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导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层出不穷.目前迫切需要制定一套能够适应中国现实和发展的人工生殖技术伦理原则,以指导立法、引导社会舆论,并最终促进该技术的健康发展.通过人工生殖技术伦理的哲学、历史传统、宗教、社会制度等多学科渊源的考察,给正确、有效的伦理原则的确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关于辅助生殖技术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生物医学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使人类的自然生殖繁衍变成了一种可由技术干预和控制的过程.理性地审视辅助生殖技术,必须重视它的双面效应,切实履行知情同意原则,正确对待"人造"多胞胎,防止利用辅助生殖技术犯罪.  相似文献   

3.
从严峻的人口形势和生育方式的现状论述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恶性膨胀是人类转入可持续发展轨道的首要条件,生殖调节成为生殖健康的核心问题,提出改进生育方式是21世纪的医学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相似文献   

4.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给不孕不育症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自然生殖过程,同时也为医务工作人员在实施该项技术的过程中增添了新的伦理困惑.通过比较研究,拟从伦理法规制定机构、单一精子供应上限、精子库精源、受者范围、捐献目的、捐献方式等对中美两国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方面伦理规范的差异进行阐述,为我国提高此项技术的伦理审查能力、增强政策研究、保证伦理监督的公平和客观提供科学合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人工生殖技术触及到人类生命、人权问题的议题,须理性反思其发展结果是否侵害到人性的尊严及人权等可能性,面对生命本身的权利问题,构筑生命伦理观念,必须回溯探究人的尊严及生命权等人性最原始最基本的价值.提供人类在未采社会发展中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的理由,因为生殖技术的伦理与法律规范的作用与干预将使这些行为变成可能.  相似文献   

6.
建立在人格权基础上的生育权理论无法解决辅助生育权的基本问题.辅助生育权是人工生殖技术催生的新型权利,其理论基石是夫妻身份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以治疗不孕症为惟一目的.辅助生育权专属于夫妻共同体,是生育权的延伸,是不孕症夫妇生育权的医学实现.  相似文献   

7.
关于人类克隆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8年来人们反对生殖性克隆人的主要理由,分析了反对人类生殖性克隆及支持治疗性克隆的理由的合理性,揭示了克隆人争论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此项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伴随着出现了各种诊疗及伦理问题.探讨对不孕症夫妇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关怀与策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过程中的诊疗策略及其引起的伦理及相关法律等问题,认为在实施此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更规范、合理和人性化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人工生殖技术伦理的多学科渊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导致的伦理和法律问题层出不穷。目前迫切需要制定一套能够适应中国现实和发展的人工生殖技术伦理原则,以指导立法、引导社会舆论,并最终促进该技术的健康发展。通过人工生殖技术伦理的哲学、历史传统、宗教、社会制度等多学科渊源的考察,给正确、有效的伦理原则的确立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的特征及意义,采用类比法、逻辑法进行研究,归纳概括出该<原则>五方面特点,认为该<原则>是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调控规范化建设的重大发展,对提升我国该技术领域的伦理水平,促进该技术健康实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实施为该技术的运用带来伦理管理的新课题.分别阐述辅助生殖技术中伦理监督的重要意义、重点与难点,对我院具体管理工作与实践探索作了介绍,并对该技术伦理监督管理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案例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生殖技术虽然给无数个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给人类传统的伦理观念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它的滥用还可能给人类造成灾难。通过对由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7个典型案例的伦理分析和研究,来进一步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人工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传统的自然生殖方式、社会观念和法律制度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异质人工授精主要解决男性不育的问题.这种生殖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使传统的亲子观念受到冲击.通过对人工授精中供精和受精当事人的资格,以及异质人工授精子女的法律地位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回顾人类精子冷冻保存方法的历史,分别比较分析精液保存的常规冷冻法、玻璃化冷冻法和冷冻干燥保存法的特点和前景.认为人类精子冷冻保存方法是低温生物学与辅助生殖技术相互发展和基础理论研究与临床应用相互作用的结果,简便可靠的冷冻保存方法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01年,人类生殖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美国科学家研制的一种电脑控制芯片,可以使受精和胚胎发育的早期过程在一个芯片内完成;中国科学院通过探索与精子成熟相关的功能基因,寻找到一种调控生育的“基因钥匙”,澳大利亚科学家发明的“单亲无精生殖技术”,使女人生孩子可以不要男人的“贡献”等等。  相似文献   

16.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是医学伦理机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特定的职责、功能和作用。与国际上医疗机构很早就普遍建立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并全面开展活动的历史相比 ,我国医疗机构辅助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委员会 )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 ,活动亦不规范。而我国人类辅助生殖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正急切呼唤规范和加强委员会的活动 ,但有关配套的规范性文件一时还未来得及出台。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委员会的活动 ,迫切需要根据 2 0 0 1年卫生部发布的《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7.
古人云:“食色,性也。”性活动与饮食、睡眠一样,都是比较高等的动物之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生理本能。通过性活动的生殖功能,物种得以延续,而人类的种族同样也得到了繁衍,人类社会也才得以绵延和发展。但是,人类性活动的特征已经与其他动物有了非常本质的区别,因为它受到社会化过程的重大作用和影响,已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个体的生殖活动,而是在人类繁衍本能所驱动下的一种复杂的、带有强烈心理色彩的、具有多种社会效应和社会功能的人类的基本活动。也就是说,人类的性活动已不单纯是为了生殖和繁衍后代为目的动物性的本能活动,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人类精子库主要用于解决不孕不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男性不育的难题,拓展了生殖医学及发育生物学领域,为许多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具有广泛的科学及社会学意义.但是,冷冻精子的使用所涉及的医学、人文、法律、伦理、道德等问题已成为严肃的值得深思熟虑的社会问题.如不加以规范和管理,必将对人类及整个社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9.
生殖性复制与医疗性复制之伦理区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对生殖性复制持否定态度是一致的,但对医疗性复制却存在激烈的争论.争论主要涉及人类胚胎的来源、胚胎的地位,以及胚胎干细胞成果应用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性语境中,对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医学现代性危机进行反思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而言,辅助生殖技术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深刻地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内在的冲突与矛盾.基于传统儒家文化的视角,寻求现代生命技术与传统儒家文化之间相互冲突、交汇、融合、嵌入的对接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战机制,从而进一步探讨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绵延不断的相互作用,深入挖掘传统中蕴含的现代性因素,现代性中间的传统,以更为开放包容的心灵,重视传统与现代性的结合,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