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讨重度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ial self-injury,NSSI)行为发生的风险因素,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焦虑自评量表、Barratt冲动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对160例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中NSSI行为发生率较高,性别差异不显著。伴NSSI组患者的冲动性、自杀危险、焦虑、自我责难、灾难化及人际关系得分显著高于不伴NSSI组(P0.05);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家庭实际适应性得分显著低于不伴NSSI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危险得分、冲动性总分、人际关系、自我责难是NSS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理因素与妇科肿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妇科肿瘤的关系。运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LES、SDS),对香港地区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了病前调查和病后调查,分析60例香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前遭遇的生活事件(LES)和病后抑郁程度(SDS),并与同地区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和无任何肿瘤者各60例相比较。病前调查结果表明在发病前3个月至1年内,妇科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无任何肿瘤者)相比较,其生活事件总频数,尤其是负性事件频数、精神紧张总值及负性精神紧张值均显着升高(P<0.01)。正性事件频数的差异也有显着性(P<0.05)。另外,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的生活事件总频数、负性事件频数、精神紧张总值及负性精神紧张值亦显着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病后调查结果表明,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病后抑郁程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P<0.01)。在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抑郁反应的患者共42例,占70%。结论社会心理因素与妇科肿瘤有较大的关系,在防治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对321名大学生施测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自动思维问卷(ATQ)、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及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以探讨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对抑郁的影响模式。结果:(1)相关分析发现: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消极应对方式均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p<0.01),生活事件与负性自动思维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2)路经分析发现:有六条显著路径影响抑郁。应对方式对抑郁产生直接的影响;自动思维可以直接影响抑郁,同时也可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抑郁;生活事件对抑郁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其影响是经由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而间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现状及其对生存质量(QOL)的影响,对104名ACS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HAD(d)、SF-36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1.73%的ACS患者合并抑郁障碍;ACS伴抑郁障碍SF-36各因子分均低于不伴抑郁障碍;HAD(d)总分与SF-36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因此ACS患者是抑郁障碍的易感人群,且抑郁障碍可降低ACS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5.
研究社会心理因素与妇科肿瘤的关系.运用临床心理评定量表(LES、SDS),对香港地区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了病前调查和病后调查,分析60例香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病前遭遇的生活事件(LES)和病后抑郁程度(SDS),并与同地区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和无任何肿瘤者各60例相比较.病前调查结果表明在发病前3个月至1年内,妇科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无任何肿瘤者)相比较,其生活事件总频数,尤其是负性事件频数、精神紧张总值及负性精神紧张值均显着升高(P<0.01).正性事件频数的差异也有显着性(P<0.05).另外,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的生活事件总频数、负性事件频数、精神紧张总值及负性精神紧张值亦显着高于良性肿瘤组(P<0.01).病后调查结果表明,妇科恶性肿瘤组患者病后抑郁程度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及良性肿瘤组(P<0.01).在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抑郁反应的患者共42例,占70%.结论:社会心理因素与妇科肿瘤有较大的关系,在防治中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抑郁障碍的现状及其对生存质量(QOL)的影响,对104名ACS患者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HAD(d)、SF-36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1.73%的ACS患者合并抑郁障碍;ACS伴抑郁障碍SF-36各因子分均低于不伴抑郁障碍;HAD(d)总分与SF-36各因子分均呈负相关.因此ACS患者是抑郁障碍的易感人群,且抑郁障碍可降低ACS患者的QOL.  相似文献   

7.
