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字格”是汉语中四个音节构成一个整体结构的组合格式。在遣词造句中,首先把四个单音节词组合成一个整体,然后再以板块的形式出现在句子之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四言熟语、成语及其他四音节词组。 汉语音乐性强,要求音节平稳、节奏和谐、结构对称,这是“四字格”得以形成的客观需要;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比重大,便于灵活运用,又为“四字格”得以实现提供了便利条件。此外,早在周代就形成的四言诗及后代辞赋、骈文的影响,也是“四字格”日益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字格”的来源,可分为常见用词法构成、寓言故事概括归纳、古书语句的节缩和扩展三种类型。 一、常见构词法构成  相似文献   

2.
张金桥 《心理科学》2012,35(4):852-856
以60名汉语言专业本科生为被试,采用改进后的瞬时回忆范式,探讨汉语四字格成语产生中的语法结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无论启动成语和目标成语的语素结构是否相同,只要两者语步结构相同,就会在汉语成语产生中出现语法结构启动效应。本结果初步表明,在结构较为凝固的汉语四字格成语产生过程中也存在着语法生成与选择过程,这种语法生成与选择过程主要来自汉语成语的语步结构,是一种抽象的语法结构的生成。  相似文献   

3.
“的”字词组是结构助词“的”附着在词或词组的后边而构成的一种词组,也叫“的”字结构,如“吃的”、“他的”、“木头的”、“送报的”、“老师讲的”等。如果“的”字后边有被修饰的中心词,则“的”前边的词或词组就变成了修饰成分(定语),不再组成“的”字词组,如“吃的东西”、“送报的人”中,“吃”和“送报”都是定语。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字词组实际上是“定语”加  相似文献   

4.
数字成语的抽象义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语是一种含义丰富以形象精炼的语言形式,具有很强的表达力。在汉语的成语中有—部分是由数词联缀其它词组合而成的,这类数字成语在成语大家族中为数不少。《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于1981年3月修定第四版)共收录成语3559条,其中带有数词的成词有三百多条,约占总数的10%。这些数字在成语中很多是活用的,表示不同的抽象意义。研究这些数词的功能意义,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成语的含义和结构的理解,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就所表示的意义而言,成语中的数词有的是实指的,即纯粹表示实际的数目。如:一言为定、一夫当关、两全其美、三顾茅庐、五体投地、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仙过海,十字街头。这些表实义的数字成语只占总体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数词成语中的数字所指意义虚化,表达含义抽象。如“一往无前”、“一望无际”中的“一”表示“直”义;“三番五次”、“五花八门”均表示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在两个实验中以眼动控制方法探讨了影响汉语四字词组歧义出现的因素。实验一的结果表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在句子理解过程中偏正词组专科学生中间的两个字符出现了歧义效应,正确的结论是在正常的汉语句子阅读中这种歧义效应不会出现;实验二检验了这种词组出现歧义效应的必要条件即这两个字符作为先行词必须出现在句首,这是一种新近性效应,结果表明这个先行词是汉语四字词组歧义出现的必要条件,这符合单一方向的句法分析假设与先行词联想效应,先行词实际上所发挥的作用就是一种背景效应或者称作先行词联想效应。  相似文献   

6.
也许是因为有“东风压倒西风”的豪言壮语,也许是因为有“福如东海”的美好祝愿,不少人认为汉语中凡有“东”字的词汇或成语均含有吉祥之意,其实不然。成语“东窗事发”的“东窗”即指阴谋诡计的发祥之地。  相似文献   

7.
惯用语比喻意义理解的心理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佘贤君 《心理科学》2001,24(3):368-368,362
惯用语是一种比喻性词组,通常以三字格为主。如:炒鱿鱼,开后门等。惯用语的比喻意义与其字面意义是不等值的。如“穿小鞋”不能解释成为是“穿尺码小的鞋”的意思,而应当解释为“暗中给人以刁难、约束或限制”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不A不B”四字格因语境不同而存在着多种逻辑关系,它或用来表达概念,或用来表达判断,有较强的表现力。下面分别说明。一、“不A不B”可用来表达正概念用公式表示:不A不B=半A半B。例如: 不新不旧=半新半旧不中不西=半中半西不死不活=半死半活这类四字格中“不”的否定意义显然被弱  相似文献   

9.
作为固定词组的成语,较之其他形式的词组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其内部所属的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表意;也就是说,不少成语在表意时是藉其内部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将这些成语的逻辑搭配构成作一番追踪,便会一目了然。 (一)采用同一关系构成的成语,如: 真凭实据精雕细刻花言巧语崇山峻岭奇珍异宝家喻户晓 (二)采用并列关系构成的成语,如: 耳闻目睹凤毛麟角狼心狗肺餐风饮露虎踞龙盘唇枪舌剑 (三)采用反对关系构成的成语,如: 貌合神离深入浅出阳奉阴违扬长避短吐故纳新扶弱抑强 (四)兼用同一关系和并列关系构成的,如: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说的“不A不B”四字格的两个否定词“不”只各自否定后面与之搭配的A或B,而不是互相否定,表达肯定意思的双重否定四字格,如“不是不去”之类,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不A不B”四字格的逻辑涵义内容丰富,或表达概念,或表达判断,或隐含着逻辑推理,下面略加分析。 1.不A不B=半A半B=半AB这类“不A不B”可当作正概念看。如: 不新不旧=半新半旧=半新旧不中不西=半中半西=半中西不死不活=半死半活=半死活  相似文献   

