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预后的预测价值.检测88例TIA患者血清PAPP-A水平,出院半年随访动脉硬化性血栓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TIA患者PAPP-A浓度为4.75(1.67~7.13)mIU/L.预后不良组PAPP-A浓度高于预后良好组(5.31mIU/L vs.2.61mIU/L,P<0.05),PAPP-A浓度为TIA预后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3.88(P<0.05).因此,血清PAPP-A浓度对TIA患者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入组2015年1月~2016年2月住院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78例,检测患者血清中HE4的表达水平,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死亡和再住院情况。HE4在心力衰竭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7.8±0.6)ng/ml vs.(2.2±0.5)ng/ml,P0.05)],且随心功能分级的恶化,HE4水平明显升高[(5.3±0.4)ng/ml vs.(7.6±0.5)ng/ml vs.(9.7±0.6)ng/ml,P0.05)],多因素Cox生存分析表明:HE4是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χ2=10.26,HR95%CI:2.25(0.67~4.14),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HE47.5ng/ml的患者死亡和再入院的风险是HE4≤7.5ng/ml的患者的7.12倍。HE4能够反映急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并且能够预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我们收集了2004年5月~2008年5月589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实施完全性血运重建(CRV)461例(78.3%),不完全性血运重建(IRV)128例(21.7%),对比分析两组病例PCI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结果.结果显示IRV组患者中完全闭塞病变、3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高于CRV组(P<0.01);CRV组PCI成功率明显高于IRV组(94.8%vs 87.5%,P<0.05).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获得更好的长期临床疗效论.  相似文献   

4.
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表达水平,探讨其与预后之间相关关系。80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PCI,于术前、术后测定血清cTnT水平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cTn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术前血清cTnT水平≥0.1ng/ml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P0.05)。术后24h血清cTnT水平≥0.1ng/ml组心血管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25例(47.2%),显著高于D组5例(18.5%)(P0.05)。术后cTnT水平升高≥2倍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高(P0.05)。PCI术后cTnT显著升高,且术前或者术后cTnT升高均对预测术后6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采用BODE评分系统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戒烟效果.248例吸烟的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戒烟干预(即戒烟组),一组给予常规治疗(即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组时和观察结束时均给予肺功能检测、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呼吸困难评分(mMRC)、测量身高和体重,观察各指标的变化情况.至1年观察结束时,戒烟组和对照组在BMI(26.70±3.74 vs.25.17±3.63)、FEV1%pred (50.29±12.54 vs.46.68±15.37)、mMRC(1.64±0.90 vs.2.53±1.07)、6MWD(306.84±27.71 vs.257.84士30.34)方面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戒烟组患者研究结束时除FEV1% pred之外,其余观察指标BMI(26.70±3.74 vs.23.11±3.51)、mMRC (1.64士0.90 vs.2.18士0.91)、6MWD(306.84±27.71 vs.281.15±32.40)与基线值比较均有所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研究结束时除BMI之外,其余观察指标FEV1% pred(46.68±15.37 vs.51.91±17.22)、mMRC(2.53士1.07 vs.2.01±0.97)、6MWD(257.84±309.34 vs.285.14±30.98)与基线值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COPD患者戒烟后其BODE评分系统中包括体重指数、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程度和运动能力在内的各个因素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观察榄香烯联合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有心脏高危因素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选取60例具有心脏高危因素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ET组(榄香烯联合多西他赛)32例和XT组(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28例。两组患者计划完成4个~6个周期化疗,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ET组和XT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63%vs.67.86%,P0.05),两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5个月vs.6.90个月,P0.05)。ET组的心脏应变性恶化程度较XT组显著减轻(P0.05),而两组在血液毒性、肝肾功能和外周神经毒性无明显差异,但是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XT组明显多于ET组。榄香烯联合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均是治疗有心脏高危因素乳腺癌有效方案,但榄香烯联合多西他赛方案消化道毒性较轻,并在心功能保护方面优于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方案。  相似文献   

7.
