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华民族文化出现复兴曙光之际,我们在当代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努力弘扬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对世界的独特贡献就在于它崇尚道德的精神,这是中华文化的真正"国粹"。当前文化建设的核心是重新反思我们近百年来受到的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着力弘扬中华文化的群体和他人价值导向、义以为上的道义追求、义务为本的责任意识、等差礼让的人际伦理、人心自律的主体精神,只有重新弘扬中华文化的这些核心价值观,才会为民族唤回灵魂,才会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凝聚力,才会为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粘合剂和调和液,真正重塑起我们的民族精神和国家精神。  相似文献   

2.
吕增奎  储诚喜 《学海》2003,3(3):51-54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存在两种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 ,一种是由卢卡奇开创的“主体主义”传统 ,反对第二国际的以经济原则为中心的客观主义和实践的机会主义 ,试图从马克思那里寻找革命的主体理论 ;另一种是以德拉·沃尔佩和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传统。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这种“科学主义”中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线索 ,其中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试图超越传统的认识论 ,力求在一种新的“认识论”层面上展开对马克思的创造性阐释。阿尔都塞既反对“客体主义” ,又反对“主体主义”这两种对马克思的解释模式 ,认为它们…  相似文献   

3.
在历史哲学层面,通过与英法自由主义的比较,马克思指认德国自由主义秉赋"观念论"特质,并揭橥德国自由主义"观念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成因。在实践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德国自由主义"观念论"崇尚一种"理论实践"形态,并依据"群众-精神"实践主体、"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实践结构、"改变世界-解释世界"实践功能等实践唯物主义逻辑,揭示德国自由主义"理论实践"的抽象性和狭隘性。在政治哲学层面,马克思认为德国自由主义"理论实践"的重要指向是对英法自由主义的批判,通过对青年黑格尔派"自由人"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所自诩的"自由主义批判"的批驳,马克思揭穿德国自由主义的错位历史观和保守政治观,彰显实践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自由是贯穿整个西方文化的价值目标,是主体之为主体的根据,它发展到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康德和马克思的自由观就宛如德国近代自由思想的两个点:康德自由概念的核心是自由意志,并且它是纯粹理性的唯一事实,但对它的证明始终是个问题;马克思对康德的"自由"进行了感性证明。  相似文献   

5.
在谈到“神灵观”的时候,必须注意这样一个现象,即事实与尺度的差距。所谓事实,指客观存在的世界各民族实有的各种神灵模式;所谓尺度,指研究者在研究神灵观时所采用的主观标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发展的路线不同,各民族的神灵模式实际有很大的差异。但对神灵问题进行科学的研究,是近代宗教学产生以后的事。而近代宗教学又是由西方学者站在基督教文化的背景上建立起来的。用基督教文化系统中的神灵观标准来衡量世界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歧杂多样的神灵模式,自然不可能完全契合。  相似文献   

6.
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对立及其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明 《心理学探新》2000,20(2):8-11
西方心理学中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由来已久,构成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史。两 种文化的冲突表现在心理学科学观、人性观、本体论和方法论四个方面,这种冲突造成了西方心理学目前的困境。作者认为,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冲突的存在揭示了大力发展理论心理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是心理学统一的前提,并对心理学的本土化有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近代认识论中的"感性确定性"批判及感性世界问题,构成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必要理论前提和思想路径。马克思对感性世界进行了存在论分析,区分出感性世界的不同存在层次,即感性直观、感性对象与感性活动,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科学实践观的感性世界观。马克思将特定认识论问题转化为社会历史存在论,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为拜物教批判、资本统治批判。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的感性世界观深化为一种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普遍物化结构的世界观,从而在理论范式、问题意识和思想视域层面超越了西方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宗教史研究视野中的"本土化""民族化"和"处境化"等概念,具体就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而论,就是意指"宗教中国化";中国宗教史当然是世界宗教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宗教史所历来证实的各大宗教传统的"本土化""民族化"和"处境化"共相,无疑意味着"宗教中国化"是符合这一普遍规律的。  相似文献   

9.
<正>吉林大学白刚、张荣艳著《"超越政治"还是"回归政治":马克思与阿伦特政治哲学比较》一书,于2015年12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哲学与政治的张力关系中,将马克思和阿伦特的政治哲学思想,放进"西方政治思想发展史"这一"纵向"和"当代西方政治哲学问题域"这一"横向"的"纵横交错"中进行了比较研究,集中阐释和回答了三个最为基本的问题:什么是政治哲学?什么是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什么是马克思的政治哲学?正是在对这三个  相似文献   

