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脑转移瘤(又称颅内转移廇)系指原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组织的肿瘤细胞转移至颅内形成的占位性病变,压迫脑神经组织,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一类疾病。脑转移的肿瘤原发部位以肺、乳腺、消化道肿瘤等常见,多发为主,预后不佳。临床表现归纳起来有三大特征:颅内压增高;局限性病灶症状;进行性病程。诊断上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手段综合考虑。在治疗方面需把握一定的原则。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及化疗。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其适应证及禁忌证,在临床上需谨慎选择。颅内转移瘤目前尚无最佳治疗手段,只有通过各学科的密切合作和积极努力,在建立不同原发肿瘤的高危预警体系基础上,把握治疗时机,采取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新策略,以改善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使患者真正获益。根据患者治疗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
正脑转移瘤是一类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通过不同途径播散进入脑组织的肿瘤,其发病率正随着全身肿瘤治疗的进展与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而不断增长,此次圆桌会议主要探讨脑转移瘤治疗方法规范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目前对脑转移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全脑放疗、开颅肿瘤手术切除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SRS),而全身性  相似文献   

3.
脑转移瘤是指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组织的肿瘤发生扩散累及脑组织而形成的肿瘤,是高致残率与死亡率的恶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日益增高,已超过原发颅内肿瘤成为颅内最常见的肿瘤。多数威胁脑转移瘤患者生命的是由于颅高压,而外科手术是解决颅高压最快捷有效的方法。面对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疗、化疗、分子靶向等其他多样性的治疗手段,如何个体化选择手术与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时机及联合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脑转移瘤治疗方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也是肿瘤患者致残与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治疗策略。本文利用比较治疗学相关原理和方法,从治疗方式、疗效、费用等方面对脑转移瘤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患者进行治疗上的选择提供帮助,同时指导和规范该类疾病治疗的临床决策,为临床治疗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已经成为治疗脑转移瘤的一线选择,它既可用于全脑放射治疗(WBRT)后效果的提高,也可作为独立的治疗方案。当使用SRS作为一个单一的治疗方案,局部和远端的大脑复发率从73.0%到76.4%不等;当与WBRT联合使用时,复发率从27.0%到46.8%。作为系统性疗法改善,SRS治疗后,新发或复发脑转移瘤的患者有可能增加。关于补救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是有限的,治疗方案的选择仍有争议。在本文中,笔者分析有关SRS治疗后复发和SRS治疗后新发脑转移瘤的发展,将对患者的每一个建议性方案及潜在的治疗策略进行讨论,其中包括再次SRS,手术切除,WBRT,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化疗和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脑转移瘤是成人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也是肿瘤患者致残与死亡的主要原因,然而目前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治疗策略.本文利用比较治疗学相关原理和方法,从治疗方式、疗效、费用等方面对脑转移瘤的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为患者进行治疗上的选择提供帮助,同时指导和规范该类疾病治疗的临床决策,为临床治疗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胎盘内绒癌是妊娠性绒癌的一个罕见亚型,虽然只发生在胎盘内,但诊断时多伴有肺、脑转移,患者预后较差。本病一般于妊娠中晚期发病,临床上很少考虑本病,因此不易早期诊断,多数是在转移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时才得以诊断。因胎盘不常规送检及梗死样改变,此病常被漏诊。本文报道1例胎盘内绒癌,结合文献综合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从而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探讨榄香烯注射液联合替莫唑胺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放疗后维持治疗的疗效,将46例NSCLC脑转移放疗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榄香烯联合替莫唑胺和单药替莫唑胺维持化疗,观察两组疗效、免疫指标、不良反应及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缓解率及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免疫功能提高,化疗不良反应减轻。榄香烯联合替莫唑胺维持治疗可以提高NSCLC脑转移患者放疗后的总缓解率,改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9.
探讨椎体转移瘤的治疗方式选择,评价不同治疗方式的近期疗效。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75例单椎体转移瘤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即单纯手术组25例,手术联合放疗组22例和单纯放疗组28例。照射剂量为40Gy~60Gy,2Gy/次,5次/周。分析三组患者半年内治疗疗效。1个月时三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内肿瘤局部复发率单纯手术组单纯放疗组手术联合放疗组(P0.05);手术联合放疗组照射剂量为(57.27±4.56)Gy,单纯放疗组照射剂量为(43.93±4.97)Gy(P0.05)。调强放疗可以有效地对椎体肿瘤实施精准放疗,同时减少脊髓的放射损伤。手术联合放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及单纯手术。椎体转移瘤肿瘤切除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肿瘤负荷、缓解脊髓压迫,提高了肿瘤的放疗剂量,为椎体转移瘤的根治性放疗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0.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指自发或因诊疗操作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CTCs能被看作液体活检,具有实时监测功能,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新型诊断工具,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的微转移,可评估预后,在治疗的监测及个体化治疗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急诊救治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目前急诊综合救治中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要的两种方法。内科治疗只适用于轻度脑出血和有手术禁忌证及配合急诊外科手术的综合救治,外科手术多用在中、重度脑出血病人治疗中。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在CT下三维定位脑内血肿清除术,以其定位准确,脑损伤小,在急诊救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脊柱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并发症,其个体化综合治疗应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根据患者机体状况、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发展趋势等,优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努力做到临床决策的科学性,以期最大幅度地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国内还是世界其他国家,乳腺癌近年来已成为女性常患恶性肿瘤之首。早期乳腺癌通过手术、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后可以达到长期生存。然而对于晚期乳腺癌,特别是伴有远处转移的乳腺癌,疗效却不尽如人意。对于转移性乳腺癌,目前治疗优先选择毒性尽可能小的全身系统性治疗方案;而对于需要缓解症状或避免即将发生并发症(如皮肤溃疡、出血、真菌感染以及疼痛等)的情况可于全身治疗后行相应手术。然而对于转移性乳腺癌是否手术切除原发灶以及是否可从手术中获益,仍然充满争议。  相似文献   

