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分析神经根沉降征对于腰椎管狭窄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回顾性研究自2013年9月~2015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检测神经根沉降征阳性及阴性患者术前及术后ODI评分、VAS评分,术后Macnab疗效评定,比较两组间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疗效是否有差异。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术前及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ODI评分及Macnab疗效评定统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阳性神经根沉降征的腰椎管狭窄患者较阴性组预后预测价值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探讨胃早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及内镜治疗前后的变化和意义。185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的患者以及同时期胃镜检查阴性者90例、非萎缩性胃炎患者178例、萎缩性胃炎患者67例、胃溃疡患者46例进入到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各组相比,早癌内镜治疗组患者血清PGⅠ和PGR(PGⅠ和PGⅡ的比值)显著降低。早癌内镜治疗组患者术后30天和90天的PGⅠ和PGR数值显著升高、PGⅡ数值显著降低。早癌内镜治疗组患者按照男女性别分组计算得出的术前、术后30天、术后90天PGⅠ、PGⅡ、PGR的数值,两组间各数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因此,PGⅠ和PGR可以用作胃早癌人群的筛查。胃早癌内镜治疗术后PG和PGR的数值随访可在预防监测胃癌有无复发上发挥作用,并可间接评价EMR和ESD内镜下治疗的有效性。PG和PGR作为胃早癌人群的筛查以及术后预防和监测指标,并不受性别影响。  相似文献   

3.
评价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干预作用。将50例于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干预4天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天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PA、总蛋白(TP)、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运铁蛋白(T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手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结合低能量肠外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对比脊柱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开放与微创治疗的疗效。选择脊柱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患者30例,分别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TOPS)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MIPPS)两种手术方式进行修复,比较两种术式对相关组织的破坏及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VAS评分比较,微创组(MIPPS)低于开放组(TO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比值、椎间隙高度、矢状面Cobb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ODI评分,微创组(MIPPS)低于开放组(TO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近期疗效相当,MIPPS创伤轻,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功能障碍低,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调查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干预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膀胱癌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术后3个月采用膀胱癌特异性量表(FACT-BL),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数据收集。结果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FACT-BL平均得分为(94.33±8.31)分,SSRS平均得分为(33.70±4.42)分,不同手术方式躯体状况(PWB),社会/家庭状况(FWB),FACT-BL 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P<0.05)。手术方式与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实时观察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6.
评价经肛24#留置导尿管置入治疗梗阻性直肠癌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选取笔者所在医院40例急性梗阻性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1例对照组选择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19例研究组采用经肛24#留置导尿管置入治疗。两组患者操作成功率为100%(40/40)。两组置管后3天所有患者腹痛、腹胀明显缓解,并腹围和肠管最大直径明显小于置管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5%(38/40)患者置管后3天7天成功施行I期根治性手术;比较两组间手术疗效,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留置导尿管置入治疗梗阻性直肠癌的操作技术安全、可行,且其手段是治疗梗阻性直肠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血浆皮质醇的影响。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D组(0.5μg/kg/h泵注Dex至手术结束前30min)和对照组(C组)(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方法同D组),术前1d(T_0),术后1d(T_1),术后3d(T_2),术后5d(T_3),术后7d(T_4)进行MMSE评分并测定血浆皮质醇浓度。与T0比较,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T_1、T_2和T_3时均下降,且D组显著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皮质醇浓度在T_1、T_2、T_3时明显升高(P0.05),且D组显著低于C组(P0.05)。Dex降低老年患者POCD发生率可能与其降低应激反应时血浆皮质醇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共同决策模式"在ICU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分析178例ICU危重症患者医患沟通相关的临床调查数据,其中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患沟通,另外89例(干预组)采用"医患共同决策"。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家属沟通满意度良好,ICU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患者家属焦虑抑郁评分、ICU内临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90天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ICU危重症患者采用"共同决策"可以使患者、医院、社会获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比较雷替曲塞与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分析。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2例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雷替曲塞和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观察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有效率接近,无统计学差异。A、B组疾病进展时间分别是7.5个月和5....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分析保乳术和根治术的治疗成本和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从2002年1月~2005年6月湘雅医院乳腺科的乳腺癌资料库中,随机抽取64例I~II期乳腺癌分为保乳治疗组(A组,32例)和根治术组(B组,32例),并随访。结果显示,A、B两组全部药品费用分别平均为32474.11±16126.00元、35107.30±19352.71元,总费用平均为53959.64±22033.28元、53382.10±24042.87元。两组药品费和总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556、0.921)。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两组病例均无局部复发。A、B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25%、9.38%,两组无明显差异(P=0.64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A、B组生存率分别为96.88%、93.7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4566)。保乳术患者对残乳的满意率为90.61%,认为保留了乳房后其对家庭和社会生活仍充满自信的分别占75%和87.5%;相反,根治术者仅占28.13%和40.63%;A、B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00)。由此得出结论,保乳术和根治/改良根治术两种治疗方法对I~II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差异,成本亦无明显区别,而保乳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家庭、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脊柱后路手术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60例行脊柱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后镇痛分别给予布托啡诺0.125mg/kg组(B组)、右美托咪定0.1μg/kg/h+布托啡诺0.125mg/kg组(DB组)。