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源性猝死(SCD)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而早期诊断是预防SCD的关键所在。心律失常是SCD的主要原因,心电图可以对这些心律失常做出明确诊断。体表心电图对SCD相关疾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和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而且体表心电图检查具有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好的优势,所以成为检测、发现和随访可疑猝死者的重要手段。动态心电图、运动心电图等无创心电学检查中反映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指标,对SCD也有较好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源性猝死(SCD)是由于心血管原因引起的预料外的迅速死亡或心跳停止。由于SCD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且其具有较高的致命性,因此一直是世界范围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来自SCD幸存者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这种快速的死亡事件常常是由于在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时出现的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除了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外,其他原因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在一些特定的人群引起的SCD也越来越多地被发现。本文阐述了可能引起SCD的基础疾病(包括常见的和少见的),强调了危险因素的发现。根据部分临床研究总结的危险因素可以提供SCD的早期预防措施,减少SCD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伴t(8;21)是AML常见类型之一,多项研究表明t(8;21)AML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因而早期识别高危患者进而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疗效,改善患者整体预后。根据治疗前合并基因突变、初治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D56表达及治疗后微小残留病水平可将患者预后再分层。基于危险分层调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时机、维持化疗、联合去甲基化药物或激酶抑制剂等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整体预后。随着新的发病机制的发现,可能有更多的指标用于高危患者的识别及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进而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心源性猝死(SCD)具有发病出人意料、病情进展快速和死亡急骤等特点,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且当今社会SCD的发病率成逐年升高的趋势并已成为重要死亡原因之一。SCD多是在内外因(即病因及诱因)的交互作用下发生的,其中病因多指患者生前体内的潜在性疾病,诱因多指诱发或促使机体潜在性疾病突然向恶性转变的外部因素,二者中病因起主要作用,同时诱因参与SCD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把SCD分为:心律失常型猝死和循环衰竭型猝死。前者较常见,主要是由于致命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且多发生在院外。导致猝死的病因较多,故SCD需要与非心源性猝死相鉴别。由于SCD的发病突然,死亡率高,因此明确其病因、分类及鉴别,对降低SCD的发生率及预防SCD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对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珊珊  彭唯 《应用心理学》2010,16(2):187-192
采用"人肉搜索结果期待问卷"对225位"人肉搜索"参与者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运用UlehlaAdams构建的信号检测模式进行数据分析,以期探讨参与者的社会认知辨别力(Social Cognitive Discriminability,SCD)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参与者群体具有一定的SCD(d′=0.61±0.44),即对公权信息和私权信息具有一定的区分能力,且反应偏向β适中(1.24±0.39);(2)性别、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和上网时长对SCD及各分测量指标的影响均不显著,而不同居住地参与者的SCD差异边缘性显著,且在"自我体验"分测量指标上差异显著;(3)在"搜集信息"和"社会参与"上具有不同活动倾向的参与者,其SCD具有显著差异,且在"自我体验"和"同伴认同"分测量指标上也有显著差异。可见,SCD主要受参与者上网活动倾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美欧高血压指南之比较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高血压的定义、分类,危险因素评估,危险分层及治疗,比较了中国、美国、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相同和不同,这对于我国高血压的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BNP和CRP在ACS患者的预后评估中的相关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预后评估中两者的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连续性入选120例ACS患者。测定症状发作平均(34.2±16.3)h的血浆BNP和CRP水平,随访患者住院期间,30d,3个月病死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原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继发心衰和再入院的复合终点)发生率。结果显示,当将CRP、BNP和年龄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放入同一模型预测ACS的预后时,血浆CRP水平失去了预测效能,而血浆BNP水平升高独立于各因素预测30d和3个月病死率及MACE发生率。因此,BNP和CRP能够很好地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预测近期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BNP可能是较CRP更好的预测ACS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心源性猝死(SCD)是由心脏原因引起的,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在症状发生1h内出现的自然死亡,病情严重,生存率低,预后差。全球范围内的统计结果显示,在美国每10万人中约有50人~100人发生SCD,每年发生SCD的患者总数约为30万到45万。在我国,根据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资料显示,每1万人中大约有4.184个人发生SCD,相比于全球,发生率略低,但是按照13亿的庞大人口,保守计算,我国每年SCD总数达54.4万人,为全球猝死人数最多的国家。目前SCD的院外抢救率低,病死率高,死亡人数众多,因此寻找和总结合理有效的预防、急救和治疗方法对降低SCD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用《未来10年内心肌梗死、中风发病和死亡危险的科学预测量表》,对某社区335例35岁~64岁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35岁~64岁糖尿病人群未来10年内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甚高,对可逆危险因素的评估和调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未来10年内心肌梗死、中风发病和死亡危险的科学预测量表》,对某社区335例35岁~64岁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35岁~64岁糖尿病人群未来10年内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甚高,对可逆危险因素的评估和调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应用<未来10年内心肌梗死、中风发病和死亡危险的科学预测量表>,对某社区335例35岁~64岁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35岁~64岁糖尿病人群未来10年内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甚高,对可逆危险因素的评估和调整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心脏冠状动脉多层CT扫描目前在对心脏进行整体扫描进而发现冠状动脉狭窄或冠状动脉钙化方面应用较多,但从经济费用-临床效益比值考虑,是否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此项检查值得商榷。为降低患者就诊成本,我们认为,对于年轻非糖尿病患者可先根据Framingham冠心病危险量表进行测算患者未来10年出现冠心病的危险度,如果根据此量表计算的患者未来10年出现冠心病的危险度10%的中度以上危险度的患者,才应该给予心脏冠状动脉多层CT扫描检查以了解其是否需要进一步深入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了包含三级指标的佛教网络舆情指标体系,采用了进行全网抓取的网络爬虫技术,对2015年佛教舆情事件相关变量的互联网数据进行了采集,利用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了量化计算,并由此遴选出排名前20的佛教热点事件,对2015年佛教舆情状况作出初步的评估。  相似文献   

