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八四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宣布: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人们都很熟悉这个论断,却未必都充分意识到它的严肃含义。因为“经济”这个范畴不但包含了社会的生产与交换,而且包含了分配与消费,宣布一个经济形态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就意味着不但在生产与交换领域,而且在社会的分配领域与消费领域,也都要遵循商品经济那些基本的规律。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还必须坚持公有制、计划性、按劳分配等原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正是要实现上述两个方面(即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原则与商品经济原则的关系问题。我们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平等。就经济关系上来说,社会主义本身有两  相似文献   

3.
李振城同志的文章《商品经济双向性影响刍议》(载<哲学动态>1987年第2期)认为,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有双向性影响,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不例外。对这个总观点我是赞成的。但李文对这一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双向性影响的分析,又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笔者不揣冒昧,就此提出一点粗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伴随着道德生活的急剧变化。其中,经济生活中的“越轨”和“失范”现象尤为突出。但是,经济行为是人的社会行为,必然受到一定的道德规范的制约和影响。所以,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人们经济生活的道德要求,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提出自从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公布后,我国就面临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大发展的新时期。农村由自给、半自给性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城市则由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所进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每一项工作,都必然与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理论研究工作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以个体经济、公私合营和个人承包等经济形式为补充的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竞争和价值规律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这样情况下,反映到人们的心理和道德观念上,会不会产生个人主义、利已主义的道德意识?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准则适应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个人主义道德体系能不能同共产主义道德体系和平共存,或者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合法的道德层次看待?这些问题,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确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这里我提出一些个人想法和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7.
由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商品经济与精神文明》一书,是王锐生同志近年研究的新成果。它的出版无论对理论还是对实践,都是很有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搞活”这一基本方针的深入贯彻,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突出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由于经济领域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理论、意识形态以及精神文化领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尖锐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为什么商品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怎样重新理解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设想,以及关于商品经济的一系列论述?商品经济必然会引起哪些观念变  相似文献   

8.
读了宋祚胤同志所著《周易新论》(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多受启发。该书对《周易》的宇宙观、政治观进行了分析,不少见解颇有新意。但总的感觉是,由于作者在研究方法中没有摆脱《易传》提出的“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的思想束缚,对该书提出的“恢复《周易》的本来面目”实际没有做到。本文不拟对《周易新论》一书所涉及的内容作全面的讨论,只是通过分析《易传》对《易经》的注释,就治“易”方法提出一点不成熟的意见,以就正于海内治“易”通家及宋祚胤同志。  相似文献   

9.
田智 《道德与文明》2013,(5):160-160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党中央在对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现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的理念.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教育部长江学者、湖南城市学院院长李建华教授领衔著述的《多元文化时代的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的出版切合了这一需要.该书着重研究和探讨了我国多样文化时代中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引领社会思潮的问题.该书是李建华教授主编的《和谐社会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的深化,是引领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是指十月革命莳,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就此问题的研究概况作一简介。一、研究的几个阶段国内对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建国初期(1956年以前)。发表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黎澍的《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荣孟源的《辛亥革命前中国书刊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于晋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党校龚学增教授的《社会主义与宗教》一书,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作者长期以来按照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社会主义与宗教相互关系这一重大课题的新成果,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学术价值,而且对宗教工作干部深入学习“社会主义的宗教论”很有帮助。通观全书,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该书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新的角度和新的研究方法,有新的突破。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大、复杂、敏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905年,当社会主义曙光初露时,列宁就写下了《社会主义与宗教…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出商品经济的二重社会效应问题,并就商品经济二重社会效应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重视解决对商品经济社会效应的认识问题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发展商品经济。关于发展商品经  相似文献   

13.
任何经济关系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人们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的改变。商品经济大潮,引起了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以从未有过的剧烈的变动。传统观念受到挑战,陈旧观念遭到抛弃,新意识勃发、涌动、渐趋成形。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探讨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问题,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有益的尝试。金刚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4月出版的《商品经济与道德建设》,正是这种探讨和尝试的可贵成果。通观全书,有如下优长:  相似文献   

14.
《管子》书反映的商品经济意识钩探王京龙大量的资料足以证明,先秦时期的齐国具有十分发达的工商业。齐国工商业的发达,反过来说明了先秦齐国的统治者们较早的注意到了商品经济问题.《管子》书是经春秋、战国,甚或更晚些时候形成的关于齐国的治国方略论集,书中集中反...  相似文献   

15.
龚学增新著《社会主义与宗教》一书,已于2003年6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研究社会主义与宗教相互关系这一重大课题的新成果。该书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立足社会主义与宗教的互动关系,选取了新角度,既从历史的纵向比较全面系统阐述了从空想社会主义与宗教的关系一直到我国提出“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史发展过程,又从横向的比较总结了前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宗教问题的历史教训,对社会主义与宗教相互关系史进行了比较清晰的梳理,表达了作者的新见解。 全书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结构比较严谨,层次清楚,材…  相似文献   

16.
正确认识商品经济的一般特性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商品经济的一般特性加强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现在流行的关于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必须加强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诠释,有一个共同思路和基本模式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也具有一切商品经济的共同特征和一般共性,由此就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必然造成某些...  相似文献   

17.
自从社会劳动划分为职业以来,就有职业道德。但自然经济职业道德不同于商品经济职业道德。不同的社会阶段,商品经济职业道德也互不相同,前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商品经济,但在社会经济成分中不占主要地位,跟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职业道德也有所不同。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职业道德又有自己的特异性。本文着重探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职业道德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职业道德特征的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我国不少理论工作者积极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辩证法问题,发表了许多饶有理论和实际意义的成果.甘肃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延涛.邓兆明合著的《中国社会主义辩证法》,便是这类研究成果中的一种.同时它又是迄今为止,笔者所见到的第一部从哲学方法论角度系统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专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认真探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的方法论经验,是本书最显著的特色.为此,作  相似文献   

19.
正赵敦华教授《马克思哲学要义》一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该书以文本研究为基础,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对马克思的启蒙哲学、批判哲学、政治哲学、实践哲学和唯物史观、辩证哲学以及《资本论》的逻辑结构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课题,作了深入浅出的研究和分析。该书以清晰、精细的文本分析和对根本问题及其复杂性的理论洞见见长,以其所关注的问题将全书分为"启蒙  相似文献   

20.
商品经济与商业道德进步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经济与商业道德进步剖析张松山自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经商领域出现了一些违反商业道德的现象,如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假药假酒等等,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建立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