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甲状腺术后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我院1 97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与手术切除范围、手术次数及手术技术操作有关.甲状腺术中应注意精细操作、术后近期应检测血清钙值并适当补钙以防低钙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通过检测甲状腺良恶性病灶中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甲状腺癌钙化及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实验组选取钙化和非钙化各30例的乳头状甲状腺癌病例共60例,对照组用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和甲状腺腺瘤15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良恶性甲状腺组织中VDR及OP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良恶性之间、乳头状甲状腺癌钙化与非钙化之间以及其他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差异及相关性.结果VDR与OPN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灶(P<0.01);VDR与OPN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淋巴结转移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与乳头状甲状腺癌是否钙化及大小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并存在正相关性.肿块钙化或大于1cm的乳头状甲状腺癌VDR和OPN的表达明显增高,VDR和OPN表达亦为正相关(P<0.05).因此,VDR和OPN蛋白增强可能参与了乳头状甲状腺癌钙他的形成以及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探讨甲状腺癌手术中纳米炭在中央区淋巴结廓清和甲状旁腺保护的作用。将5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纳米炭组与对照组两组,纳米炭组术中甲状腺内注射纳米炭混悬液,5分钟~10分钟后实施手术。统计分析清扫淋巴结计数、转移淋巴结、发现甲状旁腺率及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后低钙血症比率。结果显示纳米炭组廓清淋巴结平均数量(9.76±5.82)枚,高于对照组;甲状旁腺损切率为3.4%,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率(10.3%)低于对照组。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纳米炭作为淋巴示踪剂,有利于甲状旁腺的保护,提高淋巴结清扫的数量。  相似文献   

4.
介绍笔者及科室老年甲状腺结节的诊治经验,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44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老年甲状腺结节以多发为主;压迫症状、异物和不适感、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是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主要的手术指证;术中发现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有脂肪沉着;病理方面良性结节的钙化率较高;患者术后切口水肿比较明显;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高;虽然术前麻醉ASA评分较低,但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未上升.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以全麻为宜,最好采用双甲近全切除术,这不仅可避免术后复发和再次手术率,更可减少甲状腺素制剂的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老年甲状腺结节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笔者及科室老年甲状腺结节的诊治经验,对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144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老年甲状腺结节以多发为主;压迫症状、异物和不适感、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是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主要的手术指证;术中发现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有脂肪沉着;病理方面良性结节的钙化率较高;患者术后切口水肿比较明显;暂时性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高;虽然术前麻醉ASA评分较低,但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未上升。老年甲状腺结节患者以全麻为宜,最好采用双甲近全切除术,这不仅可避免术后复发和再次手术率,更可减少甲状腺素制剂的用量,减少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单乳管溢液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疾病良、恶性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3例单乳管溢液患者临床资料。16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导管内乳头状瘤89例,乳腺导管扩张症27例,导管扩张症合并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导管扩张症伴慢性炎症3例,腺病及导管上皮增生14例,乳腺癌2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年龄、月经状态、是否伴微钙化等因素与溢液良、恶性的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乳腺伴微钙化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P0.05)。乳头溢液病因复杂,年龄45岁、乳腺伴微钙化是乳腺癌独立危险因素,手术治疗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探讨食管鳞癌患者高血小板血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回顾性分析340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结果显示高血小板血症与肿瘤长度、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肿瘤位置无关(P>0.05);高血小板血症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血小板计数正常者(P<0.001);并且高血小板血症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因此高血小板血症与食管鳞癌的进展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探讨食管鳞癌患者高血小板血症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回顾性分析340例食管鳞癌患者术前血小板计数,结果显示高血小板血症与肿瘤长度、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及淋巴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及肿瘤位置无关(P〉0.05);高血小板血症者的生存率明显低于血小板计数正常者(P〈0.001);并且高血小板血症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因此高血小板血症与食管鳞癌的进展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探讨和分析不同时期颅骨修补术对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患者98例,随机分为早期组52例和晚期组46例,早期组在去大骨瓣减压术后1个月~3个月行颅骨修补术,晚期组在术后6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术后神经功能、脑组织血流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早期组患者Karnofsky (KPS)评分和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患者患侧大脑中动脉(MCA)和颈内动脉(ICA)的血流速度明显高于晚期组(P0.05),早期组颅骨修补术后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皮下积液和切口愈合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晚期组(χ2=6.56,P0.05)。重型颅脑外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完成颅骨修补术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和增加脑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0.
