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术前考虑盆腔粘连可能比较严重的宫颈癌根治术(RH)术中穿着医用弹力袜行双下肢弹力加压,并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导管作预处理,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及输尿管损伤的临床效果。回顾性研究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术前考虑盆腔粘连可能比较严重的宫颈癌患者364例,其中182例接受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穿着医用弹力袜行双下肢弹力加压,作为研究组,另182例单纯接受广泛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未作预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无一例损伤输尿管,对照组2例发生输尿管损伤(P <0.05)。因此,术前考虑盆腔粘连可能比较严重的 RH 术中穿着医用弹力袜行双下肢弹力加压,并经膀胱镜放置输尿管导管常规作预处理,可明显减少下肢静脉血栓、尿潴留及输尿管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溃疡并发症的预防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是治疗关节炎及骨骼肌肉病变的有效药物,也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镇痛药。与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相关的副反应已限制了NSAID的应用。25%以上NSAID长期使用者可并发消化性溃疡,2%~4%可并发出血或穿孔。相关并发症每年可导致美国10万多人住院及7000人~10000人死亡。使用NSAID的医师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要识别高危患者,另一方面要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选择药物时,医师不仅须平衡NSAID的镇痛和抗炎功效与胃肠道毒性的矛盾性,还须评估个体的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早期胃癌(EGC)侵及部位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淋巴结转移率较低,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超过90%。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作为EGC内镜治疗方法,可以获得与传统手术相似的治愈率,相对组织损伤小,胃部功能影响小、患者负担轻、对生活质量影响少,现正逐渐成为EGC首选的治疗方案,但其临床应用存在治疗指征被放宽的现象,对于术后患者随访及高危患者管理尚缺乏统一的规范。ESD作为新兴技术在EGC中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就内镜在EGC的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最新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是治疗关节炎及骨骼肌肉病变的有效药物,也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镇痛药.与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相关的副反应已限制了NSAID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系统评价国内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方式对膀胱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检索从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12月的相关文献,按既定标准筛选共纳入文献17篇,共1 552例患者,原位新膀胱术753例,回肠通道术523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76例。Meta分析结果示:与回肠通道术及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相比,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生命质量更高(P0.000 1,P=0.003);回肠通道术组与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对比较原位新膀胱术与回肠通道术的特异性量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特异性模块(P=0.001)、躯体状况(P=0.000 1)和社会家庭状况(P=0.03)方面,原位新膀胱术后优于回肠通道术;情感状况(P=0.20)和功能状况(P=0.1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目前国内有限的证据得出结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选择原位新膀胱术对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6.
初探超微经皮肾镜取石术(SMP)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选择2015年8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26例,均有多次输尿管软镜和(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失败史,结石位于下盏、中盏、肾盂、肾盂合并下盏、肾盂合并输尿管上段分别为11例、1例、5例、5例、4例。结石直径平均为(1.2±0.6)cm。术后均不留置肾造瘘管及双"J"管。2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单通道24例,双通道2例,手术平均时间(47±19)min,术后第1天结石清除率为96.2%(25/26),1例为下盏残留结石直径约0.7cm,1例术后出现发热(体温38℃),术后住院时间(2.0±0.9)d。术后均未出现严重感染、尿外渗、肾周血肿等并发症。SMP治疗小于2cm的肾结石安全有效,尤其可作为ESWL及输尿管软镜术后残石的补救性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经鼻内镜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与传统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230例慢性鼻炎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25例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对照组105例行传统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现两种手术的近期疗效无差异(P>0.05),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远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传统手术(P<0.05).因此,下鼻甲黏膜下切除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的技术要点和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34例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质料.男22例,女12例,肾盂结石10例,输尿管结石24例.结果34例成功完成腹腔镜取石术,手术时间40min~90min,平均58min,术中出血10 ml~30ml,术后1例漏尿3d,术后3d~5d拔除后腹腔引流管,术后住院7d~9d,34例随访12个月~26个月,患者肾输尿管积水均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及输尿管狭窄.后腹腔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部分取代肾盂结石的开放手术,可作为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或(和)URL治疗失败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应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碎石、清石技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是腔内微创泌尿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模式。