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6,(6):48-53
我国乡村环境正面临着治理困境,因为,现行的由政府主导的治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乡村环境发展的需要。乡村环境治理需要强化公众参与和协同合作,这就要求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目前,我国乡村环境治理正面临着社会资本式微的境况,一方面表现为乡村传统社会资本的衰减,另一方面表现为乡村现代社会资本的微弱。因此,乡村环境治理必须强化培植乡村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2.
江鸟 《天风》2010,(12):62-65
<正>今年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先生(1890-1990)诞辰120周年,开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工作90周年,同时也是他逝世20周年,作为教育界的一代伟人,他立志一生不做官,不发财,将终身献给劳苦大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能有如此的力量在推动着他一生只为一件事奋斗,那就是立志乡村建设,推广平民教育。如今,他  相似文献   

3.
赵珂 《美与时代》2023,(1):91-94
近些年,在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之后,我国的乡村旅游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繁荣,资源配置不合理、品牌建设缺失、文化内涵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所引发的各乡村旅游地空间竞合现象不断涌现,旅游地之间的近邻正负效应同时存在。针对此现象,从旅游地空间竞合理念出发,分析乡村旅游地空间竞合关系发展现状及原因,并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以期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助力文旅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正乡村如一位从冬季走进夏天的行者,走着走着,就剩下一些薄衣单衫了。原本那厚重的妆容,随着时间的流去,一点点剥蚀,以至附着在上面的情和事,成了恍惚的记忆。就拿炊烟说吧,自人类用火始,就伴随着乡村走过几千年吧,不知从什么时候飘着飘着,就与乡村走散了。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炊烟是每个乡村的一道特有的风景。那鳞次栉比的粉墙黛瓦之间,缕缕炊烟起,暮色如笼纱,鸡进窝棚,黄犬归家,一切都是那么静谧安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现代化所实现的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体制、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转变,在根本上,更是社会价值观念的嬗变。由之,中国乡土伦理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最终实现。社会转型期乡村伦理问题的研究,理应是伦理学关注当下社会、反思当代伦理问题的重要课题,然则,在伦理学的学科视域中,对乡村伦理进行理论思考与实证研究的论著并不多见,甚或说在某  相似文献   

6.
乡村胎记     
正总有一些什么,会成为一个乡村的标志,让这个乡村很明显与其他村子区别开来,让一个离开村庄多年的人有一天归来后,还能一下子认出故乡来。这个标志,就是乡村的胎记。能成为一个乡村胎记的,可以是一棵树。不会是杨树,杨树太浮躁了,一点儿也沉不住气,急急火火往上蹿,总想着比别的树高一些,再高一些。风一来,还哗啦啦为自己鼓掌。可以是柏树、松树,或者是槐树。这都是安静的树。它们扎根大地,俯望众生,身上浸染着人间烟火气。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中国农村正逐步回归人们的视野。艺术家通过在地实践开展乡村艺术实践活动推动乡村发展,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艺术介入乡村议题由来已久,艺术家与乡村的情缘并非偶然。分析当前乡村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从艺术家的乡村艺术实践角度出发,研究其在乡村产业、文化、人才和生态四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晚清时期,中国乡村公共道德生活基本延续着传统格局.晚清中国乡村传统公共道德生活格局存在着许多历史的局限性,但沉淀着中国千百年古老的道德文明精华,是近代化公共道德生活在中国乡村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点.  相似文献   

9.
<正>建设美好家园,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又全面的发展,始终是我国各族人民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我国已经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并且正朝着“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不断地奋进。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努力构建和谐美丽的乡村,以和谐思想为引领,以之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升级。一、中国古代“和谐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思想”的根1.“和为贵”思想。  相似文献   

