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脑转移瘤(又称颅内转移廇)系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组织的肿瘤细胞转移至颅内形成的占位性病变,压迫脑神经组织,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类疾病。脑转移的肿瘤原发部位以肺、乳腺、消化道肿瘤等常见,多发为主,预后不佳。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三大特征:颅内压增高;局限性病灶症状;进行性病程。诊断上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手段综合考虑。在治疗方面需把握一定的原则。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化疗。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其适应证及禁忌证,在临床上需谨慎选择。颅内转移瘤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手段,只有通过各学科的密切合作和积极努力,在建立不同原发肿瘤的高危预警体系基础上,把握治疗时机,采取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新策略,以改善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使患者真正获益。根据患者治疗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脑转移瘤,亦称颅内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随着人口老龄化,影像学检查发现微小病灶能力的提高及系统治疗的改善,脑转移瘤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然而,脑转移瘤患者的预后却不容乐观,目前对于脑转移瘤、特别是多发脑转移瘤仍无规范的治疗方法。因此,本文将综合近年来国内外手术、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治疗脑转移瘤相关的临床研究及2015年版最新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对脑转移瘤、特别是多发脑转移瘤的规范化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脑转移瘤治疗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也是肿瘤患者致残与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治疗策略。本文利用比较治疗学相关原理和方法,从治疗方式、疗效、费用等方面对脑转移瘤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患者进行治疗上的选择提供帮助,同时指导和规范该类疾病治疗的临床决策,为临床治疗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也是肿瘤患者致残与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治疗策略.本文利用比较治疗学相关原理和方法,从治疗方式、疗效、费用等方面对脑转移瘤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患者进行治疗上的选择提供帮助,同时指导和规范该类疾病治疗的临床决策,为临床治疗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脑转移瘤是指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组织的肿瘤发生扩散累及脑组织而形成的肿瘤,是高致残率与死亡率的恶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日益增高,已超过原发颅内肿瘤成为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多数威胁脑转移瘤患者生命的是由于颅高压,而外科手术是解决颅高压最快捷有效的方法。面对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化疗、分子靶向等其他多样性的治疗手段,如何个体化选择手术与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时机及联合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已经成为治疗脑转移瘤的一线选择,它既可用于全脑放射治疗(WBRT)后效果的提高,也可作为独立的治疗方案。当使用SRS作为一个单一的治疗方案,局部和远端的大脑复发率从73.0%到76.4%不等;当与WBRT联合使用时,复发率从27.0%到46.8%。作为系统性疗法改善,SRS治疗后,新发或复发脑转移瘤的患者有可能增加。关于补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是有限的,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有争议。在本文中,笔者分析有关SRS治疗后复发和SRS治疗后新发脑转移瘤的发展,将对患者的每一个建议性方案及潜在的治疗策略进行讨论,其中包括再次SRS,手术切除,WBRT,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化疗和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7.
探讨椎体转移瘤的治疗方式选择,评价不同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75例单椎体转移瘤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即单纯手术组25例,手术联合放疗组22例和单纯放疗组28例。照射剂量为40Gy~60Gy,2Gy/次,5次/周。分析三组患者半年内治疗疗效。1个月时三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内肿瘤局部复发率单纯手术组单纯放疗组手术联合放疗组(P0.05);手术联合放疗组照射剂量为(57.27±4.56)Gy,单纯放疗组照射剂量为(43.93±4.97)Gy(P0.05)。调强放疗可以有效地对椎体肿瘤实施精准放疗,同时减少脊髓的放射损伤。手术联合放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及单纯手术。椎体转移瘤肿瘤切除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肿瘤负荷、缓解脊髓压迫,提高了肿瘤的放疗剂量,为椎体转移瘤的根治性放疗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8.
直肠间质瘤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的间叶肿瘤,直肠间质瘤更为罕见,在直肠肿瘤中的发生率0.1%以下。直肠问质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其他直肠肿瘤相似,随肿瘤逐渐增大可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排便困难等。临床确定诊断困难。手术治疗是能够治愈直肠问质瘤的唯一方法。格列卫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对术前降期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疗效。本例患者因下消化道大出血入院,肿瘤近肛缘,术中病理考虑为直肠闻质瘤,完整切除肿瘤后行保肛术。术后应用格列卫,随诊3个月无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9.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指自发或因诊疗操作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CTCs能被看作液体活检,具有实时监测功能,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新型诊断工具,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的微转移,可评估预后,在治疗的监测及个体化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膀胱平滑肌瘤十分少见,为了探讨其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对2000年至2010年于我院诊断为膀胱平滑肌瘤的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膀胱平滑肌瘤主要发生于女性,常表现为排尿困难、尿路刺激症状、血尿及腹痛等症状,也可无明显临床表现.B超是首选筛查手段,确诊需行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外科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可采用膀胱部分切除、膀胱肿瘤剜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治疗,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肿瘤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肿瘤组织内的大多数细胞,并常伴有复发和转移致使治疗失败.肿瘤细胞来源于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根源.靶向性杀伤肿瘤干细胞从而使根治肿瘤和防止肿瘤复发和转移成为可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肿瘤干细胞与干细胞存在一定的联系,两者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本质的区别,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有关哲学思维在肿瘤干细胞的起源、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们认识肿瘤的内在本质主要是通过它的表面形式即病理生物学行为来进行的,但因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其瘤细胞的内在特性和瘤细胞与胞外基质相互影响的认识还有限。因为肿瘤细胞在浸润与转移过程中有时并非与间质的反应情况相平行。由此要求我们正确认识肿瘤浸润转移过程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揭示隐蔽在其内部联系的本质和外部表现。  相似文献   

