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患关系已不仅是医生和患者间的关系,还包括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等,直接影响诊疗活动效果。探讨患者信任、医患参与行为,分析影响医患信任度的主要原因,找出改善医患关系的建议,以此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患者信任、医患参与行为等进行调查。个体差异对患者信任、参与行为具有影响,同时患者信任、医患参与行为等各因素对医患信任度也会产生一定作用。多种因素组合影响医患信任度,建议推进分级诊疗;提升诊疗技术服务价值;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双方在诊疗中的参与行为;健全卫生医疗法律法规,规范媒体报道及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2.
从医方角度解读医患信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对广东及海南省3个市不同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抽样调查,揭示不同等级医院的服务模式、医务人员权利保障情况及患者社会人口特征等都会影响医惠信任,进而为各级医院开展医患沟通培训和切实保障医务人员的权利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探讨医生对患者的信任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依据。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医生对患者的信任度量表进行数据收集,423名临床医生参与了此次调查。临床医生对患者的信任度测评总均分为(2.98±0.55)分,其中尊重人际关系维度的评分较低为(2.39±0.64)分;各条目中以患者不会提出不合理要求得分最低为(1.70±0.93)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收入水平(β=0.13)、工作医院级别(β=0.24)、工作环境和待遇满意程度(β=0.22)、与患者或家属发生冲突或不愉快的频率(β=-0.16)以及认为医患沟通对避免医患纠纷的重要程度(β=0.20)六个变量纳入回归方程(P0.05)。临床医生对患者的信任水平有待提升,积极创建和谐医院,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和待遇对提高医患间信任起到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 2个实验,以非在读学生为被试,考察网络媒体报道和在线评论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机制。发现媒体报道方向、评论方向及评论内容的性质并不单独对受众的对医信任倾向产生显著影响。但三者的三重交互效应以及报道方向和评论内容的性质两重交互作用显著。具体而言,在正向报道条件下,尤其当评论方向为负向时,事实性的评论内容比情绪性的评论更能对受众的对医信任倾向产生消极影响。对于负向报道,阅读情绪性正向评论的被试比阅读情绪性中性评论的被试具有更高的对医信任倾向。研究结果发展了媒体传播理论和医患关系的社会舆论领域的研究,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医院管理因素、医务人员因素和患方因素三个方面对妇科门诊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伦理学分析,提出加强医院管理;医务人员转变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医疗水平和加强宣传,改善医务人员社会形象是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率,增强医疗竞争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论医患之间的信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近几年来,在我国发生了患者或其家属殴打及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造成这一暴力现象有众多的因素,其中医患之间信任机制的缺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改善医患关系,首先,需要增强医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其次,在医院内部建立一套诚信约束机制与医患沟通机制;再次,亟待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最后,在医院中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有利于密切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重要内容,然而医患信任缺失是导致当前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核心问题。基于西美尔信任理论的基本观点,结合我国医疗改革的现状,深入剖析并探讨社会制度层面的医疗系统信任对个体层面的医患之间信任的影响,医患双方的信任与弱归纳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如何把握从弱归纳性知识跨越到医患信任过程中的超验因素。医护人员可以借鉴西美尔信任理论,通过完善制度体系,不断改进和积累专业态度、知识技能,努力争取患者最大的信任,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医患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在我国发生了患者或其家属殴打及杀害医务人员的恶性事件,造成这一暴力现象有众多的因素,其中医患之间信任机制的缺失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改善医患关系,首先,需要增强医生的责任意识和职业精神;其次,在医院内部建立一套诚信约束机制与医患沟通机制;再次,亟待提高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最后,在医院中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有利于密切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倾听是沟通的基础,医务人员善于倾听,可以获得患者的信任和好感,掌握全面具体的信息,这有利于对疾病的诊治。本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对医务人员的倾听状况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患者在诉说时会被打断,医务人员由于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等原因,不能耐心倾听。在医患交流中,医务人员通过应用费斯诺定理,用足够的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述,同时创造有利于倾听的环境,学会有效倾听,通过倾听把握有价值的信息。倾听可以拉近医患双方的距离,从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诺丁斯关怀伦理是论述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情感、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伦理理论。通过论述诺丁斯关怀伦理基本特点与医患关系的关系,说明诺丁斯关怀伦理在医患关系中有较强的适用性。为缓解我国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势,医患之间需要更多彼此间的关怀。从关怀视角提出了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途径,即培养道德情感,构建有利于医患关系发展的关怀环境;突出人本性,强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调关怀的关系性,重视医患之间的尊重、信任与理解。  相似文献   

11.
