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不)礼貌理论框架,以真实的医患沟通音频语料为研究对象,应用话语分析法探讨医患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与(不)礼貌框架的关系。研究发现,医患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把双刃剑,兼具积极和消极的双面功能:医患双方既可用它来实施礼貌策略,作为维护对方面子、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语言表达手段;模糊限制语亦可成为医患双方实施不礼貌的工具,在医患双方发生分歧、威胁对方面子时起强化作用。总结了医患模糊限制语的特点及使用理据,并探讨其正负作用以及对医患交际双方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研究门诊医患会话中的礼貌现象,研究发现医患双方都采用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以及间接礼貌策略来维护对方的面子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通过将医生和患者的礼貌策略进行对比发现,在医患交际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直接礼貌策略,而患者则从未使用这一礼貌策略;医生多使用消极礼貌策略而患者多使用积极礼貌策略。分析显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医患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对称。  相似文献   

3.
"重复"是话语研究的重要话题,分析医患交流中的重复可以体现出医患的地位与关系。参考会话分析研究方法,纳入了28篇真实场景下生殖医学诊所的医患和护患对话,对其中的"重复"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用ATLAS.ti定性分析软件对会话中的"重复主体"、"重复功能"等进行分级编码,呈现出各类重复在会话中的分布情况,再现了医生和患者所采用的不同重复类型。揭示了对话中医患双方之间的话语权以及知识不对等关系,并为改善医生和患者的言语沟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帮助双方更有效地开展交流、建立更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医患会话打断现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言语打断是门诊医患会话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是医患双方为了获得话语权而试图与对方争夺话轮的语言现象.以真实的汉语门诊医患会话为语料,以会话分析结构理论为指导框架,对门诊医患会话打断进行研究.通过对打断的类型和语用功能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中国门诊医患会话打断的规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在Brown和Levinson面子理论的框架下考察了医患门诊会话中医生言语中的礼貌现象.发现了医生的一些不礼貌现象以及礼貌策略的特点,分析了导致这些不礼貌现象和礼貌策略特点的深层次原因,并总结了适应新型门诊医患会话特点的礼貌策略,以规范和指导实际的医患互动.  相似文献   

6.
医患会话是医疗过程中的重要活动,对医患会话进行文学叙事的剖析,可以观察发现医生和患者的叙事风格以及医患双方不同视角下的疾病阐释方式。在会话中患者的叙事是涵盖过去、现在及将来的全过程叙事,是包括社会背景与心理状况全方位的叙事。而医生的叙事是此时此刻的现实叙事,是纯医学的、直白的和普遍性原理的叙事。对于掌握临床实践的医生来说,要全面了解患者,获得完整的叙事信息,必须要先学会聆听患者的故事,理解"故事"在医患会话中所占有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7.
门诊会话是医患双方了解病情、分析病因、确定诊疗手段的最直接的对话方式.本文基于门诊会话的自然语料,对照以往的相关研究,分析了门诊会话中医生会话策略使用的特点以及医师、患者和语境互动的会话序列特征,旨在深化对医患互动过程的认知,进一步揭示现代中国医院语境中医患交流的社会文化符号特点.  相似文献   

8.
建议是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医患会话中尤为凸显。医生身份构建是交际互动中的涌现而不是事先指定的,身份需要会话双方或多方进行协商与共建。以医生的建议序列为切入点,从会话分析的角度,动态地研究医生在给予患者诊断建议的同时构建和调整不同的会话身份:专家身份、权威者身份、教育者身份、平等同伴身份或多重身份。旨在为医生更好地理解医患交际中身份构建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医生选择并调整合适的会话身份实现与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使医患关系和谐,成功应对日趋激烈的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9.
选取了两个标志性医疗传媒事件"八毛门事件"和"徐文被砍事件"为研究样本,以传播学的视角,透视网络空间医患话语权失衡现状,并从医疗报道的话语特征、医患双方的身份特征、网络话语的传播特征等方面剖析了成因,对构建以尊重差异,沟通各种意见表达为目标的医患对话空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录音方式收集50例内科查房语料,用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分析了医患会话中医生的礼貌策略,发现医生使用的积极礼貌策略类型有反馈、称谓、关照和赞誉等,消极礼貌策略主要有弱化、主动两类,且消极礼貌策略使用频率高于积极礼貌策略.分析显示现阶段平等的医患关系尚未完全建立.  相似文献   