13.
1 实体瘤的传统治疗手段与方法肿瘤主要是由肿瘤细胞组成 ,肿瘤细胞具有增殖自主性和分化失控性 ,侵袭性生长等生理特性。长期以来 ,肿瘤的研究主要针对肿瘤细胞 ,早期理论认为肿瘤是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 ;80年代以来 ,人们逐渐认识到肿瘤的增殖不仅与肿瘤细胞增殖旺盛程度有关 ,也与细胞死亡速度有关 ,很多肿瘤是由于细胞增殖与死亡平衡失调而造成的。随后人们又进一步认识到肿瘤不仅是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引起的 ,而且还是一种肿瘤细胞分化紊乱及成熟障碍性疾病。在这些基础理论指导下 ,肿瘤的治疗手段在采用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同时 ,还…  相似文献   

14.
为了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的有效治疗,通过对目前国内对该病所报道的一些主要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用比较治疗学的理念及方法来指导和规范儿童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治疗的临床决策,以期能在目前条件下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降低医疗费用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消化道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相应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趋化因子对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作用也备受关注。 CXCR4及 CXCL12在肿瘤研究中已逐渐成为热点;最近研究表明,其与胃癌、结直肠癌等的转移密切相关,将为消化道肿瘤转移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此文对CXCR4/CXCL12在胃癌及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CXCR4/CXCL12轴的深入研究将有望使其成为消化道肿瘤靶向治疗的特异靶点。  相似文献   

16.
早期肿瘤一般是指原发瘤较小,没有明显远端转移的证据,以治愈为目的的肿瘤.其有三种不同的发展可能:退化自愈,保持稳定和恶性发展.通过分析早期肿瘤发展的不确定性,对目前广泛推广的肿瘤筛查提出质疑,并对筛查不当的危害进行讨论,提出肿瘤筛查存在不少的弊端,肿瘤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对其要有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肿瘤干细胞理论能够解释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使人们对恶性肿瘤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为临床治疗展现全新视角,使肿瘤靶向治疗找到了新靶点,改变目前药物针对全部癌细胞的治疗策略。本文就肿瘤干细胞分离方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自然选择与肿瘤转移治疗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环境以自然选择的方式对肿瘤细胞亚群进行选择,使某些亚克隆更加倾向于向某些位置转移。微环境的自然选择是肿瘤转移的前提条件,始终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肿瘤的转移,研究肿瘤转移需要的微环境,通过破坏转移前微环境,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的目的,将为肿瘤转移的治疗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微环境以自然选择的方式对肿瘤细胞亚群进行选择,使某些亚克隆更加倾向于向某些位置转移.微环境的自然选择是肿瘤转移的前提条件,始终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自然选择的角度看肿瘤的转移,研究肿瘤转移需要的微环境,通过破坏转移前微环境,达到预防和治疗肿瘤转移的目的,将为肿瘤转移的治疗开创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0.
参杞合剂(SQ)是以传统中药参杞片为基础,辅以黄芪、当归、莪术、白花蛇舌草煎制而成,据报道其在小鼠体内、外有抗瘤、抑瘤之功效.但其是否对人类肿瘤也有同样功效尚不可知.本实验通过研究参杞合剂对人高转移肺癌细胞(PG)生长调控的作用及其表面黏附分子(CD44、CD54)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人类肿瘤作用的相关机制,为今后开发抗肿瘤新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