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比较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与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在门诊隆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ASAⅠ级行门诊隆胸手术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和利多卡因硬膜外神经阻滞组(B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效果和术后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A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B组,且术后2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B组。  相似文献   

2.
探讨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出现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及相应的疗效。按照手术时间长短将患者分为T1(n=311)及T2(n=404)大组,然后再分别将两大组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为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干预性治疗;B组患者仅进行术前体位训练;C组患者同时进行术前体位训练、术中灵活体位摆放、术后常规应用纳米颈部穴位贴。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天内出现体位综合征的情况,将记录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不论在T1组或T2组,C组患者出现头痛及呕吐的几率明显低于A组及B组(P0.01)。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为多因素所致,术前术中术后多手段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患者不适症状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用于高血压患者鼻内窥镜手术的效果。选择鼻内窥镜手术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25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Ⅱ组(25例)单纯七氟醚麻醉控制性降压。Ⅰ组于麻醉诱导前15min~2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以0.4μg/kg/h的浓度维持,诱导后开始调整七氟醚的吸入浓度,使平均动脉压(MAP)控制在65mmHg左右并维持。Ⅱ组单纯吸入七氟醚实施控制性降压。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麻醉前(T1),手术开始后10min(T2)、手术开始后60min(T3)、手术结束拔管后即刻(T4)的MAP和心率(HR)变化。采用Fromme术野质量评分法(SSFQ)评定术野质量。Ⅰ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Ⅱ组显著减少(P0.05);Ⅰ组患者术中MAP、HR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野质量明显提高,SSFQ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高血压患者,能有效减少出血量,改善手术野,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4.
研究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的影响。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C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心理干预。1周末B、C两组SAS和HAMA得分显著下降(P0.01),HAMA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周末A组HAMA评分显著改善(P0.01)。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有显著而快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实施保温治疗对凝血功能的影响.60例TURP患者,随机分为加压空气调温毯保温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观察体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ot)的变化.结果显示Ⅱ组手术后体温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Ⅱ组术后各时点与T0相比PT、APTT明显延长,FIB和PLT显著降低(P<0.05);Ⅱ组与Ⅰ组各时点相比PT、APTT明显延长,FIB和PLT显著降低(P<0.05).认为TURP期间实施加压空气调温毯保温治疗能维持机体凝血功能稳定,心脏事件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序贯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屈螺酮炔雌醇(优思明)做为子宫腺肌瘤挖除术后后续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选取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之间在柳州市工人医院妇产科行腹腔镜或开腹子宫腺肌瘤挖除术患者,按术后治疗方案分为A组(GnRH-a)、B组(GnRH-a+优思明)和C组(观察),随访2年对比各组疗效。结果 A组、B组、C组症状复发率分别为12%、4%、27%。术后各组子宫体积明显缩小,月经量评分(PBAC评分)明显下降(P0.05),随访第1年及第2年A、B组PBAC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C组。B组子宫缩小比例明显大于C组。子宫腺肌瘤病灶切除术后应用GnRH-a能缓解痛经,减少月经量,使子宫体积缩小,序贯联合应用优思明可减轻GnRH-a副作用,为子宫腺肌瘤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治疗策略,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探讨手术加醋酸曲安奈德注射加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意义.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组,291例瘢痕疙瘩患者分为3组,A组86例,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后,术中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术后90Sr-90Y敷贴治疗;B组79例,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术后90 Sr-90Y敷贴治疗;C组126例,采用单纯醋酸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比较3组治愈率、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A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2.56%、93.02%;B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4.68%、89.87%;C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0.95%、57.94%;A、B组治愈率、有效率明显优于C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有效率略优于B组,但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是比较有效的方法,术中注射醋酸曲安奈德治愈率与有效率略高于手术切除联合术后90 Sr-90Y敷贴治疗,但无统计学差异,不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8.
对比传统腕管切开减压术(OCTR)和加速康复理念下的腕关节镜下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ECTR)的治疗效果。设计随机对照试验,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共有6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显示ECTR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VAS评分都远低于OCTR组。术后1个月时2组的肌电图和高频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对照组要优于试验组,但术后3个月以后两组的结果无差异。因此,ECTR对比OCTR在治疗CTS上术后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手术痛苦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探讨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远端斜位透视锁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疗效。自2010年7月~2014年7月收治应用髓内钉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96例,年龄20岁~63岁,平均40.5岁,其中男60例,女36例,按照AO分型,A型54例,B型30例,C型12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A组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远端斜位透视锁钉技术,B组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C组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通过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膝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时间,进行疗效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A组与B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时间A组、B组、C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结合远端斜位透视锁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能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出血量及透视次数,避免了过多的医源性辐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的影响.9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术后常规治疗,B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C组常规治疗+帕罗西汀+心理干预.1周末B、C两组SAS和HAMA得分显著下降(P<0.01),HAMA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周末A组HAMA评分显著改善(P<0.01).帕罗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术后焦虑情绪有显著而快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后路椎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PLIF)、后外侧植骨融合(posterolateral lumbar fu-sion,PLF)及二者联合运用(PLIF+PLF)在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的疗效,对59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根据手术中植骨方式分为三组,回顾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种植骨融合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隙高度、滑脱角、植骨融合率以及JOA评分改善率.结果显示:B组(PLF)的植骨融合率低于A组(PLIF)及C组(PLIF+PLF).在椎问隙高度维持、滑脱角丢失等方面A组优于B组(P<0.05),并且与C组无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A组优于C组(P<0.05),并且与B组无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比较,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得出结论:PLIF和PLF均是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的有效融合方式;PLIF及PLIF+PLF的融合率优于PLF;综合分析PLIF应用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后路手术中优于PLF及PLIF+PLF.  相似文献   