14.
为形成正确的药物治疗决策,需要从诊断、病情、患者和药学四个角度进行思维。首先,正确全面的诊断不仅要对每个疾病做出完整的诊断,还要对该患者所患的所有疾病做出诊断;其次,充分的病情评估,包括易患因素和危险因素、疾病特点、病情进展及疾病预后转归等;第三,具体患者评估,包括患者的生物学特征、社会人文背景等;第四,对治疗本身进行评估,包括治疗计划中总体安排的评估、药物治疗具体方案的评估、治疗计划执行的评估、治疗反应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达到了17 000 000人,而这些死亡的25%是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SCD可以无任何先兆症状。一般来说,SCD男性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SCD是由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非预料中的迅速自然死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SCD以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为最常见的病因,而直接引起SCD的原因是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及扑动、可以蜕变为心室颤动的室性心动  相似文献   

16.
分化型甲状腺癌是一种发病年龄轻、预后良好的疾病,但由于手术不规范化的存在、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出现,患者不得不面临再次手术的问题;患方对医方所提供的医疗方案存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医方可依据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特点,应用"甲状腺癌危险度分层评估系统"、"动态危险度分层评估模式",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制定前次规范手术医疗方案实施路径和前次不规范手术医疗方案实施路径;医方坚持不时与患方进行沟通,以医疗方案路径的临床模式为基础,以医患双方共同接受的医疗方案为目的,达到医患共同决策,这有利于术后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7.
国民道德指数是运用数量分析法研究道德这一特殊意识形态得出的用以衡量国民道德水准高低的一个量化指标.国民道德指数指标体系包括人均产值、教育开支总数、基尼系数、清廉指数、专家评估和基础指标等六项.构建国民道德指数指标体系为社会科学的量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为研究道德和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数量关系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性,为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提供了手段和载体.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是术前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金指标,但仍存在25%~30%的细胞学检查不能确定的结节,需要进一步行分子标志物检测以提高诊断准确性。研究表明许多分子标志物能为甲状腺癌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可用于为甲状腺癌患者提供更好的预后管理。目前,单独的基因标志物的研究较为广泛,非编码RNA是潜在的诊断标志,而多分子联合诊断可大大提高诊断的精确率。相关分子标志物的研究用于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广泛前景。  相似文献   

19.
心脏冠状动脉多层CT扫描目前在对心脏进行整体扫描进而发现冠状动脉狭窄或冠状动脉钙化方面应用较多,但从经济费用-临床效益比值考虑,是否所有患者均需进行此项检查值得商榷.为降低患者就诊成本,我们认为,对于年轻非糖尿病患者可先根据Framingham冠心痛危险量表进行测算患者未来10年出现冠心痛的危险度,如果根据此量表计算的患者未来10年出现冠心病的危险度>10%的中度以上危险度的患者,才应该给予心脏冠状动脉多层CT扫描检查以了解其是否需要进一步深入治疗.  相似文献   

20.
风险研究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在风险评估方面。本文通过对宗教和风险相关性的研究,对宗教风险的评估指标量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将宗教风险的评估维度(指标量)细化为9个方面,即宗教法治程度、民族宗教关系、宗教信仰人数及比例、政教关系情况、宗教突发事件、宗教教派矛盾、宗教极端势力和恐怖袭击事件、跨国宗教问题、宗教风俗禁忌。并在此基础上,对于这9个指标量进行了分值的初步量化,以期为今后的宗教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提供相应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