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非酒精脂肪肝(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NAFLD合并T2DM患者78例(合并组),单纯NAFLD组59例,单纯T2DM组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比较四组临床参数的差异、SUA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组较其余三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SUA水平更高(P<0.01);相关性研究表明SUA水平与BMI、WHR、FBG、FINS、HOMA-IR呈正相关,与胰岛素敏感指数呈负相关,BMI、WHR、TC、SUA及有无脂肪肝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危险因素.SUA水平与NAFLD合并2型DM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妇女骨量下降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选取215例绝经后(T2DM)患者并根据骨密度将受试者分为骨量正常组和骨量下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显示骨量下降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限、收缩压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P均0.05),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比例亦高于骨量正常组(P=0.001,P=0.000),且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下降均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因此,骨量下降可能会增加绝经后T2DM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糖尿病足病(DF)患者胱抑素C(CYS-C)水平与病变发展的关系,对2型糖尿病(T2DM)、T2DM合并DF患者实验室指标进行回顾性研究,并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DF发展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DF较轻组、DF较重组与T2DM组相比,HDL-C、CYS-C、FIB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F较重组与其余组比较UACR明显升高,差异且亦有显著性;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S-C、FIB是DF病程进展的危险因素,CYS-C与FIB、UAC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因此,T2DM中CYS-C是DF病程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CYS-C水平的变化对DF病变发展及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血尿酸(UA)与脑梗死发病与预后的相关性.本试验选择2008年5月至2009年3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门诊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BG)、纤维蛋白原(Fg)及C反应蛋白(hs-CRP)及血压的测定.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比较高尿酸与非高尿酸组的梗死例数与严重程度、生化指标等的变化.脑梗死组S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UA组的患病率也显著高于非HUA组(P<0.05);大梗死灶组UA值高于小梗死灶组(P<0.05),中梗死灶组UA值高于小梗死灶组(P<0.05).重度损伤组UA值大于轻度组(P<0.05);中度损伤组UA值大于轻度组(P<0.05).HUA组的SBP、DBP、TC、TG、LDL-C、FBG及hs-CRP各值高于非HUA组,HDL-CD低于非HU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通过检测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浆N末端血清脑钠肤前体(NT proBNP)水平与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探讨其早期监测意义.共77例观察对象,其中12例血糖正常的健康老人为对照组,65例老年糖代谢异常组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BG)和糖耐量2小时(OGTT2h)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IFG) 14例、糖耐量受损组(IGT)23例和2型糖尿病组(DM)28例.各组均检测血浆NT- proBNP水平和无创超声监测FMD.随着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比较正常组,糖代谢异常组的血浆NT- proBNP水平升高(P<0.01),FMD调节下降(P<0.01);糖代谢异常发展过程中,IFG阶段FMD即出现舒张失调(P<0.05); IGT阶段血浆NT- proBNP水平升高有意义并达到无症状心衰诊断标准(P<0.01),且FMD出现舒张过度调节,提示收缩和舒张功能双向调节不良.空腹血糖升高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当FBG合并(或)餐后血糖升高,血浆NT- proBNP水平升高可以成为早期预测慢性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因此,关注老年糖代谢异常早期阶段进程,并联合血浆NT- proBNP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监测,不仅对靶器官保护具有早期预警意义,而且是临床控制血糖管理的重要而简易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量的相关性,选取1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ELISA法测定Lp-pLA2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Lp-pLA2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组两两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双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Lp-pLA2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组两两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Lp-pLA2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量呈正相关性,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7.