14.
直肠间质瘤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发生于消化道的少见的间叶肿瘤,直肠间质瘤更为罕见,在直肠肿瘤中的发生率0.1%以下。直肠问质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其他直肠肿瘤相似,随肿瘤逐渐增大可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排便困难等。临床确定诊断困难。手术治疗是能够治愈直肠问质瘤的唯一方法。格列卫作为一线化疗药物对术前降期及改善预后都有良好疗效。本例患者因下消化道大出血入院,肿瘤近肛缘,术中病理考虑为直肠闻质瘤,完整切除肿瘤后行保肛术。术后应用格列卫,随诊3个月无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目前急诊综合救治中内科药物和外科手术治疗为主要的两种方法.内科治疗只适用于轻度脑出血和有手术禁忌证及配合急诊外科手术的综合救治,外科手术多用在中、重度脑出血病人治疗中.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在CT下三维定位脑内血肿清除术,以其定位准确,脑损伤小,在急诊救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治疗头颈癌瘤多采用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手术治疗常采用局部扩大切除加颈淋巴结清除术 ,而且颈淋巴结清除术对控制颈淋巴结转移复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1] 。然而 ,随着医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医学大基础观的建立 ,医学专家对头颈癌瘤的颈淋巴结清除术有了相应的改变 ;同时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的高标准追求 ,患者一方面要求对已发生转移的颈淋巴结进行彻底根治 ,以减少转移灶的复发 ;另一方面则要求对未发生颈淋巴结转移时尽可能的避免颈部手术 ,减轻手术创伤 ,提高生存质量。改善头颈癌瘤的…  相似文献   

17.
对基因治疗的若干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因治疗的若干哲学思考大连大学检验系生化教研室(116622)华宗祥一、对逆转录病毒作用的逆向思维和研究基因转移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哺乳动物和人类基因治疗操作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应用的基因转移技术多种,但其中以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的诊治原则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其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细针穿刺、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甲状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对较晚期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行综合治疗(I131,放疗,化疗)。总之,甲状腺癌经合理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其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超声检查、细针穿刺、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甲状腺癌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对较晚期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可行综合治疗(Ⅰ131,放疗,化疗).总之,甲状腺癌经合理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前,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的治疗仍以开放性手术治疗为主,其预后明显优于进展期胃癌。近年来,随着对EGC浸润与转移规律的深入认识和新技术的应用,其治疗中微创外科的应用更为广泛和合理,并重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EGC的治疗方法及应用指征,特别是微创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