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菲 《道德与文明》2018,(4):148-153
密尔认为行为的道德属性与动机无关,这一观点遭到戴维斯的质疑。密尔批评戴维斯混淆了动机和意图,并断言行为的道德性完全取决于意图。这与对其理论的后果主义解读相抵牾。我们分析了这一断言所处的文本语境,澄清了动机与意图的关系,进而表明,密尔的功利主义最好被理解为一种规则后果主义,这样不仅更加符合其本意,也能更好地容纳道德直觉。  相似文献   

2.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一个功利主义者,更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功利原则与自由原则是密尔伦理思想中的两个密切相关的基本原则,功利原则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终极价值诉求,自由原则则赋予个体的自由权利以价值优先性.密尔的一生都致力于以功利原则为哲学基础来证明个体自由,致力于论证功利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一致与契合,但实际上若要追求功利原则和自由原则的融合就决定了他既不能执守严格的功利主义,也无法坚持一般的自由主义.因此,功利主义不是自由主义最好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成功的学校教育,做人的教育和做人的教育最重要!做人的教育,对于学生而言,就是将他们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人!做人的教育,对于学校而言,其一是用家的理念来经营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其二是能不能真正或者尽量让学生做主;对于教师而言,其一是尊重,其二是放手。  相似文献   

4.
功利主义与信任缺失——对防艾工作功利主义导向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为干预”作为防治艾滋病的手段,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有效的行为干预是建立在交往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由于我国目前的功利主义导向,阻碍了行为干预主体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普遍存在的信任缺失,影响着防艾工作的深入开展。只有在公正论的基础上,建立防艾共同体才能解决因为功利主义导向引发的信任缺失问题。  相似文献   

5.
卡尔·马克思把以自由人为目标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看作是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与理想构思;托马斯·阿奎那所谓的"人的全面自由"本质上是"蒙恩"之人的精神灵性向着无限终极实在的自由翱翔.两种观点共同指向人存在的内在诉求--神圣与世俗的共构.解放与救赎在某种意义上是相通的.对人的自由与解放、内在与超越的关注与期许是两位思想家的共同理想.人的全面自由、解放就是从肉体到精神的通透的、彻底的摆脱桎梏--无论是共产主义与人存在的自由之境,还是基督救赎与人的存在的神恩之境,都将是一个向着终极目标、终级理想迈进的永恒开放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惩罚正义问题的回答一般有两种理论:惩罚主义和功利主义.这两种理论分别在康德和边沁、密尔那里得到了有力的辩护,同时,它们也受到了来自许多方面的批驳,这种辩驳表明,绝对的惩罚主义和完全的功利主义都不是保证惩罚正义的合适方案.而惩罚的正义必须形成一种建基于多元的现实之上的多元的理论,从而达到惩罚主义和功利主义之间的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7.
面对资本主义的合法化危机,西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做出回应.被誉为20世纪西方政治哲学领军人物的罗尔斯,以其纯粹程序的社会正义规范表达了对实质平等的理想追求.然而,由于仅仅局限于政治正义的狭隘视野和资本主义的制度框架,罗尔斯纯粹程序正义规范之下的平等是不彻底的,最终陷入抽象平等的困境.与此不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的回应一方面指向其自由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另一方面指向其作为背景的只局限于政治正义的社会理想,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人类解放的前景,从而在一种人类正义的规范之下表达了实质平等的理想追求.由于超越了政治解放的狭隘局限,因而,马克思人类正义规范之下的平等,不再是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思辩,而是在人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寻求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理想目标、价值原则和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8.
哲人说,如果你百分之百进入忘我境界,那么你就快乐了。可惜,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做不到这一点。随着时光的流逝,我的苦苦思索产生了质的飞越。在心里,我终于接纳了一个词:灰色地带。与人交往,在简单的黑与白之间,还应有一块过渡的颜色,那就是灰色地带。  相似文献   

9.
林锋 《哲学动态》2020,(3):5-13
对于晚年恩格斯的"两种生产"理论,一种解读范式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在人类历史上依次扮演了社会制度、社会发展的"决定者"的角色。"人自身的生产"决定早期原始社会的社会制度与社会发展,其"决定者"的身份或地位被"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所取代,发生在原始社会的后期。其实,晚年马克思和晚年恩格斯并不认为物质生产、经济因素对人类社会每一微观领域、人类历史进程中每一具体事件都起直接的"决定"作用。但是,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决定着人类社会的整体面貌和人类历史的总体进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对原始社会制度及原始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贯穿于原始社会的整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李文睿 《美与时代》2014,(8):125-125
萨特重视“人的存在”。人的绝对自由,所以人具有某种意向性、选择性和超越性,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存在和本质。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推动社会的进步,扩展了信息传播的手段和传播规模。随着信息化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自身的信息接收量大于需求量,造成信息剩余,从而导致人们在信息量化的世界里失去自我。通过媒介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的“自由”。但是同时也不能因为这种“自由”而失去我们自身的“自由”。  相似文献   