入选空腹血糖正常并通过冠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CAD)的患者104例行糖耐量试验(OGTT ),将糖耐量正常(NGT )者、单纯负荷后2h 血糖受损者(I-IGT )与同期合并糖尿病(DM )并通过 CAG 确诊为 CAD 的患者38例对照。结果,(1)DM 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尿酸(UA)高于 NGT 组(P<0.05或 P<0.01),且 I-IGT 组体质量指数(BMI)最大,与 NGT组及 DM 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2)I-IGT 、DM 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重度狭窄、闭塞、弥漫性病变、病变总积分、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均高于 NGT 组(P<0.05或 P<0.01);(3)DM 组三支病变、弥漫性病变、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均高于 I-IGT 组(P<0.05)。因此,空腹血糖正常的 CAD 患者均应行 OGTT 检查,以降低糖耐量异常的漏诊率;I-IGT 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增加,且随着糖代谢异常的加重而加剧,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39例、单纯冠心病组35例和对照组(冠脉造影结果阴性的非糖尿病组)27例进行研究,比较三组间AngⅡ水平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中AngⅡ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并进行多重线性回归确定独立性。结果显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ngⅡ(82.5±22.0)水平较单纯冠心病组(72.7±20.0)及对照组(70.1±14.1)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AngⅡ(r=0.398,P=0.012)水平与冠脉病变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且具有独立性。因此,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AngⅡ可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达标"教育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监测及控制水平的影响,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控制目标"认知教育,对照组不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控制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血压、体重监测及主动拜访专业医生的频次显著为高,血糖、血压、胆固醇控制显著为好.提示对新诊T2DM患者进行"达标"教育可提高DM监测频次及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0.
了解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抑郁发生现状并探讨其与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关系.采用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对135例CHF患者进行调查,并测定其空腹血糖(FBS)、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抑郁组(BDI≥10分)FBS、TG水平高于非抑郁组(BDI <10分)(Z=-2.525,P<0.05;Z=-2.588,P<0.05),HDL-C的水平低于非抑郁组(Z=-1.967,P<0.05);BDI总分与FBS水平呈正相关(r=0.323,P<0.01),而与各项血脂指标无相关性.抑郁组与非抑郁组CHF患者FBS、TG、HDL-C水平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医护人员应加强对CHF患者的心理护理,预防和减轻抑郁情绪以调节空腹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达标”教育对控制2型糖尿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达标"教育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监测及控制水平的影响,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进行"控制目标"认知教育,对照组不进行。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控制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糖、血压、体重监测及主动拜访专业医生的频次显著为高,血糖、血压、胆固醇控制显著为好。提示对新诊T2DM患者进行"达标"教育可提高DM监测频次及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2型糖尿病代谢特征及发病的危险因素,选取大连地区91例有家族史的T2DM患者为病例组,以44例患者的配偶(糖耐量正常)为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同时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采用稳态模型法计算两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β细胞功能指数,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腰臀比和Ln(HOMAIR)病例组高于对照组,而Ln(HOMAβ)则病例组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影响T2DM发病的因素有心血管疾病史、Ln(HOMAIR)及Ln(HOMAβ)。由此可见T2DM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史和Ln(HOMAIR)为发病的危险因素,Ln(HOMAβ)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完全血运重建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我们收集了2004年5月~2008年5月589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实施完全性血运重建(CRV)461例(78.3%),不完全性血运重建(IRV)128例(21.7%),对比分析两组病例PCI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结果。结果显示IRV组患者中完全闭塞病变、3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高于CRV组(P0.01);CRV组PCI成功率明显高于IRV组(94.8%vs87.5%,P0.05)。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获得更好的长期临床疗效论。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我们收集了2004年5月~2008年5月589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实施完全性血运重建(CRV)461例(78.3%),不完全性血运重建(IRV)128例(21.7%),对比分析两组病例PCI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结果.结果显示IRV组患者中完全闭塞病变、3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高于CRV组(P<0.01);CRV组PCI成功率明显高于IRV组(94.8%vs 87.5%,P<0.05).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获得更好的长期临床疗效论.  相似文献   

15.
