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洛克菲勒基金会为切入点,讨论了基金会与医学教育发展的关系,内容包括洛克菲勒基金会在20世纪对医学教育与研究重大项目资助等的回顾,讨论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对医学教育与研究资助及其对医学教育影响以及以洛克菲勒基金会为开端的基金会制度对医学教育发展影响,提出基金会制度与中国医学教育发展关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巴慕德是中国近代医务传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作为训练有素的外科专家,他在中国从事医疗活动20年;作为英国浸礼会医学传教士,他先后担任共合医院院长、齐鲁大学医科科长和校长,被选为中国博医会医学教育委员会首任主席,在推动建设现代化医疗体系及中国近代医务传教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巴慕德的活动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窥见20世纪初期中国医务传教事业在社会变迁中逐渐适应的过程,为研究中国近代医务传教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中美19世纪中叶开始建立的外交关系,与当时基督教在华的传播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首先向美国政府鼓吹对华建立外交关系的,是美国驻华宣教士伯驾。为发展基督教在华传播事业,打破清政府的传教禁令,伯驾不仅积极说服美国政府开展对华外交,并亲自参与有关外交活动,促成了美国最初的对华条约外交关系。此后,由早期基督教教会学校培养的中国近代改良主义者容闳,以培养洋务运动急需的现代化人才为由,极力劝说清朝政府派使团赴美。同时,他还以其外交实践,最终促使清政府任命驻美外交公使,形成中美早期的双边外交关系。可见,基督教传播之直接动因与其传播影响的间接效应,对于中美早期外交关系的建立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这个特殊的机构在中国现代医学启蒙及发展的历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成立至今九十多年间,这个机构始终将其宗旨定位于资助中国医学教育与研究,直至今日它仍然在中国的医学教育乃至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驻华领事官员与地方基督教是学术界较少涉及的研究领域,以往论著集中讨论传教士对美国、对华外交的影响及美外交当局利用教案扩大在华利益等问题。上述内容难以完全呈现美国驻华外交官与中国基督教发展的复杂关系。本文尝试梳理晚清美国驻闽领事馆档案,分析地方基督教与外交体制相互渗透、传教利益与外交、商务利益相互角力以及领事对待华人教徒的矛盾心态,初步探讨晚清美国驻华外交官与基督教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传教士在中国近代的医疗活动促进了西医的传播和发展,培养了医学人才;借鉴了国外管理体制,提供了医学教育模式;发扬了医生职业道德,解除了人民疾苦;建立了乡村医疗网,揭开了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传教士在中国近代的医疗活动促进了西医的传播和发展,培养了医学人才;借鉴了国外管理体制,提供了医学教育模式;发扬了医生职业道德,解除了人民疾苦;建立了乡村医疗网,揭开了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序幕.  相似文献   

8.
略论“协和模式”的形成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中国现代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它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大批杰出的科研专家、学者和医疗工作者,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朱峰 《宗教学研究》2017,(2):190-198
美国驻华外交官柔克义是理解宗教与外交复杂关系的典型范例.一方面,与宗教相关的学术研究,不仅促其来华担任美国驻华外交官,影响其与宗教团体关系,甚至左右其外交职位的升迁降黜;另一方面,宗教问题是其处理对华外交的重要手段和利益诉求,在处理美国涉藏政策、抵制美货运动、美在华条约权力等问题中发挥重要影响.其中,宗教与外交间相互交集,亦碰撞摩擦,而外交人员对宗教的学养和认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局运用宗教因素处理外交事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钱春泰 《学海》2003,(6):123-127
现有关于司徒雷登的研究 ,大多集中于他的在华传教和教育活动以及担任驻华大使的政治生涯 ,较少评析其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政治态度和所作所为。在抗日战争时期 ,司徒雷登支持燕大师生的抗日行动 ,呼吁美国实施积极的援华政策 ,同时抱着早日结束战争的愿望 ,还充当过中日之间的调停人。本文作者认为 ,尽管司徒雷登在中国的经历十分复杂 ,但是应当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他的历史功过。司徒雷登生于中国杭州 ,前后在华生活了 5 6年 ,其中从事传教和教育工作长达 4 2年之久 ,担任驻华大使 3年 ,他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在华的其他外国人。司徒…  相似文献   