探讨胶质瘤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后分析。回顾性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复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行胶质瘤切除术后复发,收集患者首次手术及复发后的相关资料,包括患者的首次手术情况、临床症状、影像学变化、病理资料及再次复发的相关信息。对影响患者胶质瘤术后再复发时间的临床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64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胶质瘤,其中男34例,女30例;WHOⅡ级31例,WHOⅢ级20例,WHOⅣ级13例;患者术后复发时间为2个月~123个月,平均复发时间为(39.5±9.9)个月。患者1年复发率为36%,3年复发率为67%,5年复发率为81%。患者年龄因素[P=0.002,RR(95%CI)=1.886(1.175~3.026)]、WHO分级[P=0.001,RR(95%CI)=1.531(1.140~2.055)]和ki-67指标[P=0.001,RR(95%CI)=1.472(1.177~1.841)]是影响胶质瘤患者术后再复发时间的主要临床因素,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胶质瘤患者年龄,病理WHO分级和ki-67指标是评估胶质瘤患者术后再复发时间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大连市抑郁障碍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了解大连市18岁以上人群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3.0)对大连市5062名≥18岁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4.30%,其中男性为3.40%,女性为5.00%,女性高于男性(P0.01);重度抑郁障碍的男性患病率为2.90%,女性为4.40%,女性高于男性(P0.01)。城乡间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收入水平的患病率存在差异,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人群患病率低于低、高收入者。目前抑郁障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注女性,关注低收入群体,进行健康宣传,提供支持,以便促进家庭及社会的和谐。了解大连市18岁以上人群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3.0)对大连市5062名≥18岁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4.30%,其中男性为3.40%,女性为5.00%,女性高于男性(P0.01);重度抑郁障碍的男性患病率为2.90%,女性为4.40%,女性高于男性(P0.01)。城乡间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收入水平的患病率存在差异,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人群患病率低于低、高收入者。目前抑郁障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注女性,关注低收入群体,进行健康宣传,提供支持,以便促进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编制的正常中国人生活事件评定量表为蓝本,按机械抽样对本院1984~1985年已出院的515例精神分裂症发病及复发诱因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515例中,男性316例(61.36%),女性199例(38.64%),男女性别比为1:0.63。男性比女性多。首次发病年龄:15~19岁5例(0.97%),20~24岁69例(13.4%),25~29岁113例(21.94%),0~34岁94例(18.25%),35~39岁84例(16.31%)。40~44岁58例(11.26%),45~49岁35例(6.8%)50~54岁25例(4.85%),55~59岁20例(3.88%),60岁以上12例(2.33%),说明发病年龄以20~40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抑郁的基因-环境研究范式,以30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负性生活事件、网络成瘾与大学生抑郁两两显著相关;(2)网络成瘾在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 5-HTR1A基因rs749098多态性在该中介模型的直接路径和中介后半段起调节效应,具体表现为,相比携带C/G和G/G基因型个体,C/C基因型个体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的负向预测更强,且携带C/C基因型的个体,即使是低水平的网络成瘾的都表现出更高的抑郁情况,而在高水平的网络成瘾的情况下三种基因型都表现出高水平的抑郁。  相似文献   

11.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找出预防脑卒中后抑郁的有效措施.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SSS)时患者分别进行抑郁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分,同时针时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病程、负性生活事件及脑损害是否为部位优势半球有关.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紊及社会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自我批评量表、亲子关系量表和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对333名初中生进行测查,探讨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负性生活事件对初中生的自我批评和自我伤害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自我批评在负性生活事件与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负性生活事件和自我批评的关系(中介效应的前半段路径)受到亲子关系的调节,即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我批评的正向影响随着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的增强而减弱。因此,负性生活事件和初中生自我伤害行为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的情绪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的情绪状况 ,探讨他们面临的艾滋病压力和家庭状况、周围环境、身体状况等对情绪的影响。采用Beck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艾滋病压力量表作为测查工具 ,测查了 1 85名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 ,并收集了他们的人口学资料和生理学指标信息。结果发现 :( 1 )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存在着严重的情绪障碍 ,他们的焦虑程度不但显著高于正常人 ,而且显著高于神经衰弱者和焦虑症者 ,且 92 %的患者有中、重度抑郁障碍 ;( 2 )身体症状和情绪 /生存压力能够显著预测焦虑的程度 ,社会压力和情绪 /生存压力能够显著预测抑郁的程度。