10.
福柯与马克思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我们的问题是:福柯如何对待马克思?作为一位西方思想的叛逆者和创造者,他努力把马克思从当时法国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文章主要以《监视与惩罚》为例阐述福柯如何扩展了《资本论》关于"协作"的思想,借此发展战术、战略、权力、革命、治理术等概念,从而形成其自己的学说。与此同时,我们尝试性运用基于边沁环视监狱的环视观分析这些概念。环视观可能从建筑空间、社会空间过渡到理论空间。这意味着一种"理论环视学"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民族的核心要素。文化与民族之间通过"传"与"承"两个并存、继起的环节实现有机的整合,促使文化在传承过程中呈现出稳定、延续、再生的特征,最终形成模式化发展。维吾尔人移居中亚已有百年的历史,探讨其文化传承场景及媒介,有益于加深对文化多样性和本土化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世界上,人们可以看见两种似乎不相关联的现象:一方面随着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和国际联系的加强,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距离正日益缩小,世界正缩小为所谓“地球村”;另一方面,随着传统价值的衰落和社会变化的加速,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出现了...  相似文献   

13.
贝尔特·布莱希特是20世纪影响世界剧坛的德国著名戏剧家,他所提出的"叙述体戏剧"理论,打破了原有影响西方戏剧2000多年的"戏剧性戏剧",是戏剧史上的一次伟大创新,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布莱希特吸收中国戏剧精华所形成的独特戏剧理论体系,反过来又对中国戏剧产生了重要影响,两者架起了互动的桥梁,然而在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的背景下,布莱希特间离理论与中国戏剧实质上是两种异质的艺术形式。这种共通性话语与异质化张力折射出文化传承中"理论旅行"的多姿生态。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全球化促进了不同国家与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过西方节日,尤其是圣诞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基于保护传统文化的思量,抵制"洋节"的行为在各地频频发生。通过分析"洋节热"现象的成因、中国式洋节的内涵和意义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以期在洋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找寻"平衡点",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在20世纪20年代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进行了积极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探索,其思想是对当时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人的主体性受到吞噬的积极抗争,其所开启的对人的生存状态的积极关切、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内涵的强调和对无产阶级意识和文化的重视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重点领域。同时,我们发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批判第二国际对唯物史观进行机械化、片面化理解上是积极的、正确的,但由此走上用黑格尔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同样是片面的;它们分析东西方社会发展的不同状况下无产阶级革命需要不同方式,进而主张通过高举人道主义和文化思想批判的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心主义解读;他们批判恩格斯、列宁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开启西方思想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分离解析、开启对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的"断裂"也是没有认清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内涵和真谛。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思想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为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近半个世纪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界对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批判中,布尔迪厄所提出的"象征性实践"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布尔迪厄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纳入活生生的"文化再生产"的象征性实践场域,在社会各种力量的张力关系网络中考察象征性实践的运作逻辑,由此指明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社会与个人、研究者与其研究对象等复杂因素之间的动态性多维度的相互牵制运动及其不断再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方法论上看,在目前西方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的宏观研究中,“世界体系”论是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这一流派虽已被介绍到我国,但迄今为止,我国学术界还缺乏对它的考察。本文拟就“世界体系”论产生的世界历史和思想文化前提,特别是它与马克思有关思想的关系,陈一管之见。笔者以为,加强这方面的考察对于推进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是有种益的。在本世纪以前,西方世界历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欧洲中心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西方的“全球历史观”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最终取代了“欧洲中心论”。从思想文化根源上看,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伊斯兰教在中国主要以民族为载体,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以人类学视角,从伊斯兰教这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命运,探讨中国文化的特性及伊斯兰教本土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结果,在当前所谓"伊斯兰与西方"式对立的语境中,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热潮渐退,这可能是由于本土化进程中移植性格与民族情结冲突、矛盾,导致本土化面临边际人格困境所致。从学科史的视角考察,心理学本土化运动是在文化自觉的背景下被动展开的,其边际人格困境的本质是主体意识的缺失。同时,文化多元化观念与全球化进程破坏了文化的时空意义,也割裂了文化的整体性,使得心理学本土化研究面临文化混搭、个体自觉的新常态。新困境、新常态呼唤心理学本土化主体意识的自觉,亟需转变现有的被动本土化处境以实现心理学本土化的自觉发展,即,本土自觉。  相似文献   

20.
"宗教中国化"可谓一个弥久且常新的重要课题。关于这一课题,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历史考察,本文基于现有的研究成果,力图展开义理探讨。在笔者看来,"宗教中国化"主要内含三重义理,即真正融入"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这里指出的"三重融入",其理论内涵就是国际学术界在全球化时代所深切关注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社会认同";就这"三个认同"的逻辑关系而论,"文化认同"又被视为"根本的认同"。因此,本文着眼于"宗教中国化"的三重义理,注重作为根本原则的"文化认同",致力于论证两个基本命题:"宗教中国化"既是符合世界宗教史的发展规律的,更是合乎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