探讨分析在围绝经期女性抗孕酮与联合妈富隆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自2015年6月20日~2016年6月20日于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2例,按着随机化原则将其分为纯组(妈富隆治疗)和联组(抗孕酮联合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细胞因子和激素水平。有效率纯组vs.联组为78.05%vs.9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77,P0.05);联组治疗后血管紧张素2(Ang-2)显著低于纯组,且纯组的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小于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率为46.34%和31.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1,P0.05)。抗孕酮联合妈富隆治疗刮宫术后的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地改善机体内Ang-2和性激素水平,但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IVS6+ 95 (C/G)基因多态性预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术后再狭窄的意义进行探讨.UAP患者行PCI术(TIMI血流达到3级),3个月~9个月复查冠脉造影,选取血管腔内径狭窄≥75%者(再狭窄组)86例、无再狭窄组(对照组)152例,测定术前术后24 hPAPP-A、hs-CRP水平.采用基因测序法分析IVS6+ 95多态性.再狭窄组术后血清PAPP-A、hs-CRP水平较本组术前明显增高(P<0.001).对照组术后血清PAPP-A、hs-CRP水平较本组术前明显下降(P<0.001).再狭窄组IVS6+ 95中CC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未发生组(P<0.05),而等位基因C频率无明显差异.PCI术后PAPP-A、hs-CRP血清水平可作为预测冠脉再狭窄的指标,IVS6+95(C/G)多态性可能与术后再狭窄有关,其中基因型CC是致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比较两种水化疗法对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防效果。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氯化钠水化组(50例)、碳酸氢钠水化组(50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检测患者造影前3天内及造影后第3天、7天的血肌酐、尿素氮和尿β2微球蛋白。分析三组患者CIN的发病率。结果两水化组CIN的发病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水化组间CIN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两种水化疗法对CIN的预防效果相仿。  相似文献   

10.
探讨CC修饰趋化因子11(CCL11)在结肠癌(CR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分别采用qRT-PCR和ELISA法检测100例术前CRC及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中CCL11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血清CCL1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间的相关性。CCL11在CR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P0.05),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高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CCL11蛋白高表达的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CCL1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0.05)。CCL11在CRC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血清高水平CCL11蛋白表达与肿瘤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
探讨脑钠肽、内皮素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评估的意义.观察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经治疗转为稳定期的患者,以30例健康者作对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肺动脉高压组(A组)30例、肺动脉压力正常组(B组)3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23例、重度组16例.用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脑钠肽、内皮素浓度.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脑钠肽、内皮素浓度明显升高,稳定期组明显下降(P<0.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A组明显高于B组(P<0.05);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说明脑钠肽、内皮素浓度可反映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其疗效及近期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2.
将盛京医院肾内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名慢性肾脏病2期、3期和4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肾康栓组,相同基础治疗,肾康栓组加用肾康栓肛入,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显示肾康栓组治疗后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明显下降(P0.01),血尿素氮、血清尿酸下降(P0.05),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仅血红蛋白上升具有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按照早期及中晚期肾功能不全进行分层分析后结果显示肾康栓能够明显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相关指标,对于指标异常程度较小的早期患者疗效更加显著,具有明显延缓其疾病进展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及预后影响。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110例急性心肌梗死需行初次PCI患者,随机分成大剂量阿托伐他汀组(80mg/d,n=36例)及小剂量阿托伐他汀组(20mg/d,n=36例),无阿托伐他汀处理组(n=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所有患者均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d。留取术前及术后第1、第3天的血标本,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随访记录1个月后心血管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各组患者PCI术前TC、TG、LDL-C及hs-CRP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3天各组血脂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大剂量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小剂量组与术前无阿托伐他汀处理组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天各组患者hs-CRP较术前显著升高,术后第3天较术后第1天显著下降,大剂量组下降更为显著,且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小剂量组与术前无阿托伐他汀处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1个月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服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相对安全有效,不仅降低血脂,且显著下调术后炎症因子的升高,减轻微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完全血运重建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冠心病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术后长期的临床疗效,我们收集了2004年5月~2008年5月589例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其中实施完全性血运重建(CRV)461例(78.3%),不完全性血运重建(IRV)128例(21.7%),对比分析两组病例PCI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结果。结果显示IRV组患者中完全闭塞病变、3支血管病变的比例均高于CRV组(P0.01);CRV组PCI成功率明显高于IRV组(94.8%vs87.5%,P0.05)。提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完全性血运重建能够获得更好的长期临床疗效论。  相似文献   

15.
