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光训主教访谈录□丁光训主教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韩松摄)●1997年1月3日,本刊记者在中国基督教第六届全国会议期间采访了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名誉会长丁光训主教。丁主教就中国基督教两会领导班子新老更替、基督教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6,(2)
正召开纪念丁主教诞辰100周年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2015年9月,基督教全国两会在北京举办纪念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活动暨第二次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来自政界、学界、教界以及港澳台地区和欧美、澳洲的代表共170余人参加。研讨会回顾了丁光训主教一生的经历及其对中国基督教的伟大贡献,明确了基督教中国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探讨了基督教中  相似文献   

3.
丁光训主教是中国基督教的著名领袖,是爱国爱教的楷模。丁主教一直为中国基督教的健康发展不懈努力,提出了"宇宙的基督"、"上帝就是爱",以及"和好共生"的神学思想。本文旨在通过阐述丁光训主教的神学思想,总结这些宝贵的思想对基督教中国化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4,(12):20-21
丁光训主教说:中国基督教应向教会化、年轻化、神学化发展。 中国教会产生主教的问题,已经是进展到实质性的阶段,我也是协商一员,我很愿意中国基督教两会加强教会性。现在计划中国教会产生主教,这样可以使中国基督教更具备教会性。我希望将来中国教会产生的主教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的责任,即对教会负责,同时也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开创中国教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闭幕词     
罗冠宗 《天风》1997,(2):22-24
丁主教及各位前辈、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朋友: 感谢神的带领。我们近3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督教代表,在首都北京举行第六届全国会议。这是中国基督教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迎接新世纪的一次盛会。 我们的会议是从1996年12月29日开始的,丁光训主教在开幕式上的祝词。  相似文献   

6.
闭幕词     
丁主教及各位前辈、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各位朋友: 感谢神的带领。我们近3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基督教代表,在首都北京举行第六届全国会议。这是中国基督教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迎接新世纪的一次盛会。 我们的会议是从1996年12月29日开始的,丁光训主教在开幕式上的祝词,表达了老一辈教会领袖对  相似文献   

7.
陈丰盛 《天风》2018,(6):63-63
1988年6月26日,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在沐恩堂为孙彦理、沈以藩举行主教祝圣典礼,这是中国基督教自1958年实行联合礼拜之后首次举行的主教祝圣典礼。祝圣典礼由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王神荫主教主礼并劝勉,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丁光训主教讲道,参与按手的有王神荫、丁光训、薛平西、毛克忠四位主教与戚庆才、吴高梓、殷继增三位牧师。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丁光训主教(英文名:K·H·Ting)的《丁光训文集》的翻译文。我想(我认为),这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49年)中国大陆教会所著的神学书籍中,在韩国正式介绍的第一本书。 丁光训主教在过去的40年间,领导了中国教会。一直为建立符合中国人民心性和历史的神学(中国本色化神学)而奋斗。丁光训主教是基督教学生运动家、神学家、牧会者,又是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领袖,  相似文献   

9.
周宁 《天风》2008,(23):15-17
尊敬的丁光训主教,朋友们、同志们:今天,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在南京隆重举行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纪念大会,这是中国基督教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宗教界的一件大事。首先,我谨代表中央统战部二局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积极倡导和推动神学思想建设的丁光训主教等基督教界老一辈  相似文献   

10.
2002年8月19-23日,中国基督教神学院校神学思想建设座谈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全国18所神学院校的院长、校长及有关同工近40余人参加了座谈。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名誉主席、会长、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推进小组组长丁光训主教,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04,(12):F002-F002
德国基督教代表力访问全全两会应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邀请,2004年10月15日,以德国福音教会联合会主席胡柏主教为团长的德国基督教代表团一行访问全国两会。图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季剑虹长老、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洁牧师与德国胡柏主教互换礼物。(详见本期报道)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创建,以及宗教号中国当代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受到中国星舀教养、宗教并和知识养的睾遍关注。了主教这部文集的出版,M我们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和找寻这些问题和找寻理想的解答提供了重要后边和思路。我们从事宗教研究尤真是基督教研究的学者,对这本文集的出版感到非常高兴,对能够系统读到了主教的真知灼见也感到棍外兴秦。从学术探究的角度采蕾,基督教因其在华传播上的特殊经历而使真“中国化”Z路走得极为艰辛。基督教在中国到中国星自教的发展,标志着基督教的音世性导地方性即本主性的有机结台…  相似文献   

13.
论点摘编     
中国基督教要有自已的神学 3月27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两会”名誉主席、名誉会长丁光训主教在“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推进小组”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基督教要健康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神学。中国基督徒应该始终与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这是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5,(11)
<正>尊敬的俞正声主席,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纪念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缅怀他一生的光辉事迹和突出贡献,学习他为国家和人民事业、为中国基督教发展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风范。全国政协办公厅、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国基督教两会、中共江苏省委同志的发言,从不同侧面追思了丁光训主教的事迹,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之情。丁光训主教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著名的社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创建,以及宗教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受到中国基督教界、宗教界和知识界的普遍关注。丁主教这部文集的出版,对我们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和找寻理想的解答提供了重要启迪和思路。因此,我们作为从事宗教研究尤其是基督教研究的学者,对于这本文集的出版感到非常高兴,对能够系统读到丁主教的真知灼见亦感到格外兴奋。 从学术探究的角度来看,基督教因其在华传播上的特殊经历而使其“中国化”之路走得极为艰辛。从基督教在中国到中国基督教的发展,乃标志着基督教的普世性与地方性即本土性的有机结合,也就是中国教会所追求的“本色化”及其“处境化神学”所要形成的中国特色。为了这一目标,中国教会的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8,(23):F0002-F0002
中国基督教两会于2008年11月11日至13日,在南京举行"中国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十周年纪念大会"暨"神学思想建设与讲台信息"研讨会。中国基督教两会全体委员、特邀嘉宾共200多人出席了会议。丁光训主教亲临会场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7.
文革 《中国宗教》2014,(9):34-35
丁光训主教是中国基督教著名的领袖和神学家,他对基督教的中国化和社会化做出了自己独到的神学反思。他的社会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教会在社会中的自我理解,具体涉及到建设中的中国后宗派基督教的民族性身份和教会性身份问题。首先来看中国基督教的民族性身份问题。  相似文献   

18.
晓望 《天风》2005,(1):15-15
应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邀请,芬兰教会代表团一行11人在芬兰圣经公会主席,芬兰信义会赫尔辛基教区主教Ilkka Kantola为团长的带领下,于2004年11月25日访问全国两会及参观新会所,本刊记者专访了Ilkka Kantola主教--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中国基督教神学的创建,以及宗教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受到中国基督教界、宗教界和知识界的普遍关注。丁主教这部文集的出版,对我们深入探究这些问题和找寻这些问题理想的解答提供了重要启迪和思路。我们从事宗教研究尤其是基督教研究的学...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8,(4):57-57
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自治、自养、自传”为特征的“三自爱国运动”开启了基督教中国化的新篇章。以丁光训主教为代表的基督教界践行基督教中国化,其初衷就是要让基督教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基督教中国化的历程不是简单的基督教加中国的机械运算,而是一个融入和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