因此 ,有偿献血艾滋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严重 ,症状和艾滋病压力是情绪障碍的有效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汶川地震8.5年后,对地震极重灾区的2291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其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创伤后成长(PTG)和生活满意度等身心反应的现状及其共存形态。结果发现:(1)地震发生8.5年后4.75%的青少年有明显的PTSD症状,29.98%的青少年有明显的抑郁症状,其中女生、少数民族学生、高年级学生的症状水平更高;46.13%的青少年报告其出现了明显的PTG,其中女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PTG水平更高;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较低,其中初一年级显著高于其他年级,但性别和民族差异不显著;(2)青少年的PTSD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PTG相关不显著,抑郁与PTG和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PTG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3)青少年的PTSD、抑郁、PTG和生活满意度之间具有共存的形态,具体表现为成长组(32.6%)、低症状组(39.4%)、症状-成长共存组(5.8%)、中等症状共病组(17.8%)和高度症状共病组(4.4%)等5种类别。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案的选择。筛选出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经病理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共4 609例,老年乳腺癌(≥65岁)共795例。按年龄65岁~70岁及≥70岁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方式。结果显示65岁~70岁组及≥70岁组患者分别554例(12.01%)及241例(5.60%),初诊Ⅳ期患者及骨转移者≥70岁组均高于65岁~70岁组。两组患者肿瘤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者中Ⅰ级和Ⅱ级者均较高。65岁~70岁组患者选择改良根治术高于≥70岁组患者(χ~2=4.792,P=0.029),局部切除术以及放弃手术治疗患者均低于≥70岁组。而在乳房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房单纯切除术以及乳房切除+低位淋巴结摘除术方案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乳腺癌患者自查意识差,但其恶性程度低,由于多伴有其他系统疾病,治疗方案需个体化,手术方式可选择局部扩大切除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探索抑郁障碍患者在心理治疗前后及其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使用立意取样法选9例抑郁患者,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Colaizzi法分析资料。结果显示:(1)发病前压力大,对心理治疗基本没概念;(2)心理治疗过程中喜忧掺半:既有正性的感受,又有负性的感受;(3)经济压力大;(4)对医院和学校不满;(5)对疾病有病耻感。因此,社会需要加大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抑郁障碍患者需要深切的人文关怀,医生应努力为患者减轻病耻感,同时要注意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了解大连市18岁以上人群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量表(CIDI3.0)对大连市5 062名≥18岁城乡居民进行了调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4.30%,其中男性为3.40%,女性为5.00%,女性高于男性(P<0.01);重度抑郁障碍的男性患病率为2.90%,女性为4.40%,女性高于男性(P<0.01).城乡间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收入水平的患病率存在差异,收入处于中等水平的人群患病率低于低、高收入者.目前抑郁障碍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注女性,关注低收入群体,进行健康宣传,提供支持,以便促进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世界范围内,超过70%的人在一生中至少经历1次创伤性事件,大概有31%的人会经历4次及以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经历创伤事件后最为常见的心理病理性反应,该疾病的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很多PTSD患者会出现自残、自杀、药物滥用行为,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就目前可获得的临床证据,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舍曲林或者文拉法辛可作为PTSD的基础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的首要症状进行特定药物的组合。如何让PTSD患者更加平稳地渡过急性期、减少自残行为以及解决普遍存在的孤独感和无助感是对临床医师提出的最新挑战。  相似文献   

19.
采用环境×基因×环境(E×G×E)研究设计, 以637名青少年为被试, 考察了负性生活事件、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和父母教养行为对青少年早期抑郁的影响。结果发现:负性生活事件对青少年早期抑郁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 且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和父亲积极教养行为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但该调节作用仅存在于男青少年群体中:在携带Val/Val基因型的男青少年中, 当父亲积极教养行为水平较低时, 青少年的抑郁水平随负性生活事件的增多而显著上升, 当父亲积极教养行为水平较高时, 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无显著预测作用; 在携带Met等位基因的男青少年中, 上述交互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对某三甲医院的一起乳腺手术部位感染(SSI)的聚集性流行事件进行调查,分析2015年8月~10月乳腺科17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资料,其中7例发生SSI,感染率3.9%。2015年二季度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81例,仅有1例发生SSI,感染率0.55%,2014年三季度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92例,1例发生SSI,感染率0.52%,SS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5年8月~10月感染率最高。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措施,2015年11月~2016年1月,SSI感染率恢复到0.43%。院感科提出此次事件由于科室引流管使用不当加重皮瓣积血积液导致的切口感染所致,加强医院一次性用品管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