研究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相关性.研究对象为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87例,检测其尿白蛋白/肌酐浓度值(ACR)、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他指标,并与35例冠状动脉造影为非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比较.冠心病组lgACR及lg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lgACR与lgCRP呈正相关(r=0.275,P=0.005),且均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冠心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血清C反应蛋白均明显增加.ACR、CRP均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在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过程中可能有低度炎症(CRP)的参与.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可导致多种严重的疾患,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约有1.2亿HBV感染者.目前临床主导的抗HBV药物是干扰素(IFN)和拉米夫定(LAM).据国内报道[1],治疗慢性乙肝,用IFN-α可使约10%病人HBeAg转阴.单用1年后,约15%出现耐药,常出现副作用.用拉米夫定可使约71%病人血中HBV DNA转阴,27%~40%的HBeAg转阴.用拉米夫定的疗程较长(1年以上),易产生耐药(1年后为20%,2年后为53%,3年后70%).这主要是由于拉米夫定不能清除细胞核内以cccDNA(共价闭环DNA)形式存在的HBV.机体清除细胞核内的HBV cccDNA,主要通过细胞免疫功能.另外cccDNA也可再进入病毒复制循环而逐渐消耗.由此产生两个治疗途径,一是辅用免疫调节剂,如拉米夫定加用乙肝疫苗(HBsAg)或细胞因子;二是保证拉米夫定长疗程使用,使cccDNA逐渐耗尽.对此笔者有两点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17.
调查中国林县PD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状况.对中国林县PD患者和对照人群进行痴呆诊断、运动功能损害评估及其他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抑郁、焦虑、睡眠评估.PD患者MMSE平均分为19 (15.00~22.50)分,正常对照人群MMSE平均分21(17.25~24.00)分.两组人群时间定向和MMSE总分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患者抑郁自评分数平均为(39.43士7.95)分,正常对照人群平均分数为(33.34±9.36)分,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PD患者焦虑患病率(43.3%),与对照人群间差异不显著.38.81%PD患者便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D患者常见非运动症状,以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焦虑、便秘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回顾三阴性乳腺癌(TNBC)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及预后分析.收集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经手术治疗,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并可随访到的348例乳腺癌病例资料,研究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预后.结果TNBC多见于50岁以前未绝经女性,肿块>2cm(72.2%)比例高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 51.4% (P<0.05),复发转移率显著高于non-TNBC (P<0.05).5年无病生存率(DFS),TNBC 62.8%低于non-TNBC 79.6%(P<0.05).5年总生存率(OS),TNBC 73.6%低于non-TNBC 89.8%(P<0.05).三阴性乳腺癌恶性程度高,转移复发率高,预后差,生存率低,其有效治疗方案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疗效与安全性,选取152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50),非诺贝特组(n=49),两药联合组(n=53)。比较三组调脂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显示联合组调脂能力明显高于单药组(P值小于0.01或0.05)。联合组调脂达标率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安全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另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因此,联合组具有安全、高效的调脂能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对老年患者早期结直肠癌治疗的安全性、疗效及术后整体生活质量加以评价。68例病例组(老年组)和同时期52例对照组(非老年组)纳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体质量指数、病变部位、内镜分型、病理类型、病变大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完整切除和整块切除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迟发性术后出血"、"穿孔"这三项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指数量表(QL-Index)评分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欧洲肿瘤研究和治疗联盟关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评分30(QLQ-C30)评分上,除去"失眠"项目老年组患者得分显著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0.028),其他各项目上两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老年早期结直肠癌患者ESD手术治疗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