘画有三个高峰:第一是汉代,呈现出夸张简约的艺术形态;第二是唐代,以肥美、雍容、高贵为特征;第三是元代,追求古意内敛。  相似文献   

6.
中国书法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一种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和审美表达.书法,伴随着汉字的形成、演化和发展,形成了各种流派和形式多样、姿态万千的书体.每位书家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这表现在他们进行书法创作时,对独特意境的追求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欣赏时令人耳目清新.  相似文献   

7.
澄一 《佛教文化》2010,(4):80-83
与东辉先生,神交已久,未见其人之前,于其书画,已熟知矣。书画艺术,乃中华民族特有之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东辉先生之绘画,“大象无形”,“雪泥鸿爪”。远离功利,法自天然。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是我国当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和我国农耕文明传统相一致,形成了一套主要以伦理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 9世纪末期,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生了现代性转向,进入了以现代心理学为学科基础、以“立人强国”为目标的新功利主义发展阶段.而在有着明确艺术教育国家目标的21世纪,我们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是我国当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的发生发展,和我国农耕文明传统相一致,形成了一套主要以伦理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在1 9世纪末期,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发生了现代性转向,进入了以现代心理学为学科基础、以“立人强国”为目标的新功利主义发展阶段.而在有着明确艺术教育国家目标的21世纪,我们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少儿艺术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华夏文化是中华民族用千年的岁月沉淀起来的,服饰作为衣食住行的首位,更是展现了民族独特的艺术文化。我们将服饰与艺术相结合,用动态的效果创造我国特有的文化美学。文章通过解析汉族独特的服饰——汉服,来体现汉族服饰的文化内涵以及汉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独特的审美,向世界展示华夏作为泱泱大国屹立于世界的根本。  相似文献   

11.
鹿石虽然遍及亚欧草原,但是主要分布于蒙古高原,因此有些学者也将鹿石称为"蒙古鹿石"。这一典型的古代文化遗迹,体现着早期草原森林居民特有的文化精神和生活气质。论文通过对雕刻有鹿纹的典型鹿石——蒙古鹿石的起源、特点及艺术传承和文化内涵的分析,并联系蒙古古代狩猎文化,试图解释鹿石崇拜文化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王振复 《佛教文化》1990,(2):97-102
中华佛塔,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种特殊型式,它以其特有的艺术形象与文化面貌,屹立于广袤的中华大地,巍巍然文章灿烂、风格独具,“重峦千仞塔,危登九层台。石阙恒逆上,山梁作斗回”、“殚土木之功,穷造型之巧”,具有丰富、深邃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意蕴,是中华古代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的瑰宝之一。本文仅就中华佛塔的独特文化价值略陈管见,以弘扬民族文化、并就教于文化学家与建筑专家。印度佛塔文化的传入给中华古代建筑带来了新的文化“语汇”  相似文献   

13.
郭昊 《美与时代》2004,(6):60-62
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4.
纵观中国天主教的历史不仅悠久,天主教的对联文化艺术更是独具特色,是圣教会的朵朵奇葩。 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艺术传统,是汉文字组合的艺术精品。故被人们誉为是“诗中之诗”、 “词里佳句”,是祖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精品”及“瑰宝”。它语言精炼,哲理深邃,意境优美,韵味隽永,遣词典雅,格律严谨等。它既能给人们的生活增色添彩。更能引人以幢憬、高尚的向往和雅俗共赏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15.
由于国家的长久统一、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汉王朝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第一个高潮,同时也是我国古代设计理论形成的重要时期,特别是汉武帝以后,“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儒家思想广泛传播,经过后世的流转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理想。他们对装饰的选择,也用最质朴的方式展示了汉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17.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18.
标志设计的民族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昕 《美与时代》2005,(7):49-51
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图腾和汉字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艺术精华,具有相当稳定的大众性.设计师如果善于立足中华民族传统的民间艺术土壤,将这些艺术精华同现代艺术设计融合在一起,才能找到真正为世界所接受的具有民族个性的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19.
周丽华 《美与时代》2007,(12):74-76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器艺术高度发达的时期,在中国文化史上以"青铜时代"而著称.商周青铜器神秘的装饰纹样,庄重的整体感,这些艺术特征与其作为礼器、神器(通神工具)的整个使命是分不开的.它们被规定了时代特有的政治教化、宗教感化的基本功能结构和形式特征,是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有产物.  相似文献   

20.
汤士东 《美与时代》2005,(12):40-41
作为中国特有的室内陈设艺术之一的盆景艺术,一方面具有装饰美化室内环境的功能,另一方面又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满足人们卧游林泉的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