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点安静和活动时的VAS评分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组疼痛感觉较B组轻;DB组的镇静评分在术后1h(T_1)、2h(T_2)、6h(T_3)和12h(T_4)时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B组的按压次数少于B组(P0.05);与B组相比较,DB组恶心的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DB组总的满意度高于B组(P0.05)。右美托咪定可增强布托啡诺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布托啡诺消耗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的影响。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C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心理干预。1周末B、C两组SAS和HAMA得分显著下降(P0.01),HAMA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周末A组HAMA评分显著改善(P0.01)。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有显著而快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右美托咪定在球后神经阻滞麻醉下高血压眼科手术患者中降压的可行性及其效果,选择择期眼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硝酸甘油组(D组)和单纯硝酸甘油组(N组)],每组20例.记录患者术前、术中及手术结束时的MAP、SBP、DBP、HR、SpO2及Ramsay评分,同时统计硝酸甘油及右美托咪定用量.结果发现,两组基础MAP、SBP、DB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压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及组间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较N组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P<0.05).因此右美托咪定可在高血压眼科手术患者中达到较好的镇静及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分析保乳术和根治术的治疗成本和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从2002年1月~2005年6月湘雅医院乳腺科的乳腺癌资料库中,随机抽取64例I~II期乳腺癌分为保乳治疗组(A组,32例)和根治术组(B组,32例),并随访.结果显示,A、B两组全部药品费用分别平均为32 474.11±16 126.00元、35 107.30±19 352.71元,总费用平均为53 959.64±22 033.28元、53 382.10±24 042.87元.两组药品费和总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556、0.921).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两组病例均无局部复发.A、B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25%、9.38%,两组无明显差异(P=0.64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A、B组生存率分别为96.88%、93.7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4566).保乳术患者对残乳的满意率为90.61%,认为保留了乳房后其对家庭和社会生活仍充满自信的分别占75%和87.5%;相反,根治术者仅占28.13%和40.63%;A、B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00).由此得出结论,保乳术和根治/改良根治术两种治疗方法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差异,成本亦无明显区别,而保乳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家庭、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对2005年6月~2012年6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5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7例,女38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三组:PFNA 组21例,DHS 组22例,FHR 组22例。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负重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髋关节 Harris 评分等。结果65例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24个月(平均12.0个月±3.4个月),三种方法中,手术时间及负重时间比较,FHR 组时间最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比较,DHS 组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功能比较,FHR 组优于PFNA 组及 DH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 FHR 手术可使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评估RPH-Block优化手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重度直肠脱垂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选用RPH-Block优化手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法,对照组选用STARR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随访指标。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分析,发现研究组术后3d疼痛评分、5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随访指标分析,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3个月Longo ODS评分、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Longo OD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Longo ODS评分(均为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和满意度均达较高水平。重度直肠前突治疗上RPH-Block优化手术联合硬化剂注射类同于STARR手术,其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选取笔者所在科室86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长,但对比分析无明显差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少于开腹组(P0.05)。分析对比术前、术后血清胃动素与胃泌素,腹腔镜组无明显差异,而开放组术后胃动素和胃泌素都有了显著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P0.05)。因此,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安全可行,胃肠动力恢复快,有利于维持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平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探讨持续性闭式吸引技术在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过程中能量器械使用而产生的烟雾消除效果。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均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经戳卡侧孔排烟法,研究组在术中应用持续性闭式引流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术后近期并发症情况。手术疗效的观察指标中,发现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手术耗材成本低、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并发症指标观察中,发现研究组术后出血或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闭式吸引技术能快速消除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不会影响腹腔内恒定的气腹压,保持清晰的手术视野,从而确保手术能安全、顺利地进行,还能减轻高额微创手术费用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镇痛镇静治疗的临床疗效。将2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术后应用舒芬太尼+地佐辛+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对照组单纯应用咪达唑仑,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术后镇静-躁动评分、血压达危险值例数、颅内压监测值、72h的NIHSS值、48h内再出血率、7d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后应用舒芬太尼+地佐辛+咪达唑仑镇痛镇静,可减少患者术后躁动,稳定血压及颅内压,保护神经功能,降低颅内再出血率、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案的选择。筛选出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共4 609例,老年乳腺癌(≥65岁)共795例。按年龄65岁~70岁及≥70岁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结果显示65岁~70岁组及≥70岁组患者分别554例(12.01%)及241例(5.60%),初诊Ⅳ期患者及骨转移者≥70岁组均高于65岁~70岁组。两组患者肿瘤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中Ⅰ级和Ⅱ级者均较高。65岁~70岁组患者选择改良根治术高于≥70岁组患者(χ~2=4.792,P=0.029),局部切除术以及放弃手术治疗患者均低于≥70岁组。而在乳房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单纯切除术以及乳房切除+低位淋巴结摘除术方案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乳腺癌患者自查意识差,但其恶性程度低,由于多伴有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方案需个体化,手术方式可选择局部扩大切除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