10.
谢永梅  罗兴佐 《学海》2002,(2):92-96
村民自治作为一项新的乡村治理制度在乡村社会的贯彻与实施 ,引发了乡村关系的变化与调整。然而 ,由于《村组法》遭遇村庄基础的不同 ,使现实的乡村关系颇具复杂性。本文所反映的则是 ,在现实的乡村关系中 ,不仅存在着乡政权对村庄选举与治理的主动介入 ,还包含着村庄对乡政权的主动依赖。由此 ,建构一种乡村关系类型的分析框架便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乡村与城镇作为两种不同形态的存在,立于自然之间,乡村远离城市,大城市的繁华喧嚣映衬着乡村的朴质宁静。近年来,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的提出让村落重回大众的视野,乡村旅游、民宿度假更推动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革新。全新的村落景观在大时代的背景下,逐渐变得清新美丽,以全新的面貌接受着所有人的注目。村落景观又是改善乡村环境和获得有效生态环境效益的必备因素,亦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优质的乡村景观改善了人居环境与村落空间,调和了自然与人文景观,拓展了现代人的活动形式,休闲、娱乐、康养、度假等旅游功能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2.
性情小语     
乡村乡村,古朴、清新,是文人墨客灵感的发源地。那里代表着自然、代表着本性、代表着希望。我向往村庄,因为它与我的灵魂最接近。我渴望走进村庄,犹如渴望自己的心灵得到解救。乡村里,朴实的农民、空阔的田野、成群的牛羊、古老的树林、洁白的棉花,那就是一首首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现实中的乡村关系常常与成文法律规范存在着种种背离现象,严重制约着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和乡镇职能的有效履行。造成乡村关系出现背离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只有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的设计,寻找依法行政和村民自治的统一,才是正确处理乡村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正童年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老家门口的那口老井。井台呈四方形,圆圆的井口周围清一色的青石砌就。井水,永远那么清澈、明亮,波纹荡漾,银光闪耀。老井总是"吱呀吱呀"唱着一首动听的歌谣,应和着乡村中的鸡鸣狗吠,构成一曲优美的乡间交响曲。乡村人家都备有水缸,往往每天早上去挑水,将水缸里  相似文献   

15.
<正>王露璐著《新乡土伦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乡村伦理问题研究》于2016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典型意义上的"乡土社会",今天,乡村仍然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生活的根基所在。因此,回归"乡土"、面向乡村,是中国伦理学实践性乃至生命力的重要源泉。该书从转型期中国乡村伦理的"问题"出发,立足于对"什么问题"、"问题何以产生"、"问题如何解决"的思考和分析,较为深人地探讨了转型期中国乡村伦理的若干热点问题,如乡村伦理共同体的式微与重建、农民行为选择的伦理冲突与化解、乡村分配伦理问题、人际信任问题、道  相似文献   

16.
现代乡村家庭伦理建设不仅关系家庭和谐和个体幸福,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调查显示:乡村家庭伦理状况总体良好;乡村婚恋伦理多元并存;乡村亲子伦理失衡;乡村家庭道德教育实践乏力;乡村性伦理开放宽容和乡村生育伦理新旧交织。影响当代乡村家庭伦理的主要原因是乡村家庭财富重心和话语权转移;社会道德调控力量弱化;部分村民自身道德素质低下等。加强乡村婚姻家庭伦理制度化建设,推行"德治"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加强教育培训以提升村民道德自律能力是改善乡村家庭伦理的基本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要有物质支持,更需要文化保障。乡村文化是不可忽视的软实力,凝聚着乡村人的希望和寄托,所以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灵魂皈依,能够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精神引领和资源凝聚。针对目前乡村文化面临的困境,我们应当多措并举,找到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乡村经济发展迅速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振兴,为人们体验乡村自然风情提供了便利。随着京津冀旅游一体化的推进,国家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也不断出台,为各地的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新的时机,其中蓟州区也在这大环境下加快发展当地旅游。蓟州区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独好,为了扩大本地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广阔的旅游前景,依靠着自身的优越条件开发建设了乡村旅馆旅游。旅馆作为游客到达乡村景点后的暂居地,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会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本地的认可度。研究以天津蓟州区乡村旅馆为调研对象,分析现有问题,进而研究适宜于蓟州区乡村小型极限度假屋的设计方案,以便为游客提供更加人性化和悦目的栖息之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机构成,有利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文章对乡村文化建设内涵进行阐述,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并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进行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20.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的建设,使乡村景观规划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乡村景观规划不是传统意义上仅仅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表象的设计,而应该建立在保护与发展并行的基础上通过对景观要素的整体控制,为乡村发展提供方向,通过对乡村各要素的分析总结,实现乡村土地及水资源有效利用和自然景观合理开发与保护,引导新农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