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一、"逸"的提出及"逸品"标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的很多审美范畴在最初不是专门为绘画审美而提出的,"逸品"即是如此。"逸"出现在绘画品评中是从魏晋开始,缘于绘画品藻之风盛起,这一时期的品评风气虽说是基本限于人物绘画,但将"逸"作为其中比较重要的审美品评标准来进行运用时,也呈现出较有代表性的论述。如南齐谢赫在《画品》中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画品评中,"逸"受魏晋时期人物品藻之风的影响,反映在绘画中,多指作品风格放逸。其后,谢赫、姚最等理论家虽提出不同的绘画品评体系,但都未将"逸格"纳入他们的品评系统中。唐代朱景玄在著作《唐朝名画录》中虽增设"逸品",但没有揭示出"逸品"的真正内涵。直到宋代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逸格"置于"四格"之首,并给予准确解释。在理清"逸格"的发展、"神格""妙格""能格"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孙位的绘画特点,探讨"逸格""最难其俦"的原因以及"逸格"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凡真正的艺术创作都基于信念,最终归于理想。而理想和信念又恰恰是艺术家对人生的审视和体悟,寄情山水成为许多文人墨客感知天地,抒情弄墨的表达方式。倪瓒以其澹泊雅致,萧疏平静的风格存于元四家之列,为南宗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其"用笔草草,不求形似"及"逸气"说为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增添了绚丽的一笔,在元代绘画力求变革的基础上汰尽繁缛,开辟了一条寡淡的"形式"之路,这便是倪瓒穷尽生命体验和艺术追求所铸就的"画魂"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倪瓒,字元镇,号云林,是元代著名文人山水画家,同时也是"元四家"之一,其绘画师承董源、巨然。他提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和"自娱"的理论主张,开创了"一河两岸"元代文人画的图式风格。文章对倪瓒的《虞山林壑图》作品中笔墨、图式、题款的文人画特征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5.
作为元四家之一的倪瓒,其萧散幽远的意境将元代山水画推向了又一高峰。倪瓒的画面以稳定的一河两岸式的空间布局,尤善叙述空间寄以无限现实,着力于自己内心感受,笔者认为倪瓒清冷萧索的画面意境营构可以用"无赖"二字概括。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孤云、寒石、疏林、孤亭等点景物象,他清冷的性格和绘画特点道出倪瓒极尽萧索孤寂的心境,无依无偎、无欲无为的"无赖"境界。  相似文献   

6.
元代的画家,大多信奉和推崇道教(包括全真教)和道家思想,倪瓒的绘画作品尤其如此。画面中的那种平静、深远、孤独、萧疏都寄托于他的绘画作品中,成为他情感的客观参照物,达到了道家所谓的的"物我合一"的境界。因此,他的绘画艺术受到道家自然观的影响较大,更深入其本质,更透彻地将心灵展现于自然物中。通过对倪瓒的绘画详细分析来揭示他与道家思想的关系,并进一步阐释道家思想在他绘画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清代画家恽南田的绘画思想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南田画学以阐发山水画理为主,其中蕴涵着极为丰富深刻的画学与美学思想,关涉到山水画的创作主体、艺术本体、审美标准以及山水画的多重境界观,形成了以"逸"为主的绘画境界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8.
"文人画"泛指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别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文人画将文学、书法、绘画融为一体,强调"士气""逸品",重视笔墨情趣和意境的表达,反映了古代儒生文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在中国书画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堪称中国绘画艺术史中的瑰宝。  相似文献   

9.
道家哲学为中华文化之精华,"自然"则是道家哲学的思想中心。老子"道法自然"中的"自然"是为"天然""天成""自然而然",在于对自然之美的崇尚与追求,反对雕饰、造作与浮华,且提出"素""朴""淡""拙"等美学观点,与南宋审美艺术具有直接渊源关系。这种哲学思想亦反映在中国绘画艺术上,"自然"作为传统审美思想,是中国美学史上最高品位。文章从南宋时期的美学观点入手,以"成竹在胸""道""气""象""逸品"为论点展开叙述。  相似文献   

10.
分析意象绘画中的心理元素不仅对绘画风格流派的解读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意象绘画的创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不同的艺术主张的意象绘画中,观念、审美和心理元素在不同的风格流派画面中的运用和表现各有偏重。心理意象绘画就是把主观的认知、情感经验与客观物象相结合的绘画。心理意象绘画可以大概分两类:"我想"与"我感觉"。"我想"主要体现在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中,"我感觉"主要体现在表现主义绘画中。  相似文献   