人际医患信任是人际水平上的医患信任, 是医患双方在互动过程中, 相信对方不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甚至有害于自己行为的一种预期判断和心理状态。理想化的人际医患信任的正向演变可能呈现出由计算型信任到了解型信任, 再到认同型信任这一逐渐深化的过程。社会环境、就医情境与个体特征因素交互作用于医患信任建立与演变的心理机制与过程。未来研究应收集纵向数据探索医患信任的内容维度、影响机制及其演变特征, 并验证医患信任对于医患双方态度与行为的具体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基于群体心理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通过整合医患关系的结构表征与动态建构过程, 提出和谐医患关系的心理机制综合模型, 主张和谐医患关系的结构可以医疗满意度、医患信任以及医疗方案服从性作为基本的观测指标; 和谐医患关系的动态建构过程经由就医前零接触的群际医患关系和医患互动过程中即时性的人际医患关系两大递进性成分相互作用后逐步形成。其中, 群际层面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主要受到医患舆情传播、医疗制度信任以及医患群际关系因素(如群际认知偏差、群体认同等)的影响, 人际层面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主要受到医患人际信任水平和医患沟通模式(包括信息互动模式与沟通交往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验证并提出和谐医患关系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仅强调医务人员的职业操守而忽视患者的责任伦理,难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患者责任伦理是患者在就医及相关活动中要遵循的为自己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伦理规范,包括以敬为先的人际责任伦理,即尊重和信任医务人员,客观公正地对待疾病治疗效果;遵纪守法的秩序责任伦理,即遵守法律和管理制度,正确对待争议和分歧;我命在我的自为责任伦理,即珍爱生命,在疾病治疗和养生保健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吸收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加强患者责任伦理教育,有利于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暴力环境接触、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反刍思维及网络道德之间的关系,选取10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暴力环境接触问卷、网络攻击行为量表、反刍思维问卷及网络道德问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暴力环境接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间接地通过反刍思维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产生作用;(2)网络道德在暴力环境接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影响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低网络道德水平下,暴力环境接触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而在高网络道德水平下,暴力环境接触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的预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信任与自主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样态.传统家长主义模式,强调医生的绝对权威与患者的信任,拒绝患者自主;患者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对医疗界不信任的增加,催生了患者自主,它成为医患之间对话的绝对权威.然而,自主的独立性、人际交互的陌生化以及信任的脆弱性,致使自主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医患之间的信任.在现代性语境下,医患信任是实现患者自主的前提;自主的道德性为医患信任提供了基础,这二者为自主与信任的融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6.
医患信任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对维护医师的执业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信任修复归因模型,从能力、善心、正直三个方面对医患信任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每个层面的原因源、稳定性和可控性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修复医患信任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从概念结构和测量工具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剖析发现:既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患方视角而相对忽视了医方信任测量;测量维度上存在各种不同指标,主要涉及医患双方在就医过程中的态度、能力和行为,以及二者对医患关系亲密程度感知的心理结构。总结不同视角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提出了医患信任关系的总体概念框架和医患信任测量的整合模型,旨在构建医患信任测量的总体框架及测量指标,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美国的Williams等人提出环形医患关系模型.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研究临床依从性在环形医患关系中的作用.加强医惠交流、改善医患接触质量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反过来,患者对治疗的依从会促进环形关系良性运转.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患者的依从性是医患关系互动中对两个不同主体的各自要求.  相似文献   

19.
常人疾病观是普通人对于某一疾病的认知、解释和态度的集合。与专业医务人员相比, 普通人更关注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而非生物学因素的致病作用, 就医选择多元而并不遵循标准化的就医模式, 同时更愿意将疾病体验视为个人生活的特殊问题加以建构性理解。常人疾病观与科学医学观之间的不一致性可能降低患者的就医满意、对医信任和医嘱依从性,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立足中国社会的医学文化与医疗制度, 研究中国人的常人疾病观, 并探讨其对医患关系的影响作用与社会心理机制, 可为改善当下中国医患关系紧张现状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多层面地认识医患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从“医”的社会分工形成起 ,医患关系就出现在人类社会。千百年来 ,医患关系古朴、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 ,医患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值得重新认识。医患关系是医 (方 )与患 (方 )自然形成的、自愿结合的社会人际关系。在患者基于自己 (或其亲属 )的选择 ,发出求医行为后 ,在接受医务人员医学诊疗服务时 ,患者与医方 (包括在医院工作的医、护、技、管理、后勤人员 )形成了医患关系。医患关系是在特定时间内 ,特定环境下 ,特定情境中 ,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医学生活的诸种关系中 ,医患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医患关系受多学科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