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社会认知学派的理论出发, 结合国内外自主学习的已有成果, 本研究通过501名大学生被试考察了自我概念、学习归因、学习环境适应对自主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 学习归因对自主学习有直接回归效应; 学习环境适应通过学习归因这个中介变量影响自主学习; 而自我概念对自主学习不仅有直接回归效应, 同时还通过学习环境适应和学习归因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自主学习。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 理清了三个变量对自主学习的作用路径, 并据此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湖北省武汉市两所大学四个年级544名参与网络课堂的大学生为被试,探讨网络师生交互与网络学习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和网络学习动机在其中的序列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网络师生交互、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网络学习动机与网络学习绩效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网络师生交互对网络学习绩效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显著。间接效应包含了两条路径:通过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部分中介作用和通过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网络学习动机的序列中介作用。这一结论有助于理解网络师生交互对网络学习绩效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网络教育的开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Zimmerman自主学习理论基础上,根据我国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大学生自主学习问卷,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其中学习动机分量表可以提取6个因子:学习自我效能感、内在目标、学习控制感、外在目标、学习意义感、学习焦虑,学习策略分量表可以提取6个因子:一般方法、学习求助、学习计划安排、学习总结、学习评价、学习管理。对问卷进行的信度、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来源并编制量表,为学生学习、老师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450名大学生进行开放性问卷和自编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别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果:编制包含37题的自主学习动机量表,量表分为8大维度,分别是自我实现、兴趣爱好、学习控制、意志力、他人影响、外部奖励、学习氛围、学习焦虑,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4.45%,信度为0.90,结构效度与标准关联效度较好。结论:大学生自主学习动机量表可用于分析大学生自主学习动机及来源,信效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266名中小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表面型学习动机有非常显着的负相关,与深层型学习动机有非常显着的正相关,与成就型学习动机无显着相关;(2)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成功归因的内控分数成正比,但与失败归因的关系不大;(3)自我监控学习行为与自我效能感有显着正相关关系;(4)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几个重要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6.
赵宝春 《心理科学》2012,35(4):921-925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自编直接经验、自主学习意愿等量表,以武汉地区402名中学生为被试,系统分析直接经验对自主学习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直接经验的积累可增强学习主体参与自主学习活动的意愿;直接经验对自主学习意愿的积极影响可通过行为态度等核心变量发挥间接效应实现,也可通过直接路径实现;直接经验与自主学习意愿的关系不受行为态度等核心变量调节。这些结果表明,直接经验是自主学习意愿的重要影响因子,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师生交互与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自主动机和学业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使用师生交互问卷、自主动机问卷、大学生学业情绪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对563名大学生开展调研。结果发现:网络学习中的师生交互既可以直接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投入,也可通过积极情绪间接影响学习投入,还可依次通过自主动机和积极情绪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学习投入,而消极情绪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高质量的师生交互能激发大学生网络学习的自主动机,让大学生体验到更多积极情绪,从而提高其学习投入水平。  相似文献   

8.
触屏学习是通过触屏软硬件设备呈现学习内容,并以手势触屏交互方式获取知识或技能的过程。目前触屏学习基础性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在有效性上,研究发现触屏学习本身可能是有效的,但在相对优势上结果具有较大异质性;在学习后效上,触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动机,但没有稳定地促进知识保持、知识理解以及二维到三维的学习迁移。针对触屏学习的促进或阻碍作用,以往研究分别从具身认知或认知负荷等理论视角给予解释。学习者、学习材料、学习环境等可能是影响触屏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广泛地将触屏设备应用于学习或课堂场景为时尚早,呼吁未来研究从理论建构、影响因素、特点分析及行为/神经机制角度考察触屏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将经历失败事件的596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失败恐惧对大学生失败学习的影响机制,分析保护性努力的中介效应与应对导向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失败恐惧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失败学习;(2)保护性努力在失败恐惧与大学生失败学习间起部分中介效应;(3)应对导向在失败恐惧与保护性努力的关系中起调节效应,应对导向越高的大学生,其失败恐惧对保护性努力的正向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0.