观察和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宫腔镜检术的临床效果。选取无痛门诊宫腔镜检术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统计患者麻醉满意度、围术期心血管用药情况和术毕2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K组相比,R组手术开始时(T1)、手术开始10min(T2)循环和呼吸抑制较明显(P〈0.05),麻醉起效时间相对较长(P〈0.05),术毕镇静效果较差(P〈0.01),麻醉满意度较低(P〈0.01),同时心血管用药次数增多(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但K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好于R组(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丙泊酚一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术能够使患者呼吸循环更加平稳,提高麻醉满意度,减少围术期心血管用药次数和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不同性别人群对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的认知情况,提出非医疗技术服务改善对策,使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双变量回归法对医患双方的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认知的性别差异进行探究。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医生对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认知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的患者对"医生工作事业心"、"医生遵守法规和工作制度"和"医生不歧视患者"的认知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的医生对非医疗技术服务影响因素重视程度相同,男性患者更重视以上非医疗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食管癌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经验,回顾性分析13例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防治体会。结果显示患者平均年龄67.5岁,体重50.4千克,皆有严重的吞咽梗阻症状,其中8例术前发现低蛋白血症,3例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术后3天内出现急性肾衰竭,治疗纠正肾前性病因、利尿和改善肾血流灌...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食管癌术后急性肾衰竭发生的原因及防治经验,回顾性分析13例术后发生急性肾衰竭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防治体会.结果显示患者平均年龄67.5岁,体重50.4千克,皆有严重的吞咽梗阻症状,其中8例术前发现低蛋白血症,3例术前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术后3天内出现急性肾衰竭,治疗纠正肾前性病因、利尿和改善肾血流灌注等,其中4例结合血液净化;10例治愈,3例好转自动出院.就此得出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低容量且营养不良状态是术后急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治疗注意纠正肾前性因素和改善肾灌注,必要时结合血液净化治疗,有助于防治食管癌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41例低磷血症患者血磷水平与同期血气分析、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等因素间关系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变化。结果显示脓毒症组血磷降低程度最明显,该组APACHEⅡ评分及纠正低磷血症所需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基础疾病组。治疗前重度低磷血症组患者血pH、BUN显著高于轻中度低磷血症组,而PaCO2及ALB则明显低于轻中度低磷血症组;治疗前重度低磷血症组与轻中度低磷血症组间APACHEⅡ评分有显著差异,而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消失。病因治疗辅以适当补磷治疗可有效纠正低磷血症。由此得出结论,脓毒症患者易继发低磷血症。危重症患者重度低磷血症的发生与机体内酸碱环境改变及感染、高分解代谢等因素有关。低磷血症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但尚不足以成为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41例低磷血症患者血磷水平与同期血气分析、血浆白蛋白(ALB)、尿素氮(BUN)等因素间关系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变化.结果显示脓毒症组血磷降低程度最明显,该组APACHEⅡ评分及纠正低磷血症所需时间显著高于其他基础疾病组.治疗前重度低磷血症组患者血pH、BUN显著高于轻中度低磷血症组,而PaCO2及ALB则明显低于轻中度低磷血症组;治疗前重度低磷血症组与轻中度低磷血症组间APACHE Ⅱ评分有显著差异,而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消失.病因治疗辅以适当补磷治疗可有效纠正低磷血症.由此得出结论,脓毒症患者易继发低磷血症.危重症患者重度低磷血症的发生与机体内酸碱环境改变及感染、高分解代谢等因素有关.低磷血症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但尚不足以成为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6.
评价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的干预作用。将50例于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干预4天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天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PA、总蛋白(TP)、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运铁蛋白(T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手术后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结合低能量肠外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选择我科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0例和开腹手术组6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因素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部胀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但其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是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与术式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减少。  相似文献   

18.
观察清醒状态血氧饱和度大于9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夜间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选择COPD患者42例,采用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显示COPD患者夜间睡眠状态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LSaO2)、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 oxygen saturation,MSaO2)较清醒状态血氧饱和度(daytime oxygen saturation,SaO2)明显下降(P<0.05),出现夜间低氧血症.重度肺功能损害的COPD患者夜间血氧降低明显高于轻、中度肺功能损害者(P<0.05).提示清醒状态血氧饱和度大于90%的COPD患者夜间睡眠容易发生低氧血症;COPD病情严重程度与低氧血症程度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9.
探讨移植后糖尿病发生的高危因素。116例受者分为糖尿病组(22例)和非糖尿病组(94例)。对可能危险因素进行χ^2检验后显示术前肝功、糖耐量正常、术后用小量激素、CSA方案并血药浓度正常的患者糖尿病发生率低于相对应组,而性别、年龄、糖尿病家族史相比,P〉0.05。说明肝功能、糖耐量、激素量、免疫抑制剂及药物浓度是移植后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98例,男性115例,女性83例,以前瞻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住院10天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和90天预后的相关性.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无关(P&gt;0.05),与住院10天时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03),与10天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转归分数呈正相关(P=0.002),与90天预后呈正相关(P=0.001).笔者认为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住院10天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和90天预后具有独立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