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观察慢快综合征患者植入起搏器后对心功能,心房高频事件的影响,将植入具有自动化功能双腔起搏器的39例患者分为2组,A组起搏心率55次/分,B组起搏心率65次/分,术后1年内程控获取心房起搏百分比(Ap)、心室起搏百分比(Vp)、高频心房事件发生率(AHRE)、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脑钠肽(BNP).结果显示,A组相比B组Ap、Vp明显降低,LVEDD、LVEF明显改善,BNP明显降低,LAD、AHRE两组无差异.故对于慢快综合征患者,适当降低起搏频率可明显改善LVEDD、LVEF,使BNP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维格列汀在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连续入组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维格列汀治疗组(n=64例)和对照组(n=63例)。对照组采用心衰优化治疗+二甲双胍单药降糖治疗,维格列汀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维格列汀。观察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收缩末期容积(LVESV)、6分钟步行试验及不良事件。12个月随访时,糖化血红蛋白整体降低均数为2.52%,较基线明显降低(P0.001)。LVEF、LVEDV、LVESV及6分钟步行试验整体及两组均较基线无明显变化(P均0.05)。组间不良事件比较无差异(P均0.05)。因此,维格列汀未导致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功能的恶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心脏是最常见的高血压损伤靶器官,首先引起左心室肥厚,然后导致心功能下降,并可导致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中约有1/3会出现左室肥厚(LVH),可致心血管病事件发病率增加,病死率升高,是猝死、冠心痛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独立的、主要的危险因素和预后信号.QT间期离散度(QTd)是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匀性和电不稳定性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重要指标;Tei指数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定量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多普勒指标,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重复性.本研究通过观察高血压病患者的QTd、左室Tei指数及左心功能,探讨其内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4.
观察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长期疗效。选择2010年8月~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NYHA心功能Ⅱ级~Ⅳ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35%、窦性心律、QRS时限≥130ms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76例,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后,比较起搏器植入术前及术后2年的疗效评价指标变化。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2年后,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MQOL)、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体表心电图QRS波时限、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等各疗效评价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右心房双心室起搏治疗窦性心律、QRS时限≥130ms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长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探讨左乙拉西坦治疗婴幼儿癫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对患儿智能发育的影响。选择确诊为癫痫综合征的8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左乙拉西坦、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6个月后评价癫痫控制情况。在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分别采用婴幼儿智力发育量表检测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评估患儿智能发育情况。治疗组41例完成治疗,症状完全控制29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39例完成治疗,症状完全控制28例、好转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7%;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时段两组患儿MDI和PDI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儿的MDI和PDI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左乙拉西坦治疗婴幼儿癫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丙戊酸钠相同;且左乙拉西坦治疗对婴幼儿癫痫患者的智力及运动发育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延迟支架置入在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发病12h内的老年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81例,罪犯血管行血栓抽吸后前向血流达TIMI 2级~3级且血栓积分≤2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3例)和延迟治疗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心肌灌注呈色分级、术后6月心功能及术后6月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延迟组支架置入后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心肌呈色分级、术后6个月LVEF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6个月内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延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抽吸后延迟支架置入可显著减少老年高血栓负荷急性STEMI患者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率,提高心肌灌注,改善老年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OL-HDF)两种血液净化模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钙(Ca)、磷(P)、胎球蛋白A(Fetuin-A)水平的影响,旨在求其相关性.按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A组)30例,OL-HDF组(B组)30例,健康对照组(C组)16例,通过测定A组、B组、C组透析前、A组、B组透析6个月后各项化验指标,经过统计学分析比对发现A组、B组血清Fetuin-A与IL-1β、hs-CRP、P、Ca×P呈负相关.本研究证明,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其钙化抑制因子Fetuin-A较正常人明显降低,长期OL-HDF治疗(治疗大于6个月)对于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升高钙化抑制因子Fetuin-A效果均明显优于HFHD.  相似文献   

8.