11.
考察近代传教士在华活动一个重要视角是传教士“侨居者”的角色与身份,这一长期在学界研究中处于“隐形”地位的现象从另一层面反映基督教在区域社会传播中呈现的常态化的表征。通过以福建地区为中心的考察,阐述近代来华传教士在多个方面适应于中国地方社会活动与发展的需要,提醒我们在中国基督教区域史研究中,应积极关注基督教全球地域化过程中所不可忽略的地方“情境化”之现象。  相似文献   

12.
在西医中国本土化进程中,随着西医理论知识和临床技术的不断传播,近代医界人士逐渐意识到人体解剖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人体解剖的发展将提升医学诊治水平、助力医学教育发展和解释病患家属疑惑,其社会推广普及程度将深切影响中国医学的发展。结合近代中国人体解剖发展的历史背景,重点阐述近代医界有识之士通过推动人体解剖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倡导实践志愿人体解剖和传播人体解剖理念及知识等途径,推动中国社会大众对于人体解剖的接受,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3.
论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服务实践的吻合点—人文社会科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430030)杜玉开王安华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新的医学模式产生和转变,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服务社会要求的差别越来越突出,裂痕日趋加宽。这种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医学学科背景单一,...  相似文献   

14.
包兆会 《天风》2017,(1):54-55
正他从小受西方教育,也信仰基督教,但骨子里还是儒者。他"学际天人,才兼文史",在近代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与顾颉刚先生代表了史学现代化的第一代。他也是教育家,曾担任燕京大学教务长,培养出了一大批出色的史学家,齐思和、瞿同祖等都出自他的门下。他就是洪业。洪业(1893-1980),号煨莲,名正继,福建侯官(今  相似文献   

15.
在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CMB)资助下,2012年12月15日~17日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举行了"2012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高级研讨会",与会的国内外著名生命伦理学专家就干细胞研究及其临床转化、移植器官的捐赠和获取、生物材料数据库与表观基因组研究、知情同意等生命伦理学问题的最新进展,以及我国在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实践中和监管制度的改革面临的挑战等若干问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系统的伦理委员会委员、科研人员、生命伦理学或医学伦理学高校教师和医疗管理者等50余人参会.CMB项目负责人翟晓梅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16.
医学哲学是现代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科学必须与医学哲学相结合才是未来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在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医学教育转型中,培养医学生的哲学思维无疑是其重要环节之一。为适应全球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医学教育务必在临床思维上进行整合。本文从培养合格医学毕业生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医学与哲学的关系、医学教育中的哲学地位及哲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旨在提高医学生的哲学理念,促进现代医学教育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待人难得糊涂,不喜与人计较,与同事关系非常融洽。有一次,他的合伙人爱德华·贝特福在南美经营一笔生意失败了,使公司损失了100万美元,贝特福很内疚,不知如何解释,他等待着洛克菲勒的批评。一天下午,贝特福在路上走着,发现洛克菲勒和别人在后面  相似文献   

18.
中美医学伦理学比较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北京医科大学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美医学伦理学比较国际研讨会于1999年5月1~4日在北京召开,近170名中美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国内学者148人,美国学者22人),有70篇文章收入中美医学伦理学比较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在5月1日的开幕式上,北京医科大学校长王德炳教授。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主席R.施瓦茨教授分别代表中美双方致欢迎辞,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卫生部副部长彭玉也应邀到会致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中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培养之比较;大会采取大会报告与小组会议的形式,在5月1~2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美国医学教育改革倡导将医学预科教育设立在综合大学中。在中国,最早实行并一直坚持于此的是北京协和医学院。1925年~1952年,协和医学院委托燕京大学办理医学预科教育。燕京大学充分发挥综合大学在校园设施、专业基础、人文熏陶和性格养成等方面的各项优势,为协和医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前打下坚实的通识教育基础,为协和培养优秀人才、为中国的医学教育界贡献了一份力量,值得当代医学预科教育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医学人文教育:历史与理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体上考察了美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情况.首先,对医学人文研究加入到美国医学教育计划中的原因与方式进行考察.其次,对美国医学人文运动的历史进行考察,决定医学人文的诞生的原因,并讨论医学人文领域中的学者是如何定义"医学人文"的.最后,从理论视角对医学人文的目的与教育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