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没能产生自己的近代科学,导致近三百年来的落后,这已成为如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次文化讨论中,不少文章由此追溯到思维方式问题,思维方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文化。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究竟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类型,造成了哪些影响等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探索和争论的热门话题。思维方式问题涉及甚广,其中最主要的是辩证思维与形式逻辑思维方面的问题。总的来  相似文献   

2.
韩德信 《管子学刊》2007,(3):72-76,97
思维形式是深藏于民族文化底层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对人们的行为方式起支配作用的文化现象。文化的差异,却又使思维形式存在着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和相对稳定性。笔者认为,探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如何融入当代社会的关键一环。更重要的是,在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过程中,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转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经学思维方式,它通过"原道""征圣""宗经"等方式,采取"假托"和对历史进行察微、褒贬等手法,将孔子王化、实史文化、文史经化,阐发了对现实政治、伦理等实然行为的应然之理,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建构王道大一统政治哲学的目的,形成了宗教、政治、教化三位一体的独特政治文化。运用经学思维方式对什么是好的政治(政治善)的思考,充分体现了政治伦理合一的传统哲学的特性。这一特性在汉代公羊学家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是探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4.
西方逻辑东渐与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哲学的变革 ,尤其是思维方式的变革为逻辑学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哲学基础。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批判、变革以及将西方科学思维运用于中国思想领域的研究进行的。进而形成中国近代思维方式的两种形式 ,即“全盘西化”和“中体西用”思维 ,二者各执一端 ,均是一种形而上学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都不适合逻辑学的发展 ,逻辑学的发展需要一种中西融通式思维。  相似文献   

5.
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也可以说,某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是某种文化传统的凝结,它将它的文化母体的素质固定下来,而又反过来规范着、强化着这些素质。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思维方式带着神学的、富于幻想的色彩。但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产儿和一条支脉,它的思维方式在主要的方面与一般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致的。因此,探究道教的思维方式,不仅对于道教研究本身,而且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思维方式的特点,都是不无裨益的。本文只从道教徒建立其教义、指导其方术的若干文献着手,探讨其思维方式,并由之略探其与一般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原始思维”概念的语义界定思维 所谓原始思维,实际上只是思维的一个特殊方面,因而,对原始思维这个概念的理解和界定,还应从对思维概念的理解和界定入手。什么是思维?对此,可以有不同角度的不同回答。(一)从行为科学角度来看,思维是一种“认知行为,即我们回忆或操纵代表物体和事件的意象或观念的符号行为。”(高登森(R.M.Goldenson)主编:《人类行为百科全书》第2卷,纽约,1970年英文版,第1312页)  相似文献   

7.
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动,中国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大变革。毛泽东在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中,建立了丰功伟绩,这是人所共知的。在中国思维方式的大变革中,毛泽东也作出了最伟大的贡献。他结合中国革命的实践,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思维为指导,对中国思维方式进行了变革和改造,把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与中国优良思维传统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维方式中国化和中国思维方式现代化。本文拟就毛泽东与中国思维方式的变革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以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8.
“象思维”与原创性论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在反思上世纪初到如今的中国文化发展时, 首先感到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何才能正确领会和诠释中国先贤的经典并接受其启迪?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降, 随着西学东渐, 理性的逻辑的概念思维方式及其话语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话语, 并成为主流。自此, 中国传统经典就开始了用西方这种思维方式及其话语加以领会和诠释的过程, 并且一直到今天。现在要问: 中国传统经典是用怎样的思维方式创造和写出来的? 显然, 不是用西方的思维方式而是借助另一种思维方式。既然如此, 那么要问: 用西方思维方式及其话语领会和诠释中国传统经典, …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中旬,由国家古籍出版规划小组、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和山东大学于青岛联合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学术讨论会,SO余名学者与会。会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心议题之一。一、如何界定中国传统文化第~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教或儒道互补为主干。因为纵观中国历史,尽管多次改朝换代,儒教基本上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儒家伦理是整个传统.文化网络的核心层。其他各种民问世俗文化则以“异端”形式存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亚文化体系。还有人认为,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本体论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探讨已经成为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这确实是一项返本开新式的工作 ,将对今后的整个哲学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 ,在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和语境中讨论问题 ,一个严重的不足是对所论及的基本概念缺乏深入的分析和严格的界定。在对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研究中 ,同样存在着这种情况。为了实质性地推进这方面的研究 ,有必要对这一讨论必定会涉及到的下面这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做出明确的界定。本文尝试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 ,以求教于学界同仁。形而上学 ,还是知性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有人也许会问 :讨论本体论…  相似文献   

