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韩国伦理学会、中国伦理学会、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22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4年4月20日至24日在韩国城南市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举行。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58为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是中国伦理学会组织的历次赴韩参加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伦理学会、宁夏大学、宁夏伦理学会主办,宁夏大学政法学院承办的"全国民族伦理文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民族伦理学会民族伦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2011年8月22日至25日在宁夏银川召开,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15个民族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七十余篇。与会成员围绕大会主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10月23-25日,首届"台闽社会文化与伦理道德"两岸学术研讨会在金门举行。会议由台湾元智大学、金门技术学院主办,台湾中华伦理教育学会、中国孔学会和福建省伦理学会协办。来自两岸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围绕"台闽民间信仰与伦理文化"、"台闽文化传承与道德教育"、"两岸服务伦理建设"、"战地文化转型与两岸交流"等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2009年11月10日至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第五届青年论坛"于北京红栌山庄召开.来自所内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有22位青年学者在会上做重点发言.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正>一年一度的"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显示着当今国际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实力的不断壮大。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们,虽肤色不同、语言各异,但是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却都怀着共同的信念。论坛因此成为研究者们彼此对话、交流的盛会,而且一届比一届深入,一年比一年盛大。今年的论坛(第四届)又如期在英国切斯特城召开。四月的切城,春光明媚。切斯特大学早早地升起了中国的国旗,她以这一特殊的礼遇迎接远道来的中国学者。切城一向以古建筑保存完好著称。古罗马人入侵时留下的城堡、城墙,中世纪的大教堂,以及一幢幢黑白相间的英伦老式建筑都成为这座小城的美景,它们与城市主街道所展现的现代  相似文献   

6.
周广荣 《哲学动态》2012,(1):106-107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研究中心主办的"梵学与佛学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2-23日在苏州召开,本次会议得到苏州西园寺普仁方丈及诸寺众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来自北京、台湾、香港、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区近5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就中国当前梵学与佛学的研究、人才培养及未来发  相似文献   

7.
<正>"尊德性与道问学:纪念朱陆鹅湖之会84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7月21日至22日在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召开,此次会议由江西省2011朱子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中共上饶市委宣传部、中国书院学会及上饶师范学院朱子学研究所联合举办。来自海内外1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朱陆之学与书院文化两大主题开展相关学术交流。学者们尝试打破陈规,扩宽视野,交叉融合,拓广中国哲学乃至传统文化研究新领域。此次会议除采取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1998年11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美国太平洋地区发展与教育协会共同主办的“宗教·道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五洲大酒店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丹麦、意大利、印度、泰国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22位学者,和中国内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亚洲太平洋研究所、西亚非洲研究所、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联合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江苏省行政学院的30多位学术界同仁一起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1月8日~9日,"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暨纪念萧萐父先生冥诞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会议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暨国学院主办,来自国内外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学术报刊的代表五十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围绕"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和"萧萐父先生学术思想与生平"两个主题展开。学者们从"对20世纪中国哲学史前辈学者的研究"、"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诠释方法的讨论"、"哲学思想本身的元思考"以及"中国哲学史的专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4月21日至22日,由韩国伦理学会、中国伦理学会、韩国学中央研究院主办的"第22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在韩国召开,会议主题为"东西洋思想与伦理教育"①。来自中韩两国的百余位学者围绕东洋伦理、西洋伦理、东洋伦理与社会问题、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实践伦理与道德教育等问题展开了友好而热烈的讨论。现将会议概况略述如下。一、基调演讲开幕式后,中国伦理学会秘书长孙春晨教授、韩国伦理学会会长朴赞玖教授分别作了主题为"中  相似文献   

11.
<正>3月22日至23日,"首届佛教疑伪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举行。来自美国耶鲁大学、2014年巴克内尔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法国远东学院、日本创价大学、新加坡佛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单位的20多位学者参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10月18日,为庆祝中印建交70周年,由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主办的"国际玄奘论坛:文明互鉴与中印交流"学术会议在西安市及网络会议平台联合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的十位中国学者,及来自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加尔各答大学(University of Calcutta)、  相似文献   

13.
刘奋荣 《哲学动态》2002,(10):20-22
由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技哲学中心和山西大学哲学系共同主办的"全国现代逻辑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6月21日至25日在山西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位专家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2012年6月16日至18日,由中国伦理学会与中国青年伦理学会共同主办、井冈山大学与江西伦理学会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在井冈山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等几十个科研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在开幕式上作了关于"当前伦理学研究与青年伦理学家的学术使命"的主题发言.与会代表围绕"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精神"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斌 《哲学动态》2002,(9):26-28
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西方社会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文化思潮,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002年6月22日至23日,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武汉主办"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克莱蒙特大学、克里斯蒂安神学院、德鲁大学、柯里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国内外20多个学术机构及相关部门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并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现将此次大会的主要论题及观点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4月18~22日,中国伦理学会与韩国伦理学会联合举办的"第23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大会"在云南省丽江市举行。来自中国伦理学会和韩国伦理学会的三百多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道德教育与社会伦理",与会学者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一、传统伦理思想与现代道德建设韩国釜山教育大学金世营教授分析了出自8世纪中国禅师赵州《赵州录》中的"六六三十六"的哲  相似文献   

17.
由卡塔尔国大学教法与研究学院举办的第五届多哈宗教对话会议,于2007年5月7日至9日在首都多哈举行。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多名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学者代表出席了本次对话会议。中国伊斯  相似文献   

18.
蒋红雨 《哲学动态》2012,(4):111-112
2011年7月14-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与文化研究室、黑龙江大学联合主办,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承办的"第八届文化哲学论坛"在哈尔滨举行。来自国内多所学术研究机构、高校及数十家期刊杂志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大会主题就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问题、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主要问题、文化哲学与实践哲学关系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相似文献   

19.
第12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6月21日至22日在韩国仁川大学召开.中国伦理学会代表团由21人组成,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王伟教授担任团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肖群忠教授担任秘书长.日本学者藤原素子、新加坡学者王永炳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正>2015年4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课题组承办的"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优秀家风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举行。来自中国大陆以及韩国、德国、日本和港澳台地区的97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5篇。会议采用大会主题发言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