但微创治疗上尿路结石仍存在感染、出血、疼痛、邻近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其中感染性休克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0.97%~4.70%,病死率达20%~63%。作为泌尿外科医生,对感染性休克要有清醒的认识,了解其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因素,加强预防措施,如若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造影是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为主体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和形态学的综合技术,作为冠心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推广。因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性诊断技术,因此术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痉挛、血栓栓塞、心包填塞、低血压、心律失常(房颤、室颤、传导阻滞等)、穿刺部位血管损伤(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等。现将其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肠黏膜屏障损伤是严重创伤、感染、手术、休克时常见的病理生理过程,可造成细菌及内毒素移位、肠源性感染,甚至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等。因此对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认识与防治尤为重要,积极纠正肠屏障功能障碍将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造影是观察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为主体的心血管血液动力学和形态学的综合技术,作为冠心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与推广.因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有创性诊断技术,因此术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最常见的并发症有: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痉挛、血栓栓塞、心包填塞、低血压、心律失常(房颤、室颤、传导阻滞等)、穿刺部位血管损伤(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等[1].现将其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亚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亚低温(MHT)的应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证实了其在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文献,辩证探讨了MHT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适应证及机制、操作方法及时间窗、并发症及临床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0例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的跟踪随访,总结分析此术式的晚期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共施行膀胱根治性切除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术30例,病例随访2.5年~6年。随访期间发生的并发症有:新膀胱结石2例(6.7%),肾盂输尿管扩张肾功不全2例(6.7%),代谢性酸中毒4例(13.3...  相似文献   

15.
盐酸戊乙奎醚对输尿管痉挛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评价盐酸戊乙奎醚对输尿管镜手术中输尿管痉挛的预防作用,将60例拟行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硬膜外阻滞,试验组于术前给予盐酸戊乙奎醚0.02mg/kg静脉注射,对照组则接受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记录术中输尿管痉挛的发生情况,外科医生对手术条件的评分以及术后患者的口干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输尿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外科医生评分则高于对照组,但术后试验组患者的口干较为明显。提示盐酸戊乙奎醚能够预防输尿管镜手术中输尿管痉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是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亚低温(MHT)的应用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内外多个临床试验证实了其在救治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循证医学证据和文献,辩证探讨了MHT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适应证及机制、操作方法及时间窗、并发症及临床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小儿肾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FUL)等微创治疗技术已逐步取代开放性手术成为小儿肾结石的主要治疗手段。ESWL操作方便、创伤小及花费相对较少,但治疗体积较大和复杂性肾结石的清石率明显降低;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有较大的优势,但其并发症(如大出血、肾及周围脏器损伤等)的发生却不容小觑;FUL有更加微创、并发症少、可反复治疗等优点,但由于设备昂贵、易损耗、治疗成本高等原因限制了其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本文主要对微创治疗在小儿肾结石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导管消融损伤部位多、手术时间长,术中及术后易出现血栓栓塞等并发症。房颤消融术后短期内停止抗凝治疗将面临极大的卒中风险,而长期服药又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优化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是减少房颤消融术血栓栓塞和出血发生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回顾性分析SLIPA^TM通气道(喉罩)临床应用的优缺点及相关并发症。330例ASA1-3级各类全麻手术患者,快速诱导麻醉后插入SLIPA^TM通气道。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插入的难易程度及是否有反流、误吸和术后咽痛等相关并发症。结果为96%的患者容易插入SLIPA^TM通气道,10.9%的患者发生了一定程度胃胀气,血液痕迹残留SLIPA^TM通气道表面发生率为11.5%,术后咽痛的发生率为3.3%,无一例发生术后肺内感染。SLIPA^TM通气道操作方便,通气可靠,围术期并发症少,在临床的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回顾性分析SLIPA^TM通气道(喉罩)临床应用的优缺点及相关并发症。330例ASA1-3级各类全麻手术患者,快速诱导麻醉后插入SLIPA^TM通气道。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插入的难易程度及是否有反流、误吸和术后咽痛等相关并发症。结果为96%的患者容易插入SLIPA^TM通气道,10.9%的患者发生了一定程度胃胀气,血液痕迹残留SLIPA^TM通气道表面发生率为11.5%,术后咽痛的发生率为3.3%,无一例发生术后肺内感染。SLIPA^TM通气道操作方便,通气可靠,围术期并发症少,在临床的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