11.
文人画始于唐代,至宋代苏轼提出"士夫画"而发展,到明朝董其昌提出文人画而盛行,绘画的收藏、品评也在文人士大夫中蔚然成风。"文人画"的发展可谓是创作理论与当时画家的艺术实践相互影响或促动,在绘画创作的实践中文人画家逐渐形成了丰富的绘画观并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品评理论体系。儒道禅思想对文人画品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绘画的整个过程中,而且具体反映在画家对造形、笔墨、构图等方面的独特追求上。文人画以抒发性灵、彰显个性为旨归,不求形似、重神甚于重形,以逸笔抒写逸气,重在写意、力求表达意境。文人画家认为笔墨具有不依附于表现对象的独立的形式美,并能表达人的主观精神,因此具有独特的笔墨语言。文人画在色彩表现上重主观性,重水墨轻彩色,色彩表现追求意尽不求颜色似。文人画的画面构图崇尚简洁和留白,并打破时空的限制,依据主观感受经营画面,又注重画外功夫的修炼,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从风格的整体倾向性而言,文人画呈现出淡、雅、拙和荒寒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在绘画理论中,"形"和"神"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达到形神兼备的和谐状态,是中国传统绘画欣赏美学所提出的最高审美准则.古代美学家所倡导的由"写形"到"传神",进而又上升到"体道"的精神世界,就是从对象再现到主体表现再深入到生命体验的一个不断接近艺术本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倪瓒本人的家庭在元朝社会结构里算得上上层,但作为一个典型的文人,不可能不受到来自整个圈子里对于元朝的抵抗心理的影响。例如,其在题《郑所南兰》诗中写道:"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解,泪泉和墨写离骚。"可以看出其对郑思肖的品格的崇敬及其气节的高度认同。因此对于倪瓒来讲,"华夷之辨"这种情结是确实具有的,但若就此推断说倪瓒不仕元朝是出于很强烈民族意识,似乎也不太恰当。从流传的倪瓒作品来看,署"至正"等元朝年号款的比比皆是。然而在进入明洪武时代后,其所留下的笔墨却一律改为干支。之前对岳飞、郑思肖的民族情怀深有共鸣的倪瓒,如今面对"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明王朝却拒不认同,这又作何解释呢?  相似文献   

14.
《渔庄秋霁图》是元代画家倪瓒画风成熟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画家在极简的构图模式中通过巧妙布局、经营,加以简笔淡墨的出神运用,创造出一种萧寂、简淡、清静的意境空间。这种意境氛围的营造与画家的审美追求、生活蒙养、人生阅历密切相关,画面中"物我合一"的"有我"图景深刻寄托了画家主体"隐逸""出世"的心性诉求,并由此建立了一种突出人格化气息的山水图式,将中国文人画提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充分展现了山水画中"以逸为高"的精神典范。  相似文献   

15.
南朝画家谢赫在其所著<古画品录>中提出绘画"六法",以"气韵生动"为第一."六法"被前人誉为"千载不易一、"万古不移"的准则,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极大,"气韵生动"更成为中国绘画艺术创作的最高目标、最高境界及绘画批评的主要标准.  相似文献   

16.
"元四家"作为元代画坛的重要代表,曾在山水画史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与影响,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元人山水画对中国古代山水画发展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元四家"的山水画艺术风格各异,主要是他们艺术探索和审美观念造成的,这也是值得关注与玩味的话题。例如,在"元四家"中,倪瓒的萧散简远与王蒙的繁密厚重形成画风上的鲜明对比。倪瓒作品所刻画的是"疏而不简""简而不漏"的疏体山水;王蒙则描绘出的是"苍茫浑厚""秀润静谧"的密体山水。二人"一简一繁"的绘画艺术效果与他们的创作技法、内心世界、审美追求和人生阅历等密切相关,值得深度探讨。  相似文献   

17.
"神、妙、能、逸"是唐代画评中提出的四个品第,是继"六法"后品评绘画的又一大法。文章在阐述"神、妙、能、逸"的基础上并运用其品评理论对画作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绘画品评是中国画论中的重要部分,自南北朝起便不断有画家、理论家提出分品之说。文章由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切入,以"画之本法"为纽带,探究中国早期画品中"神品"与"逸品"的审美内涵及两者的对比关系,并简要论述这两种品第在后世的发展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
贯休是禅师,是文人,更是豪士,其清高朴质的人格与高超的绘画才能,铸就了其罗汉像的狂逸之美。这种狂逸之美一方面体现于"应梦"写真的创作方式,另一方面表现为阿罗汉古怪野逸、惊世骇俗的人间形象。更重要的是,在其狂逸之美的感性中还激扬着一种"常驻世间,不入涅槃"的阿罗汉精神与创作者明心见性的禅悟工夫。  相似文献   

20.
在过去的十年里,"涂鸦"只不过是在形容孩子天真无瑕的绘画及绘画的过程;在现在的十年里,"涂鸦"也只不过是一些艺术家在街头巷尾的一种宣泄而已;在未来的十年里,"涂鸦"将成为一种"梵高"式的色彩,一种形式风格的读写,或是一种设计风格的创新。"涂鸦"在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在发生着独有的变化,从童话到街头艺术,再到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