探讨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出现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及相应的疗效。按照手术时间长短将患者分为T1(n=311)及T2(n=404)大组,然后再分别将两大组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性治疗;B组患者仅进行术前体位训练;C组患者同时进行术前体位训练、术中灵活体位摆放、术后常规应用纳米颈部穴位贴。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天内出现体位综合征的情况,将记录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不论在T1组或T2组,C组患者出现头痛及呕吐的几率明显低于A组及B组(P0.01)。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为多因素所致,术前术中术后多手段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患者不适症状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的相关性,随机检测MS,调查人群血尿酸(SUA)水平865份.结果显示:体检的865名人员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6.6%,男性为10.4%,女性为3.2%.与正常血尿酸组比较,高血尿酸组的BMI、BP、FPG和血脂谱均升高(P均<0.05);研究对象的SUA水平与MS的危险因素呈显著相关,其中与腰围,SBP、DBP、TG、FPG、HOM-I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随着代谢异常数目的增加,SUA水平呈上升趋势;多元Logistic回归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于超重、高血压和血脂并常.提示SUA水平与MS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独立相关于超重、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7.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浆甘丙肽(GAL)水平对体质量指数(BMI)和糖代谢的影响。选择我院产科2015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GDM组,另纳入同期医院收治的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受试者的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PG)和GAL水平。GDM组BMI、HbA1c、FBG、2hPPG和GAL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偏相关分析表明,GDM组的GAL水平与BMI、FBG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照组中GAL与各指标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分析结果表明,GDM患者GAL与BMI呈正相关。GDM患者BMI增加与GAL升高有关,应注意体重控制。  相似文献   

18.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预后之间相关关系。80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PCI,于术前、术后测定血清cTnT水平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cTn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术前血清cTnT水平≥0.1ng/ml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P0.05)。术后24h血清cTnT水平≥0.1ng/ml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5例(47.2%),显著高于D组5例(18.5%)(P0.05)。术后cTnT水平升高≥2倍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P0.05)。PCI术后cTnT显著升高,且术前或者术后cTnT升高均对预测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观察新型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Dex)对全麻诱导期NTI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择期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 Ⅰ级~Ⅱ级,随机分为两组,D组(n=20):患者入室后Dex1μg/kg滴鼻;C组(n=20)作为对照组,滴入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30min后进行诱导,观察NTI、改良清醒镇静评分(MOAA/S)、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10min(T1),给药后20min(T2),给药后30min(T3),插管前(T4),插管即刻(T5)各项值变化.D组T1~T3与T0比较,NTI值、MOAA/S逐渐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C组(P<0.05);D组T2、T3与T0比较,HR明显减慢(P<0.05);麻醉诱导期间,C组T5与T4比较,MAP、HR均显著升高(P<0.05),D组T5与T4比较,MAP、HR虽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以1μg/kg滴鼻可明显镇静,使NTI值降低,诱导期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减少插管时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20.
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两种通气方式在Pierre Robin序列征牵引成骨术的效果。行Pierre Robin序列征牵引成骨术足月儿60例,男女不限,出生1天~2个月,体重2.5kg~4.5kg,ASA分级Ⅱ级~Ⅲ级,术前气道评估Mallampati分级Ⅲ级~Ⅳ级,随机分为喉罩组(A组,n=30)和气管插管组(B组,n=30)。术中全凭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记录插管前(T0)、插管即刻(T_1)、手术开始(T_2)、拔管时(T_3)的MAP、HR。记录插管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首次插管成功率、拔管后并发症情况(如恶心呕吐、哭声嘶哑、呼吸抑制、喉痉挛等)。与B组比较MAP在T1、T3时显著高于A组(P0.05),HR在T_1、T_2、T_3时显著高于A组。与T_0比较,T_1、T_2时两组的MAP、HR均明显升高(P0.05),T3时B组的MAP、HR明显升高(P0.05)。插管时间A组短于B组(P0.05),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插管成功率A组高于B组,拔管后并发症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麻醉操作简便、对机体刺激小、术后并发症少,用于Pierre Robin序列征牵引成骨术的麻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