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殖伦理委员会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决人类不孕不育为出发点的新兴医学技术,主要包括试管婴儿(IVF)、胚胎移植(ET)、人工授精、促排卵和促精子生成等技术。20世纪80年代末,我院经批准筹备上海市人类精子库,同时开始供精人工授精(AID)临床研究工作。2003年,卫生部批准我院设立上海市人类精子库。成为全国四个设立精子库的医院之一。2004年。卫生部批准我院开展常规试管婴儿、卵胞浆内精子显微注射、供精人工授精辅助生殖技术,成为上海市唯一一家同时开展三项技术的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2.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20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决人类不孕不育为出发点的新兴医学技术,主要[1]包括试管婴儿(IVF)、胚胎移植(ET)、人工授精、促排卵和促精子生成等技术.  相似文献   

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的诊疗策略及伦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此项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伴随着出现了各种诊疗及伦理问题。探讨对不孕症夫妇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关怀与策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过程中的诊疗策略及其引起的伦理及相关法律等问题,认为在实施此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更规范、合理和人性化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是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此项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伴随着出现了各种诊疗及伦理问题.探讨对不孕症夫妇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关怀与策略、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过程中的诊疗策略及其引起的伦理及相关法律等问题,认为在实施此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更规范、合理和人性化的诊疗策略.  相似文献   

5.
概论人工生殖辅助技术的伦理道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妇产科(上海200003)方爱平自从第一个试管婴儿露易丝于1978年在英国诞生以来,人工生殖辅助技术发展很快。然而,人工生殖辅助技术不单是医学、临床的问题,它还与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因素相关。一、各类...  相似文献   

6.
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为医学伦理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挑战。我国卫生部于2001年2月20日发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中规定,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符合有利于患者的原则、知情同意的原则、保护后代的原则、社会公益原则、保密原则、严防商业化的原则和伦理监督的原则。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条件之一是医疗机构建立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是教育性、咨询性、义务性及独立组织。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应依据上述原则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全过程和有关研究进行监督,开展生殖医学伦理宣传教育,并对实施中遇到的伦理问题进行审查、咨询、论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是医学伦理机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特定的职责、功能和作用。与国际上医疗机构很早就普遍建立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并全面开展活动的历史相比 ,我国医疗机构辅助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委员会 )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 ,活动亦不规范。而我国人类辅助生殖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正急切呼唤规范和加强委员会的活动 ,但有关配套的规范性文件一时还未来得及出台。要积极有效地开展委员会的活动 ,迫切需要根据 2 0 0 1年卫生部发布的《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辅助生殖治疗过程中胚胎冷冻的常规化和配子冷冻技术的日渐成熟使遗腹辅助生殖出现的可能性增加。遗腹辅助生殖涉及到死者、死者配偶、死者后代甚至死者父母的利益,伦理、道德、法律层面的顾虑已经远远超过技术方面的限制,使遗腹辅助生殖的进行与否举步维艰,给生殖中心带来巨大挑战。美国生殖医学协会伦理委员会和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协会的建议指南共同指出配子和胚胎冷冻前签订同意书是避免日后纠纷的最佳方式。遗腹辅助生殖方面同意书的签订需引起生殖机构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及其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8年 7月 2 5日世界上首例经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vitrofertilization -embryotransfer,IVF -ET)形成的试管婴儿—LouiseBrown的诞生为人类生殖的自我调控树立了新的里程碑。近 2 3年来 ,辅助生育技术 (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 ,ART)经历了飞速发展的阶段 ,由IVF -ET派生出许多新的ART已形成人类生殖科技新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克隆技术及胚胎干细胞培养技术的突破 ,在生命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与此同时 ,也面临着人类生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男性不育症是影响男性身心健康的重要疾患。生殖医学,特别是辅助生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给男性不育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伦理学问题。在工作中,医生应将伦理学原则与诊疗规范相结合,思考遇到的伦理学问题,自觉遵守医学伦理学规范。唯有这样,才能使生殖医学健康发展,才能保证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相似文献   