11.
12.
从"人"的角度出发,以主体反省意义上的哲学思考对宗教理论做出解读和进行理性表达,是我们跳出宗教狭隘的神学立场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宗教思想的关键。"人是上帝的肖像"是基督宗教人学理论中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当我们抛开其纯粹的神学视角,尝试从"人的身心合一性"、"人的超越性与神、人、世界关系的建立"以及"人的自由与责任"等方面来解读这一思想观点时,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意义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3.
平等是当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主题,批评者认为功利主义因为其对功利最大化的过分追求而导致了对平等的忽视.但是,辩护者并不认为功利主义会忽视平等的重要性,他们分别采取目的论功利主义的平等观、还原论功利主义的平等观和义务论功利主义的平等观等三种不同的方式来为功利主义进行辩护.如果他们的辩护是有效的,那么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就不能因为其对平等的忽视而被驳倒.  相似文献   

14.
严复以来,论者皆以为卢梭与庄子“回归自然”的思想类似或接近,本文认为相同的命题之中蕴含着截然相反的内涵。卢梭要回归的是主动、感性的自然人性,指归在重建文明;庄子要回归的是被动、无情的自然人性,指归在“绝圣弃知。最后本文分析认为,卢梭与庄子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功利主义道德基础的确立以快乐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建构道德的评价标准.在实用主义者杜威看来,将快乐视为道德的目的及标准会面临诸种责难,因为它无法证明实际所欲的等于值得可欲的、增进快乐的等于值得欲求的、总体的善等于具体的善.由于快乐既不能统一个人行为,也不能提供一种公共善,所以将快乐视为道德基础很难为其合理性提供证明.进而,杜威从作为人的特定功能的个体善与公共善的实现、自我满足与社会满足的统一等视角指出道德标准得以确立的可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博 《哲学研究》2023,(2):49-62+128-129
重建秩序的思考开启了中国的哲学时代,秩序问题从此成为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就儒家而言,天赐的秩序一变而为生于人的秩序,围绕着人和秩序的关系,人体、人情、人性、人心、人伦和人道占据了思想世界的中心。合乎人的秩序凸显了“人是什么”问题的关键意义,并奠定了秩序哲学的基础。同时,合秩序的人的思考也从形体、情感深入到人心、人性的层面,与合乎人的秩序一起确立起秩序的合理性。儒家形上学以寻求秩序根据为枢纽,发展出内在的心性和超越的天道两个贯通的维度,统一在“道”的观念之中,可以称之为秩序形上学。  相似文献   

17.
西李威克是功利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当代美国著名的思想家岁尔斯曾对他的伦理思想做过相当高的评价。论文以罗尔斯的评价为起点,肯定西季威克对古典功利主义的贡献,同时进一步明确提出西季威克不仅促进了功利主义的规则论转向,也揭示了功利主义的内在困境,从而多维度地体现西季威克在功利主义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人学视域中的人性与人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宏伟 《学海》2002,1(1):43-47
本文认为 ,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原理 ,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的基础 ,更是社会实践的前提。文章选择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式及方法论原则 ,从哲学人学的视域将众多的人性界说区分为 :表层次的和深层次的、广义的和狭义的 ,认为人性中最高级的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是人类的本性 ,体现人类的尊严、价值和人格理想。文章以人生过程论来理解人性的形成 ,认为人类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一定的社会条件中求生存和求发展 ,人和人类在这些愈来愈错综复杂、愈来愈高级有序的社会场态中 ,其特性不断地得到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4,(5):143-151
嫉妒是在两方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而产生的。关于嫉妒与不平等的理论多从被嫉妒方不应得的强势和嫉妒一方得不到的弱势两方面进行讨论,本文则着重考虑了影响嫉妒的多元因素,以及不应得的强势与得不到的弱势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这一思路下,将不同社会背景下对平等的期待、强势和弱势地位的是否应得、自身的无力感以及与他人比较所得的被剥夺感都纳入分析框架,并称之为感知的不平等。从1980年代盛行的对红眼病的讨论到2000年出现的仇富心态再到2013年出现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不均等累积都使人们对待财富的态度、他人及自身的优劣势的理解在过去的三十几年内-至少在话语层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对《人民日报》和《经济日报》刊登的有关眼红和仇富报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试图阐释针对嫉妒的官方话语如何通过批判眼红和仇富来影响不平等的感知、认知和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20.
黄立营 《学海》2004,(3):177-180
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社会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要求实现人的自主、自觉与自由 ,表现了人的主体地位要求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现代社会应不断提高人的主体地位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