以<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为工具,对华东地区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凋查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中学生体育学习自主性低于农村中学生.(2)男生体育学习自主性高于女生.(3)初中学生体育学习自主性高于高中学生.4)所有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维度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培养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50,自引:1,他引:49  
冯廷勇  苏缇  胡兴旺  李红 《心理学报》2006,38(5):762-769
对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并编制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测验。对四类院校918名大学生进行了施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等5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5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测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学习障碍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中小学生团体智力筛选测验和LD行为量表从332名小学三、五年级儿童中筛选出50名小学LD儿童,检出率为15.06%,并对其进行学习动机诊断测验(MAAT)和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以探讨小学儿童学习障碍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60%的小学LD儿童表现为理解能力不足;(2)在MAAT与FAT各因素中,对小学LD儿童基本学习能力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在校学习方法、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自己责任性、FAT总分,其次是考试焦虑-回避失败动机、在家学习方法、成功动机及其技能场面。可以认为影响小学LD儿童的主要因素是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动机归因理论在成人学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进程的推进,成人学习者的继续学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学习障碍,成人学习者在遇到学习困难时的归因倾向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本文以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为基础,将着重阐述成人学习动机特点、成人学习动机归因中的现状及问题,并从成人教育者出发提出促进成人学习者恰当归因的建议,从而促进他们学习动机的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中美学生存在课堂学习行为差异的现象得到了中外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讨论.本文作者推测,中美学生在学习风格上存在的结构取向和深度取向的差异,是导致他们表现出不同课堂行为反应的一个原因.本研究采用学习风格量表和课堂学习行为量表对281名中国大学生和206名美国大学生施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学生存在学习风格与课堂学习行为的显著差异;学习风格的结构取向与课堂学习行为呈显著负相关,深度取向与课堂学习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结构取向的学习风格在文化组别与课堂学习行为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表明结构取向至少能部分地解释中美大学生之间的课堂学习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5.
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水平,应用技能及自控能力会影响其上网行为,进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本研究自编大学生网络元认知量表、网络学习行为调查问卷并应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调查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偏好、网络元认知和网络成瘾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网络元认知与网络成瘾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行为总体健康良好;大学生网络花费时间存在性别差异和时间段差异;大学生网络元认知水平分布呈正偏态,大学生网络元认知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及专业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比例较低,大学生网络成瘾性别差异显著;网络成瘾与网络元认知得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学习观及其与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学臣  周琰 《心理科学》2008,31(3):732-735
采用大学生学习观问卷、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WM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学习效能感量表,选取254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的学习观现状及其与学习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学习观总体上是倾向于建构性的;文理科学生、本专科学生在学习观的各维度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学习观与其内生动机、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外生动机多为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体验与学习过程观是大学生内生动机的有效预测变量,学业自我体验是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效能感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7.
家长教育卷入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但能否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其自主学习力,可能是提升学业成就的关键环节。研究将与自主学习相关的多种个人内部因素整合为自主学习力,对12万余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建构了一个链式中介模型,分析显示父母教育卷入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体现为两条路径:(1)父母主导路径:父母投入通过其自我报告的自主支持对学生学业成就产生显著影响;(2)学生发展路径:学生通过其所感知的父母自主支持提升其自主学习力,进而自主地促进其学业发展。研究提示,如何提高家长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和支持能力,是家校协同促进学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保障“双减”不降学业成绩的一项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8.
对4~6岁儿童的游戏行为、社会技能和学习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幼儿的游戏行为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游戏行为对幼儿社会技能的影响作用大于社会技能对游戏行为的影响作用,同时,游戏中的亲社会行为对幼儿的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破坏、退缩行为对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的形成有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708名大学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FTP)、目标定向、社会联结与学习适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FTP、学习定向及社会联结与大学生学习适应显著正相关,成绩定向与学习适应显著负相关.(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行为承诺(FTP的行为倾向成分)、目的意识(FTP的认知成分)、未来意象(FTP的认知成分)以及社会联结对学习适应均有直接影响,同时行为承诺、未来意象以及社会联结还通过学习定向间接影响学习适应,目的意识还通过成绩定向间接影响学习适应;而未来效能与远目标定向(FTP的体验成分)不能有效预测大学生学习适应.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自主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学业成就自评量表和自编的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问卷,以安徽省、江苏省、山东省667名大学生为被试,调查分析了大学生自主学习、成就目标定向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结果显示:(1)大学生自主学习对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2)掌握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对大学生自主学习具有预测作用;(3)掌握目标对大学生学业成就具有预测作用;(4)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就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间接作用;自主学习在成就目标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