11.
论取象思维方式──易学文化精神及其现代价值讨论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象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这种思维方式是指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物象,以想象为媒介,直接比附推论出一个抽象事理的思维方法。它发展形成于《易经》,其本质是一种比附推论的逻辑方法,与整体思维互补并具有模糊性等特点。这种思维方式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顿悟思维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取象思维方式是易学文化精神在现代思维方式中极具价值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编后话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开展了关于思维方式问题的讨论。目前,这场讨论已涉及到对我们民族思维方式发展历程的深刻的反省。从本期关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讨论会的报导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多数论者断定,中国传统哲学所体现的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直觉性,整体性和素朴的辩证性的阶段。这种  相似文献   

13.
在近代百年的文化论争中,论战的各方都在哲学思维层面接受社会有机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把社会各组成部分看作是紧密联系和不可分离的,正是这个理论教条使时人看不清楚传统文化在工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工业化之弊的解毒剂,这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最重要的价值。由于思想家没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点化,使中国工业化的思想资源严重缺乏,这使中国失去一个和谐发展的机会。当务之急是破除社会有机思维方式的理论教条,并对传统文化进行点化,从而使中国走出一条与西方社会不同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这是百年文化论争的最后解决。  相似文献   

14.
《周易》: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源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源头。其所奠定的天人合一、阴阳和谐、隐喻象征、直觉体悟等思维方式开启了中国美学的东方传统,成为中国传统美学思维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没有导致(或产生)由物理学所代表的现代自然科学,这一事实本身就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尽管历史上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促成现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呢?本文打算证明中国的语言,尤其是古代的书写文字是中国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将通过探讨中国语言和综合思维方式、哲学、科学以及政治的关系,来完成上述证明。 一、中国语言与综合思维方式 文化是思想活动的产物。因此,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不可能不受其思维方式的影响,而思维方式又不可能不受思维外壳─…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中蕴含着丰富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家国一体"的传统思维方式倡导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一体化;"一多相容"的传统思维方式坚持一元性与兼容性相结合;"循序渐进"的传统思维方式重视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知行合一"的传统思维方式强调"培育"和"践行"相统一。这对于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思维加以分类,我们首先需要扼要地对思维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思维的基本要素做一些说明。思维无疑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界。关于思维,无论是传统的哲学和逻辑学(含名学和因明学),还是后起的语言学、心理学、脑生理学以及符号学、信息论、控制论和思维学等  相似文献   

18.
天才的见解是如何产生的?创造出《蒙娜·丽莎》和相对论的思维方式有哪些共同之处?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达尔文、毕加索、米开朗琪罗、伽利略、弗洛伊德和莫扎特这样的天才们的思维方式有哪些特点?我们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些什么?  创造性思维与复制性思维  我们的思维方式通常是复制性的,也就是说,以过去遇到的相似问题为基础。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这样想:“我在生活、教育及工作中学到的知识是怎样教我解决这个问题的?”然后,我们就会选择出以经验为基础的最有希望的方法,排除其他一切方法,并且沿着这个明确界定的方…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千年来,学术界对思维方式和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研究颇为重视,相继推出了多部有关这方面研究成果的著怍,宋德宣、陈弢同志合著的《中日思维方式演变比较研究》一书,则是一部研究中日思维方式异同的力作,它的问世,填补了比较研究思想方式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浅论《周易》思维方式的诗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性思维不具有清晰的、严格的逻辑形式,它是一种与知性思维异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核心特征即是整体性、不确定性以及意象性。《周易》的思维方式典型地具有诗性特点,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使之具有了不同于西方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