11.
借助"话语分析"理论研究医患关系成为一种新范式,旨在通过分析医患"话语"结构和规律来构建医患关系。医患"话语"研究当归属应用层面上的"社会语言学"范畴,且经历了社会语言学的"传统的"和"批评的"两个阶段。国内医患"话语"研究是在"批评的社会语言学"框架内开展的,但需深化或拓展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医患会话研究是研究医患矛盾和医患关系的关键,从社会学和语言学的视角,对国内外的医患会话研究进行了梳理。社会学和语言学视角对会话的分析有很大的差异。社会学家是研究如何进行会话,认为会话能透视社会生活,而语言学家则研究语言如何建构以产生会话,认为作为社会生活资源的会话可以帮助发现语言的本质。医患会话研究还应该拓展到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和医学领域。只有更好地开展医患会话的研究才能指导医生的会话策略,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心理治疗中的真实语料为基础,采用会话分析的方法,力图揭示心理治疗会话中阻抗序列的结构特征,进而发现总结阻抗过程中会话双方采用的话语执行手段,并从语用学的角度深入挖掘阻抗序列生成的社会原因。研究发现:(1)一个基本的阻抗序列通常由三个话轮组成;(2)来访者主要利用话轮转换规则和非优先结构规则来表示阻抗,而治疗师则采用循环提问的方式应对;(3)阻抗具有其独特的话语执行手段和社会生成机制。在心理治疗会话中,会话双方要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阻抗,以期有助于实现"以言治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固有"场域"中的医患之间拥有信息不对称、"认知循环"差异明显以及"主体间性"丧失几个显著特征,导致医患关系失衡和紧张。兼具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社交媒体的出现,重新构建了宏观社会语境,为医患双方的互动交流开辟了新的"场域"。社交媒体通过打破医患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加强健康信息传播力度,拓宽医患认知边界以及促使医患双方进行平等交流,为医患双方信任感的搭建提供新的契机,进而对失衡的医患权力关系进行重构,但社交媒体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具有局限性,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术前谈话是手术诊疗前的重要环节,其中对风险的充分沟通能够在根源上帮助预防医患冲突的发生。运用会话分析的方法,选取真实术前谈话中的风险沟通话语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规律性,发现潜在的沟通问题,以期为良好的医患互动提供建议和对策。研究发现,医方的风险告知话语主要由九大告知元素选择性组成,而医方明确的理解征询话语多出现在风险告知结尾。患方的风险沟通话语存在明显的个体化差异,其互动表现会影响整个术前谈话风险话语的发展走向。患方在谈话过程中的合作与积极反馈有利于术前谈话的信息传递和情感共享。  相似文献   

16.
伴随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人类交际不断转向网络空间。基于Simon的身份自我方位模式,考察网络交际空间中的医生身份,认为身份构建是个人基于自我方位的自我阐释。研究发现,医生在群体层面构建了"高投入、高科技、高危险"和"普通人"的身份;在个体层面构建了"医者仁心"和职业厌倦的身份。然而,网友在网络空间构建的医生身份却是"高收入、职业道德差、缺乏技术"。尽管医生和网友在网络空间构建的医生身份都不符合对方的期待,但双方可以尝试从对方的视角解读彼此构建的身份,从而共同致力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构建医患会话的合作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门诊医患会话的现场调查,发现经典的合作原则并不完全适用于门诊医患会话。这是因为医患会话中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着信息和权势两方面的不对称。为了适应新型的医患关系,在经典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医患会话的合作原则,以期规范和指导现实的医患会话。  相似文献   

18.
医患会话分析是一种尊重语言事实的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我国研究者主要从医患会话的语言结构组合特点和基本特征;医患合作模式、特点和原则以及医患会话信息传递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语料的覆盖面、典型性不够,分析语言现象与本质的逻辑不严密,语料属性判断标准不统一,研究目标不明确等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序列结构是会话的基本结构与重要特征,研究中医门诊医患会话的序列结构有利于找到中医医患沟通的基本特征与沟通阻碍点。通过对语料的分析,从以下五个方面归纳中医门诊医患会话序列结构的基本特征:理想序列结构模式、医生问诊的序列位置上常呈现插入序列、医生给出治疗方案的序列位置上常呈现非最简后扩展序列、关于中医诊疗信息阐述的补救序列普遍存在于整个医患会话过程、中医门诊医患会话中各种扩展序列发挥最优功能有三个关键要素,并发掘到中医门诊医患会话在序列结构上的沟通阻碍点,提出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沟通策略。  相似文献   

20.
医患关系是人文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当前,国内研究多集中于医患纠纷的原因和调解措施上,而忽略了对医患常态问题的考察,它主要表现为医生和患者的隔阂,对对方角色的陌生和误解。针对这一更具普遍性的医患问题,可以运用叙事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增进彼此的了解,加强沟通,拉近距离,争取共识。在此,使用了一个创新的概念-医患交互体验,通过讲述医生和患者身份互换的经历,来理解和同情对方的处境,并促进双方不断学习,实现医患的顺利沟通和双方的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