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暨医学伦理学国际论坛于2017年7月21日~23日在大连举行,来自国内外的近600名专家学者围绕本次年会主题"临床伦理的困境、对策与超越"进行了学术交流。医学伦理学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主任委员、大连医科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医学与哲学杂志社社长兼主编赵明杰教授,大连医科大学校长王祖申教授分别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更好地推动中美医学人文交流,促进我国科研伦理和医学伦理学教学的研究与发展,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及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医学与哲学杂志社、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及江苏省医学伦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协办,拟于2018年10月26日~28日在南京召开"中美医学人文高峰论坛暨科研伦理素质、医学伦理学教学能力第二期培训班"。会议将邀请:Michael J.Zigmond,Beth A.Fischer  相似文献   

3.
正由东南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医学与哲学杂志社、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医学伦理学专委会主办,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单位协办的"中美医学人文高峰论坛暨科研伦理素质、医学伦理学教学能力第二期培训班",将于2018年10月26日~28日在南京举办,现将会议相关事宜通报如下,并诚挚邀请您积极参会。1.此项合作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福格蒂国际中心资助的匹兹堡大学中国科研伦理项目联合主任Michael J.Zigmond博士及Beth A.Fischer博士与中国南京东南大学孙慕义教授共同  相似文献   

4.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院(企)合作、医教结合"的机制下,通过校内、校外协同育人方式,以三个课堂(校内课堂、课外活动以及职场)为途径,通过"校院共育、专业培育、课程教育、校园蕴育"四个维度,建立全程化、全方位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吸收来自不同人文社科领域的师资,丰富医学专职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双师双能"医学人文教育团队;创建医学人文教育网络平台,实现知识传播、实践评价、案例学习和师生互动等功能;融入行业、企事业单位职场文化和真实场景,建设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建立医学人文校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能力,建构和谐医患关系,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配合将于2009年举行的“医学发展高峰论坛暨纪念新医学模式提出、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召开、《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大会,2008年10月31日下午至11月1日,“医学人文走向临床学术论坛”在南京医科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6.
针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在在线教育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主要从在线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课程的设置、将医学人文素质培养融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利用在线课程资源打造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教师队伍、利用网络环境在线宣传和组织学生参与人文活动及医学人文素质教学评价网络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实践。在线教育模式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使医学生从"关注疾病"转为"关注患者",使其树立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的理念。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统帅和灵魂,具有导向、评价、调节、激励等多方面的功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之所以处地乏力状态,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将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为改变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乏力的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有必要加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几方面的工作,将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将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统帅和灵魂,具有导向、评价、调节、激励等多方面的功能。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之所以处地乏力状态,很大程度上是没有将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为改变医学人文课程教学乏力的状态,提高教学效果,有必要加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几方面的工作,将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南京医科大学作为一所拥有70年历史的独立设置的医科院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逐步积淀了以传承"博爱"精神为特色的人文底蕴,确立了"医学与人文融通"的办学理念.多年来,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坚持融"博爱"精神于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中,培育出一批批德术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0.
正为解决医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倡导医学人文关怀,推进医学哲学研究,2017年10月28日~10月29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医学哲学论坛在江苏省宜兴市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承办、宜兴市人民医院协办。近两百名来自全国数十个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及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围绕当前医学中的哲学问题和医学人  相似文献   

11.
2013年7月13日~14日,由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发起,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健康报社、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和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合主办的"医学人文如何走进临床"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市胜利召开.来自全国50余所高等医学院校的院系负责人、教务处长、人文学者和医院的领导、临床医生等百余人汇聚哈尔滨,通过"大会主题报告"、"临床实践中的医学人文"、"医学人文教学如何走进临床"、"临床医生、人文学者、教务处长与人文学院院长四方对话"、"营造促进医学人文与临床实践结合的文化环境"五大版块广泛、深入、集中地探讨了医学人文如何走进临床.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上海中医药大学学生对医学人文教学现状的满意度和需求情况,采用访谈和自编问卷的形式对部分学生和个别教师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学校开设通识类课程能基本满足学生选课需求,但医学人文类课程相对较少。71.3%的在校学生对学校医学人文教学情况满意,40.7%的非全日制学生对医学人文教学有较大需求,91.0%的研究生认为在临床实习阶段也应该开设医学人文类课程。目前,医学人文类课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程内容与临床脱节,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为满足各个层次医学生的需求,在医学人文教学方面要重视全程性、广泛渗透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都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鉴赏能力是高等院校学生艺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的艺术公共课已基本普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省高职院校公共艺术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的指导下,美术类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师根据以往丰富的教学经验,共同研讨出适合高职特别是适合本校的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思路。并结合目前美育、思政课程教育热点,实现了思政目标在"美术鉴赏"课程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生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过硬的医疗技术,又要有"仁爱救人"的人文精神[1].对此加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呼声一直很高,不少人士提出了人文课程建设与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2]、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再思考[3]等有益的设想,并通过多方努力逐一落实,使人文精神教育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的贯通和体现还很薄弱.事实上,在医学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的学时比例很大.可见,医学基础课堂是进行人文知识教学的绝佳阵地,可以使入文精神教育从医学教育的早期开始,有效地、潜移默化地渗透并贯穿始终.现就多年来人体生理学教学中关于人文精神的贯通和体现问题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医师人文执业能力"的概念,认为培养该能力是现代医学教育的潮流,是新的医学模式对医师素质的要求,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迫切需要,是基于病人的需要;最后提出有关培养医师人文执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完善人文医学课程的设置,发挥专业教学的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文医学教育氛围,创建医学人文教育的平台和载体.  相似文献   

16.
正"石大璞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近期在西安召开。此次研讨会由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陕西省科技期刊学会、《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编辑部、陕西省医学伦理学分会等单位共同主办。30多名学者及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西安中医脑病医院院长宋虎杰主持了研讨会。第四  相似文献   

17.
正交叉学科的形成已经成为推动知识创新和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人文医学是以医学与医学人文学科群的有机融合为特征的交叉学科。近十年来,我国人文医学学科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是山东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遵义医学院先后通过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的途径获得了人文医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至此,我国人文医学学科发展由学科形成进入到学科发展的阶段。为了进一步推进人文医学学科建设的进步,分析学  相似文献   

18.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教育的宗旨是以医学暨人文发展为导向,致力建构一个崇尚人文价值与尊重生命、医学人文兼容并蓄的医学大学,强调"先学做人,再学当医师"。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非常有医学针对性,按核心能力要求整合医学人文核心课程,分为文化与社会、人际关系与沟通、医学伦理/法律三个主轴,贯穿于1年级~6年级的学习中,而且与专业课程学习紧密相联,教学方式多元、务实和潜移默化。其教育模式无疑为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带来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在2013年7月13日~14日于哈尔滨市召开的"医学人文如何走进临床"学术研讨会上,著名神经外科专家凌锋教授宣读了由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与健康报社联合致信相关专家,有其本人参加的全国12位著名临床专家签署的"促进医学人性化的十点倡议",这是我国医学界的一件重要事件,是针对现时临床医学对症下药的处方书和宣言书,是一项深得人心的倡议.  相似文献   

20.
医学作为双重属性的学科,决定了医学本身的两大支柱——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缺少任何一方的医学都是不健全的医学[1].医学人文情怀的培养如果只注重理论教学不关注实践教学,好比鸟儿双翼折断一只,难以飞行,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在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传统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得个性张扬的90后医学生无兴趣,这不能不引起医学人文课程执教者与管理者的思考,如何开展实践教学,用什么形式来积极引导90后医学生参与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并在其中有所认识、有所提高、有所收获,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