12.
评价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在老年人小切口下开胸术后的临床效果.选取60例在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开胸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B组在关胸前以0.5%的ropivacain行肋间神经阻滞;B、C组术后均给予fentanyl(0.01mg/ml)静脉自控镇痛(PCIA).结果直观模拟标度尺(VAS)测定术后疼痛,三组患者均达到满意的效果,在血清皮质醇、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方面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P>0.05),C组与A、B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平均术后住院天数,A、B两组和C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肋间神经阻滞镇痛对老年人小切口开胸手术减少术后疼痛和改善预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OL-HDF)两种血液净化模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钙(Ca)、磷(P)、胎球蛋白A(Fetuin-A)水平的影响,旨在求其相关性.按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A组)30例,OL-HDF组(B组)30例,健康对照组(C组)16例,通过测定A组、B组、C组透析前、A组、B组透析6个月后各项化验指标,经过统计学分析比对发现A组、B组血清Fetuin-A与IL-1β、hs-CRP、P、Ca×P呈负相关.本研究证明,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其钙化抑制因子Fetuin-A较正常人明显降低,长期OL-HDF治疗(治疗大于6个月)对于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升高钙化抑制因子Fetuin-A效果均明显优于HFHD.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经鼻给药超前镇痛用于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LIHR)术后镇痛的效果,选择日间手术模式下全麻LIHR患者230例,随机分为5组(n=46):布托啡诺0.005mg/kg组(B1组)、布托啡诺0.01mg/kg组(B2组)、布托啡诺0.02mg/kg组(B3组)及布托啡诺0.03mg/kg组(B4组)及对照组(C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B1、B2、B3及B4组分别以各自剂量经过鼻腔滴入布托啡诺;C组以等容量生理盐水模拟。计算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在PACU内停留时间。分别在术后1h、4h、6h、8h、10h、12h及离院(T1~T7)时对患者进行术后镇痛及布氏舒适度评分,统计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术后谵妄、头晕及嗜睡等不良反应的发病率及麻醉后离院评分(PADS)和未按时出院率。结果布托啡诺0.01mg/kg~0.02mg/kg经鼻给药超前镇痛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镇痛,且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病率低,无苏醒延迟。  相似文献   

15.
探讨右美托咪定基础麻醉联合局麻在Ⅰ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局麻组(A组)、右美托咪定基础麻醉联合局麻组(B组)、全身麻醉组(C组),每组36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A组和C组的麻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相近,但均高于B组(P0.05)。B组和C组的麻醉成功率相等,但均高于A组(P0.05)。三组的麻醉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较A组略高,C组最高。右美托咪定基础麻醉联合局麻可以满足Ⅰ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麻醉需要,麻醉安全,不良反应最少,费用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分析保乳术和根治术的治疗成本和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从2002年1月~2005年6月湘雅医院乳腺科的乳腺癌资料库中,随机抽取64例I~II期乳腺癌分为保乳治疗组(A组,32例)和根治术组(B组,32例),并随访.结果显示,A、B两组全部药品费用分别平均为32 474.11±16 126.00元、35 107.30±19 352.71元,总费用平均为53 959.64±22 033.28元、53 382.10±24 042.87元.两组药品费和总费用均无统计学差异(P=0.556、0.921).中位随访时间30个月,两组病例均无局部复发.A、B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6.25%、9.38%,两组无明显差异(P=0.641);Kaplan-Meier生存分析表明A、B组生存率分别为96.88%、93.7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4566).保乳术患者对残乳的满意率为90.61%,认为保留了乳房后其对家庭和社会生活仍充满自信的分别占75%和87.5%;相反,根治术者仅占28.13%和40.63%;A、B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00).由此得出结论,保乳术和根治/改良根治术两种治疗方法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差异,成本亦无明显区别,而保乳术明显提高了患者的家庭、社会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IVS6+ 95 (C/G)基因多态性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再狭窄的意义进行探讨.UAP患者行PCI术(TIMI血流达到3级),3个月~9个月复查冠脉造影,选取血管腔内径狭窄≥75%者(再狭窄组)86例、无再狭窄组(对照组)152例,测定术前术后24 hPAPP-A、hs-CRP水平.采用基因测序法分析IVS6+ 95多态性.再狭窄组术后血清PAPP-A、hs-CRP水平较本组术前明显增高(P<0.001).对照组术后血清PAPP-A、hs-CRP水平较本组术前明显下降(P<0.001).再狭窄组IVS6+ 95中CC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P<0.05),而等位基因C频率无明显差异.PCI术后PAPP-A、hs-CRP血清水平可作为预测冠脉再狭窄的指标,IVS6+95(C/G)多态性可能与术后再狭窄有关,其中基因型CC是致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前单孔胸腔镜手术正普遍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变得至关重要。回顾性分析单孔胸腔镜手术与单操作孔(两孔)手术治疗NSCLC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176例术中或术后诊断为NSCLC的患者,其中单孔胸腔镜组109例作为观察组,又随机分为跨肋及不跨肋放置引流管;选取单操作孔(两孔)胸腔镜手术67例作为对照组。统计结果发现单孔组总体手术时间(101.77±28.48)min明显比单操作组(123.72±33.12)min缩短(P0.05),而胸引管置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各组总体无明显差异(P0.05),跨肋放置胸引流管的患者术后切口恢复时间更短(P0.05)。因此,单孔胸腔镜在NSCLC的治疗中手术时间缩短,创口的缩小以及跨肋放置胸引流管减少术后切口感染与疼痛,加速切口恢复的优势都在肺癌的外科治疗中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评价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干预作用。将50例于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干预4天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天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PA、总蛋白(TP)、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运铁蛋白(T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手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结合低能量肠外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0.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选择我科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0例和开腹手术组6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因素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部胀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但其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是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与术式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