11.
甘肃师大中文系编《汉语成语词典》为成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作注: 百足,虫名,即马陆;僵,僵硬。全句为比喻人虽死去,他的势力或影响仍然存在。我认为,这个注释是悖理的。原句出自《文选·曹元首·六代论》。至于百足是否确指马陆,我们暂且不论。下面谈谈僵字的用法。《辞海》对僵字是这样作注的:“不活动,僵硬”。引例即“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句成语,很显然,在此也是把僵字解释成僵硬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逻辑与语言学习》1984年第2期《“的”字词组的构造与功能》一文谈到,“是……的”句式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是”为动词,表示判断,“的”字跟它前面的词语组成“的”字词组,作“是”的宾语(这种情况可以叫做判断句——笔者)。另一种情况是,“是”为副词,表示强调,“的”是语气词(这种情况可以叫做动句或形句——笔者)。这两种情况即两种句式有时不易辨别,文章提出了两种区分方法。一是用“抽出法”:表示强调的“是……的”可以抽出来,全句结构不受影响,语义不变;表示判断的“是……的力不能抽出来,抽出后要么句子结构不完整,要么语义有变。一是看否定形式:表示判断的“是  相似文献   

13.
“模棱两可”源于“摸棱”,语出《旧唐书·苏味道传》。唐朝宰相苏味道“尝谓人曰,‘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于是别人便送了他一个“苏摸棱”的外号,后人也由此把不明确表示可否这种态度称作“摸棱”(模棱)。屈指算来,这一语词产生到现在已有千年的历史,词义可一直未变,这一点,查查《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便可知道。不过,后来这一语词还演变为四字格的成语,成了我们现在常说的“模棱两可”,“摸棱”反而倒用得吵了,虽然二者的意义是一样的。一些同志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非主谓句?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的解释是:“由词或主谓词组以外的词组形成的句子”。(398页)黄成稳的《新教学语法系统阐要》的  相似文献   

15.
成语,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固定词组,有的来自古代寓言,有的来自历史故事,有的来自前人作品,也有的来自群众口语。一经形成,就不容任意改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非成是的情况是有的,如“莫名其妙”又作“莫明其妙”,“故步自封”又作“固步自封”,“每下愈况”现在多作“每况愈下”之类。但解释起来,意思并不完全相同。为了表达的特殊需要,有意改动成语的情况也是有的,如毛泽东  相似文献   

16.
后边的词陈述前边的词,前后有陈述和被陈述的关系,这样的词组叫主谓词组。这种词组,不光只有主语和谓语,也可以有宾语种或补语、形成主、谓、宾、补等类型。这种词组,主、谓双全,表意完整,单独运用,就是句子;只是用在句子当中,它便失去了独立性,只能充当句子成分。如“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客观标准”,这是一个由主、谓、宾等组成的主谓词组,单独运用,且有一定的语气,句终有较大停顿,它就是句子;但在“我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客观标准。”这一句子中,它失去了作句子的独立性,只用来充当全句的宾语成分。现代汉语中,由主谓词组充当各种句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汉语中,我们经常见到“所”字结构和“者”字结构;而在现代汉语中,“所”字、“者”字结构都很少用了,取而代之的是“的”字结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各自又具备什么特点呢?下面分析、比较一下。助词“所”字(也有称为代词的)与及物动词或主谓结构相结合(当它与形容词、名词等结合时,这些形容词、名词一般也用如动词),就构成“所”字结构。它是一个名词性的结构,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名词,常常用来作定语修饰名词,并与它所修饰的名词构成一个偏正词组。例如: ①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三国志·魏书) ②未必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如是者身危。(韩非子·说难) ③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战国策) ④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相似文献   

18.
在汉语成语中,“非A非B”式的成语为数不少。例如:“不上不下”、“无往不胜”、“不破不立”、“非亲非故”“无踪无影”等等。这种成语,虽然语言形式相同,但由于“非A”与“非B”联系的方式各异,却表现出不同的逻辑特征。归纳起来,“非A”与“非B”的联系大体有三种类型:联合型、双重否定型、条件型。一、联合型“非A非B”的联合型指的是“非A”与“非B”之间具有并列关系,二者同时存在,柏当于联言命题,可用“「A(?)」B”表示。例如:“不上不下”——“不上且不下”,“非亲非故”——“非亲并且非故”,“无声无息”——“无声并且  相似文献   

19.
对小学儿童掌握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的调查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正确使用结构助词的百分率,除了五年级略有下降外,其它都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三、四年级的增长幅度较大,六年级的正确率已达87.9%.2)三个结构助词中“的”字儿童最易掌握,“得”和“地”次之.3)四种不同类型的作业(听写、填充、联词组句和改错)之间无显著差异。4)作业中判断使用哪一个结构助词的主要策略有直接迁移,凭语感作判断及依据词性作判断等。  相似文献   

20.
关于“笑着说”“扛着锄头下地”一类的结构如何进行句法分析,目前还存在不同看法。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认为是连动词组,举例有:“大家扛着锄头跑来了。”(见该书363页)张静先生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则认为是状中词组,举例有:“剑波微笑着启发大家多提意见。”(见该书上册146页)黄伯荣、廖序东二位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对这种现象没有明确表态,但在“连谓式”句型中没有举这种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