11.
男性不育症是影响男性身心健康的重要疾患.生殖医学,特别是辅助生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给男性不育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伦理学问题.在工作中,医生应将伦理学原则与诊疗规范相结合,思考遇到的伦理学问题,自觉遵守医学伦理学规范.唯有这样,才能使生殖医学健康发展,才能保证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相似文献   

12.
建立在人格权基础上的生育权理论无法解决辅助生育权的基本问题.辅助生育权是人工生殖技术催生的新型权利,其理论基石是夫妻身份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以治疗不孕症为惟一目的.辅助生育权专属于夫妻共同体,是生育权的延伸,是不孕症夫妇生育权的医学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于2005年7月26日至27日在山西太原举行。此次会议以“人·健康·公正”为主题。110余名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医务工作者、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医学科研人员等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秘书长李义庭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李本富教授致开幕词,并做了题为《医学伦理学的热点与进展》的报告,分别介绍了生物科技进步带来的有关脑死亡、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性克隆与生殖性克隆、人类基因组与基因诊治的伦理学进展与研究情况,以及科研伦理、…  相似文献   

14.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对人类自然出生方式和自然生命的深度干预与技术控制,使儒家传统生命伦理观遭遇伦理挑战,以致儒家生命伦理难以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提供及时有效的价值引导。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应用也受到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价值理念的诘难。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产物,应当接受儒家生命伦理理念的价值引导和约束。同时儒家生命伦理理念也应当归纳、包容新的科技价值理念,在科技与伦理之间寻找平衡点,发展出新的伦理原则和哲学基础来应对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诸多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5.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暂时不需要进行移植的胚胎存放在生殖医学中心.然而,由于各种伦理争议及社会舆论压力,生殖中心往往会困惑于“无主胚胎”的处理.2013年6月,美国生殖医学协会伦理委员会对“无主胚胎”进行了确切的定义并给出了处理意见和指导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无主胚胎”定义、“无主胚胎”现状、“无主胚胎”的处理方式及伦理争议、对生殖中心的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求为生殖中心在“无主胚胎”处理方面提供相应帮助.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性语境中,对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医学现代性危机进行反思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而言,辅助生殖技术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深刻地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内在的冲突与矛盾.基于传统儒家文化的视角,寻求现代生命技术与传统儒家文化之间相互冲突、交汇、融合、嵌入的对接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战机制,从而进一步探讨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绵延不断的相互作用,深入挖掘传统中蕴含的现代性因素,现代性中间的传统,以更为开放包容的心灵,重视传统与现代性的结合,让科技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的特征及意义,采用类比法、逻辑法进行研究,归纳概括出该<原则>五方面特点,认为该<原则>是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调控规范化建设的重大发展,对提升我国该技术领域的伦理水平,促进该技术健康实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案例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辅助生殖技术虽然给无数个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但同时也给人类传统的伦理观念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同时它的滥用还可能给人类造成灾难。通过对由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7个典型案例的伦理分析和研究,来进一步探讨辅助生殖技术中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9.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医学部是河南省最大的外科学教学、医疗与科研基地,是河南省唯一的外科学博士授权点、河南省重点学科。现有工作人员608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56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92人;博士90人、硕士10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5人,  相似文献   

20.
老龄女性行辅助生殖技术生育不仅存在其自身生育权与生命健康权的矛盾,还存在其生育权益与子代健康发展权益、配偶健康幸福权益以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权益之间的矛盾。考虑到老龄女性生育获益与风险的差距,并出于对各个主体权益的平衡,我国有必要对老龄女性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自由予以权衡和规范,主要措施包括完善辅助生殖技术相关法规,将年龄因素纳入辅助生殖技术适用对象评判标准;生殖伦理委员会在充分讨论、全面考虑、综合衡量基础上指导医疗机构合理决策;生殖医疗机构正确引导老龄女性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认识并辅以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