探讨万爽力对老年心脏瓣膜退性变致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效果。入选病例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万爽力治疗,3个月后,观察心功能、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测6min步行距离、血浆脑钠肽水平。3个月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血浆脑钠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万爽力对老年心脏瓣膜退性变致心功能不全治疗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达标心率对缺血型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预后的影响,所有入选ICM和DCM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及β受体阻滞剂(β-b)治疗,使心率维持于55次/分~60次/分,观察随访1年时的病死率、再入院率、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来评估二者的预后。结果显示,随访结束时ICM患者较DCM患者再入院率低(P=0.037),LVEDd低(P=0.034),LVEF高(P=0.028),收缩压高(P=0.029);对于ICM患者,随访结束时较出院时LVEDd低(P=0.047),LVEF高(P=0.018),收缩压高(P=0.042)。因此,心率达标对ICM患者有助于改善预后,对DCM患者改善不明显,ICM患者心率达标时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收治的轻度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40%,NYHAⅡ级)患者共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螺内酯(20rag、Qd),B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抽血行EI。IsA法检测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以及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低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LVEDd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高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235,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432,P〈0.05)。提示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螺内酯可以改善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骨桥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自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采用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治疗多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27例,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48岁~82岁,平均63.6岁.手术前后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判断神经功能: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颈肩痛程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5年,平均18个月.术后JOA评分为13.3(10~17)分,较术前10.2(5~14)分有显著改善(t=14.72,P<0.01).术后症状优良率88.9%.仅2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为一过性.术后颈肩痛VAS评分平均为1.9(1~3)分,较术前5.2(4~6)分明显缓解(t=14.25,P<0.01).经后路椎管扩大减压术能使脊髓彻底减压,充分后移,避免C5神经根麻痹,是目前治疗该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观察冲击波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在脑卒中后腓肠肌痉挛治疗中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42例脑卒中恢复期伴有腓肠肌痉挛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电刺激组、冲击波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14例。三组均以接受脑卒中常规康复训练为基础,联合治疗组对患侧腓肠肌应用放散式体外冲击波(rESWT)并对患侧胫前肌应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TENS);电刺激组给予患侧胫前肌TENS治疗;冲击波治疗组给予患侧腓肠肌rESWT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4周后患者的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腓肠肌综合痉挛量表评分(CSS)和胫神经H反射H波峰值与M波峰值比值Hmax/Mmax。与治疗前相比,三组PROM、CSS均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PROM、CSS均优于电刺激组及冲击波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ax/Mmax比值仅联合治疗组和电刺激组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后Hmax/Mmax差异不显著(P0.05),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前后Hmax/Mmax则无明显变化(P0.05)。冲击波联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较单一治疗对于痉挛的缓解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探讨冠心病患者门控心肌灌注显像静息灌注总积分(SRS)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对142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前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并于1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左心室各节段心肌血流灌注情况,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利用半定量分析法得出SRS,并与上述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SRS的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2组间EDV、ESV、LVEF、SV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关分析表明:SRS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15;与EDV、ESV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5、0.730,均为P0.05。门控心肌灌注显像SRS与左室收缩功能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探讨万爽力对老年心脏瓣膜退性变致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效果.入选病例共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万爽力治疗,3个月后,观察心功能、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测6min步行距离、血浆脑钠肽水平.3个月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左室舒张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血浆脑钠肽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万爽力对老年心脏瓣膜退性变致心功能不全治疗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比较不同剂量的前列腺素E1注射液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最终随机纳入91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别接受10μg/d(A组,n=47)与20μg/d(B组,n=44)的前列腺素E1治疗,2周后观察8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变化.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BUN、C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都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但A、B两组之间UAER下降幅度不一,B组较A组下降幅度更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两者之间BUN下降幅度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之间的Cr下降幅度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推断,前列腺素El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降低尿蛋白确实有效,而且前列腺素E1 20μg/d的剂量要比10μg/d降低尿蛋白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OL-HDF)两种血液净化模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钙(Ca)、磷(P)、胎球蛋白A(Fetuin-A)水平的影响,旨在求其相关性.按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A组)30例,OL-HDF组(B组)30例,健康对照组(C组)16例,通过测定A组、B组、C组透析前、A组、B组透析6个月后各项化验指标,经过统计学分析比对发现A组、B组血清Fetuin-A与IL-1β、hs-CRP、P、Ca×P呈负相关.本研究证明,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其钙化抑制因子Fetuin-A较正常人明显降低,长期OL-HDF治疗(治疗大于6个月)对于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升高钙化抑制因子Fetuin-A效果均明显优于HFHD.  相似文献   

17.
分析比较切开复位内固定和人工桡骨小头置换方法治疗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MasonⅢ型)的临床疗效。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24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MasonⅢ型)的临床资料,其中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7例;桡骨小头置换7例,平均随访12个月(6个月~18个月)。根据Broberg Morrey评分系统以及术后影像进行评价比较,同时比较两组住院天数以及费用。结果评价比较显示两者疗效均佳,术后两者活动度和功能评分相近,两组住院天数相近,内固定组费用更低。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须尽早进行解剖复住功能重建,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桡骨小头置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升高与冠脉造影对比剂肾病发生具有相关性,然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升高是否对患者远期肾功能恶化具有预测价值,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入选于我院行冠脉CTA检查患者338例,根据冠脉CTA前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轻度升高组及明显升高组,并进行十二个月随访,终点事件为GFR下降超过12mL/min或最终GFR小于60mL/min。研究结果表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升高是冠脉CTA后患者发生远期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IVS6+ 95 (C/G)基因多态性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再狭窄的意义进行探讨.UAP患者行PCI术(TIMI血流达到3级),3个月~9个月复查冠脉造影,选取血管腔内径狭窄≥75%者(再狭窄组)86例、无再狭窄组(对照组)152例,测定术前术后24 hPAPP-A、hs-CRP水平.采用基因测序法分析IVS6+ 95多态性.再狭窄组术后血清PAPP-A、hs-CRP水平较本组术前明显增高(P<0.001).对照组术后血清PAPP-A、hs-CRP水平较本组术前明显下降(P<0.001).再狭窄组IVS6+ 95中CC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P<0.05),而等位基因C频率无明显差异.PCI术后PAPP-A、hs-CRP血清水平可作为预测冠脉再狭窄的指标,IVS6+95(C/G)多态性可能与术后再狭窄有关,其中基因型CC是致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3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其中18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大骨瓣减压术),内科治疗17例,治疗后1、6个月以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和Barthel指数记分法评定临床疗效,手术组比内科治疗组的死亡率及重残率明显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由此,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手术时机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